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艾瑞利:快和理性經濟說再見

丹艾瑞利:快和理性經濟說再見

很長一段時間人們認為,公司能夠持續經營運作,是秉持了理性原則: 不管是顧客、員工,還是經理人,大家都會做出合理的決策。但來自杜克大學的經濟學教授丹.艾瑞利卻指出:驅動決策的,從來就不是理性!要想挽回經濟的頹勢,現在是時候該拋棄這些陳舊觀念了。

2008年的大震撼,把金融界夷為殘瓦碎礫。美國前聯邦準備理事會主席葛林斯潘曾有「史上最偉大的銀行家」美譽,如今他站在塵煙中,對國會坦承,市場並沒有照他長久以來的預期運作,讓他相當「震驚」。他「錯以為組織的自利行為,尤其是銀行等機構,最能保護他們自己的股東。」現在,我們因為一味相信那隻看不見的手,付出了慘痛的代價。我們曾以為人類永遠會作出正確的決定,也以為整體來說,市場與組織會健全地自我調節,結果卻痛苦地發現標準經濟理論的謬誤。如果在華爾街的超理性世界裡,上述的理性假設都不成立,那麼,在不太理性、容易犯錯的人組成的其他機構與組織裡,那些理性假設又會帶來什麼不良後果?企業經理人受了理性假設的訓練,卻往往管理著混亂、難以預測的事業,接下來,他們該怎麼做?

我們終於開始瞭解,真正驅動人類決策的,是不理性那隻看不見的手。這是個痛苦的教訓,不過,在公司知道避免不當假設的重要性後,我們或許仍有一線希望。既然知道人都會不知不覺受到認知偏誤(cognitivebias)的驅使(如果真有看不見的手,這才是真的看不見的手),企業就可以開始進一步防範愚行與浪費。

行為經濟學的新興領域,提供全然不同的觀點,說明人與組織的運作方式。在本文中,我會從行為經濟學的觀點,檢視一些大家長久以來抱持的商業假設。我希望能借此顯示,公司不僅可讓產品與服務變得更有效,讓顧客更快樂,讓員工更有生產力,還可以避免悲慘的錯誤。

入門:認識行為經濟學

行為經濟學同時擷取心理學與經濟學的理論,它的根本假設指出,人再怎麼努力,認知偏誤還是經常會阻礙他們作出理性決策(如果人是漫畫裡的角色,我們可能比較類似辛普森家庭裡的荷馬.辛普森〔HomerSimpson〕,而不是超人)。長久以來,商學院教授許多經濟學的教條,並奉為指導原則。但是行為經濟學卻避開這些教條,而是檢視人們實際上如何作決策,例如,花多少錢買一杯咖啡、要不要為退休存錢、決定是否要詐欺及欺騙多少、要不要為飲食或性愛做健康的選擇等。例如,有一項研究是這樣的:讓受試者選擇一顆15美分的瑞士蓮(Lindt)松露巧克力,或者一顆一美分的賀喜水滴巧克力(Hershey''skiss),絕大多數的人(73%)選松露巧克力。但當我們把價格各降一美分時(松露巧克力14美分,賀喜巧克力免費),松露巧克力就輸了,只有31%的人選擇松露。我們發現,「免費」兩字有很強的吸引力,可以讓人拋開較好的方案,改選免費方案。

幾十年來,大家常把行為經濟學視為邊緣學科,有點像是標準經濟學的遠房小表弟。傳統經濟學家雖然勉強承認「人有時候會有不理性的表現」,但通常還是堅持自己的理論,主張行為經濟學家與心理學家做的實驗雖然有趣,卻無損於理性模型,因為那些實驗是在受控制的條件下進行,缺乏理性行為最重要的調節機制:市場的龐大競爭環境。後來在2008年10月,葛林斯潘坦承自己錯了,原本大家認為人類、組織與市場終究是理性的,如今這樣的信念就此崩解,並且完全暴露了對商業界與公共政策構成的危險。

比方說,食品藥物管理局(FDA)強制開業醫生與藥廠先行驗證假設,才能推出治療方法,商業(與公共部門)則不然,沒有主管機關會責求業者查明事實。所以,要不要開始檢討與顧客、員工、經營、政策相關的基本信念,全由公司決定。如果組織同意會有非理性的行為,並事先找出這些模式,就可以學習減少那些行為,避免有害的結果。我們進一步來看幾個例子。

不理性行為1:團隊黑暗面

幾年前,同事和我發現,大多數人若是自己單獨運作,又有機可乘,就會作弊,不過犯行不會太嚴重,而且會合理化自己的行為,以免內疚(見2008年2月號《哈佛商業評論》的〈誠實的騙子〉(HowHonestPeopleCheat)一文)。我們也發現,在大家有機會作弊以前,要求他們想一下道德基礎,例如十誡,或是自己的道德準則,就可以防止作弊。

