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干就干!看《政府工作报告》如何落实

说干就干!看《政府工作报告》如何落实

两会结束一个月,《政府工作报告》该如何尽快落实?李克强总理明确要求,落实报告的文件未必要有多长,但要有重点、抓落实。说干就干,各部门针对经济、农业、民生等方面出台一系列措施。《经济日报》刊发系列报道,全面梳理和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最新政策。干货满满,一起来看!

GDP预期增速向下微调符合实际

《政府工作报告》将2019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预期目标确定为6.0%—6.5%。与上一年“6.5%左右”的预期增速相比,2019年的预期增长目标略有回调。

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表示,2018年,我国经济总量已经突破90万亿元大关,在此基础上,实现6.0%—6.5%的增速,既符合中国实际,也是一个中高速的增长。

宁吉喆表示,保持经济增长处于合理区间,有利于保就业和增收入,改善人民生活;有利于调结构、增效益,推动高质量发展;也有利于强市场、扩消费,与世界各国互利发展。

开好地方政府举债“前门”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2.15万亿元,比去年增加8000亿元。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封北麟认为,扩大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规模是积极财政政策加力提效的重要支撑。应持续完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既要开好“前门”,稳步推进政府债券管理改革,发挥政府规范举债的积极作用,支持补齐民生领域短板;又要严堵“后门”,守住法律“红线”,坚决制止和查处各类违法违规或变相举债行为。

专项债资金将用在何处?财政部部长刘昆表示,重点还是支持重大在建项目和补短板。一是支持打好三大攻坚战。尤其是“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项目、污染防治项目。二是支持重大发展战略。比如雄安新区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一带一路”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等。三是支持重大项目建设。包括棚户区改造、交通基础设施、乡村振兴等公益性项目建设,并将重点支持在建项目续建。

减税放大招 企业得实惠

4月1日起,深化增值税改革正式实施,这是《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实施更大规模减税降费的“重头戏”。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深化增值税改革,除了下调税率之外,还配套实施了不动产进项税一次性抵扣、旅客运输服务进项税纳入抵扣、生产生活性服务业加计抵减、试行增量留抵税额退税制度等几项政策。

为落实好深化增值税改革新政,税务总局近日专门推出20项服务举措,其中包括线上线下咨询等7项措施保障政策宣传辅导全覆盖,精简办税流程等6项措施提高办税便捷性,组织开展纳税人需求调查等4项措施聚焦提升政策的执行力。

物价调控目标为宏观政策操作留足空间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将我国物价调控目标确定为“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

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前两个月,我国CPI同比上涨1.6%,这是CPI同比涨幅连续4个月回落。前两个月物价水平的温和上涨,为完成《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调控目标开了个好局。不过,也有人担心,价格的持续回落,可能引发通缩风险。对此,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毛盛勇表示,1月份至2月份CPI涨幅反映出消费品市场供求关系趋于基本平衡。总的来看,当前CPI呈现温和上涨,PPI涨幅回落但仍保持上涨,出现通货紧缩的可能性比较小。

大力拓展第三方市场合作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在部署“推动共建‘一带一路’”时提出,坚持共商共建共享,遵循市场原则和国际通行规则,发挥企业主体作用,推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强国际产能合作,拓展第三方市场合作。

商务部副部长钱克明日前透露,我国已与日本、西班牙、荷兰、比利时4个国家签署第三方市场的合作协议。另据介绍,我国与有关国家推动设立了第三方市场合作的基金,中国的“丝路基金”与欧洲投资开发银行建立了第三方合作的市场基金,中车集团与德国西门子已在一些重点项目上达成了三方合作的协议,等等。

财税金融改革稳步深入推进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关系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也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深化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推进中央与地方收入划分改革。

在加强预算管理制度方面,《政府工作报告》要求,加大预算公开改革力度,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下一步应提升预算的全面性、规范性和透明度,拓展预算公开的范围和内容。“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确保‘每一分钱’花得其所、用得安全,尽早发挥财政资金作用,推动政策落地见效。”财政部部长刘昆表示。

对于下一步的金融业开放,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日前表示,要坚持金融服务业开放、金融市场开放与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相互配合、协调推进;全面实施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完善金融业开放的制度规则,实现制度性、系统性开放。同时,还要改善营商环境,提高审批过程的透明度和审批效率;完善金融监管,必须持牌经营、接受监管。

