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書法史略之儒將書法: 俞大猷與鄭成功

泉州書法史略之儒將書法: 俞大猷與鄭成功

史書上曾有“明朝二十四臣”之說,是指大明王朝的近三百年間在政治、軍事、文化、經濟等方面產生較大影響的有24個大臣,其中就有俞大猷、李贄、鄭成功三人為泉州籍。

可見到了明代,泉州的政治、經濟地位以及文教科考並不落寞,據查,明隆慶四年(1570年)庚午科考,泉州學子應考中試者達58人,一時竟有“一首閩闈,一冠京榜”之美譽。可見在主流社會的文化層面尚能爭一席之地。這期間俞大猷和鄭成功是文韜武略的儒將,一個是屢立戰功的抗倭名將,一個是驅荷復臺的民族英雄,他們在戎馬倥傯的征戰生涯中,卻仍然濡墨揮毫,筆走龍蛇,留下了極見功力的書法作品,也留下了一股氣貫長虹的英武氣概。

泉州書法史略之儒將書法: 俞大猷與鄭成功

俞大猷——

“未工詩字書盈壁,待得工時事若何?欲寫心中無限事,不論工拙不論多。”這是他在《題普照寺》中的詩句。“不論工拙”是其謙辭,但“書盈壁”則說明他常以書法遣懷。

俞大猷(1504—1580),字志輔,號虛江。泉州北郊濠市濠格頭村人(今洛江河市),生於明弘治十六年,嘉靖十四年(1535年)武進士。是明代民族英雄、抗倭名將,也是武術家、詩人、兵器發明家,最主要的功績是領導抗倭戰爭。倭寇侵擾東南時,他轉戰江浙閩粵,屢立戰功,與戚繼光並稱“俞龍戚虎”。他歷任明代三朝,一生坎坷。戎馬生涯四十七年,“時而受重用,名聲顯赫;時而受貶責,淪為囚徒”,四為參將,六為總兵,累官都督。《明史·俞大猷傳》曰:“大猷負奇志”,“忠誠許國,老而彌篤”;“世宗朝老成宿將,以大猷為稱首”,他致仕時,朝廷頒賜牌匾“昭代儒將”。

俞大猷自幼家貧,靠母親楊氏編髮網和親友資助,寄居清源山水流坑村,勤學不輟。五歲時即在家鄉河市入塾讀書,拜幾位當地名士習文。十歲隨家遷居泉州城內北隅(其遺址即今泉州僑中),與鄧城、湯克寬等讀書於清源山清源洞。十五歲進文秀才,與李杜、薛南塘、史文齋、史禮齋等十餘人繼續讀書於清源山紫澤書院,並習武於清源洞,人稱十才子。清源山至今遺有其練膽石(為練膽量,常登巨石下跳),現在泉州清源山虎乳泉畔下,旁有其自手書“君恩山重”四個大字。

其時泉州社會的閩學氛圍熾盛,俞大猷先後拜王宣及林福、軍事家趙本學等人為師,學習《易經》與兵書,皆得三家所長。後又從師精通荊楚長劍的同安南少林高手李良欽學劍(棍)術和騎射,達到了“劍術天下第一”,跨馬而騎,引弓飛矢,百發百中的境界。

