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App到dApp的遷徙浪潮——eRoc(ERT)項目分析

項目名稱:eRoc

成立時間:2018年

eRoc TOKEN:ERT

狀態: 未上線

總髮行量: 100 億

分配機制:ERT總髮行數量為100億,其中一半(50 億)用於節點獎勵。 公鏈上線後,頭4年每年有6.25 億ERT給節點作為獎勵,以後每4年發行量減半。

項目介紹:

eRoc Foundation在全球首先提出了“實現傳統App到dApp快速遷移”的一種解決方案,該方案包含服務總線BSB(Blockchain Service Bus),全新的區塊鏈共識算法DRC(Deterministic-Random Consensus)、智能合約的異步分片執行機制APESC(Asynchronous&Partitioned Execution of Smart Contract)以及漸進式分片存儲機制PSS(Progressive Sharded Storage)。

該方案的實現思路是:首先,通過服務總線BSB,將鏈上數據訪問封裝成標準接口,實現傳統App對鏈上數據的快速訪問;其次,內嵌交易數據緩衝池,調和鏈上、鏈下性能差異,保證數據的平滑;最後,支持中心化、去中心化、“中心化+去中心化”混合部署,使得開發者在利用區塊鏈優勢的基礎上,充分的保護原有投資。

路線圖:

從App到dApp的遷徙浪潮——eRoc(ERT)項目分析

傳統App到dApp的快速遷移:

在通用區塊鏈體系之外,eRoc額外增加了一個針對應用開發者的軟件開發包,當一個開發者需要使用eRoc區塊鏈服務時,它需要在全節點之外,額外下載安裝這個軟件包,然後就能用自己原來的開發語言,如Java 或Node.js來為應用增加區塊鏈特性,包括小到把原先存放在數據庫裡的某些記錄 (如關鍵交易記錄)或字段(如操作校驗)上鍊,大到為區塊鏈重新編寫的業務邏輯。

考慮到區塊鏈在某些細分行業的用途更大並會被優先落地, eRoc又為這些行業專門增加了更加傻瓜式的DSM(Domain Specific Model),讓開發者可以直接用配置文件,或者極簡代碼方式來訪問區塊鏈的相關服務。

從App到dApp的遷徙浪潮——eRoc(ERT)項目分析

全球獨創的去中心化共識算法DRC:

確定性隨機共識機制(Deterministic- RandomConsensus, 簡稱DRC,已經申請專利):全網節點根據節點廣播的選票值共同篩選出在線的且希望挖礦的領導節點和幸運節點。幸運節點運行智能合約和不可外包工作量證明併發 送給領導節點。領導節點接收並驗證智能合約和不可外包工作量證明的有效性,對有效的結果進行簽名廣播到全網,使得下一時刻的領導節點能夠構造區塊以廣播到全網。

智能合約的異步分片執行機制:

eRoc的設計實現上採取了不同的策略:首先,採用異步執行方式來運行智能合約;其次,用分片執行的方式運行智能合約以避免拒絕服務及SPAM攻擊;最後,eRoc系統中智能合約的執行採用了免費或者是支付發佈者自己發行的TOKEN的方式,使得成本可控、發行成本低。

從App到dApp的遷徙浪潮——eRoc(ERT)項目分析

漸進式分片存儲機制:

做為公鏈,隨著時間推移,數據越來越多,存儲面臨著巨大的挑戰。eRoc獨創智能分片式存儲技術(已申請專利)把區塊內容按照一定規律分片並分別存儲在不同的節點上,使得節點的存儲壓力顯著降低。

經濟模型:

ERT:eRoc TOKEN 的簡稱,是eRoc生態內流通使用的基於以太坊ERC-20智能合約生成的代幣。eRoc主鏈上線後,ERC-20合約代幣將以1:1比例被兌換為基於eRoc的代幣ERT。

eRoc是一條公鏈,這就意味著,在eRoc之上還有若干個子鏈,就是還有若干個智能合約,他們各自有自己的生態和TOKEN (即sub TOKEN,簡稱為sERT),形成了自己的閉環。ERT對sERT起到了錨定作用,這種思路,基本上是借鑑了金本位和美金的交互發展史。當然,不是所有的智能合約都有自己的sERT,如,對ERT的轉賬,作為一個智能合約,就沒有自己的sERT。

eRoc經濟模型的核心是以ERT為錨定,以各個智能合約(子鏈)中所發行的sERT(信用貨幣)來作為具體應用場景的流轉媒介。

智能合約發行sERT時,必須以一定數量的ERT為錨定物。有了錨定物,使得sERT的價值有了衡量標準,其公式是:sERT價值=擁有錨定ERT的數量/發行的sERT的數量。這將做為智能合約執行優先順序的標準。

從App到dApp的遷徙浪潮——eRoc(ERT)項目分析

應用場景:

eRoc的設計理念與其他的公鏈不太一樣。eRoc的核心是支持傳統App往區塊鏈上快速遷移,所以,落地的場景取決於傳統App本身。 eRoc項目團隊認為,未來眾多商業場景,會是中心化和去中心化相結合,二者各取所需,各自發揮各自的優勢,完全沒有必要為了去中心化而去中心化。傳統App 中的財務/類財務數據、交易過程中的核心數據、重要操作的日誌等,非常適合放在區塊鏈上,做去中心化處理。

