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是怎么辨别几期的?

用户5066642416725


相信很多人对乳腺癌这种疾病都已经不陌生了,乳腺癌作为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着女性的健康。然而很多女性对于乳腺癌的知识缺乏全面的了解,比如很多人都听说过“乳腺癌x期”这种说法,实际上却是一知半解的。那么乳腺癌是怎么辨别几期的呢?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乳腺癌分期的知识吧。

第一,乳腺癌主要分为一期、二期、三期、四期这四个阶段,通常来讲,根据乳腺癌的分期不同,每个阶段的乳腺癌的症状特点也是不一样的,并且每个阶段的患者的病情发展都有所不同,所以根据不同的阶段,治疗方式也有所不同。一般来说,越早接受治疗的乳腺癌患者,治愈率就越高。

第二,对于一期乳腺癌,患者还处于早期的发病阶段,并没有太多不适感,但是对于有些平时注意细心检查的患者,还是可以辨别出来的。通常乳腺癌在一期发病的时候,乳房会出现类似蚕豆大小的肿块,这些肿块的质地是比较硬的,并且大多是可以活动的,通常肿瘤的尺寸会小于50px,大多数患者在患病早期时,肿块都是没有疼痛感的。此外,还有部分患者会出现乳头部位的刺痒感。

第三,对于二期、三期的乳腺癌,这两个阶段乳腺癌的特点相对一期来说就比较明显了,这时可以根据乳房的皮肤以及其他一些情况来辨别。患者一般会出现乳房皮肤内陷的症状特点,同时,这两个阶段患者的肿瘤也会逐渐变大,二期和三期的乳腺癌患者的肿瘤大小也有界定,通常来说二期患者的肿瘤大小在2cm到125px;而三期的患者,一般肿瘤大小会大于125px,可能伴有或者不伴有腋窝淋巴结转移,通常没有远处器官组织的转移,这时的症状就已经较为明显了。

第四,四期的乳腺癌,属于比较严重的阶段了,一般也比较容易分辨。在这阶段的患者会出现乳房皮肤的硬结,甚至会出现乳房皮肤溃烂的情况。同时,乳头可能会出现回缩、加深的情况,还有的会出现乳头溢液的症状。在四期乳腺癌阶段,不仅乳房的外部特征有明显改变,大多数患者在此阶段都会感觉到剧烈的疼痛感。


乳腺医生史晓光


一:什么是肿瘤的分期?

在肿瘤的诊治中,经常见到医生说:Ⅰ、Ⅱ、Ⅲ、Ⅳ期,或者是早、中、晚期。那么他们是根据什么来判断的呢?肿瘤分期有什么意义呢?

首先说:肿瘤的分期目的是为了指导治疗和判断预后,不同期别肿瘤的预后和治疗方案完全不同。

其次:目前临床上广泛使用的是美国肿瘤联合会(AJCC)制定的肿瘤分期系统:

分期原则是:

①.肿瘤大小或者浸润深度(缩写T)

②.肿瘤所属区域淋巴结转移情况(缩写N)

③.有无其他器官转移(M)

以这三个为基本依据,判断肿瘤的分期,目前在全球肿瘤的临床诊治中广泛使用。


AJCC最新的是:第8 版癌症分期系统,于2018-01-01 起在全球应用。


二:乳腺癌是如何分期的?

简单讲乳腺癌的TNM分期:

Ⅰ期:癌灶<2cm,且无淋巴结转移;

Ⅱ期:癌灶大小在2-5cm之间,不伴淋巴结转移; 或癌灶直径<2cm,伴有3个及以下的腋窝淋巴结转移。

Ⅲ期:癌灶直径≥5cm,或腋窝有4-9个淋巴结转移;

Ⅳ期:伴有远处器官(如肝、骨、肺、脑等)转移的,均为Ⅳ期,无论癌灶大小,淋巴结情况。

不同分期的乳腺癌,有着不同的治疗办法和不同的愈后。因此在疾病诊治过程当中,第一步就是对疾病进行分期,并进行免疫组化等相关检查,进行个体化的治疗。

我是@乳腺科杨医生,有问题请留言咨询互动!


