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智断宋仁宗的风流债

宋仁宗早年曾有过三个儿子,但都不幸天折,后来,虽然后宫嫔妃众多,但一直没生下一个儿子。他在亲政的第三年,就把宗室内濮安站王赵允让的第十三子赵宗实收为养子,接到宫里抚养,但仁宗迟迟没有册立养子为太子,宋仁宗十分渴望有个儿子,让自己的亲生子嗣来接掌皇权。

包拯智断宋仁宗的风流债

为了生儿子,宋仁宗采取“广种薄收”的策略,除了册封的嫔妃外,还临幸了很多宫女。据说宋仁宗每临幸一位宫女,就赐她一个龙凤刺绣抱肚,作为临幸的凭证。当时很多大臣主张宋仁宗应该早立养子为太子,不应该纵欲过度,劳神伤体,几次劝说宋仁宗遣散宫女出宫,宋仁宗听从了大臣的建议。据记载,宝元二年(1039年),宋仁宗一次遣放宫女270人。

包拯智断宋仁宗的风流债

就是在这种大背景下,皇佑二年(1050年),开封城里发生了一个轰动一时的案子。当时在市井百姓中流行一个传言,说宋仁宗有个儿子流落在民间。宋仁宗的这个儿子名叫冷清,他疯言疯语,行为乖张,到处说自己是皇帝的儿子,理应被立为太子。

当时开封府官员钱明逸听到这件事情后,就派人将冷清带回衙门。没想到那个叫冷清的年轻人,俨然一副皇子遇到家臣的架势,对钱明逸呼来喝去。钱明逸摸不准冷清的来头,只能好生招待。冷清告诉钱明逸,自己的母亲是当时侍奉皇上的宫女,曾经得到过皇上的宠幸,被赐予龙凤抱肚。母亲被宠幸后,不知道自己已经怀孕,于是被遣散出宫。出宫后不久,母亲就生下了他,他肯定是当今皇上的亲生骨肉。钱明逸对这件事不敢贸然处理,于是他先把冷清安顿好,再上奏宋仁宗。

包拯智断宋仁宗的风流债

宋仁宗得到消息后,又喜又悲。喜的是自己可能会有儿子;悲的是自己没有办法搞清楚这个孩子是不是自己的亲骨肉,要是认错了亲,岂不有损皇家的脸面?于是,宋仁宗对这件事情不置可否,下令钱明逸详细查办,务必搞清楚冷清的身世。

钱明逸觉得这件事情不好处理,关键是不知道宋仁宗的态度。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钱明逸发现冷清说话前言不搭后语,疯疯癫癫,于是就认定冷清是个疯子,将冷清发配到汝州编管。

可是,有一些大臣却在这个问题上大做文章,他们上奏说,如果这个冷清说的是真话,那就应该认祖归宗,不能发配在外;如果他说的是假话,那就是欺名盗世,造谣惑众,应该处死。

包拯智断宋仁宗的风流债

宋仁宗下令要包拯重新审理这个案件。包拯亲自审问冷清,发现冷清言词的很多漏洞,掌握了很多关键细节。在此基础上,包拯派人开展了广泛调查,几个月后终于搞清了事实。冷清的母亲确实曾是宫女,手中也的确有宋仁宗赐予的龙凤抱肚。但是经过调查取证,冷清的母亲在出宫嫁人后,先生了一个女儿,而后才生了冷清,这样就完全排除了冷清与宋仁宗的关系。

冷清长大后,听说了皇帝没有子嗣的事实,就动了坏心思,他拿着母亲的龙凤抱肚,自称自己是流落民间的皇子,到处招摇撞骗。后来,遇到一个叫高继安的道士。高继安是个心术不正、不务正业的道士,他认为冷清奇货可居,说不定能有大造化,就教给冷清更多的伪装之道,两人来到京城碰运气,没想到,冷清很快就被抓进官府,高继安一看大事不好,就让冷清装疯卖傻,混滑视听,借此逃脱罪责。

包拯智断宋仁宗的风流债

案件查清后,包拯向宋仁宗报告了来龙去脉,请求将冷清和高继安从重判处,以正视听,避免奸邪之徒挑起事端。宋仁宗听从了包拯的建议,下旨将冷清和高继安两个江湖骗子斩首示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