王、林、趙三人均為當時泉州名師,且是明代前期閩學著名代表人物蔡清之弟子,從蔡清學過《易》。王宣以《易》論古今治亂興衰之跡,林福以《易》明心性忠孝仁義之奧,趙本學以《易》衍兵家奇正虛實之權,著有《韜鈐內外篇》和《孫子註解》。俞大猷對三師之意均能默契神會,融會貫通,尤能闡其所未論。在師承關係上,俞大猷乃名儒蔡清之二傳弟子。正是由於年輕時奠定紮實的儒學理論基礎,使俞大猷日後成為明代獨樹一幟的名將,不僅有傑出軍事家的思考領域,而且有傑出政治家的思想遠見,故上司譚綸曾稱讚他有大將才。俞大猷不但長於軍事,且精通六經,守金門、武平時,都建“立馬讀易軒”,讀書授眾不絕。俞大猷治軍,以《易》來指導劍術和戰陣法式,以儒家的忠、義、仁、信等取信於士兵;其理民事,亦以儒家的仁、信等來折服百姓;其在抗倭戰爭中的傑出表現,主觀上是激發民族正氣,發揚朱熹的攘夷思想,以衛護明朝的封建統治。其記室李杜為《正氣堂集》作序雲:“其學莫非兵,而論兵莫非《易》。”時人評價俞大猷曰:“(俞)公為將,未事之先,則心周萬全之算;即事之後,則每垂悠久之慮。其周萬全之算以底事成績,則古名將蓋多有之;其垂悠久之慮以戡亂興治,則其用心非儒者不能也。”

俞大猷先後著有《兵法發微》《洗海近事》《鎮閩議稿》《廣西選鋒兵操法》等,並編輯其師趙本學《韜鈴內外篇》等為《續武經總要》。為我國軍事發展上作出了巨大貢獻。俞大猷著有《劍經》一書,雖然名為“劍經”,但實際上是講棍法及長兵器的用法。內容包括“劍(棍)”、“射”、“陣”三法,俞大猷認為“棍為藝中魁首”。強調隨時以“奇正相生”的變化,以靜制動,後發而先至,在敵“舊力略過,新力未發”時,施以突擊,“打他第二下”,“剛在他力前,柔乘他力後,彼忙我靜待,知拍任君鬥”。戚繼光曾稱讚《劍經》說:“千古奇秘盡在於此,近用此法教長槍收明效,極妙!極妙!”

俞大猷還喜歡寫詩,他自己曾說“欲寫心中無限事,不論工拙不論多”。俞大猷一生創作的詩歌非常多,抒發自己憂國憂民的思想情懷,表明積極濟世報國的人生理想有《秋日山行》《雙千里馬於甬道試行》等,描繪沙場征戰的動人場面,歌頌戰士的豐功偉績的有《舟師》《與展推府》等,通過抒寫真摯的友情,表達自己的愛國情懷有《楊西洲南征贈以戰袍》《哭陳高峰》等,還有其他如《詠牡丹詩》《試劍石》等,俞大猷的詩大多感情豪邁,氣勢雄偉,抒情與議論相結合,語言風格渾厚質樸,後人將俞大猷生平所作詩歌彙編成《正氣堂集》。收入《正氣堂餘集》及續集的詩歌便有一百餘首。

“未工詩字書盈壁,待得工時事若何?

欲寫心中無限事,不論工拙不論多。”

這是他在《題普照寺》之五中的詩句:“不論工拙”是其謙辭,但“書盈壁”則說明他常以書法遣懷。可惜他的書法墨跡留下的不多,但從僅存的幾幅整體來看,筆墨厚重沉雄,出規入矩,既有顏真卿書體的嚴謹莊重,又有歐陽詢九成宮的婉約遒勁,充盈著一股豪邁的氣勢。

泉州書法史略之儒將書法: 俞大猷與鄭成功

現存的有鐫刻於清源山虎乳泉上方古道西側的“君恩山重”四個大字,在蒼崖峭壁間顯得沉實敦厚;另有俞大猷在守金門時題寫於城南盤山的四個擘窠大字“虛江嘯臥”,也是氣勢磅礴;還有一件嘉靖乙丑年即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時俞大猷62歲,用行書所寫的一首詩“胡然北斗宿,化石落人間;天不生奇石,誰擎萬古天?”原鐫於廣東肇慶七星巖之石寶巖洞內的璇璣臺石壁上,2001年重刻於清源山南臺巖。

泉州書法史略之儒將書法: 俞大猷與鄭成功

漳州郊外木棉庵,立有一塊長方形石碑,高3米許,上刻有“宋鄭虎臣誅賈似道於此”,題款為“大明嘉靖歲次俞大猷碣石”。字體端嚴工整,應為早期所書。據傳此碑後斷成兩截,清乾隆年間重立。

