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App到dApp的迁徙浪潮——eRoc(ERT)项目分析

项目名称:eRoc

成立时间:2018年

eRoc TOKEN:ERT

状态: 未上线

总发行量: 100 亿

分配机制:ERT总发行数量为100亿,其中一半(50 亿)用于节点奖励。 公链上线后,头4年每年有6.25 亿ERT给节点作为奖励,以后每4年发行量减半。

项目介绍:

eRoc Foundation在全球首先提出了“实现传统App到dApp快速迁移”的一种解决方案,该方案包含服务总线BSB(Blockchain Service Bus),全新的区块链共识算法DRC(Deterministic-Random Consensus)、智能合约的异步分片执行机制APESC(Asynchronous&Partitioned Execution of Smart Contract)以及渐进式分片存储机制PSS(Progressive Sharded Storage)。

该方案的实现思路是:首先,通过服务总线BSB,将链上数据访问封装成标准接口,实现传统App对链上数据的快速访问;其次,内嵌交易数据缓冲池,调和链上、链下性能差异,保证数据的平滑;最后,支持中心化、去中心化、“中心化+去中心化”混合部署,使得开发者在利用区块链优势的基础上,充分的保护原有投资。

路线图:

从App到dApp的迁徙浪潮——eRoc(ERT)项目分析

传统App到dApp的快速迁移:

在通用区块链体系之外,eRoc额外增加了一个针对应用开发者的软件开发包,当一个开发者需要使用eRoc区块链服务时,它需要在全节点之外,额外下载安装这个软件包,然后就能用自己原来的开发语言,如Java 或Node.js来为应用增加区块链特性,包括小到把原先存放在数据库里的某些记录 (如关键交易记录)或字段(如操作校验)上链,大到为区块链重新编写的业务逻辑。

考虑到区块链在某些细分行业的用途更大并会被优先落地, eRoc又为这些行业专门增加了更加傻瓜式的DSM(Domain Specific Model),让开发者可以直接用配置文件,或者极简代码方式来访问区块链的相关服务。

从App到dApp的迁徙浪潮——eRoc(ERT)项目分析

全球独创的去中心化共识算法DRC:

确定性随机共识机制(Deterministic- RandomConsensus, 简称DRC,已经申请专利):全网节点根据节点广播的选票值共同筛选出在线的且希望挖矿的领导节点和幸运节点。幸运节点运行智能合约和不可外包工作量证明并发 送给领导节点。领导节点接收并验证智能合约和不可外包工作量证明的有效性,对有效的结果进行签名广播到全网,使得下一时刻的领导节点能够构造区块以广播到全网。

智能合约的异步分片执行机制:

eRoc的设计实现上采取了不同的策略:首先,采用异步执行方式来运行智能合约;其次,用分片执行的方式运行智能合约以避免拒绝服务及SPAM攻击;最后,eRoc系统中智能合约的执行采用了免费或者是支付发布者自己发行的TOKEN的方式,使得成本可控、发行成本低。

从App到dApp的迁徙浪潮——eRoc(ERT)项目分析

渐进式分片存储机制:

做为公链,随着时间推移,数据越来越多,存储面临着巨大的挑战。eRoc独创智能分片式存储技术(已申请专利)把区块内容按照一定规律分片并分别存储在不同的节点上,使得节点的存储压力显著降低。

经济模型:

ERT:eRoc TOKEN 的简称,是eRoc生态内流通使用的基于以太坊ERC-20智能合约生成的代币。eRoc主链上线后,ERC-20合约代币将以1:1比例被兑换为基于eRoc的代币ERT。

eRoc是一条公链,这就意味着,在eRoc之上还有若干个子链,就是还有若干个智能合约,他们各自有自己的生态和TOKEN (即sub TOKEN,简称为sERT),形成了自己的闭环。ERT对sERT起到了锚定作用,这种思路,基本上是借鉴了金本位和美金的交互发展史。当然,不是所有的智能合约都有自己的sERT,如,对ERT的转账,作为一个智能合约,就没有自己的sERT。

eRoc经济模型的核心是以ERT为锚定,以各个智能合约(子链)中所发行的sERT(信用货币)来作为具体应用场景的流转媒介。

智能合约发行sERT时,必须以一定数量的ERT为锚定物。有了锚定物,使得sERT的价值有了衡量标准,其公式是:sERT价值=拥有锚定ERT的数量/发行的sERT的数量。这将做为智能合约执行优先顺序的标准。

从App到dApp的迁徙浪潮——eRoc(ERT)项目分析

应用场景:

eRoc的设计理念与其他的公链不太一样。eRoc的核心是支持传统App往区块链上快速迁移,所以,落地的场景取决于传统App本身。 eRoc项目团队认为,未来众多商业场景,会是中心化和去中心化相结合,二者各取所需,各自发挥各自的优势,完全没有必要为了去中心化而去中心化。传统App 中的财务/类财务数据、交易过程中的核心数据、重要操作的日志等,非常适合放在区块链上,做去中心化处理。

