留住寧波老地名 照亮“回家”的路

留住寧波老地名 照亮“回家”的路

望京路進入了市級第二批保護名錄。

生活在一個地方,人們總會記得自己住在哪一條小巷、小巷的由來,這些地名像烙印一樣刻在人們的心靈深處。地名,就像一個特有的文化密碼,是一座城市歷史的“活化石”,更是安放鄉愁的最美容器。

近日,《寧波市第二批歷史地名遺產保護名錄》正式公佈,這批名錄共收錄地名304條,加上首批收錄的地名,已有854條。

歷時8年 採集地名約7.7萬條

304條入選第二批市級保護名錄

海曙樓,是寧波人耳熟能詳的一個名字。唐代詩人杜審言《和晉陵陸丞早春遊望》中的詩句“雲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寫的正是江南新春,太陽從東方的大海升臨人間,曙光映照著滿天雲霞的景象。

留住寧波老地名 照亮“回家”的路

海曙樓

因為這著名的詩句,再結合寧波的特殊地理位置,地處東海之濱,有著1500多公里的海岸線,是中國迎接曙光較早的城市,在明萬曆年間,鼓樓改名為海曙樓。1951年,寧波區劃調整,以“海曙”兩字命名了一個區,並沿用至今。

“許多地名因描述一定地域歷史和文化而形成,向人們提示著當地自然環境變遷、人類歷史演進等信息,是文明的見證。”寧波市民政局區劃地名處處長餘鋒說,千百年來,地名世代相傳,代表著人類文化遺產最古老、最活躍的部分。

令人痛惜的是,隨著城市化和工業化的快速推進,一些富有文化內涵的老地名在逐步消失。寧波在1991年到2005年的15年間,僅老城區的街巷地名被廢止了180個,實際消失的各類地名更是為數眾多。

“道路拓寬了、村落消失了,但地名不能就此消亡。待到葉落歸根時,還能找到回家的路。”為摸清地名家底,加強地名文化保護,清理整治不規範地名,第二次全國地名普查於2014年展開,為期4年。

本次普查進行了前期試點,寧波是試點城市之一。從2010年作為沿海地區地名普查試點開始,歷時8年,在全市各級地名普查機構精心組織和廣大地名普查工作人員辛勤努力下,採集地名約7.7萬條,更新設置地名標誌2.2萬個,修測標繪標準地名圖159幅,比較全面地掌握了各類地名的名稱、位置及相關屬性信息。目前,我市第二次全國地名普查成果已全面通過入庫驗收。

結合本輪普查,在推進地名標準化的過程中,我市深入挖掘地名文化。地名是歷史文化教育最直接的老師,也是保護歷史文化的一道“屏障”。在2017年公佈了第一批地名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後,我市今年繼續實施“名錄工程”。

如何從數量龐大的地名中甄選出體現寧波悠久歷史和深厚文化底蘊的地名?據介紹,主要從地名的歷史性、文化性、知名度、獨特性及傳承價值等方面進行考量、甄選,同時經過專家評審、徵求意見等環節。此輪甄選,最終有304條地名入選保護名錄。

留住寧波老地名 照亮“回家”的路

姚江大閘

留住寧波老地名 照亮“回家”的路

記住鄉愁延續文脈

老地名承載著優秀文化基因

一提到北侖區的柴橋老街,小章想到的就是老街上的小吃和那些總也逛不完的弄堂。和很多地方的老街一樣,柴橋老街兼具了人文風情和市井繁華。

在杭州工作多年的小章早已在杭州成家,只有過年,一家三口才有機會趕回柴橋住上幾天,這時總要到老街上逛一逛。她對那些弄堂名總是如數家珍:“蒲鞋弄是因為這條弄裡有專賣草鞋、蒲鞋的地攤,智昌弄曾出過不少文人和雅士。”

地名,從來不是空蕩蕩的概念,它和當地氣候風俗、經濟文化等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讓人們有了身份認同,是地名的功能之一,當我們問起“你是哪裡人”,不僅是在詢問地域籍貫,更是詢問一種情感歸屬。

本次甄選出的304個歷史地名,涵蓋了鎮、建制村、自然村、河流、山、橋樑、紀念地、湖泊、道路、堤堰、碑塔等類別,代表了一定的時間和空間刻度,存在歷史、文化、社會、民族等多方面的意義。

營房山,原名向頭山,位於慈溪市觀海衛鎮。南宋寶祐六年(1258),向頭山作為海邑要塞,朝廷在此建造水軍、土軍兩寨。明洪武年間,設向頭巡檢司,並在山頭設置烽堠。明朝中期,向頭山下成為倭寇的主要登陸地。鎮守浙江的將領俞大猷等多次在此指揮抗倭戰鬥。清順治康熙年間,觀海衛建立汛地,駐防綠營兵營房,設置炮臺、炮房,民間俗稱向頭山為營房山。清道光二十年(1840),觀海衛軍民曾在此抗擊入侵的“風鳶”號英艦。營房山,一個地名,見證的是一段可歌可泣的抗擊侵略的烽火歷史。

“碶”為寧波方言詞,在其他地區甚為少見,是寧波人對“水閘”的特有通名。位於新河與奉化江交匯處的“大石碶”,宋淳祐二年(1242)郡守陳塏主持新建,歷經修理改建,現建築為2001年重建,主要洩鄞東中塘河與前塘河尾閭之水。大石碶與楝樹碶同為鄞東南歷史最早、功能最卓越的兩座水閘,與當地百姓生活息息相關。