乳腺科杨医生


癌症的分期多数采用TNM分期系统,T代表原发肿瘤的情况,N代表区域淋巴结转移情况,M代表远处转移情况,也就是说,要从这三个方面着手,了解这个癌症的侵犯和转移情况,综合这些信息,最后归为为I期,II期,III期,IV期。怎么进行分期?以下简要科普。

先来说T,也就是原发肿瘤病灶的情况,目的是了解原发病灶的大小,浸润深度等信息,有的癌症是按肿瘤大小,比如,乳腺癌主要是根据病灶大小来区分不同的分期;有的癌症昌按肿瘤浸润的深度,比如消化道肿瘤(食管癌,胃癌,结直肠癌等)就是按肿瘤浸润的深度(比如粘膜层,粘膜下层,固有肌层,浆膜层)来进行区分。拿乳腺癌来说,结合了大小和侵犯深度,肿瘤最大直径小于等于20mm为T1,大于20mm但小于等于50mm则为T2,肿瘤大于50mm则为T3,不论肿瘤大小,直接侵犯胸壁和或皮肤(溃疡或皮肤结节)则为 T4。如何进行这种区分呢?查体(视诊,触诊等)、影像检查(CT,磁共振等),内镜检查(胃镜,结肠镜等,如果是超声内镜,分期更准确)、手术切下来的器官组织病灶的病理检查。

再来说N,就是区域淋巴结转移情况,注意这里说的是区域淋巴结,也就是原发灶器官组织的引流淋巴结转移情况,而不是远处转移淋巴结。如果区域淋巴结无转移,为N0,如果有转移,则按转移个数或大小来进行区分N1,N2,N3(不同癌症不所不同)。如何进行这种区分呢?查体(视诊,触诊等)、影像检查(CT,磁共振等),内镜检查(超声内镜)、手术切下来的器官组织病灶的病理检查。

最后说M,也就是远处转移情况(包括非域淋巴结转移),如果没有远处转移,为M0,。如果有远处转移则为M1(有的癌症分区分不同器官转移,进一步还有M2)。如何进行这种区分呢?主要是靠影像检查(CT,磁共振等)。


肿瘤专科医生


国内乳腺癌分期标准如下:

  临床前期(亚临床期乳腺癌):临床上触及不到肿物,亦无症状,只能靠X线摄片发现。

  第1期乳腺癌分期标准:肿块完全限于乳腺组织内,直径不超过2cm,与皮肤无粘连,腋窝淋巴结无转移。

  第2期乳腺癌分期标准:肿瘤直径为3~5cm,与皮肤有粘连或无粘连,有一定活动度,腋窝有肿大淋巴结,但无融合趋势。

  第3期乳腺癌分期标准:肿瘤直径超过5cm,与皮肤有粘连,或与胸肌有粘连,或穿破皮肤,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有融合。

  第4期乳腺癌分期标准:肿瘤广泛侵犯乳腺皮肤,或形成卫星结节,或与胸壁固定,或广泛淋巴结转移,或远处转移。

  乳腺癌是一种发生在乳腺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是女性发病率最高的一种常见恶性肿瘤,严重威胁女性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患者在确诊的时候,医生会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乳腺癌的分期,那么乳腺癌是根据什么标准来分期的呢?每一分期又有什么特点呢?这是大部分的乳腺癌患者想要弄明白的,今天我们就来看看乳腺癌是根据什么标准来分期的。

  乳腺癌的分期是根据患者的病灶大小,淋巴结转移情况及远处转移情况而对病情进行的一种判断和估计,从而决定相应的治疗方案,估计预后。

  临床常用的分期方法有二种:一是TNM国际分期法,T指原发肿瘤的大小,从小到大依次为T1、T2、T3、T4;N指局部淋巴结转移的情况,可分为N0~N3;M指远处转移的情况,M0指无远处转移,M1指有远处转移。

  二是临床分期法,共分4期,即Ⅰ期、Ⅱ期、Ⅲ期、Ⅳ期。Ⅰ期、Ⅱ期属于早期,Ⅲ、Ⅳ期属于中晚期,其治疗原则及预后各不相同。

 


金转停


乳腺癌分期(TNM 分期)

TMM 分期是目前国际上最为通用的分期系统。是由法国人Pierre Denoix于1943-1952年间提出,目前它已经成为临床医师和医学科研人员对恶性肿瘤进行分期的标准方法。TNM分期系统是基于肿瘤(tumor) 的范围,淋巴结播散情况(node) ,是否存在远处转移(metastasis) 确定的的。T、N、M 分别为肿瘤、淋巴结、转移三个英文单词首写字母,T、N、M 确定后就可以得出相应的总的分期,即Ⅰ期、Ⅱ期、Ⅲ期、Ⅳ期等。Ⅰ期的肿瘤通常是相对早期的肿瘤,预后较好,Ⅳ期为有远处转移(如肝、肺、脑、骨骼等)的乳腺癌,预后差,级别越高分期越晚预后越差。

