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瑞备棺上疏,嘉靖龙颜大怒,为什么最后却没有杀他?

故事发生在1566年(嘉靖四十五年),此时的嘉靖帝已经避居西苑二十余年,虽然久居深宫修道炼丹,但嘉靖帝依然牢牢地把握着朝廷的政权,由于长期服用丹药加上年事已高,此时的嘉靖帝的身体状况已经不容乐观,老天似乎并不打算让他平静的修仙炼丹度过余生。农历二月,海瑞因不满嘉靖帝宠信方士,妄求长生,而朝中又无人敢谏,于是备棺上书,后人称《直言天下第一疏》。

海瑞备棺上疏,嘉靖龙颜大怒,为什么最后却没有杀他?

奏章中说道嘉靖做事虎头蛇尾,三分钟热度,放着朝政不理,却去追求修道成仙,妄图长生不老,(锐精未久,妄念牵之而去矣,反刚明而错用之,谓遥兴可得而一意修玄。),又说嘉靖“侈兴土木,二十余年不视朝,纲纪弛矣”以致入不敷出,民不聊生,所以老百姓才说“嘉靖者,言家家皆净而无财用也。”像这样的罪状,林林总总的列了好多条。

海瑞备棺上疏,嘉靖龙颜大怒,为什么最后却没有杀他?

嘉靖帝读完奏疏,怒不可遏,确实,任何一位专制皇帝都不会容忍这样的攻击,嘉靖愤怒的把奏章往地上一摔,高声喊道:“把他抓起来,不要让他跑了!”一旁的宦官黄锦连忙跪奏:“皇上息怒,这个人素来是个书呆子,听说他知道自己此次必死无疑,所以他在上疏前就买好了棺材,与家人诀别并且遣散了仆人,这个人是不会逃跑的”。嘉靖帝听完后长叹了一声,又把奏章捡了起来,认真的读了好几遍。最后嘉靖帝决定暂时不给海瑞任何处罚,奏章也留中不发。

海瑞备棺上疏,嘉靖龙颜大怒,为什么最后却没有杀他?

几个月后,嘉靖帝依然气愤难平,越想越来气,于是下令让锦衣卫把海瑞逮捕入狱,至于如何处罚海瑞,刑部给出的意见是绞刑处死,但是,在奏章上呈嘉靖帝签字时,嘉靖却久久没有批复。

就这样,海瑞在狱中足足待了十个月,一直到嘉靖帝去世,他才得以被释放出狱,据说当牢房看守把嘉靖驾崩的消息告诉他时,海瑞先是呆了一会,然后突然放声大哭起来,哭得撕心裂肺,接着就开始吐,直到吐出胆水,一旁的看守都吓呆了。

根据记载不难看出,嘉靖帝在处理海瑞的问题上十分犹豫不决,其实在前面我们可以看出,嘉靖确实很迫切的想杀死海瑞,但又是什么原因让他迟迟没有决定呢?

海瑞备棺上疏,嘉靖龙颜大怒,为什么最后却没有杀他?

原因很简单,嘉靖一生非常爱面子,他不想死后落下个昏君的骂名。如果他杀了敢于谏言的海瑞,天下人肯定会骂他是昏君。这一点,嘉靖心里非常清楚。他自己都说过:“此人可方比干,第朕非纣耳。”他明白自己要是杀了海瑞,一定会跟纣王之类的昏君并列。为了给自己留下一个好名声,所以嘉靖才没有处死海瑞,而是把他关在狱中。

不知道大家对此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