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岁成中南大学教授级研究员,并获100万重奖

22岁成中南大学教授级研究员,并获100万重奖

22岁成中南大学教授级研究员,并获100万重奖

22岁成中南大学教授级研究员,并获100万重奖

来源 | 湖南日报

2012年3月20日,中南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尧学对外界宣布,破格聘任该校数学与统计学院刚毕业不久的本科生刘路为教授级研究员,并给予100万元重奖。


无数人的目光,集中到了这位破解了国际数学难题,被人们称为“数学奇才”、“数学怪才”的青年身上。刘路是谁?当时的他又有怎样的故事?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位被称为“当代陈景润”的“少年天才”。

22岁成中南大学教授级研究员,并获100万重奖

本科生直读博士并被聘为教授,获奖100万妈妈不知道


走在中南大学这所科研学术氛围浓厚的校园里,刘路这样的“学术型男生”并不少见,黑衣黑发,瘦瘦高高,黑框的眼镜后闪着沉静睿智的光芒。2012年4月2日,是他23岁的生日,面对母校提前送来的生日大礼,他一如在美国芝加哥大学的国际学术会议上报告他破解世界数学难题“西塔潘猜想”时的恬然淡定,他甚至还没来得及跟家人分享。他告诉记者:“获奖100万,妈妈还不知道这个好消息。”他说,他想用获奖的50万元买个房子。


22岁成中南大学教授级研究员,并获100万重奖

刘路


这个好消息确实有点突然,张校长说,他们曾经只是想给刘路提一个副教授,可校务会一讨论,大家异口同声说,副教授不行,要升教授。中南大学推出杰出青年人才的培养资助政策,尺度大开,前一年才提前本科毕业就注册直读博士的刘路,成为学校实施这一创新改革思路的首位受惠者。

刘路的父亲高中学历,在大连一家国企的后勤部门工作,母亲上过大学,是一家起重机公司的工程师。刘路的妈妈也许没有想到,这个中学时期并不那么专心备考、在她眼里有点不听话的孩子,会是数学怪才。不仅是家人,就是他的儿时伙伴和后来的同学,甚至老师,都觉得他的成功来得有点快,有点太突然。

刘路这个看上去有些腼腆还带着孩子气的教授,面对着众多重量级的荣誉和喜讯,自己似乎看得不那么要紧:

获得中南大学100万重奖,破格聘任为教授级研究员,由学校推荐参加国家“青年千人计划”评选;

获“2012影响世界华人盛典”希望之星奖提名,受邀参加在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礼堂举行的颁奖大会,在湖南,只有袁隆平院士在“2007影响世界华人盛典”中获终身成就奖。

受邀赴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出席国际学术会议,并带去“西塔潘猜想”研究的最新成果;

收到芝加哥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一流大学的出国留学邀请,获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全额奖学金。

22岁成中南大学教授级研究员,并获100万重奖

刘路


其实,命运之神是在青睐这个有准备的小男生,这个从初中开始就对数学表现出浓厚兴趣并孜孜以求进行探索的数学奇才,因为这么多年的积淀,最终在破解国际数学难题时为自己的研究能力给出了最好的证明。


两个月破解悬疑17年的国际数学难题


西塔潘猜想是由英国数理逻辑学家西塔潘于上个世纪90年代提出的一个反推数学领域关于拉姆齐二染色定理证明强度的猜想。在组合数学上,拉姆齐(Ramsey)定理是要解决以下的问题:要找这样一个最小的数n,使得n个人中必定有k个人相识或l个人互不相识。


2011年5月,由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和浙江师范大学联合举办的逻辑学术会议在浙江师范大学举行,中南大学数学科学与计算技术学院酷爱数理逻辑的刘嘉忆(刘路)【刘嘉忆是他向国外杂志投稿时用的名字】的报告给这一悬而未决的公开问题一个否定式的回答,彻底解决了西塔潘的猜想,证明了R(3,3)=6。也称为拉姆齐二染色定理。


刘路告诉记者:“那个时候,中南大学本科生一夜时间破解了一道国际数学难题的消息传得沸沸扬扬,我再次说明,我没有这样神,不是一夜破解,从接触到最终找到方法,用了两个月的时间。”由于舆论对于事件本身的夸大解读,刘路一度紧张得把手机关闭,断绝与外界的联系,以致父母一时都没法与他联系。他说:“我怕事情被扭曲了,在接触这个问题时,我就有意识地思考如何才能破解它,并不是一夜就破解了这个猜想。”

时光倒流至2010年8月,酷爱数理逻辑的刘路在自学反推数学的时候第一次接触到西塔潘猜想。他通过邮件联系到南京大学的一名副教授,与该学者进行了几次沟通。同年9月,刘路在研究一相关问题时发现一个方法,他意识到该方法可能对解决这一猜想有帮助,但不敢相信这一方法能直接用来解决这一猜想。

10月的一天,刘路突然想到,用这个方法稍作修改便可以证明这一结论,他立即跑回宿舍,连夜用英文写出证明过程,投给了数理逻辑领域国际权威杂志《符号逻辑》。这一研究成果最终获得《符号逻辑》主编、芝加哥大学数学系邓尼斯·汉斯杰弗德教授的高度评价。

2011年5月,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和浙江师范大学在杭州联合举办逻辑学术会议,在一些专家的提议下,还在读大三的刘路被请到会场。他现场报告了对“西塔潘猜想”的研究成果,对这个猜想给出了否定的答案。在场的一批数学家被眼前这个似乎并不善言辞的年轻人的研究成果震惊了。

2011年9月16日,刘路被邀请至美国芝加哥大学数理逻辑学术会议上作了40分钟的学术报告,他是这次会议上亚洲高校的唯一参与者。


侯振挺:“我都不如他,在创新能力这方面。”


一个本科生就直读博士,就破格聘任为教授级研究员,不禁让人心生疑惑。就因为破解一道数学难题,就给出如此崇高的荣誉,他的研究能力是否已具备呢?


