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大15歲卻與毛主席是同班同學,兒子是紅軍電臺創始人孫子是少將

1954年,湖南一位叫伍如春的老先生給毛主席寫了一封信。信中有詩一首,其中兩句是“大惜未隨長征去,作一鷦鷯不可能"。還訴說了家中生活困難:"雲兒救我只杯水,杯水焉能救車薪"。

這位伍老先生生於1878年,比毛主席大15歲,原在家鄉湖南衡陽耒陽縣當私塾老師,為了適應社會變化,1913年又去長沙就讀湖南第一師範學校,與毛主席是同班同學,讀書期間兩人交往甚密。

他大15歲卻與毛主席是同班同學,兒子是紅軍電臺創始人孫子是少將

第一排右二為伍如春,第二排左三是毛澤東

“大惜未隨長征去,作一鷦鷯不可能"說的是當年沒有跟隨同學——後來的毛主席參加革命,這成了一生的憾事。

"雲兒救我只杯水,杯水焉能救車薪"說的是兒子伍雲甫雖然也接濟自己但家中依然困難。

毛主席看了此信後,隨即回了一封信,對其家中“困難甚念”,並寄去300萬元,說“聊助杯水,如有急需尚望續告”。

這300萬元錢是人民幣舊幣,其實就是300元人民幣。這在當年,是不算小的一筆錢了,可見毛主席很念舊情。

1955年春節團拜時,毛主席見到伍雲甫還問:"你為什麼不給家裡寄錢?"其實那時實行供給制,伍雲甫的津貼並不多,但還是每個月給老家寄25元。

伍如春老先生的兒子伍雲甫很不簡單,他於1920年考入湖南省立第三師範學校,受蔣嘯青、張秋人等進步教師影響,聆聽過毛澤東的演講,很快成為三師學生運動的活躍分子。

1926年4月,伍雲甫入黨,任湖南省農民協會駐耒陽農運特派員,同時任耒陽縣農民協會秘書長。馬日事變後,他與鄧宗海重建耒陽縣委,任縣委秘書長。同時秘密組織農民游擊隊,開展地下武裝鬥爭。

1928年2月,伍雲甫率耒陽農軍,配合朱德部隊攻克耒陽縣城。起義部隊上井岡山後,他率耒陽農軍繼續堅持鬥爭,後帶農軍上了井岡山。

1930年,伍雲甫輾轉到了上海,被組織派去參加黨的無線電訓練班學習,很快就掌握了收發報技術。

1931年1月,伍雲甫被調到中央蘇區創建無線電通訊部隊。他帶領其他同志白手起家,籌集器材,選調人員,組建了中國工農紅軍無線電通訊大隊,完成了同上海黨中央電臺直接通訊的任務。

1931年1月28日,紅一方面軍朱德總司令、毛澤東總政委發佈關於《調學生學無線電的命令》。第一期訓練班,毛澤東親自給學生上課:“無線電通信是我們的千里眼順風耳。”

這一年的6月2日下午19時,在福建省建寧縣紅一方面軍總部電臺值班的伍雲甫,收到了贛南中央局發來的一份電報,這是紅軍歷史上的第一次無線電通信。

那頭髮報的,是伍雲甫未來的兒女親家,歷史就是這樣奇妙。對方到底是誰,本文後面會提及。

1932年,伍雲甫任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方面軍通信處政委,後任中央軍委無線電總隊政委等職,成為紅軍無線電通訊事業的創始人。

毛澤東對電臺工作的重視超乎常人的想象,抓得很細。他生怕紅軍也像敵臺那樣大意洩密,在作戰中不準隨意使用電臺發報,不發報時就把發射管摘下來裝在自己的大衣口袋裡。

這麼大的領導親自保管不發報時的發射管,讓人不得不佩服第一代共產黨人的細緻與耐心。

他大15歲卻與毛主席是同班同學,兒子是紅軍電臺創始人孫子是少將

紅一方面軍無線電訓練班舊址

1935年7月,伍雲甫擔任中央軍委第三局政委,1936年春改任中央軍委第二局政委。

1935年6月,紅一、四方面軍會師於懋功。為繼續北上抗日,舉行了兩次會議,並對兩大紅軍主力部隊進行了調整。8月,將紅一、四方面軍各軍編為右路軍和左路軍。

右路軍由紅一方面軍的第一軍、第三軍、中央直屬隊及紅四方面軍的第四、第三十軍組成。徐向前任總指揮,陳昌浩任政委,葉劍英任參謀長。中央及毛澤東、周恩來等領導隨右路軍行動。

左路軍由中央紅軍五九軍團編入四方面軍主力部隊,共二十個團,由張國燾和朱德領導,劉伯承也在這裡,他們向阿壩方向前進。

為加強對左路軍的領導,毛澤東派伍雲甫率一通訊電臺到張國燾處工作。不久,張國燾另立黨中央的企圖敗露,後發現是電臺走漏了消息,就以遲緩發電報為由,將第一電臺臺長羅若遐關押拷打以追責。

忠於毛澤東的伍雲甫聞訊嚴詞責問張國燾,並連夜找朱德、劉伯承和徐向前詳細彙報情況。在他們的聯合干預下,張國燾只得放了羅若遐。後在朱德、劉伯承領導下,伍雲甫想盡辦法保持了紅一、二、四方面軍無線電通信聯繫,為二、四方面軍與中央紅軍的勝利會師起到了重要作用。

1937年8月紅軍改編後,伍雲甫任第十八集團軍駐陝辦事處處長(與中央代表林伯渠搭檔)。1942年春,伍奉調回延安,任中共中央軍委秘書長。抗戰勝利後,任軍調部我黨方面行政處處長、中央工委秘書長。1949年9月,作為特別邀請人士出席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建國後歷任中國人民救濟總會秘書長兼中共黨組書記、國家衛生部副部長等職。

他大15歲卻與毛主席是同班同學,兒子是紅軍電臺創始人孫子是少將

毛主席與伍雲甫握手

伍雲甫的兒子伍紹祖,6歲時就很幸運地和毛主席合過影。時間是1946年1月1日,地點是在中央軍委所在地延安王家坪。照片(見下圖)上一共有33個人,其中有伍紹祖的父親伍雲甫、母親熊天荊,以及他後來的岳父曾三。

他大15歲卻與毛主席是同班同學,兒子是紅軍電臺創始人孫子是少將

左7為毛主席,他左手邊的小孩就是6歲時的伍紹祖

伍紹祖的岳父曾三和親家伍雲甫一樣,也是我黨和人民解放軍無線電通信事業的先驅。曾三曾任蘇區中央局電臺政委、臺長,併兼任紅軍通信學校政委。他還是新中國檔案事業的開拓者和傑出領導人,建國後擔任過中央辦公廳副主任。

1964年,伍紹祖畢業於清華大學工程物理系,後又攻讀清華大學工程物理系核物理專業研究生。其間曾任中華全國學聯合會主席、全國青年聯合會常委。

1972年,伍紹祖任國務院副總理王震秘書,後任國防科工委副主任、國防科工委政委、黨委書記兼紀律檢查委員會書記。1988年12月任國家體委主任、黨組書記,1998年3月至2000年4月任國家體育總局局長,兩度率隊親征巴塞羅那和亞特蘭大奧運會,我國均取得了金牌總數第四,體育界打了一個又一個漂亮的翻身仗,鞏固了中國在國際體壇的大國地位。1988年,伍紹祖被授予了少將軍銜。(劉繼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