T、N、M 分别为肿瘤、淋巴结、转移三个英文单词首写字母。

T1 肿瘤最大直径≤2cm

T2 肿瘤最大直径>2cm ,但≤5cm

T3 肿瘤最大直径>5cm

T4 无论肿瘤大小,直接侵及胸壁或皮肤(T4就是ⅢB)

pN1 1~3个腋窝淋巴结转移

pN2 4~9个腋窝淋巴结转移

pN3 ≥10个腋窝淋巴结转移(淋巴结大于10个转移的,就是ⅢC)

M0 无远处转移。

M1 有远处转移。(M1就是Ⅳ期)

乳腺癌的TNM 分期如下:

1.Ⅰ期就是T1N0M0

2.Ⅲ期就是N大于等于2(T0N2M0,T1N2M0,T2N2M0,T4N2M0,任何T,N3M0)或T,N相加都大于等于4的( T3N1M0,T4N0M0,T4N1M0),其它的都是Ⅱ期

3.(M1啊~都知道是Ⅳ期)

Ⅰ期 属于早期乳腺癌,其肿瘤小于等于2 厘米,并且没有乳房外的转移。

Ⅱ期 属于早期乳腺癌。包括三种情况:一是肿瘤小于2厘米,有腋窝下淋巴结转移;二是肿瘤在2-5厘米之间,有或没有腋窝下淋巴结转移;三是肿瘤大于5厘米,没有乳房外转移。

Ⅲ期 属于进展期乳腺癌。是指肿瘤大于5厘米并且有腋窝下淋巴结转移,或转移淋巴结融合扩大,或肿瘤转移到胸骨旁淋巴结,或转移到乳房周围的其他组织。

IV期 属于转移性乳腺癌。是指肿瘤已经转移到乳房外其他组织器官。

具体为

0 期 TisN0M0

Ⅰ期 T1N0M0

ⅡA期

T0N1M0

T1N1M0

T2N0M0

ⅡB

T2N1M0

T3N0M0

ⅢA

T0N2M0

T1N2M0

T2N2M0

T3N1M0

T3N2M0

ⅢB期

T4N0M0

T4N1M0

T4N2M0

ⅢC期

任何T,N3M0

Ⅳ期

任何T,任何N,M1

乳腺癌的TNM 分期如下

1. 原发肿瘤T (用T来代表) 定义原发肿瘤的分期,不管是临床还是病理都是一样的。如果肿瘤的大小由体检得到,可用T1 、T2或T3来表示。如果是依靠其他测量方法,如乳腺X 线摄片或病理学测量得到的,那么可用到T的亚分类。肿瘤大小应精确到0.1cm。

Tx 原发肿瘤不能确定。

T0 没有原发肿瘤证据。

Tis 原位癌。

Tis ( DCIS) 导管原位癌。

Tis ( LCIS) 小叶原位癌。

Tis ( Paget ) 乳头佩吉特病,不伴有肿块 ( 注: 伴有肿块的佩吉特病按肿瘤大小分类)。

T1 肿瘤最大直径≤2cm

T1mic 微小浸润癌,最大直径≤0. 1cm

T1a 肿瘤最大直径>0. lcm,但≤0.5cm

T1b 肿瘤最大直径>0. 5cm,但≤1cm

T1c 肿瘤最大直径>lcm,但≤2cm

T2 肿瘤最大直径>2cm ,但≤5cm

T3 肿瘤最大直径>5cm

T4 无论肿瘤大小,直接侵及胸壁或皮肤。

T4a 肿瘤侵犯胸壁,不包括胸肌。

T4b 乳腺皮肤水肿(包括橘皮样变) 或溃疡,以及限于同侧乳腺的皮肤卫星结节。

T4c 同时包括T4a 和T4b。

T4d 炎性乳腺癌。

2. 区域淋巴结N (用英文单词首写字母N 来代表)

Nx 区域淋巴结无法评估 (包括曾有切除史) 。

N0 区域淋巴结无转移。

N1 同侧腋窝淋巴结转移,可活动。

N2 同侧腋窝淋巴结转移,固定或相互融合;或缺乏同侧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临床证据但临床上发现 (指影像学检查、临床体检或肉眼可见的病理异常) 有同侧内乳淋巴结转移