鄭成功——

泉州書法史略之儒將書法: 俞大猷與鄭成功

科舉文人出身的鄭成功,書法偏於二王、晉唐帖學一脈,同時存有明末尚意競態、豪放勁健的時代印記,用筆不事雕琢,率性而為,但又筆觸清晰,錯落有致。有趙松雪行書的清麗秀美,又有唐顏真卿的嚴謹莊重,毫鋒使轉剛勁有力,功底深厚。

明清時期民族矛盾錯綜複雜之際,傑出的民族英雄鄭成功是一代儒將,我國曆史上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他不光帶兵打仗,還寫得一手好字,詩詞也寫得極好,可惜英年早逝,傳世之作較少。他的書法作品普遍帶有強烈明代書法的風格特徵,瀟灑豪放、骨骼奇嶇,正氣浩然。他的書寫隨興揮灑之間,流露出不同於俗人的超然清雅之氣。這樣的作品既是難得的古代書法精品,又見證著明末清初之際的歷史,極具史料價值,深得世人珍視。

泉州書法史略之儒將書法: 俞大猷與鄭成功

鄭成功(1624—1662),漢族,本名森,幼名福松,字明儼,號大木。明朝泉州安平人(今分屬於晉江安海鎮、南安石井鎮)。因其父鄭芝龍早年入海經商,至日本,娶田川氏,於明天啟四年(1624年)七月十四日,生於日本平戶千里濱。

明崇禎三年(1630年)五月,時任副總兵官的鄭芝龍從日本接回7歲兒鄭森,居泉州安平讀書,拜知名秀才曾其五為塾師。森自幼敏學,史書記載他“少年聰敏,英勇有為。”8歲時通曉《四書》《五經》,10歲能寫八股文,12歲通讀《春秋》《左傳》。他11歲時就寫過一文:《小子當灑掃應對進退》,其文中道:“湯武之徵誅,一灑掃也;堯舜之揖讓,一進退應對也。”其師為其天賦讚不絕口。他十五歲即中秀才,二十一歲入南京國子監,隨明代大儒、禮部尚書錢謙益研習正統儒家經典,確立了忠君報國之理念。

泉州書法史略之儒將書法: 俞大猷與鄭成功

明崇禎十七年(1644年)清兵入關,南明政權南退入閩,鄭成功掛帥率御營隨隆武帝親征,督師仙霞嶺。八月,清軍攻入福建。鄭芝龍退據安平,被清廷脅迫利誘而後降清。鄭成功數次哭諫無效,去家遠避,修書與父決裂。清軍背信毀約,兵襲安平,其母田川氏被辱自盡。國恨家仇,悲憤難禁,鄭成功哭祭亡母,焚別青衣,盡傾家資,召集舊部,毅然舉起抗清大旗。鄭成功“背父報國”,以復興明室為己任。後與張煌言聯師北伐,震動東南。

明隆武二年(1646年)二月,隆武帝(明唐王朱聿鍵)移駐延平府。三月,二十二歲的鄭成功向隆武帝上“據險控扼、揀將進取、航船合攻、通洋裕國”的“延平條陳”,被隆武帝嘆為奇策,賜姓朱,並封鄭成功為“忠孝伯”,賜尚方劍,掛“招討大將軍”印。他在延平設軍事指揮部、水師訓練基地,巡守閩浙贛邊關。八月下旬,鄭成功辭別隆武帝率師南下,“遂密帶一旅遁金門”,以“招討大將軍”之名舉義旗於金、廈沿海一帶,與清朝政權展開長達15年的較量,並一度打到南京。

順治十八年(1661年)鄭成功親率將士數萬人,駕船自金門料羅灣誓師出發,渡過臺灣海峽,於臺灣禾寮港鹿兒門登陸,攻克荷蘭殖民者的巢穴赤崁城(今安平城),擊敗荷蘭殖民者。次年,荷蘭總督投降,被荷蘭侵佔38年的臺灣重歸祖國版圖。鄭成功在臺灣建立行政機構,建立臺灣第一個漢人政權,史稱明鄭時期。他推行屯田,促進了當地的經濟發展。這一壯舉使他彪炳千古,青史留名。鄭成功到了臺灣不久染疾,於1662年6月23日(農曆五月初八)病逝,年僅39歲。

