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过海量写作书,却依然写不好文章,名家建议可不是照搬那么简单

都说尽信书不如无书,书上的建议究竟有几分真,几分假?我们只能通过实践进行摸索。在学习某项技能的时候,我们本能地会通过阅读书籍,汲取一些经验。比如,有人想学习写作。就会阅读大量写作书,希望能从中得到有效的技巧。

可这些技巧,世界顶尖的作者是否真的在他们自己的作品中使用吗?这些技巧是否只会在特定情况下才能行得通?这些技巧又是从何时开始出现的呢?这些问题,我们很少有人仔细研究过。我们只是简单地认为:只要遵循这些名家定律,就能写出优质的文章。

其实这些名家写作技巧并非是恒定的理论,而是通过作者不断摸索、推敲、总结出来的新的认知和经验。很多技巧,并不像很多人想象中那样灵验,它们也许只适用于某种类型的写作,甚至只是适用于某位作者独特的写作风格。

那么,写作书上的建议,究竟哪些适用于我们,它们又如何才能真正被我们所用?那些优秀的作家是否在写作中遵循了书中的写作技巧呢?这些问题,我们都可以从《纳博科夫最喜欢的词》这本书中找到答案。《纳博科夫最喜欢的词》这本书,通过详细数据,对各种写作技巧进行了详细分析。

这本书的作者本·布拉特通过大数据的方式,对经典写作书上的各种建议进行分析。从数据中,那些被作家提到的写作建议,在他们的作品中出现过多少次。然后,再分析获奖作品和普通作品的差异,验证出这些建议,是否在写作中有所帮助。

《纳博科夫最喜欢的词》这本书,从不同角度对各种建议进行分析,向读者展现出各种写作建议是否真的有用,以及这些写作建议的真实写作方法。

通过这本书,你将会获得更精确地写作建议。你也会发现,很多建议并不像想象中那样简单,《纳博科夫最喜欢的词》这本书将给你提供更为真实的写作建议,使你在写作道路上,拥有更精准的努力方向。

读过海量写作书,却依然写不好文章,名家建议可不是照搬那么简单

写作书上的有些建议不是绝对的,适用范围比想象中更加具体:比如“要减少副词的使用率”


当你看到写作书上提出的建议的时候,需要理解背后的深意,而不是盲目地去遵循。

比如,像海明威、史蒂芬·金知名作家在分享写作经验的时候,都曾经说过:“要尽量减少使用副词”。那么,他们是否真的遵循了这些规则?是否所有副词都需要完全避免在文章中使用呢?

《纳博科夫最喜欢的词》一书用大数据的方式进行分析,将这些作家的作品中的副词提炼出来,算出副词在文章中的百分比。你就会惊奇地发现:海明威、史蒂芬·金的作品中,使用的副词数量,远比想象中要多许多,似乎没有遵循减少副词这样的写作规则。

实际上,副词的种类有很多。写作书上的这些建议适用范围比想象中要小得多。数据分析了各种副词在各种作品中出现的几率,结果发现,只有“-ly”结尾的那些副词,在优秀作品中出现的几率确实非常少。像海明威、史蒂芬·金等作家的作品中,确实很少出现“ly”结尾的副词。

这些以“-ly”结尾的那些副词,换成中文也就是“XX地”。

数据显示:越经典的作品,出现“XX地”类似的副词的几率也就越少。在《纳博科夫最喜欢的词》一书中,作者分别对3位作家的全部书籍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发现:这些作家的作品中越经典的作品“XX地”副词的使用率也就越少。

从经典畅销作品和网络同人小说的数据,也清晰地显示出:越职业的作家,越不容易在作品中出现“xx地”,获奖作品则更是如此。如果从20世纪最佳文学作品的许多榜单上,寻找出现频率最多的那些作品,再经过数据统计,你就会发现:这些作品中“XX地”副词使用率都非常低。

