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大15岁却与毛主席是同班同学,儿子是红军电台创始人孙子是少将

1954年,湖南一位叫伍如春的老先生给毛主席写了一封信。信中有诗一首,其中两句是“大惜未随长征去,作一鹪鹩不可能"。还诉说了家中生活困难:"云儿救我只杯水,杯水焉能救车薪"。

这位伍老先生生于1878年,比毛主席大15岁,原在家乡湖南衡阳耒阳县当私塾老师,为了适应社会变化,1913年又去长沙就读湖南第一师范学校,与毛主席是同班同学,读书期间两人交往甚密。

他大15岁却与毛主席是同班同学,儿子是红军电台创始人孙子是少将

第一排右二为伍如春,第二排左三是毛泽东

“大惜未随长征去,作一鹪鹩不可能"说的是当年没有跟随同学——后来的毛主席参加革命,这成了一生的憾事。

"云儿救我只杯水,杯水焉能救车薪"说的是儿子伍云甫虽然也接济自己但家中依然困难。

毛主席看了此信后,随即回了一封信,对其家中“困难甚念”,并寄去300万元,说“聊助杯水,如有急需尚望续告”。

这300万元钱是人民币旧币,其实就是300元人民币。这在当年,是不算小的一笔钱了,可见毛主席很念旧情。

1955年春节团拜时,毛主席见到伍云甫还问:"你为什么不给家里寄钱?"其实那时实行供给制,伍云甫的津贴并不多,但还是每个月给老家寄25元。

伍如春老先生的儿子伍云甫很不简单,他于1920年考入湖南省立第三师范学校,受蒋啸青、张秋人等进步教师影响,聆听过毛泽东的演讲,很快成为三师学生运动的活跃分子。

1926年4月,伍云甫入党,任湖南省农民协会驻耒阳农运特派员,同时任耒阳县农民协会秘书长。马日事变后,他与邓宗海重建耒阳县委,任县委秘书长。同时秘密组织农民游击队,开展地下武装斗争。

1928年2月,伍云甫率耒阳农军,配合朱德部队攻克耒阳县城。起义部队上井冈山后,他率耒阳农军继续坚持斗争,后带农军上了井冈山。

1930年,伍云甫辗转到了上海,被组织派去参加党的无线电训练班学习,很快就掌握了收发报技术。

1931年1月,伍云甫被调到中央苏区创建无线电通讯部队。他带领其他同志白手起家,筹集器材,选调人员,组建了中国工农红军无线电通讯大队,完成了同上海党中央电台直接通讯的任务。

1931年1月28日,红一方面军朱德总司令、毛泽东总政委发布关于《调学生学无线电的命令》。第一期训练班,毛泽东亲自给学生上课:“无线电通信是我们的千里眼顺风耳。”

这一年的6月2日下午19时,在福建省建宁县红一方面军总部电台值班的伍云甫,收到了赣南中央局发来的一份电报,这是红军历史上的第一次无线电通信。

那头发报的,是伍云甫未来的儿女亲家,历史就是这样奇妙。对方到底是谁,本文后面会提及。

1932年,伍云甫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通信处政委,后任中央军委无线电总队政委等职,成为红军无线电通讯事业的创始人。

毛泽东对电台工作的重视超乎常人的想象,抓得很细。他生怕红军也像敌台那样大意泄密,在作战中不准随意使用电台发报,不发报时就把发射管摘下来装在自己的大衣口袋里。

这么大的领导亲自保管不发报时的发射管,让人不得不佩服第一代共产党人的细致与耐心。

他大15岁却与毛主席是同班同学,儿子是红军电台创始人孙子是少将

红一方面军无线电训练班旧址

1935年7月,伍云甫担任中央军委第三局政委,1936年春改任中央军委第二局政委。

1935年6月,红一、四方面军会师于懋功。为继续北上抗日,举行了两次会议,并对两大红军主力部队进行了调整。8月,将红一、四方面军各军编为右路军和左路军。

右路军由红一方面军的第一军、第三军、中央直属队及红四方面军的第四、第三十军组成。徐向前任总指挥,陈昌浩任政委,叶剑英任参谋长。中央及毛泽东、周恩来等领导随右路军行动。

左路军由中央红军五九军团编入四方面军主力部队,共二十个团,由张国焘和朱德领导,刘伯承也在这里,他们向阿坝方向前进。

为加强对左路军的领导,毛泽东派伍云甫率一通讯电台到张国焘处工作。不久,张国焘另立党中央的企图败露,后发现是电台走漏了消息,就以迟缓发电报为由,将第一电台台长罗若遐关押拷打以追责。

忠于毛泽东的伍云甫闻讯严词责问张国焘,并连夜找朱德、刘伯承和徐向前详细汇报情况。在他们的联合干预下,张国焘只得放了罗若遐。后在朱德、刘伯承领导下,伍云甫想尽办法保持了红一、二、四方面军无线电通信联系,为二、四方面军与中央红军的胜利会师起到了重要作用。

1937年8月红军改编后,伍云甫任第十八集团军驻陕办事处处长(与中央代表林伯渠搭档)。1942年春,伍奉调回延安,任中共中央军委秘书长。抗战胜利后,任军调部我党方面行政处处长、中央工委秘书长。1949年9月,作为特别邀请人士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建国后历任中国人民救济总会秘书长兼中共党组书记、国家卫生部副部长等职。

他大15岁却与毛主席是同班同学,儿子是红军电台创始人孙子是少将

毛主席与伍云甫握手

伍云甫的儿子伍绍祖,6岁时就很幸运地和毛主席合过影。时间是1946年1月1日,地点是在中央军委所在地延安王家坪。照片(见下图)上一共有33个人,其中有伍绍祖的父亲伍云甫、母亲熊天荆,以及他后来的岳父曾三。

他大15岁却与毛主席是同班同学,儿子是红军电台创始人孙子是少将

左7为毛主席,他左手边的小孩就是6岁时的伍绍祖

伍绍祖的岳父曾三和亲家伍云甫一样,也是我党和人民解放军无线电通信事业的先驱。曾三曾任苏区中央局电台政委、台长,并兼任红军通信学校政委。他还是新中国档案事业的开拓者和杰出领导人,建国后担任过中央办公厅副主任。

1964年,伍绍祖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后又攻读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核物理专业研究生。其间曾任中华全国学联合会主席、全国青年联合会常委。

1972年,伍绍祖任国务院副总理王震秘书,后任国防科工委副主任、国防科工委政委、党委书记兼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1988年12月任国家体委主任、党组书记,1998年3月至2000年4月任国家体育总局局长,两度率队亲征巴塞罗那和亚特兰大奥运会,我国均取得了金牌总数第四,体育界打了一个又一个漂亮的翻身仗,巩固了中国在国际体坛的大国地位。1988年,伍绍祖被授予了少将军衔。(刘继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