鄭成功一生戎馬倥傯,身經百戰,但成就他一生千秋功業的是他在民族危難時期,毅然決然擔當起抗清復明的民族大義,並驅逐荷蘭殖民者,使臺灣重歸祖國版圖。

泉州書法史略之儒將書法: 俞大猷與鄭成功

可惜的是作為儒將的鄭成功英年早逝,其存世的書法墨跡較少,主要以行書為主。大概是在連年征戰的空隙間所書,他的書法總有一種氣勢磅礴的浩然之氣。孟子曰:“吾善養吾浩然之氣。”從鄭成功的書法作品中最能看到這種浩然正氣與書寫的內在聯繫。鄭成功書法用筆不事雕琢,率性而為,但又筆觸清晰,錯落有致。有趙松雪行書的清麗秀美,又有唐代顏真卿的嚴謹莊重,毫鋒使轉剛勁有力,功底深厚。如既存的“養心莫善寡慾、至樂無如讀書”對聯,以及“無極而為”的行書立軸,筆縱墨潤,八面出鋒,整體觀之,個性強烈,有一股豪放不羈的英雄氣概。

臺南開元寺存有一幅鄭成功《太極圖說》行書中堂,節錄周敦頤句,據臺灣輔仁大學麥青龠教授稱:這是臺灣目前可見第一件有關經學的書跡和歷史文獻。內容為:

“無極而為太極。太極動而生陽;動極而靜,靜而生陰。靜極復動。一動靜,互為其根。分陰分陽,兩儀立焉。陽變陰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氣順布。”

此作節錄文字共五行五十四字,署款鄭成功,其中一印曰“鄭成功印”,顯示為1645年22歲受隆武帝御賜姓名後的作品。取二王帖學一脈,兼融些顏魯公的圓潤通遒和明代祝允明及明末狂草欹曲奇崛的精神,只是更加的纖細飄逸、用筆如煙!符合史述“蒼勁、遒逸、飄逸可愛”一脈特質。連橫在《雅言》中記載了此作的流傳過程:

“延平郡王之詩已載‘臺灣詩乘’,而書亦有存者。曩時海會寺(開元寺)僧傳芳(俗名陳春木,1855—1918)巡錫泉州,聞故家黃氏有王書,造門請見。黃氏以海會為北園別墅,與鄭氏大有因緣,慨然相贈。今藏寺中(開元寺),則以行書而寫周子《太極圖說》者也!”

連橫在《臺灣通史》卷頭刊錄此幅,並評論道:

“延平郡王之書,世間絕少……現藏寺中(開元寺),誠稀世之寶也!”臺南開元寺傳芳和尚,顯然也極喜愛鄭成功的書法,曾評論此件“英靈之氣湧於毫端,鄂王以後,一人而已”。因而攜回臺南開元寺珍藏,尊為鎮寺之寶。

日人稻垣其外著《鄭成功》一書,在此書卷頭的“圖版解說”第三幅“鄭成功真跡”中,他評論道:

“世上稱鄭成功之筆跡者,雖不少,然可足置信者,則稀。”其中開元寺之藏幅,神韻生動,風格非凡,足以想見鄭成功之人格之逸品也。

鄭成功一介儒生,後半生心繫劻復明室大業並驅荷復臺,這位馳騁疆場的一代名將,不但真跡墨寶難得,據稱在臺灣傳世各種仿製鄭成功的書作,多得令人目不暇接!這實是中國書法史上所僅見,也說明後人對這位民族英雄墨寶的珍愛。

(作者:泉州歷史文化中心副理事長,泉州市書法家協會顧問)

泉州書法史略之儒將書法: 俞大猷與鄭成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