如果你仔细观察某位名家的作品,你会发现这样一种现象:大多数作家早年的作品往往更倾向于使用“XX地”,随着写作日趋成熟,作品中这类词语的使用频率也日渐减少。

由此可见,即使简单的写作技巧,从初步了解到运用自如,也需要有一定的过程才能实现。作家在写作过程中,也需要一部部作品的积累,才渐渐达到如火纯青的水平。

读过海量写作书,却依然写不好文章,名家建议可不是照搬那么简单

实际上,优秀的作品中,以“-ly”结尾的副词数量也未必是最少的。像纳博科夫的经典作品《洛丽塔》就是个例外。尽管,这部小说非常有名,也是纳博科夫笔下最为经典的小说之一。然而它和作者其它8部作品相比,“-ly”结尾的副词使用频率也是最多的。

然而,《洛丽塔》依然称得上经典名著,这又意味着什么呢?一部作品是否优秀,不仅仅是简单的写作技巧就能决定的,是有更加复杂的因素决定的。但是,我们依然可以从许多作者逐渐减少“xx地”使用频率,看到他们为了磨练写作水平付出的努力。也能从大数据上看到绝大多数作者确实遵循了这条写作原则。

这也就意味着:一部好作品,诞生的最根本原因是在作者的态度,他们愿意不断打磨自己的文章,研究字词句,使它们变得吸引读者,才是最主要的原因之一。

读过海量写作书,却依然写不好文章,名家建议可不是照搬那么简单

文章在于打磨,而不在于简单地遵循规则


很多作家都会给出相似的写作建议。特别是阅读国外作者分享的写作建议,几乎都受到《风格的要素》这本书的影响。国外的很多优秀作家,在介绍写作经验的时候,都曾经提到过这本书。他们好像也会严格按照《风格的要素》这本书的许多建议进行写作。

这本书中提出的许多建议,我们中国作者也不会感到陌生。比如:避免使用否定词;在文章中多使用动词和名词,而不是副词和形容词;不要为了简单陈述,而随意使用感叹号……

看上去似乎只要遵循了书上的这些建议,就能轻而易举写好文章,究竟真的是这样吗?实际上,《纳博科夫最喜欢的词》这本书中分析的数据,却给了我们不一样的答案。

读过海量写作书,却依然写不好文章,名家建议可不是照搬那么简单

这本书的作者使用了大量的网络非专业同人小说和经典畅销作品,获奖作品进行比较。发现很多建议似乎没有明显的差别。

比如,避免出现否定词。然而,从数据上看,获奖作品和网络普通小说中否定词出现的频率似乎没多大差别。

而修饰词的使用频率,不同层次的小说中出现的也没有太多差别。甚至用《风格的要素》这本书的作者B.E怀特的作品和现代文学作品相比较,你就会发现这位作者看上去似乎并没有遵循她的建议,在作品中比别人更少使用这些修饰词语。

读过海量写作书,却依然写不好文章,名家建议可不是照搬那么简单

可是,如果把数据统计范围扩大到各个时代的作品,结果就不一样了。

我们会发现,自从《风格的要素》出版以后,修饰词的使用频率也日渐减少。我们可以看到,20世纪早期的作品,比20世纪末的作品修饰词使用数量多出了一倍。如果以年为单位进行统计,就会发现:这些修饰词每年都在减少。

由此可见,《风格的要素》这本书出版以后,越来越多的作者受到了影响。为了写作,他们愿意认真研究这本书,努力遵循书中的建议。在不断实践和练习中,不停地打磨自己的文章。这本书出版以后,无数作者们对写作有了新的认知,他们开始尝试书中的建议,无论他们的作品现在是否出色,他们都在不断研读经典写作书籍,学习其中的经验,努力专研并且打磨自己的文字。

读过海量写作书,却依然写不好文章,名家建议可不是照搬那么简单

不同类型的作品,适用建议也会有所不同

很多作家都热衷于分享他们的写作经验,自然也会有很多人效仿,他们成功后又将这些经验继续分享。然而,有些经验却未必适合所有的作者。也许,这些经验只源于某位作者的个人爱好,也许,它只适用于某种风格的写作。

