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该不该强制民办园转为普惠园?

《民促法实施条例》马上公布,民教投2019年5月11日民办教育发展峰会正式开幕,峰会分为首日主论坛+次日民办学校、幼教分论坛。回答最新民办教育政策如何解读应对?新形势下民办校长/园长如何办学?新形势下民办学校/幼儿园的董事长如何谋划经营和发展?等问题。关注“民教投”微信公众号(id:minjiaotou)查看更多峰会详情,我们欢迎您的到来。

评论:该不该强制民办园转为普惠园?


强制将民办幼儿园转为普惠园,能比较快地解决“入园难”“入园贵”问题,但不能搞一刀切,不是要将所有的民办幼儿园都转为普惠园。

文|廖保平

为满足人民群众对学前教育的需求,2017年4月,教育部等四部门印发的《关于实施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的意见》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广覆盖、保基本、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 全国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85%,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在园幼儿数占在园幼儿总数的比例)达到80%左右。

2018年11月发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进一步强调了这个指标要求。 为实现这个目标,一些地方开始进行民办幼儿园关停和转设工作。 比如某副省级城市为了完成新型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占比达到80%以上的目标,将340多所社会组织或个人承办的政府产权幼儿园全部收回,转为新型公办园。 最近陆续又有一些地区采取类似举措,以提高普惠园比例,引发了舆论争议并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

强制将民办幼儿园转为普惠园的主要目的是有效解决“入园难”“入园贵”问题。

这确实是一个民众反映强烈的民生问题,小孩“入园难”“入园贵”不是个别现象。 很多家长为让幼子上公立幼儿园找了诸多门路,比如彻夜排队报名、家长比赛交“赞助费”“占坑费”“条子生”,但仍然很难入园,而民办幼儿园费用足以让收入菲薄的小工薪成为“孩奴”……虽然2017年全国共有幼儿园25.5万所,在园幼儿达4600万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79.6%,比2012年提高了15.1个百分点,“入园难”问题也得到了有效缓解,但总体上看,学前教育仍是整个教育体系的短板,“入园难”“入园贵”仍是困扰老百姓的烦心事之一。

为了尽快解决这个问题,强制民办园转为普惠园不失为一个“捷径”。 全国人大代表、宇华教育集团董事长李光宇曾介绍说,国际经验表明,学前三年毛入园率在60%—80%之间的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中学前教育经费占比平均为7.73%。

这几年,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中学前教育经费占比肯定有所提升,但是在很短的时间内想要达到7%至8%的水平是有难度的。 此外,城镇小区配建园执行不到位导致普惠幼儿园增长慢,目前幼儿教师培养与培训跟不上学前教育发展的需求,都使得幼儿园“用人荒”问题非常突出,也限制着普惠园的发展。

而强制将民办幼儿园转为普惠园,接受财政扶持、收费实行政府定价或接受政府指导价,这既增加了普惠园的数量,也大大地降低了收费,能比较快地解决“入园难”“入园贵”问题,这是值得肯定的。

强制将民办幼儿园转为普惠园,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私立幼儿园的乱象。 近些年,一些私立幼儿园频频曝出虐待儿童的事件,是政府对民办幼儿园监管相对粗放、准入门槛较低、幼儿教育机构过度追求利益、师资质量良莠不齐导致的。 而强制将民办幼儿园转为普惠园的一大有利之处,便是政府可以理直气壮地对其进行监管,减少幼儿教育被急功近利的商业行为所裹挟现象的发生,如此便可以杜绝很多乱象。 这对有效遏制当前一些资本吞噬普惠性资源、盲目扩张和过度逐利的乱象,对于回归学前教育的公益普惠属性、促进民办学前教育规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当然,强制将民办幼儿园转为普惠园,不能搞一刀切,不是要将所有的民办幼儿园都转为普惠园。 既然《关于实施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的意见》提出,到2020年,全国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85%,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0%左右,这就意味着仍然有20%左右的幼儿园是民办的。

这些民办的幼儿园应该是资质比较好的,是高端人群的争夺地,这并不影响大部分人的“入园难”。 这样,从总体上,既解决了人们对普惠性学前教育的要求,也满足了一些家长多样化的选择性需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