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山東不得不嘗的菜 九轉大腸

九轉大腸”是山東濟南的傳統名菜。

在清光緒年間,濟南九華林酒樓店主,把豬大腸(直腸)經洗刷後,加香料用開水煮至硬酥,取出切段,加醬油、糖、香料等調味,首先製成了香肥可口的”紅燒大腸“,贏得顧客的歡迎,逐漸聞名於市。

後來在製作方法上又有所改進,即將洗淨大腸入開水鍋中煮熟後,先入油鍋中炸,然後再加調料和香料烹製,使”紅燒大腸“的味道更為鮮美。許多著名人士在該店設宴時均備”紅燒大腸“一菜。 一些文人雅士食後,感到此菜確實與眾不同,別有滋味,為取悅店家喜”九“之癖,並稱贊廚師製作此菜像道家”九鍊金丹“一樣精工細作,便將其更名為”九轉大腸“。從此”九轉大腸“一菜便馳名全省,成為山東最著名的菜餚之一。

此菜色澤紅潤,大腸軟嫩,兼有酸、甜、香、辣、鹹五味,為山東的傳統風味菜。 九轉大腸味道濃郁,入口沒有羶味,這個要把大腸卷整個一口吃下去,在口腔裡,味道也是九轉回蕩,不同凡響

豬大腸性寒,味甘;有潤腸,有潤燥、補虛、止渴止血之功效。

用豬大腸治療大腸病變,有潤腸治燥,調血痢髒毒的作用,古代醫家常用於痔瘡、大便出血或血痢。如《仁齋直指方》和 《奇效良方》中的豬髒丸,《本草蒙筌》中的連殼丸等,皆是用於治療直腸病變的名方,其中均用到豬大腸.

來到山東不得不嘗的菜 九轉大腸

來到山東不得不嘗的菜 九轉大腸

來到山東不得不嘗的菜 九轉大腸

主料輔料

豬大腸3條(重約750克)、香菜末1.5克、胡椒麵、肉桂面、砂仁面各少許,蔥末、蒜末各5克、薑末2.5克。

調料

紹酒10克、醬油25克、白糖100克、醋54克、熟豬油500克(約耗75克)、花椒油15克、清湯、精鹽各適量。

步驟 做法一

1:準備材料。大腸用鹽,醋和麵粉反覆搓洗,清洗乾淨直到無異味

2:鍋坐水下蔥姜,料酒,花椒大料,大腸下入焯水

3:準備胡椒粉,砂仁和肉桂粉,蔥薑蒜切末

4:鍋重新坐水,下蔥姜,料酒,生抽和老抽,下入焯好的大腸煮熟。不要煮太爛,筷子輕鬆插透即可,以免破壞形狀。

5:煮好的大腸晾涼切成適當大小的段,粗的大腸套在細的腸子上,用剪刀儘量修齊整。

6:鍋燒熱下適量油,下入大腸煎炸

7:直到大腸煎炸到顏色金黃撈出控油備用

8:鍋留少許油,下蔥薑蒜末煸香

9:烹入醋,加生抽老抽

10:下入大腸,添入適量湯或水,煮制湯剩80%的時候加肉桂和砂仁粉,胡椒粉和鹽。邊煮邊用勺把湯汁淋到大腸上更好的入味。煮制過程在15分鐘以上

11:直到湯汁濃稠,淋少許花椒油出鍋

12:裝盤,鍋中餘汁澆在大腸上即可。外焦內軟,

做法二.

1、將肥腸洗淨煮熟,細尾切去不用,切成2.5 釐米長的段,放入沸水中煮透撈出控幹水分; 2、炒鍋內注入油,待七成熱時,下入大腸炸至金紅色時撈出;

3、炒鍋內倒入香油燒熱,放入30克白糖用微火炒至深紅色,把熟肥腸倒入鍋中,顛轉鍋,使之上色;

4、再烹入料酒、蔥薑蒜末炒出香味後,下入清湯250毫升、醬油、白糖、醋、鹽、味精、湯汁開起後,再移至微火上煨;

5、待湯汁至1/4 時,放入胡椒粉、肉桂(碾碎)、砂仁(碾碎),繼續煨至湯幹汁濃時,顛轉勺使汁均勻地裹在大腸上,淋上雞油,拖入盤中,撒上香菜末即成。

製作提示

1、肥腸用套洗的方法,裡外翻洗幾遍去掉糞便雜物,放入盤內,撒點鹽、醋揉搓,除去粘液,再用清水將大腸裡外沖洗乾淨;2、將洗乾淨的肥腸先放入涼水鍋中慢慢加熱,開後10 分鐘換水再煮,以便除去腥騷味;3、煮肥腸時要寬水上火,開鍋後改用微火。發現有鼓包處用筷子扎眼放氣,煮時可加姜、蔥、花椒,除去腥臊味 4、製作時要一焯、二煮、三炸、四燒。

營養解析

豬大腸:豬大腸有潤燥、補虛、止渴止血之功效,可用於治療虛弱口渴、脫肛、痔瘡、便血、便秘等症,因其性寒,凡脾虛便溏者忌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