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茶”怎麼個“吃”法?原來茶的學問這麼大

“吃茶”怎么个“吃”法?原来茶的学问这么大

是世界三大飲料之一。中國人愛喝茶,不論是日常生活還是重要場合,茶都是很常見的。

在古代,喝茶被稱為“吃茶”。你或許聽說過“吃茶去”的典故。“吃茶去”是禪門的一句著名的偈子,出自禪宗歷代祖師語錄《五燈會元》

唐代趙州觀音寺高僧從諗禪師,人稱“趙州古佛”,他喜愛茶飲,到了唯茶是求的地步,因而也喜歡用茶作為機鋒語。

《五燈會元》載:趙州從諗禪師,師問新來僧人:“曾到此間否?”答曰:“曾到。”師曰:“吃茶去。”又問一新來僧人,僧曰:“不曾到。”師曰:“吃茶去。”後院主問禪師:“為何曾到也雲吃茶去。不曾到也雲吃茶去?”師召院主,主應諾,師曰:“吃茶去。”

“吃茶”怎么个“吃”法?原来茶的学问这么大

我國吃茶之風由來已久。據史料記載,漢代已有吃茶習俗,自晉入隋綿延至唐時。吃茶之風大興,以至於“人自懷挾。到處煮飲,從此轉相效仿,遂成風俗”(唐·封演《封氏聞見錄》)。“兩都並荊渝間,以為比屋之飲。”(唐·陸羽《茶經》)

在唐代茶風的激盪下,自宋、元、明、清直至民國,飲茶之風不斷;當今更是茶風昌盛,我國已成為世界上真正的“吃茶”大國。

吃茶即飲茶的意思,古代都寫作“吃茶”。古文中“吃東西”的“吃”本字作“吃”,“吃”是漢字簡化後的寫法。《說文解字》裡解釋“吃”說:從口,契聲,本意為吃東西,這裡引申為飲茶。

如《五燈會元·卷第三》“廬山歸宗寺智常禪師”條載:師乃打翻茶銚,便起。泉曰:“師兄吃茶了,普願未吃茶。”師曰:“作這個語話,滴水也難銷!”

再如盧全《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柴門反關無俗客,紗帽籠頭自煎吃。”“吃”在此處都作“飲”解。

作為一種益生飲品,茶葉的功用在唐代陸羽《茶經》刊世後,才得到了人們的普遍認識。茶葉不但可以解渴,還可以長精神,適量飲用,還可以健脾胃。

如今,市面上常見的諸如綠茶、花茶、烏龍、紅茶甚至磚茶、普洱茶等,已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開門七件事”之一。

“吃茶”怎么个“吃”法?原来茶的学问这么大

儘管“吃茶”的“吃”並不是指真的吃而是喝的意思,但事實上茶葉也確實是可以吃的。茶葉最初就是作為一種可以食用的菜蔬而出現的

。在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裡,就有“誰謂荼苦,其甘如濟”的詩句。據說這裡的“荼”指的就是茶葉,可見是和薺菜相提並論的。

早期茶葉飲用方法極為簡樸粗放,甚至有放入鹽、姜、蔥、椒等和水連葉煎煮而食。晉代郭璞《爾雅注》雲:“(茶)樹小如梔子,冬生葉,可煮作羹飲。”

陸羽在《茶經》裡記載唐初飲茶風俗時說:“飲有粗茶、散茶、末茶、餅茶者……或用蔥、姜、棗、橘皮、茱萸、薄荷等,煮之百沸……”

古典名著《水滸傳》第二十四回描寫道:“(王婆)便濃濃的點道茶,撒上些白松子、胡桃肉,遞與這婦人吃了。”

飲茶不言“喝”而冠以“吃”字,大概正和這種連湯帶葉一起吃掉的飲茶習俗有關吧。所以盧全才有“紗帽籠頭自煎吃”的詩句流傳後世,所以趙州和尚才有“吃茶去”的法語遍佈天下叢林,所以如今南方的一些城市仍有吃早茶的習俗。

據考證,茶葉的營養成分極為豐富,富含各種維生素和氨基酸,並含有多種人體所需的礦物質及微量元素,如鈣、磷、鉀、鎂、錳、鋁、硒、鋅等。茶葉經過幾次沖泡後,其營養成分大部分已經浸出,但還有一些礦物質殘留在茶葉裡,棄之可惜,於是在農村的一些地方,有連茶渣一起吃掉的習慣

《清碑類鈔》裡便有湖南人飲茶習俗的記述:“湘人於茶,不惟飲其汁,輒並茶葉而咀嚼之。”據說毛主席也很喜歡喝茶,每次喝完茶後也會將茶渣吃掉。毛主席是湖南湘潭人,喝茶吃茶渣可能是他小時候在家鄉養成的生活習慣。

“吃茶”怎么个“吃”法?原来茶的学问这么大

說到“吃茶”,不能不提禪門吃茶之風。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西漢末年從西域傳入我國,東漢初年開始廣為流傳。隋唐時期,“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的禪宗在我國開始確立,至唐代中葉以後,禪門茶風興盛,出現了“無寺不禪,無僧不茶”的坐禪嗜茶風尚

據《百丈清規》及《禪苑清規》所載,僧人們煎水煮茶或點茶稱作煎點,煎點好的茶水稱作茶湯,投放茶葉稱作下茶,分茶稱作行茶,飲茶稱作吃茶等,都有相應規約,不可隨意為之。另外,禪寺還專設“茶頭”,用以煎茶瀹,供奉大眾茶湯