團隊:

核心團隊:

段夕華

主導架構設計工作

畢業於復旦大學計算機系,碩士。原大路網、途安客CTO。曾在高德全面負責與蘋果和谷歌的新地圖業務合作。在此之前,曾在全球最大芯片公司Intel工作10餘年。從1994年開發商用軟件COK算起,投身計算機信息技術行業已20餘年。

王曉光

主導研發及工程實現工作

畢業於清華大學信息系統和工程學院,碩士。原一起作業吧CTO、聚美優品研發總監。專注於密碼學、計算機網絡和系統體系結構。他是 AnchorTech(信息安全)的創始人之一,Advance AI的CTO,是最大的虛擬專用網絡之一的作者,SWFT區塊鏈的顧問。

陳緒

負責eRoc開源社區

博士,曾任英特爾中國雲計算戰略總監、中國計算機協會會員、普適計算專委會委員、中國開源軟件推進聯盟常務副秘書長。1995年至今,長期從事Linux技術和中國開源社區工作,2015年榮獲中日韓東北亞開源論壇最高獎項 “特別貢獻獎”。曾任Sun中國工程研究院高級工程師,北京泰宇科技有限公司技術總監。2007年加入英特爾,歷任Linux和開源戰略經理,市場總監等職。陳緒先生2002年畢業於北京科技大學,師從中科院高慶獅院士,獲工科博士學位。2014年獲得清華大學經管學院高級工商管理碩士學位。

華吒鎮

負責研發

畢業於復旦大學計算機系。曾任職於富士施樂、微軟公司,長期擔任高級軟件工程師、資深軟件工程師。後任職於深圳創新投資有限公司,專職於互聯網/高科技企業投資。2015年創立美港通互聯網金融有限公司。對系統軟件開發、高新技術風險投資有豐富的經驗。

歐嘉致

負責研發

畢業於美國名校卡內基梅隆大學計算機系。原任職於美國eBay公司,領導物流運輸追蹤團隊的研發。在eBay之前,任職於美國微軟公司,負責網絡檢索與搜索引擎的開發。在新技術的行業落地開發方面有著豐富的經驗。

陳景偉

主要負責dApp開發夥伴孵化、市場推廣、政府關係

湖南大學自動化專業畢業,後在中科院心理研究所深造心理學。曾在Intel任職 11 年,主要負責全國高新園區/軟件園創新中心/企業孵化器運營工作,支持、輔導、孵化與投資高科技創新企業。在Intel之前,在金蝶軟件集團工作8年,曾任集團市場副總經理、PR總監、公共關係總監等職。

顧問團隊:

Gansha Wu

馭勢科技 CEO,原英特爾中國研究院院長。

Liang Zeng:

原微軟中國副總裁、國際數字資產慈善基金會主席。

田甲

CortexLabs.AI首席科學家、比特幣早期投資者、Zcash 社區選舉人、BitFinex 股東。

陳瀅

慧科集團副總裁,原IBM中國研究院副院長。

董耀祖

英特爾首席工程師,全球知名虛擬化專家。

陳慶

綠盟聯合創始人,高級研究員,知名計算機安全專家。

魏育成

中科院電子所教授級高工,博士,國產FPGA芯片公司中科億海微總裁。

馮強

BOE(京東方)集團高級副總裁,健康服務事業群CEO。

周霖

水木社區創始人,原搜狐技術副總裁,搜狐旗下狐狸金服聯合創始人兼CTO。

總結及評價:

eRoc的優勢可以概括為以下幾方面:創立思路、DRC共識機制、數據分片儲存。

首先,“實現App到dApp快速遷移”這個項目創立的口號就很吸引人,不是所有傳統互聯網開發者都願意接受重頭再來,在一個全新的區塊鏈網絡上創建新的項目,且不是所有的東西都適合上鍊。eRoc提供給了開發者們一個區塊鏈化的機會,開發者可自行決定將項目部分上鍊(即不是所有東西都能去中心化),這一點對於傳統開發者非常友好,變相支持了“去中心化+中心化”的模式。而獨創的DRC共識算法及分片執行機制增搶了系統的吞吐能力和效率,在經濟性、算力消耗、速度、門檻等優於主流的PoW、PoS等共識算法。

目前公鏈發展的一大障礙——節點容量不夠大也得到了有效解決,漸進式分片存儲機制把區塊內容按照一定規律分片並分別存儲在不同的節點上,使得節點的存儲壓力顯著降低。這樣以來,存儲能力較低的實體也可以成為節點進行挖礦。

eRoc所瞄準的市場很大,截至項目創立初期(即18年8月),市場上有220萬iOS App、360 萬安卓App以及300萬小程序,eRoc的願景是將這其中某些應用或者是應用中的某些場景遷移到區塊鏈上來,徹底實現區塊鏈的應用落地。

目前項目代碼還未開源,其團隊組成側重於技術研發,運營和管理人員較少。

注:目前交易所上線的ERT非此項目代幣,eRoc代幣還未發行。


本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構成投資建議。任何直接或間接基於本文章所做出的投資行為,需要您自行承擔全部風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