团队:

核心团队:

段夕华

主导架构设计工作

毕业于复旦大学计算机系,硕士。原大路网、途安客CTO。曾在高德全面负责与苹果和谷歌的新地图业务合作。在此之前,曾在全球最大芯片公司Intel工作10余年。从1994年开发商用软件COK算起,投身计算机信息技术行业已20余年。

王晓光

主导研发及工程实现工作

毕业于清华大学信息系统和工程学院,硕士。原一起作业吧CTO、聚美优品研发总监。专注于密码学、计算机网络和系统体系结构。他是 AnchorTech(信息安全)的创始人之一,Advance AI的CTO,是最大的虚拟专用网络之一的作者,SWFT区块链的顾问。

陈绪

负责eRoc开源社区

博士,曾任英特尔中国云计算战略总监、中国计算机协会会员、普适计算专委会委员、中国开源软件推进联盟常务副秘书长。1995年至今,长期从事Linux技术和中国开源社区工作,2015年荣获中日韩东北亚开源论坛最高奖项 “特别贡献奖”。曾任Sun中国工程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北京泰宇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2007年加入英特尔,历任Linux和开源战略经理,市场总监等职。陈绪先生2002年毕业于北京科技大学,师从中科院高庆狮院士,获工科博士学位。2014年获得清华大学经管学院高级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华咤镇

负责研发

毕业于复旦大学计算机系。曾任职于富士施乐、微软公司,长期担任高级软件工程师、资深软件工程师。后任职于深圳创新投资有限公司,专职于互联网/高科技企业投资。2015年创立美港通互联网金融有限公司。对系统软件开发、高新技术风险投资有丰富的经验。

欧嘉致

负责研发

毕业于美国名校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系。原任职于美国eBay公司,领导物流运输追踪团队的研发。在eBay之前,任职于美国微软公司,负责网络检索与搜索引擎的开发。在新技术的行业落地开发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

陈景伟

主要负责dApp开发伙伴孵化、市场推广、政府关系

湖南大学自动化专业毕业,后在中科院心理研究所深造心理学。曾在Intel任职 11 年,主要负责全国高新园区/软件园创新中心/企业孵化器运营工作,支持、辅导、孵化与投资高科技创新企业。在Intel之前,在金蝶软件集团工作8年,曾任集团市场副总经理、PR总监、公共关系总监等职。

顾问团队:

Gansha Wu

驭势科技 CEO,原英特尔中国研究院院长。

Liang Zeng:

原微软中国副总裁、国际数字资产慈善基金会主席。

田甲

CortexLabs.AI首席科学家、比特币早期投资者、Zcash 社区选举人、BitFinex 股东。

陈滢

慧科集团副总裁,原IBM中国研究院副院长。

董耀祖

英特尔首席工程师,全球知名虚拟化专家。

陈庆

绿盟联合创始人,高级研究员,知名计算机安全专家。

魏育成

中科院电子所教授级高工,博士,国产FPGA芯片公司中科亿海微总裁。

冯强

BOE(京东方)集团高级副总裁,健康服务事业群CEO。

周霖

水木社区创始人,原搜狐技术副总裁,搜狐旗下狐狸金服联合创始人兼CTO。

总结及评价:

eRoc的优势可以概括为以下几方面:创立思路、DRC共识机制、数据分片储存。

首先,“实现App到dApp快速迁移”这个项目创立的口号就很吸引人,不是所有传统互联网开发者都愿意接受重头再来,在一个全新的区块链网络上创建新的项目,且不是所有的东西都适合上链。eRoc提供给了开发者们一个区块链化的机会,开发者可自行决定将项目部分上链(即不是所有东西都能去中心化),这一点对于传统开发者非常友好,变相支持了“去中心化+中心化”的模式。而独创的DRC共识算法及分片执行机制增抢了系统的吞吐能力和效率,在经济性、算力消耗、速度、门槛等优于主流的PoW、PoS等共识算法。

目前公链发展的一大障碍——节点容量不够大也得到了有效解决,渐进式分片存储机制把区块内容按照一定规律分片并分别存储在不同的节点上,使得节点的存储压力显著降低。这样以来,存储能力较低的实体也可以成为节点进行挖矿。

eRoc所瞄准的市场很大,截至项目创立初期(即18年8月),市场上有220万iOS App、360 万安卓App以及300万小程序,eRoc的愿景是将这其中某些应用或者是应用中的某些场景迁移到区块链上来,彻底实现区块链的应用落地。

目前项目代码还未开源,其团队组成侧重于技术研发,运营和管理人员较少。

注:目前交易所上线的ERT非此项目代币,eRoc代币还未发行。


本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任何直接或间接基于本文章所做出的投资行为,需要您自行承担全部风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