但大家在合作時,會出現什麼情況?自主團體會作出比較好、比較有道德的決策嗎?我們決定研究看看。在連續三個實驗中,我們讓受試者在五分鐘內解二十題數學,每答對一題,就付給他們五十美分。在第一個實驗中(對照組),我們要求受試者把答對的題數寫在回條上,交給實驗者,讓實驗者對照考卷,檢查答對的題數。在第二項實驗中,受試者沒對答案就撕碎答案紙,直接把回條交給實驗者。或許結果一點也不令人意外,我們發現這些受試者說謊,他們宣稱的答對題數,平均比對照組多兩題。第三個實驗又更有趣了,受試者兩人一組,平分獎金。結果顯示,其中一人發現他作弊可以增加收益,讓隊友跟著受惠時,說謊的程度又增加25%。

在另一個實驗設定中,我們想了解監督會不會消除團隊作弊,結果發現,並不會。雖然作弊情況些微減少,卻沒有消失。更令人不安的是,隨著實驗團隊的成員愈來愈熟,團隊作弊的傾向愈高。其他實驗也顯示,如果有一個人明顯作弊,團隊成員比較可能放寬自己的道德標準,跟著作弊;尤其是那些覺得自己和作弊者有關的人,更容易這樣。看來,作弊是有感染力的。

這些發現,對組織內無人監督的協同作業,有多重意義。工作小組雖然有許多社交與功能上的優點,但也比較可能出現不道德的行為。

不理性行為2:顧客的報復

現在我們來看顧客行為,這是特別容易出現不理性的地方。雖然很多公司勇敢嘗試,但少有業者能一直讓顧客感到滿意。公司在這方面的確應該努力,因為很多公司都不瞭解,顧客滿意度低落,會造成多大的傷害。其實,只要一有機會,多數人都會想要報復。

聖地牙哥大學的阿亞雷.格尼茨(AyaletGneezy)和我想要探討,是不是即使只有一點點惱怒,都會讓人想要祭出懲罰。如果是這樣,我們認為,人們對現實生活中的通話中斷、班機取消、信用卡罰金等問題,會採取更大的報復行動。

丹尼爾是我們僱用的「代理實驗者」,他請咖啡廳裡的受試者,從好幾張佈滿字母的紙上,找出一致的成對文字。受試者只要完成任務,即可獲得五美元。付款時,每人先簽一張收據,再拿一疊一美元的紙鈔,丹尼爾刻意不小心多付一些人兩美元、三美元或四美元。我們設計了一個「不令人惱怒」的情境,在此情境中,丹尼爾說明任務,請受試者照著做。而「令人惱怒」的情境,則是他在說明時假裝接聽手機,花15秒和朋友講比薩的事,講完電話後再繼續說明,沒有為接聽電話的舉動打聲招呼或道歉。我們想知道惱怒的受試者,會不會留下丹尼爾多給的錢作為報復。

受到無禮對待的受試者中,只有14%把多給的錢還給丹尼爾。另一群未受無理對待的受試者中,還錢者佔45%。只有45%的人還錢,就已經夠糟了,更令人訝異的是,丹尼爾才通話15秒,竟然又讓受試者還錢的機率大幅下降。

在另一版的實驗中,我們想進一步瞭解懲罰的衝動。如果丹尼爾宣稱他是幫別人做實驗時,結果有差別嗎?受試者會因為「代理人」的行為不當,而懲罰「主事者」(實驗背後的研究人員)嗎?我們的實驗結果顯示,大家覺得需要報復時,是不用區分兩者差異的。

這對僱主來說是個壞消息。萬一你僱用的人得罪了顧客,即使得罪的事情和工作無關,你很可能必須為此付出代價。即使員工犯的錯非常小,都可能誘發顧客對僱主產生強烈的報復衝動,他們才不管到底是誰犯錯。

不論是公司業務代表在做生意,或是個人的私人交易過程,都可能會遇到報復行為,因此,我們究竟應如何減少別人的報復本能呢?道歉是個可行的方式,至少可以發揮暫時的效果。在另一版的實驗中,丹尼爾為電話干擾致歉,我們很驚訝地發現,表示悔意竟然可以完全彌補缺失。「道歉情況」的退錢比例,和「不惱怒情況」的退錢比例一樣,所以,抱歉完全抵銷了惱怒的效應(當然,隨著惱怒頻率的增加,道歉的效用可能會降低)。

公司可在員工與顧客的決策與行動中,發現許多非理性行為,報復與作弊只是其中兩種。瞭解這點後,公司該如何因應?

