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除科舉是如何將清朝逼上死亡之路的?

文|逆北

01武昌起義影響很大,但自身規模有限

傳統的歷史敘事中,多喜歡把1911年的武昌起義,視為是清朝滅亡的主要原因。但是,筆者認為,清朝的滅亡,遠非一場武裝暴動所能做到。因為如果我們細究歷史,將會發現,起義軍攻佔武昌城後,很快就遭到了忠於清廷部隊的反擊。

在戰爭中,鎮壓革命的馮國璋部隊不僅迅速奪回了武昌周邊的漢陽,還把起義軍牢牢牽制於城中。從這點來看,武昌起義的規模,實際上是很有限的。那麼為什麼清廷會如此輕易垮臺呢?

很簡單,因為武昌起義後,清帝國內部很快掀起了“各省自治”的政治颶風。革命黨、政客與封疆大吏紛紛攜起手來,宣佈與清廷劃清界線,在這樣一種大形勢下,清廷放棄鎮壓而另謀解決問題的方法(和平退位),也就不難理解了。

廢除科舉是如何將清朝逼上死亡之路的?

(武昌起義軍)

從此點來看,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真正搞垮清帝國的,不是革命黨人(即使他們傷亡無數,視死如歸),而是各省政治精英不謀而合的“自治”選擇。那麼問題來了,這夥人怎麼會有如此巨大的影響力呢?

02科舉的意義

筆者認為,要想搞清楚此問題,還得再把時間提前到六年前,因為就在六年前,發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科舉制的廢除。

科舉制雖然常因為“考察內容迂腐僵化”而飽受詬病,但需要看到的是,正是因為清代科舉考察範圍固定,形式呆板,便於模仿,才降低了讀書人的參與成本,使他們大量進入上層,不至於造成階層固化的僵局,“王侯將相寧有種乎”,也在這種制度的開展下被詮釋的淋漓盡致。

這一制度的存在,不僅維繫著古代社會中佔據多數的平民對帝國的忠誠,還反向促進了皇權對地方資源的控制。因此,我們可以說,正是因為科舉制的存在,才讓專制系統能夠不斷復活。

03科舉停廢殺死大清

但是,1905年,在袁世凱等的建議下,科舉制在被廢止了,傳統私塾也因此關門倒閉,取而代之的,則是各種西化學堂教育,這便導致了一系列的變化。例如,一部分讀書人看到科舉入仕這條路走不通,轉而便尋求出國留學,在海外混得一紙文憑,然後回國謀求更高的職位。

錢鍾書先生的《圍城》中的男主方洪漸,便是這一大變局中的受益者,通過偽造國外大學的學歷,方可以說是混得大紅大紫。我們可以設想,一個國外的假文憑都能如此吃香,更何況真的呢?

無獨有偶,青年胡適,在寫給母親的家書中,也曾感慨留學熱潮之盛,並聲稱今日留學已成為了讀書人謀取功名的唯一出路。而在楊國強先生看來,“廢科舉,辦學堂”造成了國家政權與知識分子、普通民眾與知識精英、城市與鄉村以及沿海與內陸的脫節。

廢除科舉是如何將清朝逼上死亡之路的?

(胡適)

留學歸來的知識分子,大部分對經學教育與忠君愛國的觀念淡薄,這邊使他們無法發自內心的支持清王朝,於是,當武昌義軍打響第一槍後,他們首先考慮的便不可能是“為朝廷效力”,而是如何自保;另外,由於習慣了城市生活,這批人也不再返回鄉村,而是湧入到了各省的議政機構諮議局中。這一機構在日後,直接成為了各省抗衡清廷權威的指揮部。

廢除科舉是如何將清朝逼上死亡之路的?

(當時瀋陽城的諮議局)

當然了,加入諮議局的不僅有留學生,很多通過最後一次科舉考試進入仕途的讀書人,也為地方上的政治活動所吸引,並投身其中。例如辛亥革命後的湖南都督譚延闓,即是最後一次科舉的貢士出身。

而當社會精英向城市集中的同時,鄉村治理,因為缺乏知識分子的參與逐漸惡化。地痞流氓的活躍讓民眾苦不堪言,也大大削弱了他們對於清王朝的認同感。從這裡,我們可以發現,科舉制的廢除產生了多米諾骨牌式的效應,而最後被推倒的,則是清王朝自己。

參考文獻:

羅志田《再造文明之夢:胡適傳》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羅志田《經典淡出之後》 三聯書店

楊國強《晚清的士人與世相》 三聯書店

祝勇《辛亥年》 三聯書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