“他的研究能力已高于我们对博士的要求”,著名数学家、原省科协主席、中南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侯振挺教授,是刘路的博士生导师,也是发现刘路的伯乐。

侯教授有年冬天带着刘路去海口参加一个研讨会时,和郑州大学的一名教授一道与刘路彻夜长谈,侯教授特意抛出了2001年在世界数学大会上被公认的21世纪七大数学难题的第一难题NP完全问题。

这也是一道与数理逻辑和计算数学等学科相关的一个问题,如能破解,全世界的数学家们可以为此放3天大假。

交流中,侯教授发现刘路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很清楚,概念、思路均异常清晰,基础相当好。“也许有的教授还不如他呢,我都不如他,在创新能力这方面。”

“西塔潘猜想与21世纪七大数学难题相比,也许分量有些轻,但刘路在未来漫长的研究领域里,谁又敢说他不能破解其中一道呢?

对刘路而言,最幸福的事,就是学习自己喜欢的专业,将兴趣进行到底。

刘路初二时开始喜欢上数学。一些同学还在为初中数学教科书上的习题抓耳挠腮时,他便开始自学数论,上初三时,他已读完对初中生来讲等同于“天书”的《古今数学思想集》,高中开始尝试阅读全英文数学书籍。

2008年,刘路参加高考,在高考志愿表上,从一本到三本全部只填写了数学专业,并顺利考取中南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在这里,学校图书馆里的学术书籍让他如鱼得水,院里组织精英老师搞的讲座和数学文化节也令他大开眼界,学习数学的兴趣更浓了,在老师的指导下,他自学数理逻辑,还参加了美国的数学建模竞赛,研究能力大大提高。

侯教授发现刘路,颇费了一番周折。侯教授听南京大学的一个教授说道:“你们中南大学出了个好学生!”那个教授还介绍了这个学生在数理逻辑领域的研究成果。侯教授听后立即寻找,然而查遍了数学学院学生档案,也查无此人。原来他破解西塔潘猜想,向国外杂志投稿时,署名用的是笔名“刘嘉忆”,参加国内的逻辑学术会议时,仍是用的刘嘉忆。侯教授根据刘嘉忆的电子邮箱地址发出了一封邮件,很快收到回信。原来,刘嘉忆是2008级应用数学专业学生刘路,侯教授返校后,立即要求与刘路见面,并收刘路做他的学生。


22岁成中南大学教授级研究员,并获100万重奖刘路(左)在教室里和导师侯振挺一起探讨课题。湖南日报记者 赵持 摄


侯教授还将刘路引荐给了中国科学院李邦河、丁夏畦、林群三位院士。李邦河等院士认为,刘路在大三时就已独立解决了重要的数学难题,可见是难得一见的杰出数学人才。他们建议有关部门采取特殊措施,加强对其学术方面的培养,并在各方面对其进行扶持。


寄语学弟学妹:看淡分数,重在兴趣

在谈到如果要给后进的学弟学妹一个学习的方法的话,刘路回答到:“我只有一个想法,就是看淡分数,重在兴趣。”

”在中考考进大连育明高中时,全校招收600多名学生,他的排名在500名以后,高中期间,成绩浮动也很大,100多名、200多名都考过,最好的成绩是高一第一学期的期中考试,进了前30。在育明高中这个辽宁省重点中学,他也有同学考上了北大、清华,他第一志愿报了大连理工大学数学专业,而最终被第二志愿中南大学录取,在这里完成了他在数学研究领域第一步伟大的探索。


刘路还曾坦言,除了数学,还喜欢物理,但他权衡了一下,物理需要做大量的试验,需要成本,对一个学生来说还没那么多资金。他还喜欢心理学,他曾设计了一组关于认知的心理实验,然而他更热衷于数理逻辑。他说这些等到他40岁以后再来做,40岁以前要攻数学。

看淡分数,重在兴趣,这样的学习方法在当代大学生当中,有多少是背道而驰呢?

很多大学生为了找一个好工作,或是求得出国深造的机会,片面追求高分数,往往却忽略了对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很少进行有兴趣的问题的研究。“应试教育对学生是一个最大的折腾。”


各方专家说刘路

“我是过去众多研究西塔潘猜想而无果者之一,看到这一问题的最终解决感到非常高兴,特别是你给出的证明是如此的优美,请接受我对你令人赞叹的、惊奇的成果的祝贺!”

——逻辑学专家、芝加哥大学数学系教授、弗德国际权威数理逻辑研究杂志《符号逻辑》主编邓尼斯·汉斯杰弗德

“我们一直想回答钱学森老先生的"世纪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刘路应该是在某种程度上回答了这个问题。歌德巴赫猜想为什么有名,因为几百年没人解决。西塔潘猜想从1995年提出来已经17年了,很多人试图解决而没有解决,假如说西塔潘猜想刘路没解决,也许再过200年,300年也没人能解决。”

——中南大学前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尧学

“我们现在的很多大学生没有目标感,面对人生感到很迷茫,刘路有理想,有信念,不浮躁的特质为当代大学生树立了很好的榜样。”

——中南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前党委书记颜兴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