飽含著歷史含義的命名,譬如鄞州的隱學山、海曙的白衣寺、江北的青林渡等,不僅識別度高,也別有韻味。有的蘊含的故事,惹人遐想。姜山鎮上游村“讓裡”,因

兄弟爭吵、次弟主動讓居別處而得名,這段佳話傳遞的正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

保護好地名,就是讓文化有立足點,讓鄉愁有落腳點。“最好的保護方法,就是使用。”據介紹,歷史地名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公佈後,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隨意擯棄、廢止原址地名,要優先延續、保留、規範使用歷史地名,並根據建設實際,適時復活部分具有重要文化意義的歷史地名。

留住地名的“根”與“魂”

地名管理相關條例已列入市人大立法規劃

家住天一廣場附近的“原住民”,一定記得一個叫“棋杆巷”的街巷。隨著舊城區成片改造,原有建築消失了,這個地名的標識牌立在了原地,給寧波這座城市留下了一個歷史印記。

留住寧波老地名 照亮“回家”的路

原有建築消失了,“棋杆巷”標識牌立在了原地。

如何保護好地名這一難得的文化資源?“現有的地名保護方式,除了通過地名志、地名網等文字和渠道,以及開展尋找‘寧波最美地名’等活動,向市民普及地名歷史文化,還有比如在舊址上設置標識,‘移植保護’‘派生髮展’等保護方式。”餘鋒介紹。

保護地名文化,完備的政策法規體系是基礎。據介紹,有關寧波市地名管理條例已列入今年的人大立法規劃。通過立法來明確地名文化保護的範圍、主體、手段、管理程序等事宜,使寧波開展地名文化建設有法可依。

與此同時,寧波正通過提前“介入”的方法控制和指導地名的編制。目前,市民政局區劃地名處正在對“寧波市城市地名總體規劃”進行修編。2008年的版本雖然提到了地名文化遺產保護,但沒有設立專章,這次修編,就是要對地名文化遺產保護制定規則標準。

除此,進一步做好“鄉愁”這篇地名文化建設文章,積極嘗試將優秀傳統文化融入新地名中,繼續深入開展“大、洋、怪、重”等地名亂象整治,建立違規使用非標準地名黑名單,加大執法力度。

當下,在寧波歷史文化街區的規劃與建設中,堅守著對歷史的呵護與尊重,比如老街區的道路,在不改變街道空間尺度和風貌的前提下,進行優化歷史文化街區的交通環境。但同時又強調,街區內部街巷屬於地塊內部道路,不應使用城市道路設計標準進行設計,避免破壞歷史環境。街巷道路格局的保留,讓歷史地名有了承載之物。

“保護歷史和城市發展絕不是對立關係。”相關專家認為,只要以創造歷史、追求藝術的精神來保護包括地名文化在內的城市文化遺產,帶著感情,鍥而不捨,就能達到城市發展“古今一同,同聲共氣”的境界。 寧波日報記者 王佳 通訊員 梅薇

新聞1+1

寧波街巷地名的形成

瀕臨三江口的寧波古城,始建於唐,稱明州,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發展史。

唐長慶元年(公元821年),明州刺史韓察將州治從光(小)溪遷到“三江口”,並建“子城”,為其後千餘年來明州(寧波)城市的發展奠定了基礎。今鼓樓即為子城南城門。70多年後,刺史黃晟築羅城,即寧波外城,今靈橋、長春、望京、和義、東渡等路巷皆以羅城城門命名。

唐宋時期,其行政建制施行嚴格的坊市制,即“在城邑為坊,田野為村”,街衢巷陌,官為之制。宋《寶慶四明志》載,明州當時分東南、東北、西南、西北四廂共51坊,今開明、迎鳳、廣仁、惠政等路名系當時坊名。

宋時的明州城已十分繁榮,《寶慶四明志》載,當時明州城市街巷散見於方誌的有五六十條。元、明、清三代城市繼續發展,但進展緩慢,城內街道基本保持著宋代的格局與分佈,如小梁街(巷)、大梁街(巷)、白衣寺巷、孝聞巷、蔡家巷等街巷名一直沿用至今。

此後,寧波城市人口不斷增加,城市規模日益擴大。民國《鄞縣通志》記載的街巷地名已達469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特別是改革開放後,寧波城市迅速發展,街巷地名也迅速增加。至1990年,《寧波市地名志》(市區部分)記載的街巷地名已達678條。(王佳 整理)

評 說

這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

寧波物華天寶,人傑地靈,在一千多年的社會發展進程中形成了數以萬個的老地名,這些伴隨著歷史滄桑而形成的富有深厚文化底蘊和內涵的名稱,不僅是一個街巷、一個村莊的地理位置標誌,更是歷史人文的記憶。可以說,地名是寫在大地上的歷史,是歷史文化的“活化石”。

當一個遊子多年後迴歸故土,老地名仍傳揚在鄉音之中,鐫刻於石碑之上,摩挲於指尖,精神上就會有所依靠,有所棲居,就不會成為一個無“家”可歸的流浪兒。

遺憾的是,隨著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小城鎮的改造和建設,地方行政規劃和鄉村撤擴並,一個個老街道、老村莊的名稱在我們記憶中黯然退出,悄然遠去。老地名的流逝,不但“斷裂”了歷史文化記憶,也帶走了我們的鄉愁、鄉戀和鄉情,留下了難以撫平的傷感和憾事。

有人說,“一個沒有歷史的城市是膚淺的城市,一個沒有老街巷的城市是沒有文化的城市”歷史和文化是城市的命脈,地名保護本身就是一個追憶城市歷史和文化脈絡的舉措。我們感謝民政部門,在“大、洋、怪、重”地名亂象不斷呈現的背景下,他們還保持著一份清醒和冷靜,做著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他們的工作體現了一種在保護城市遺產、傳承城市記憶過程中的文化自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