关键之年打好关键之战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今年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要下降3%,重点地区细颗粒物(PM2.5)浓度继续下降。

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司长刘炳江表示,今年的大气污染治理要推进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生态环境部已会同有关部委研究起草了关于推进钢铁行业超低排放的意见,将尽快印发实施。

高标准农田建设迎来更多利好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新增高标准农田8000万亩以上。为落实高标准农田建设目标,近日,农业农村部印发了《高标准农田建设评价激励实施办法(试行)》。

农业农村部副部长余欣荣说,在保护好耕地的基础上,大规模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大对农田水利、农机作业配套设施等建设支持力度。按照中央要求,2019年至2022年,全国需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3.6亿亩。2019年,全国将确保新增高标准农田8000万亩,同步发展高效节水灌溉,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2000万亩以上。

稳投资重在扩大有效投资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紧扣国家发展战略,加快实施一批重点项目。

值得注意的是,《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加强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对此,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投资所研究员刘立峰指出,“传统基建”是以“铁公基”为主导的基础设施建设模式,而“新基建”更偏重于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代表未来转型升级方向的基础设施领域。通过基础设施领域的创新发展,可以进一步完善现代经济体系,给经济带来新的活力、新的动力,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结构转型和消费升级。

脱贫攻坚将聚焦重点难点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精准脱贫要坚持现行标准,聚焦深度贫困地区和特殊贫困群体,加大攻坚力度,提高脱贫质量;2019年全国农村贫困人口减少1000万以上。

建档立卡是脱贫攻坚的“第一粒扣子”,也是脱贫攻坚档案,必须与时俱进、抓实抓好。国务院扶贫办新闻发言人苏国霞表示,今年将进一步完善建档立卡,既要说清楚有多少人脱了贫,也要说清楚怎么脱的贫,做到谁是贫困人口有名有姓,为何致贫有原因,如何脱贫有记录,是否返贫有跟踪。

就业“优先”夯实民生之本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4.5%以内。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将认真落实就业优先政策,重点围绕“一个突出、三个加大”下功夫。“一个突出”,就是突出重点群体精准施策,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和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创业工作,提供有针对性的就业服务,促进多渠道就业创业。

“三个加大”,就是加大减负、加大培训、加大保障。“加大减负”,就是加大为企业减负担增活力的力度,通过降低社会保险费率、加大失业保险费返还力度、对企业给予社保补贴和贷款贴息等,帮助企业稳定和扩大就业岗位;“加大培训”,就是加大职业技能培训的力度,提升劳动者素质,缓解就业结构性矛盾;“加大保障”,就是加大劳动者权益保障,兜牢民生底线。

国资国企改革加快推进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在部署“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加快完善市场机制”时,将“加快国资国企改革”摆在突出位置,提出明确要求。

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翁杰明表示,国资委将围绕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的方案要求,出台2019年国资委的授权放权清单,让企业有切实的获得感。此外,要进一步优化履职权力、履职方式。

3月19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审议通过了《石油天然气管网运营机制改革实施意见》,将组建国有资本控股、投资主体多元化的石油天然气管网公司。

公共文化服务补短板提效能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改革发展,提升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能力。

文化和旅游部相关负责人表示,要探索推进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的新思路、新途径,促进供给主体多元化、服务内容多样化,满足群众对公共服务的优质化要求。统筹公共数字文化工程建设,整合数字文化资源,推进“互联网+公共服务”,提高服务的丰富性、便利性。

强化全程监管 确保疫苗安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药品疫苗攸关生命安全,必须强化全程监管,对违法者要严惩不贷,对失职渎职者要严肃查办,坚决守住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防线。

无论是疫苗安全还是药品安全,建立全流程监管机制尤为重要。中国医院协会副会长方来英表示,应通过建立药品追溯体系,保证药品和疫苗的品质。“要从产品的制造过程到流通、使用等环节能够‘一码到底’,每一个盒子都标上一个码,精准识别,做到 ‘一盒一码’。这样做,一方面能够精准定位药品流向,查到末端消费者;另一方面也可以形成药品大数据,有助于药品打假。”方来英说,“疫苗安全容不得半点马虎,必须对不法企业和单位零容忍。”

记者:林火灿、董碧娟、曾金华、 冯其予、陈果静、曹红艳、乔金亮、顾 阳、黄俊毅、韩秉志、周 雷、张 雪、吴佳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