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拟提名国家科技奖高校数据统计:清华夺冠,交浙北南紧随其后

2019拟提名国家科技奖高校数据统计:清华夺冠,交浙北南紧随其后

“TOP大学来了”小编按,国家科学技术奖作为衡量科学技术水平的重要奖项一直是各科研院所每年的必争奖项,2019年3月26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办公室公布了受理奖项结果。下面“TOP小编”就以高校为单位,统计本年度的数据供大家参考。


2019拟提名国家科技奖高校数据统计:清华夺冠,交浙北南紧随其后


2018年度国家科技奖获奖项前阵子刚刚出炉,2019年国家科技奖的提名工作已经结束了。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和科学进步奖等三个奖项作为国家科学技术奖项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日益受到大家的关注,当然最为受到普通大众所熟知必然是“国家科学技术最高奖”。


高校整体科研水平:清交浙北南

“TOP大学来了”小编根据数据统计发现,中国国内高校整体综合性科研水平的位次基本能在本榜单中显现出来:清交浙北南,基本都来自于我们常说的“华5+2”的高校。从整体上来看,在本年度国家科学奖拟提名的数据中,以高校为单位,清华大学在拟提名的国家科学技术奖的高校中夺得榜首;二至三名分别是上海交通大学和浙江大学;紧随其后的是,北京大学和南京大学分别以22项、18项位列四、五两位;除了前三均为工科强校外,北京大学和南京大学这两所作为国内数一数二的文理类综合性高校来说,其科研水平相当雄厚。


国家自然科学奖数量:清华、北大、南大

自然科学奖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文理类综合高校的科研水平,国家自然科学奖排序影响着各高校整体在“国家科技奖”的排名。“TOP大学来了”小编梳理后发现,在2019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中,清华大学以15个奖项,在本单项拟提名的榜单中位列第一;北京大学和南京大学分别以13和12个奖项,在本单项中,获得第二和第三名;在本单项中,来自于上海的双子星座-上海交通大学和复旦大学分别有9个奖项并列四;浙江大学以7项获得第六;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以5个奖项位列第七,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科大是2019年度“华5+2高校”中唯一有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的单位。

“TOP大学来了”小编梳理后发现,在本项榜单中仅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南开大学这两所高校将竞争本年度的“自然科学一等奖”。在这之前只有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得过“自然科学一等奖”。


国家技术发明奖数量:清华、浙大、上交大、华中大、天大

国家技术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能反映工科院校的综合实力,在本项榜单中以前只有工科类高校在相互竞争,今年开始南京大学也加入到竞争的行列中来。“TOP大学来了”小编梳理后发现,在本单项拟提名的榜单中,清华大学以12项位列第一;浙江大学以8个奖项位居第二;上海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天津大学以7个奖项并列第三;西安交通大学、东南大学、四川大学、南京大学分均有超过4个奖项,这里要重点说明的是,在超过4个奖项(含4个奖项)的高校中,南京大学是唯一的文理类高校,在本项榜单中南大也是文理类高校的第一名,这也说明南大近年来不依靠合并,而通过自建工科的方式值得其他高校学习,其建设“新工科”理念要早于教育部的相关文件,在文理类高校中较为成功。

“TOP大学来了”小编梳理后发现,在本榜单中仅有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天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这四所高校竞争本年度的“技术发明一等奖”。在近5年中,只有浙江大学、清华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南昌大学获得过“技术发明一等奖”。




国家科技进步奖数量:上交大、清华、浙大、武大、北大

如上所述,国家技术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能反映工科院校的综合实力,但在本榜单中除了传统的工科院小外,文理院校也乘势加入到竞争行列中来。“TOP大学来了”小编梳理后发现,在本单项拟提名的榜单中上海交通大学以16个奖项夺得榜首;清华大学以12个奖项位居第二;浙江大学和武汉大学以10项并列三,北京大学以9个奖项位列第五。在本榜单中,武汉大学和北京大学均为文理高校,武汉大学与工科传统强校浙江大学获奖数量相当,

北京大学与浙江大学也仅有1个奖项的差距,这充分说明两校的工科水平近年来进步明显,特别是北京大学的工科基本也是通过自建的方式获得,工程学进入全球前1%的行列。

“TOP大学来了”小编梳理后发现,在本项榜单中仅有上海交通大学高校竞争本年度的“科技进步特等奖”。本榜单中的特等奖的“含金量”较高,在这之前只有国防科技大学、浙江大学分别于2016和2017年获得“科技进步特等奖”。


国家创新团队:清华、上交大、浙大、西交大,同济


国家创新团队奖是从2012年开始设立的国家科技奖项,每年只评选3个创新团队,要求团队建设水平高、创新能力强、学术影响和社会贡献突出、能够持续发展和为社会服务。“TOP大学来了”小编梳理后发现今年仅有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同济大学等5所高校申请该奖项。从设立创新团队奖以来,共计9个团队获此殊荣,

北大、南大、武大等文理高校在“新工科”领域突破转型

“TOP大学来了”小编梳理后发现,北京大学在2018年以“云-端融合的资源反射机制及高效互操作技术”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该项目发表了一批高质量的学术论文,获得软件工程学术界最有影响的ACM SIGSOFT杰出论文奖等学术荣誉,获中国大陆学者首个IEEE 计算机协会技术成就奖。

南京大学在2018年以“地质工程分布式光纤监测关键技术及其应用”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今年继续申请本属于传统工科高校的奖项--技术发明一等奖,工科实力进步明显。

武汉大学以“中国高精度位置网及其在交通领域的重大应用”于2018年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根据“TOP小编”的统计武汉大学曾于2014年获得国家创新团队,是当年高校中唯一获得此奖项的单位,武汉大学是继清华大学之后第二个获得此奖项的高等院校。

北京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作为文理高校在巩固传统学科的优势外,三校依据各自不同的特点(北大、南大通过自建工学院方式,武大则依靠原有合并高校的工科资源)向传统工科高校发起冲击,从国家科学奖的评选来看,以上三校在该领域奖项中获得一定突破,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TOP大学来了(ID:topuniversity)

审核、撰稿:大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