禪門茶風發展到南宋為最鼎盛期,五宗七派已劃分完畢,茶道藝術也已達到頂峰,著名的徑山茶會就形成於此時,並對日、韓兩國茶文化產生了巨大影響。

我國茶文化誕生於兩漢之際,興盛於唐宋之間,衰落於明清之後,其興衰期恰好與禪宗發展不謀而合,所以禪門與茶結緣,實在是諸緣合和的必然結果。

禪門裡曾出現過許多吃茶高僧和居士,如泰山降魔禪師、南泉普願禪師、趙州從諗禪師、龐居士、圓悟克勤禪師等,禪門茶風在我國茶道史上的地位是不可磨滅的

“吃茶”怎么个“吃”法?原来茶的学问这么大

要吃出茶中學問,要領悟茶中至道,就必須“老實吃茶”。老實吃茶的關鍵在於“老實”。老實者,恭敬也,誠實也,守信也,不欺詐也。茶人應該按汲水、備器、添炭、煮水、備茶、投茶、瀹茶、出湯、分茶、飲茶

等程序,老老實實做來,認認真真對待,不懈怠,不敷衍,這樣才叫做老實吃茶。不可大意,不可一日無茶,這樣才稱作老實吃茶。

老實吃茶的關鍵在於以平常心品飲,以清靜心品飲,每次品飲都要做記錄和總結。茶煎好了,要總結;茶沒煎好,也要總結,以能使每一品茶的茶性完全顯露出來為能事。煎茶之功是老實吃茶的基本功夫。

切不可為吃茶而吃茶,要知道吃茶是有禁忌的,如空腹不飲,身體有病時不飲,心緒不寧時不飲等。

茶品不宜多,每日品飲次數也不宜多。 陸羽《茶經·五之煮》中說:“茶性儉,不宜廣,廣則其味暗澹。”茶器不可過求奢侈,簡樸實用最好。茶有九德,儉德其一。總以精行儉為茶人操守。

“老實吃茶”其實說的就是茶道禮法。茶人飲茶,或獨飲,或二三好友共飲,瀹一壺之清香,得半日之清閒,自有閒散清寂的意趣在裡面。

其間雖無尊卑之分,貴賤之論,然而卻極具禮法

茗壺列張,爐鼎畢陳,盥手清心,然後煎水瀹茶。候湯有老嫩之辨,投茶有上下之分,其間法度森嚴,禮儀具備,非精行修德之人不能勝任。

老子《道德經》有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法備故禮儀在,飲茶而有禮儀法度,因而成道

“吃茶”怎么个“吃”法?原来茶的学问这么大

昔年懷海禪師住在百丈山時,有感於天下叢林禪魔風行,正道衰微,於是制定《百丈清規》為天下則,從此法度具備,正聲始振,禪宗因此得以流傳後世。

茶道自唐陸羽編纂《茶經》始,禮儀稍具,至宋而齊備,至明清而衰,至今而廢

當代茶人馬守仁愛茶至深,對茶道頗有研究,同時又遺憾於古時的茶道未能傳承下來,於是自己粗略制訂了幾條茶道禮法,用於自律,也共其他茶友參考。

第一,茶品須稍精。粗茶、黴茶,有異物、異味的茶不可飲用。夫子割不正尚且不食,何況飲茶。

第二,茶器須稍備。除常用的壺、盞、杯外,更可添置茶池、茶局、甌注、茶巾、茶合等器具,以備茶事。茶器須極潔淨,不可有塵垢異味,最忌俗客用手摩挲,可專備一塊絲巾或棉質細布,以供抹拭茶器用。

第三,藏茶須仔細。家居飲茶,多為半斤八兩,用通常的茶罐即可。最好先將茶葉放入無異味的塑料袋(最好用錫箔袋)封口後再放進茶罐,這樣的茶可保存一至兩個月。藏茶不可用紙袋,因為紙袋會吸茶香。

第四,用水須講究。陸羽《茶經》裡說:“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然而現代人生活居住在都市裡,只有自來水可飲用,等而下之的井水尚且不易得,更何況江水和山泉。自來水是經過淨化處理後的生活用水,用來烹茶時最好先放置一兩個小時,凡渾濁、有異味、有異物的水不可飲用。

第五,瀹茶須得法。茶品有綠茶、紅茶、花茶、烏龍茶、白茶、黃茶及黑茶之分,茶器有紫砂壺、玻璃杯、蓋甌、青瓷茶甌之別,水有溫、沸、老、嫩之論,投茶有上投、下投、中投之說,因此對不同的茶品,在不同的季節應採用不同的茶器瀹茶,這樣才能得茶品真味。

第六,飲茶須精行修德、清心寡慾之人。

第七,酒肉後不飲,吸菸時不飲、身體有病時不飲、心緒不寧時不飲、氣候異常時不飲。

第八,忌惡聲惡味、忌客有惡趣。

“吃茶”怎么个“吃”法?原来茶的学问这么大

日常生活中,我們泡茶喝茶則簡便得多,自然是不會像茶道的要求那麼嚴格執行。不過,茶文化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不應該被人們忽視甚至遺忘。對茶感興趣的朋友,不妨試著有空時認真“吃”一次茶,感受“吃茶”的奧妙。

本文觀點資料來自

《無風荷動:靜參中國茶道之韻》

“吃茶”怎么个“吃”法?原来茶的学问这么大

《無風荷動:靜參中國茶道之韻》

以茶證道,深具性情

文淡如茶、深具韻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