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地是印度國父,真納是巴基斯坦之父,為何同意印巴分治方案?

提到印度的近現代的史,必然繞不開聖雄甘地。甘地是爭取民族獨立的領袖,也是開國元勳,被稱為“國父”,然而印度獨立不足半年就遭到了刺殺身亡,令人唏噓。

甘地,1869年出生於一個吠舍印度教家庭,父親是土邦的首相,按照森嚴的種族等級,甘地的身份並不高貴。在英國殖民統治的桎梏下,甘地過著循規蹈矩、苦行僧一般的生活。19歲那年,甘地不惜被開除種姓身份,遠渡英國求學,接受了西方的法治思想,獲得了律師資格證。學成歸來後,作為律師去屢受挫折,當得知在南非有個案子要處理時,他義無反顧來到南非,當發現南非種族歧視根深蒂固,自己飽受歧視,甘地決定領導當地人進行反種族歧視鬥爭,也是在這段期間逐漸形成了“非暴力”的思想。

甘地是印度國父,真納是巴基斯坦之父,為何同意印巴分治方案?

1915年,甘地回到印度,開始各地奔走,宣傳自己非暴力鬥爭主張,尋求印度獲得更多的自治區,不過英國殖民者卻採取了血腥鎮壓。伴隨著印度全民反英情緒高漲,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思想更加成熟,雖然甘地先後15次被英國逮捕入獄,但他的非暴力抵抗思想被印度人普遍接受,最終迫使英國讓步。二戰結束後,內外交困的英國答應了印度獨立的要求。不過由於印度教和穆斯林信仰的巨大分歧,最終巴基斯坦從英屬印度獨立了出去。

甘地是印度國父,真納是巴基斯坦之父,為何同意印巴分治方案?

“印巴分治”是印度史上最重要的事情,國土被一分為二,形成了印度和巴基斯坦(當時包括東巴和西巴)。說道“印巴分治”必須提及三人,一個是英國駐印末任總督蒙巴頓,一個是“巴基斯坦之父”真納,還有一個就是甘地。其實在最初英國殖民者依舊希望印度作為一個整體而獨立,而當蒙巴頓來到印度後,親眼目睹了印、穆兩派不可調和的矛盾,他開始尋求和真納、甘地兩方的領導人進行周旋解決。

甘地是印度國父,真納是巴基斯坦之父,為何同意印巴分治方案?

在1947年4月,蒙巴頓先後與真納進行了6次會談,但真納對統一無動於衷,並表示如果巴基斯坦不能獨立,將訴諸武力解決。眼看著分裂已無可挽回,兩個月後蒙巴頓拋出了著名了“印巴分治”方案,為了避免內戰爆發,甘地無可奈何的選擇了接受,將旁遮普與孟加拉兩地分割了出去。就這樣巴基斯坦在8月14日獨立,印度次日宣佈獨立。那麼,真納為何堅持要讓穆斯林的巴基斯坦獨立呢?

甘地是印度國父,真納是巴基斯坦之父,為何同意印巴分治方案?

真納比甘地小7歲,出生於一個穆斯林富商家庭,和甘地一樣曾遠赴英國留學取得律師資格,真納在接受西方的教育後,不僅喜歡西裝革領,並且愛喝酒吃豬肉(後者是禁忌),已經是個非常世俗化的信徒。真納在最初也是希望印度能保持統一,但他反對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綱領,認為非暴力的思想來自於印度教,有反對穆斯林的傾向,最終他堅定站在了穆斯林這一方。巴基斯坦獨立後僅一年時間,真納因患病早逝。

甘地是印度國父,真納是巴基斯坦之父,為何同意印巴分治方案?

在印巴分治實施過程中,由於英國非常粗暴的劃分了兩國的界限,沒有考慮到當地的宗教和民族成分,最終釀成了大禍。印巴獨立後,雙方還來不及慶賀就爆發了大規模的教派衝突,因為巴基斯坦得到的國土是穆斯林和印度教混居的,雙方在街頭巷尾各地激戰,血流成河,造成50多萬人慘死,幾百萬人淪為難民,形同於宗教屠殺。

甘地是印度國父,真納是巴基斯坦之父,為何同意印巴分治方案?

到了1948年1月,這種教派的衝突危機蔓延到了加爾各答,甘地號召兩派團結起來,多次進行絕食的無聲抗議,最終讓新德里政局逐漸穩定起來。然而當巴基斯坦出兵克什米爾地區消息傳來後,兩國隨時將兵戎相見,印度為此扣押了原本要轉交給巴方的5.5億盧比,甘地為了團結和穩定,再次進行了長達121小時的絕食,最終迫使尼赫魯讓步。

甘地是印度國父,真納是巴基斯坦之父,為何同意印巴分治方案?

但印度極端的民族主義者認為甘地在出賣民族利益,需要為分治負責,必須除之而後快。1月30日,甘地去新德里比爾拉大廈參加晚禱會,狂熱分子南度藍姆·高德西向甘地行禮,在甘地回禮時突然拔槍,對準甘地胸膛連開三槍。甘地倒地後,不到半個小時就去世了。高德西開槍後並沒有逃跑,在逮捕後被判處了死刑。在審判前,高德西辯解稱“甘地是印度之父,可是他並沒有盡到父親的責任,我代表印度之母奪走他的性命!雖然我罪有應得,可是我深愛著印度。”在行刑前,甘地親屬曾為高德西求情,但被尼赫魯拒絕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