N2a 同侧腋窝淋巴结转移,固定或相互融合。

N2b 仅临床上发现’同侧内乳淋巴结转移,而无同侧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临床证据。

N3 同侧锁骨下淋巴结转移伴或不伴有腋窝淋巴结转移;或临床上发现同侧内乳淋B结转移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临床证据;或同侧锁骨上淋巴结转移伴或不伴腋窝或内乳邯结转移。

N3a同侧锁骨下淋巴结转移

N3b同侧内乳淋巴结及腋窝淋巴结

N3c同侧锁骨上淋巴结转移。

淋巴结病理学分期(pN)

pN1 1~3个腋窝淋巴结转移,和/或通过前哨淋巴结切除发现内乳淋巴结有微小转移灶,但临床上未发现

pN2 4~9个腋窝淋巴结转移;临床上发现*内乳淋巴结转移,但腋窝淋巴结无转移

pN3 ≥10个腋窝淋巴结转移,或锁骨下淋巴结转移,或临床上发现*同侧内乳淋巴结转移,同时有1个或更多腋窝淋巴结阳性;或多于3个腋窝淋巴结转移同时临床上未发现内乳淋巴结转移但镜下有微小转移;或同侧锁骨上淋巴结转移

3 远处转移M (用英文单词首写字母M 来代表)

Mx 远处转移无法评估。

M0 无远处转移。

M1 有远处转移。


忠解癌状态


乳腺癌的分期在临床上得分为一期,二期,三期,四期。和患者口中的早期晚期不完全一致。一般我们所说的晚期指已发生远处转移的情况下称为晚期,也就是四期。患者可能会认为肿瘤比较大(T4)就是晚期,实际上只要没有转移,我们称为III期。肿瘤大小只是其中一个指标,有的肿瘤很小已经发生远处转移的话也是晚期了。



肿瘤的分期目前采用的是TNM分期。下面介绍最新版也就是第8版AJCC乳腺癌分期。

T指肿瘤的大小



N指淋巴结转移情况



M指远处转移与否

然后根据这三种情况,综合来判断临床分期。如下图。

乳腺癌临床分期是判断预后的一个重要标准。早期乳腺癌治愈率高达90%以上。乳腺癌一旦发生转移,也就是是到了晚期后,治疗起来就比较麻烦。早发现早治疗,能降低30%的死亡率。因此大家要重视乳腺的体检和筛查。


乳腺科王医生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它这个分期根据病理的恶性程度,按TNM分期主要分为零到四期。医院检查报告一般写得比较专业清楚,在这告诉大家比较容易判断方法。临床上越早发现早治疗效果越好,常规的手术放(化)疗可结合新兴的量子(顺势)医学疗效更好。

第一期期:肿瘤的大小在2厘米以下,腋窝淋巴结仍未受影响,癌细胞未扩散至身体任何地方。

第二期:肿瘤 大小在2~5厘米之内,或腋窝淋巴结已受影响,或两者同时出现,但仍未进一步扩散。

第三期:肿瘤 大小在5厘米以上,腋窝淋巴结已经受影响,但并无进一步扩散。

第四期:包括任何大小的 肿瘤 ,淋巴结通常已经受影响,癌细胞已经扩散至身体其他部分,即有远处转移。


曾冰医生


乳腺癌的分期主要应用TNM分期系统,其中,T分期是根据肿瘤大小,与周围组织浸润情况而定,分为T1、T2、T3、T4。N分期主要依据淋巴结有无转移情况。M分期代表远处转移情况。再根据TNM分为I期、II期、III期、IV期。有临床分期与病理分期之分。


oO老邪Oo


乳腺癌的分期是根据TNM系统分的,要进行准确分期的话是离不开病理学检查的。诚然分期是决定预后的因素,但却不是唯一因素,因为还有其他高危因素没有进入考量!比如:肿瘤的病理类型,脉管瘤栓,神经侵犯情况,切缘情况,还有免疫组化中ER,PR,Ki-67,Her-2的表达情况,都会直接影响预后。也就是说TNM系统分期中,分期早的一般是预后良好,但也有一部分预后相对差。具体预后情况是需要专业医生预判的


南方健康


不管几期,用攻坚,软坚,化於散结,理气活血,通络,解毒逐邪,固本,调阴阳,气行则血行,气血通而百病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