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氏家族:七公聚首定核心

韩氏家族:七公聚首定核心

韩氏家族:七公聚首定核心

韩氏七公

韩氏家族:七公聚首定核心

受姓始祖韩万

韩万,名万,谥武, 故称韩武子,曲沃(今山西闻喜)人。春秋时期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曲沃桓叔的庶子,曲沃庄伯的异母弟,即曲沃武公(晋武公)的叔父。曲沃武公即位为晋侯后,将韩原封给了韩万作为采邑,因而以韩为氏。

韩氏家族:七公聚首定核心

韩非

韩非(公元前约280年—前233年) ,杰出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散文家。韩王之子,荀子学生,李斯同门师兄。韩非子创立的法家学说,为中国第一个统一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国家的诞生提供了理论依据。

其法家思想却被秦王嬴政所重用,奉《韩非子》为秦国治国经要。帮助秦国富国强兵,最终统一六国。韩非的思想深邃而又超前,对后世影响深远。

韩氏家族:七公聚首定核心

韩信

韩信(约公元前231年-前196年),汉族,淮阴人,西汉开国功臣,中国历史上杰出军事家。韩信是中国军事思想“谋战”派代表人物,被萧何誉为“国士无双”,韩信是中国军事思想“谋战”派代表人物,被后人奉为“兵仙”、“战神”。“王侯将相”韩信一人全任。“国士无双”、“功高无二,略不世出”是楚汉之时人们对其的评价。

韩氏家族:七公聚首定核心

韩休

韩休(673年-739年),字良士,京兆长安人(今陕西西安),唐朝宰相。

韩休出身于昌黎韩氏,制举入仕,后被举为贤良,历任左补阙、主爵员外郎、中书舍人、礼部侍郎、虢州刺史、工部侍郎、尚书右丞。韩休病逝后,追赠扬州大都督,谥号文忠。宝应元年(762年),唐肃宗又追赠韩休为太子太师。

韩氏家族:七公聚首定核心

韩愈

韩愈(768年—824年),字退之,河南河阳人。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

贞元八年,韩愈登进士第,两任节度推官,累官监察御史。后因论事而被贬阳山,历都官员外郎、史馆修撰、中书舍人等职。谥号“文”,故称“韩文公”。

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后人将其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他提出的“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散文的写作理论,对后人很有指导意义。著有《韩昌黎集》等。

韩氏家族:七公聚首定核心

韩琦

韩琦(1008—1075),字稚圭,自号赣叟,相州安阳(今属河南)人,北宋宰相、政治家、名将。熙宁八年卒,年六十八。谥忠献。《宋史》有传。著有《安阳集》五十卷。《全宋词》录其词四首。

历经北宋仁宗、英宗和神宗三朝,为相十载、辅佐三朝。在朝中,他运筹帷幄,使“朝迁清明,天下乐业”;在地方,他忠于职守,勤政爱民。是封建社会的官僚楷模。也正如《韩魏公集》序言中所说:“公历事三朝,辅策二朝,功存社稷,天下后世,儿童走卒,感慕其名。”这是后人对他的评价,也是对韩琦本人的真实写照。

政治上成就如此之高的琦公在文学上也取得很高的成就。著作有《二府忠论》5卷、《谏垣存稿》3卷、《陕西奏议》50卷、《河北奏议》30卷、《杂奏议》30卷、《安阳集》50卷及《家传集》等。他一生写了大量诗文,大多收入《安阳集》行世。

韩氏家族:七公聚首定核心

韩世忠

韩世忠(公元1089年—1151年),字良臣,晚年自号清凉居士。延安人,南宋名将、词人,与岳飞、张俊、刘光世合称“中兴四将”。

韩世忠身材魁伟,勇猛过人,十八岁应募从军。英勇善战,胸怀韬略,在抗击西夏和金的战争中为宋朝立下汗马功劳,而且在平定各地的叛乱中也作出重大的贡献。

绍兴二十一年,韩世忠逝世,年六十三。追赠太师、通义郡王。宋孝宗时追封蕲王,位列七王之一,谥号“忠武”,后配飨宋高宗庙廷。有词作《临江仙》、《南乡子》等传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