像《搏击俱乐部》的作者恰克·帕拉尼克在分享写作经验的时候,曾经提到过:“很多细节需要在故事中呈现出来,而不是直接说出来。”他说:“尽量不要使用思考类动词,很多感受需要读者独自领悟。”

恰克·帕拉尼克认为,如果在文章中直接说出:“想、知道、意识到、思考、爱、狠……”等思考类动词,就会影响读者思考。为了能留给读者更多思考空间,让他们感同身受,最好使用一些客观性的描述,将事件客观地展示给读者,这样读者将会获得更丰富的阅读体验。

实际上,避免使用思考类动词这种写作手法却并不适用于情感类的小说。像《纽约时报》位居畅销榜前列的言情小说,每一部都频繁使用了大量思考类动词。在搜集更多的数据,你便会发现,思考类动词恰恰是暖心故事创作必备的元素。

《搏击俱乐部》的作者之所以鄙弃思考类动词,也恰恰是因为他的作品以黑色幽默见长,作品类型和风格决定他不需要描写细腻的情感,如果使用思考类动词反而有可能破坏故事的进展。是否需要使用思考类动词,也不是一个普遍的建议。是否采纳,完全在于你创作的故事类型。

当你在学习写作的时候,你需要通过不断尝试,广泛阅读,确定下来自己的写作方向。是希望写暖心的故事?还是学习写推理性小说?或是以幽默讽刺见长的系列故事?不同的创作类型,不同的写作风格,必然会使你迈向不同的写作道路。在不同的道路上,势必对写作也有着不同的要求。

就像“不要使用思考类动词”这条建议,也许适用于悬念故事,却不适用于情感类小说。这两种类型的故事,风格、题材、给读者的感受都是完全不一样的,创作的细节也必然不同。所以,在学习写作的过程中,你需要先决定自己希望写哪种类型的故事,然后寻找这类故事顶尖的作家,向他们进行学习。这样,有针对性的学习,才能在你的写作道路上越走越顺,你也将获得适合你写作类型相对合理的建议。

读过海量写作书,却依然写不好文章,名家建议可不是照搬那么简单

数据表明,当我们阅读写作指导书,真正汲取的知识点,未必是书中简单罗列出来的那些秘籍。虽然,分享这些经验的人确实通过这些要素逐渐成为了作家,然而,它的适用范围却不得而知。也许,某些经验只是某位作家独有的,放在其他人身上未必有用,这也是有可能的。

你可以阅读作家的作品,以及他们的传记。而真正值得我们学习的,并非他们总结而出的写作经验,而是他们专注于打磨作品的那种态度。就像我们之前所看到的,无论专业作家还是业余作者,都在努力学习写作技巧,也在不断地通过指导书中的建议,不停地打磨自己的文章。

然而,成功的作家在这些方面做得比普通作者更好。他们甚至会注意每个词或者每个标点符号的作用。从字词句中,你都能感受到打动人心的某些细节。除了阅读写作指导用书以外,你需要确定自己的写作方向,寻找风格相近的作者,努力研究和阅读他们的作品。还需要通过不断练习,不停地打磨自己的文章,使它变得更加纯熟。这需要时间与实践,而不是一两句话就可以实现的目标。

读过海量写作书,却依然写不好文章,名家建议可不是照搬那么简单

由此可见,除了阅读大量写作书,在写作过程中,我们还需要不断思考,不断通过练习打磨自己的文章。书上的各种建议,也许能给你指明方向,使你在写作过程中少走弯路。但是,这些建议依然需要通过你的不断实践,验证是否适合于你。而且,你在接受建议之后,也需要不断通过练习,才能逐渐转化为自己的能力。

作家的成功,不在于他们读过多少写作书,而在于他们对待写作的态度。他们不停地打磨自己的文章,使它逐渐能使读者的内心产生共鸣。所以,你在学习写作的过程中,需要不停地思考,不断地获得反馈,也需要阅读大量经典畅销的优秀作品,通过反复阅读、揣摩名家作品优秀的原因,再经过不断地练习,你的文章才会写得越来越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