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與黃光裕的股權大戰源起何處?

陳曉與黃光裕的股權大戰源起何處?

在2000年前後,我們國家出現了家電銷售小高潮,像蘇寧、國美等大型家電零賣企業興起。可是好景不長,隨著市場競爭日漸白熱化,不少家電零售商要不被收購,要不就面臨倒閉的境況。

陳曉創建的“永樂電器”於2006年被黃光裕的“國美電器”收購,隨後,黃光裕派陳曉掌管國美美國市場。於是,國美“引狼入室”的故事拉開了序幕。

陳曉算不上成功的企業家,他一手創立的“永樂電器”被國美收購,他在國美擔任高層後,意與自己的老闆—國美的掌門黃光裕爭奪公司控制權。外界在唾棄陳曉忘恩負義的同時,也當了一回吃瓜群眾,津津有味的圍觀國美這場股權大戰。

陳曉於1996年創立“永樂電器”,到2004年,永樂已經在全國擁有108家門店,可謂家電零售商中的佼佼者。同年底,永樂引入美國摩根史丹利的戰略投資。

2005年10月,永樂電器在香港上市,但這種風光的景象並沒有持續多久,永樂電器大規模的併購計劃開始“反噬”,高昂的併購成本把永樂的體力消耗的所剩無幾。

按照永樂和摩根史丹利簽訂的對賭協議,假如被併購,陳曉很快就大權旁落了。此時,陳曉不顧所有高管的反對,毅然決然和國美“閃婚”。

2006年夏天,陳曉從一個老闆變成了一個打工者,雖然他後來擔任國美市場的經理人,但與掌握實權的黃光裕相比,大多數國美人還是把陳曉看做“敗軍之將”,在國美沒有地位可言。

然而,勝者黃光裕非常看好這個曾經的對手,還高調向外界宣傳“我已經找到了CEO的最佳人選。”

可好景不長,2008年11月,黃光裕被帶走調查,陳曉臨危受命,以第二大股東、總裁的身份主持大局,處理國美危機。

2009年6月,陳曉通過竺稼引入貝恩資本,與其簽訂了一份十分嚴苛的投資協議。協議的主要內容為:貝恩資本認購國美電器發行的15.9億人民幣的以美元結算的可換股債券,2016年到期,債券票面年息為5%,根據贖回條款,每份可轉債到期時債券持有人認沽權按本金12%之內部收益率減去已付利息以美元贖回。

與此同時,陳曉開展了大規模的股權激勵,把當時已經發行的3%的股權授予企業105名高管,此次股權激勵的總金額達7.3億港元,創下了中國家電業股權激勵的記錄,激勵範圍也覆蓋到了副總監以上的級別。陳曉打算模仿當時新浪的模式,可是這是黃光裕不願意看到的情景。

2010年5月,在國美股東大會上,忍耐許久的大股東黃光裕突然發難、對貝恩資本提出的三名非執行董事的提案進行反對。隨後,董事會又重新任命竺稼等三人為非執行董事,這等於是否定了股東大會的決議,也表示陳曉和黃光裕的矛盾由暗轉明。

在那段時間裡,雙方在各大媒體上戰火熊熊。當時還在服刑的黃光裕發表了一封道歉感謝信,大打情懷牌,這一舉動博得了大部分民眾的同情心,輿論開始支持“弱者”黃光裕。陳曉為了提升自己的輿論支持也接受了很多主流媒體的釆訪。兩人的“決戰”在2010年9月28日召開的國美股東大會上進行,黃光裕要求撤銷陳曉等人職務的提案並沒有通過,但他的取消董事會增發授權卻通過了,保全了自己大股東的地位。但這樣的“和平”局面並未維持多久,2011年3月,陳曉辭去國美董事局主席一職,陳曉敗北。

同一時間,陳曉開通微博並寫道:“春天裡各種新的希望又萌芽了,一切將重新開始。”

[股加加課堂]

黃光裕與陳曉上演了一場股權大戰,在爭鬥中,企業錯過了最好的發展時機。許多中小企業在發展早期,創始人只顧埋頭苦幹,不會考慮企業的股權結構,等到企業發展到一定規模時,才開始關心股權的分配。但到這時再討論股權如何分,很容易出現黃光裕與陳曉這樣的鬥爭,影響企業的發展。

具體說來,中小企業必須要設計股權架構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1、股權結構決定了公司控制權歸屬

企業的控制權是以股東大會中的表決權為主要體現方式的、享有公司的戰略決策和基本管理的最終決策權。公司控制權是一個管理學概念,而不是法律概念。

如果獲得企業控制權的人是非常有能力、有同理心的,那麼在這位領導者的帶領下,企業很容易獲得成功,否則,這將是企業的一場災難。比如侵佔職務、腐敗的職務消費、錯誤的戰略方向。

2、股權結構是企業的“經濟基礎”

對中小企業來說,股東把自己的錢投進公司,企業才能正常運轉,沒有這些資金支持,企業根本就建立不起來。將來企業的利益分配,權利分配都是以股本形成的結構為基礎的。

投入的錢越多,承擔的風險就越大,相應的分紅權、決策權和控制權相較越大。

股加加-股權設計、股權激勵管理平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