實驗:科學化解讀行為

行為經濟學探索人類決策與行動根源的實驗,大大不同於企業一向用來測試新產品點子與行銷概念,或是發掘商機的測試。差別不在於研究方法本身,而是挑選測試點子的過程。商業上的標準實驗方法就像是工程專案。做法是,先提出堅定的假設:哪些行為準則支配不同角色做事的方式。接下來唯一的問題就是,如何用合理的方式來連結那些準則,應用在某一種用途上。企業若能蒐集大量的交易資料,在這方面便大幅領先,例如,賭場巨擘哈洛(Harrah''s)就以做實驗著稱,他們根據顧客資料,發展出一套量身訂作的服務與產品。相反地,行為經濟學的方法比較像科學專案:我們同時搜尋許多行為準則與應用這些準則的方法。例如:

實驗1:定價

蘋果公司以六百美元的價格推出iPhone後,又迅速打折成四百美元,我不知道蘋果的管理高層有沒有做過行為經濟學的實驗,但那樣的舉動,透露出與人類行為相關的重要訊息。蘋果先灌輸大家六百美元的印象,讓消費者覺得四百美元真是划算。在一般的定價方法中,負責為蘋果定價的人可能會這麼做:向焦點團體徵詢那支手機的多種價格落點,並根據參與者反映的意見,挑出可獲得最大獲利的價格(四百美元)。但如果蘋果一開始就把價格訂為四百美元,消費者對於定價究竟應為多少就較無成見,因為他們從來沒看過那樣的產品。採取行為經濟學的觀點時,蘋果可能一開始先質疑「大家知道如何評估開創型商品價格」的假設,進而規畫出多種定價實驗。在這類測試中,目標不單是找出最適價格,也要探究,如果人們決定以該價格購買商品,他們的決策過程為何,企業也需要思考上市價如何長期影響人們對價值的感覺。

實驗2:產品上市

行為經濟學家也會觀察,在消費者作選擇時,「習慣」與「信任」所扮演的角色。例如,一家廠商認為環保型消費者想減少浪費,因此打算銷售三倍濃縮的洗潔精。由於購物者幾乎都習慣拿取相同包裝的洗潔精,廠商應該用與原包裝相同容量的瓶子裝濃縮洗衣精,但提高售價;還是該試著改變消費者的習慣,用容量只有原包裝三分之一的瓶子裝濃縮洗潔精?至於信任呢?如果消費者不相信廠商提供的是濃縮產品,在產品味道與外觀都和以前一樣的情況下,他們會願意購買嗎?廠商如何克服這個障礙?

實驗3:顧客

現在有很多公司用行為經濟學的方法,進一步檢視顧客與員工的行為。例如,一家汽車保險公司發現,多數人在填表填到「一年開的里程數」時,回答的里程數通常比實際少。實驗發現,提醒他們自己的道德標準,可以降低欺騙的傾向,所以公司把簽名那行移到表格頂端。結果,在頂端就簽名的投保者提報的每年裡程數,平均比最後才簽名的多2,700英里以上。有線電視巨擘康卡斯特(Comcast)是另外一個例子。該公司積極運用微型網誌服務Twitter回應顧客的問題,避免引起顧客報復。數位關懷部門主管法蘭克.艾利亞森(FrankEliason)發現,搜尋Comcast(或有時搜尋「Comcrap」〔康卡垃圾〕),就可以找到發洩怒氣,或是對友人抱怨的不滿顧客,並在他們正式申訴前,回應他們的問題。現在,也有其他公司開始追蹤顧客在Twitter上的評論,例如,捷藍航空(JetBlue)、通用汽車(GM)、柯達、戴爾、天食超市(WholeFoodsMarket)。

養成:決策能力大躍進

行為經濟學可能讓人感到沮喪,畢竟,很多實驗都顯示,人類無法作出好的決策。許多實驗結果顯示,我們情緒化、短視近利、容易困惑和分心。不過,進行行為實驗的公司,可以大幅改善決策,降低風險。對行為實驗有興趣的公司應該瞭解,這個過程很費時,也很精細。我們經常看到,許多公司才開始設法瞭解顧客的習性,卻發現他們設計研究的方法無效,結論不正確。明智的組織會僱用合格實驗者進行小型試驗,逐步累積經驗,來培養行為經濟學的能力。一旦瞭解組織結構中的不理性,就幾乎可以把行為經濟學應用在商業上的每個領域,從公司治理與員工關係,到行銷與客服,無所不包。或許,應用在我們最不清楚的領域上,會最有幫助,例如,薪酬與績效的關係、風險與報酬的關係、忠誠度與消費者習慣的關係、定價與購買行為的關係等。企業若是愈來愈願意質疑他們的假設,發現利害關係人的偏好,分享學習的結果,就一定會變得跟睿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