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再获重器,对东风-51研制意义重大,一举填补国内空白

据官方透露:中国首台直径超两米的大型强力施压设备,已达国际领先水平。要知道,大型数控强力旋压机是航空航天领域,大型薄壁回转体金属结构制造的必备研发装置,是突破航空、航天以及船舶等行业大型薄壁回转体零件制造瓶颈的关键,该设备的成功研制一举填补了中国金属成形领域的一项空白。

中国再获重器,对东风-51研制意义重大,一举填补国内空白

此前,该项技术一直被日本和西班牙等海外国家所掌握,但因受到美国撺掇,中国成了他们技术封锁国名单上的重点“关照”对象。不过,随着中国大型强力施压设备技术的成熟,西方挡在中国前面的封锁壁垒将被再度摧毁。

中国再获重器,对东风-51研制意义重大,一举填补国内空白

早年前,因中国缺乏在碳纤维和劳伦纤维等非金属制材领域的相关技术,致使大批国产东风-21,东风-31和巨浪-3系列导弹的研制,采用的依旧是超高强度的钢金属材料,而这就拉低了中国导弹的整体性能水平。直到2013年中国真正意义上的金属施压设备问世后,国产导弹的性能才开始有提升趋势。

中国再获重器,对东风-51研制意义重大,一举填补国内空白

当时,中国的施压设备能够将导弹筒体壁厚度的误差控制在0.15毫米内,直径误差控制在0.4毫米之内,基本可以满足解放军新型战略导弹和重型运载火箭发动机的研制要求,而这种新型薄壁筒体也让国产导弹的射程增加了15公里之多。

中国再获重器,对东风-51研制意义重大,一举填补国内空白

但在今天,中国最新的大型强力施压设备,不仅能够将大尺寸导弹筒体壁的厚度降低0.25毫米以上,还能让中远程弹道导弹的射程增至上百公里,而这将大幅提升国产战略导弹的克敌实力。更值得一提的是,该设备还会用于长征十一号火箭的打造上,最终改善其运载力和入轨精确度,此外,对东风-51,东风-41B和巨浪-3等战略装备,都有着重大意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