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1 海洋戰略的深度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大英帝國不行了,但它也是以一種漂亮的姿勢收縮回自己應有的地位的,而不是像其他帝國,所謂不行了,就是崩潰。想想也是,一個帝國的衰退,不是以崩潰的方式了結,而是收縮回一個正常的國家,英國好像也是人類歷史上的一個特例。

我今天提到這個話題,其實是因為想到一個反例,那就是大清帝國。我們來看看大清帝國衰退過程中的一個問題。

本來,兩次鴉片戰爭,再加上太平天國,大清的朝廷算是明白了自己在國際上的真實地位。所以,恭親王奕訢為首的一批改革派,就開始想辦法來管理衰退。

這個階段的很多做法,比如洋務運動,也是有效果的,財政收入也增加,工業的底子也有了一點。但是一些重大的政治結構問題,這個階段是沒有來得及處理的。比如,中國的藩屬國問題。

當中國還是東方世界的天朝的時候,藩屬國其實是一個很聰明的制度創新。中國通過朝貢貿易給周邊小國一點好處,再通過分封給點他們的王室合法性,關鍵時刻承諾使用點武力,就獲得了一大片地區名義上的管轄權。這個成本是很低的。

這管轄權,既然是名義上的,那還能有啥好呢?兩個方面的好處。

根據馬勇老師一篇文章裡的說法,第一,從文明進程角度而言,這是一個漫長的、柔性的文明擴張過程。中國的政治邊疆從黃河流域擴張到後來那麼大的版圖,其實就是用了這個辦法。你先是我的藩屬國,你進貢,我保護,維持一個表面上君臣關係就行了。但是漸漸地,文明的向心力會讓你漸漸地倒向中原文明,加入中國文明一體化的進程。這政治的邊疆不就擴張了麼?

第二個好處是,藩屬國是中國的安全屏障和戰略緩衝地帶。事實上,屏藩、藩王、藩國的這個"藩"字,其實就是籬笆牆的意思。

但是鴉片戰爭之後,這個局勢就變了。中國的安全威脅主要來自於海上,而不是來自於傳統的西北、東北和西南了。大清帝國和英法講和的過程,其實也是安全意識往海洋上看的過程。漸漸地,就放棄了對藩屬國的經營。

這一點,從對琉球問題的處置上就可以看得出來。

琉球就是今天的日本沖繩。原來它是一個獨立的國家。說獨立也不準確。從明朝萬曆三十年(1602年)開始,它其實既是中國的藩屬國,也是日本的藩屬國,兩邊稱臣。有人說,這叫一女事二夫。但是,沒辦法,小國夾在兩個大國之間,為難啊。

到了19世紀中期,日本明治維新之後,日本對於藩屬國的態度就變了,要"廢藩置縣"。這本來就是日本明治維新政治改革的重要內容。原來割據的什麼長州藩、薩摩藩、肥前藩、土佐藩都要服從中央統治,變成一個縣。那琉球這個藩屬國呢,1879年,日本也要求它成為一個縣。這是日本積極經營藩屬國的問題。

但是,琉球的情況畢竟特殊,是一女事二夫,日本人也不能裝糊塗啊,中國這個丈夫怎麼辦呢?中國當時的策略僅止於談判,甚至請出來美國的前總統格蘭特,就是美國南北戰爭中那個北方的統帥格蘭特,出來斡旋。最後斡旋無果,也就算了。

請注意,這是1879年的日本啊,明治維新剛剛十年啊,日本的國力和大清還是沒法比的。所以,大清帝國對琉球的這個態度,其實反映了當時的外交基本策略,就是向內轉,管好自己的事,不再主動經營藩屬國。和日本的態度截然相反。

但是,你不經營,藩屬國帶來的麻煩遲早還是要找上門來的。這就是我們之前講的,政治結構問題你不解決,它還是一直在的。

五年後,1884年的中法戰爭就是這麼來的。法國盯上了中國的另一個藩屬國越南。要越南脫離中國獨立。大清當政的恭親王奕訢兩頭為難,不打吧,輿論不答應,傳統也不答應;打吧,又明知道國力不行。所以,中法戰爭,是中國在萬般不情願的情況下,在沒有清晰的戰略路線和戰爭準備的情況下,被一步步地拖下水的。這種情況下,那還能有好結果嗎?最後當然是敗了。

好,我們隔了一百多年再來複盤,當時大清帝國還有沒有別的選擇?有啊,就是發現原來的政治秩序無法持續,就乾脆重新制定戰略目標,鼓勵支持這些藩屬國獨立啊。在設計獨立方案的時候,想辦法保持在這些國家的影響力啊。假如清帝國那時這樣做了,這些獨立的小國不僅不會成為中國的敵人,反而會和中國建立良好的、正常的國家關係,在重大問題上容易和中國取得一致。中國當時在東亞的國際環境或許會改觀。

當然這只是一個假設,但也絕不是純粹的幻想。大英帝國在二戰之後實際上就是那麼做的啊。雖然有些帝國主義者,像丘吉爾還是不情願放棄殖民地,但是大英帝國的精英已經普遍達成共識,既然殖民地已經保不住了,就不如重新制定戰略目標,支持他們獨立,在獨立的過程中,想方設法留下英國的一部分影響力。

比如,英國人判斷印度已經保不住了,那好,就反過頭來想,怎麼主持印巴分治,讓印度獨立這件事儘可能對英國有利。事實上,直到今天,大英帝國當年的殖民地系統,以英聯邦的方式繼續存在著,也確實讓大英帝國的歷史遺產保存下來了一部分。

陳海賢老師的《自我發展心理學》裡面提到了一個概念,"解決問題思維",這看起來很好吧?遇到問題解決問題啊。陳海賢老師說,不對,最好的思維方式是"創造性思維"。這二者有什麼區別呢?簡單說,解決問題思維是先看現實條件,然後看該樹立什麼目標。而創造性思維,是先樹立目標,先想我要什麼,然後再來看現實情況提供了什麼條件。

就拿今天舉的這個案例來說。大清政府當時用的就是解決問題的思維。他們總是在想,我們的現實是,藩屬國還在,表面上的關係還得維持,法國人、日本人又磨刀霍霍,那在這個現實條件下,我怎麼能找到最好的解決方案呢?我應該往什麼目標去呢?如果不能不損失,怎麼能少損失呢?這種思維下,不可能有真正的突破性的解決方案。

而大英帝國用的就是創造性思維。他們想的是,我的目標是要儘可能保持英國的全球影響力。現在殖民地要獨立,這是現實,我怎麼在承認這個現實的基礎上儘可能達成我的目標呢?

對,為目標而行動的人,一切現實都是條件。為保住現實的人,一切條件都在妨礙他找到真正的目標。

如果你現在特別想解決一個問題,制止一件事從1滑到0,那就不如換一個方式想象看,我能不能制定一個目標,從0做到1。新的目標達到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