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個陝西老漢”獲2018陝西最高科學成就獎

“半個陝西老漢”獲2018陝西最高科學成就獎


中共陝西省委書記胡和平將2018年度陝西省科學技術獎最高成就獎證書頒給中國科學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學陶文銓教授(左)

4月9日上午,陝西省科技創新大會暨科學技術獎勵大會隆重召開,中共陝西省委書記胡和平將2018年度陝西省科學技術獎最高成就獎證書頒給中國科學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學陶文銓教授。

這也是西安交通大學首次獲得該項獎勵。中國科學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學徐宗本教授榮獲2017年度陝西省基礎研究重大貢獻獎。

在此之前的3月21日,在近5年之後,《中國科學報》再次走進西安交大興慶校區的東三樓,採訪這位活躍在國際傳熱學科研究前沿的耄耋教授——陶文銓。

“半個陝西老漢”開創傳熱學科多個第一

黃土高原的63個春秋更替,當年離家的江南水鄉英姿少年,而今是一頭銀髮、謙遜儒雅的耄耋老人,而許久不說的紹興話音也漸淡了,講得不地道了。

“但還是喜歡吃米飯,在家裡與老伴說的上海話。”陶文銓補充介紹。

陶文銓交大本科畢業後又考上研究生,師從西遷老教授楊世銘攻讀傳熱學。1980年,41歲的陶文銓到美國明尼蘇達大學進修。“當時我就像一塊幹海綿被放進了海洋裡,拼命地汲取知識養分。”凡是有關數值計算的課程,他都去聽、都去學。

陶文銓回國後繼續留在西安交通大學,一直潛心從事傳熱強化與流動傳熱問題的數值計算兩個分支領域的研究,也曾多次拒絕東部高校開出的好條件待遇邀請。

“笨鳥先飛!”陶文銓表示,“如果說我現在取得了一點成績的話,那都是勤奮的結果。”50多年來,他刻苦認真,分秒必爭。其結果是他在這條道路上的攀登,開創了國內這一領域的多個“第一”:1986年,陶文銓在西安交大主辦了我國第一個計算傳熱學講習班,首次將傳熱強化與流動傳熱問題的數值計算等領域研究引入國內;提出的絕對穩定高精度格式,摒棄了國際上保持30多年的半隱假設,創建了系列全隱算法,構建了快速收斂高精度的計算傳熱學的宏觀計算新體系;在國際上率先構建了宏觀-介觀-微觀多尺度計算框架體系,發展了界面耦合的重構算子和耦合理論;發明了高效低阻的強化傳熱技術,突破了國際上“氣體阻力增加必大於傳熱強化”的傳統理念,使我國流動與傳熱的多尺度模擬研究處於國際前沿……帶領團隊專家開發了國際領先水平高效低阻氣體換熱設備,成果應用於瀋陽鼓風機集團公司、杭氧換熱器公司等企業,開發了多個系列的換熱器新產品,產品遠銷國內外,取得顯著經濟效益。

截至目前,陶文銓獲得國家、省部級科技成果獎及國家級榮譽近30項;獲國家發明專利34項;發表SCI文章529篇,被引用共9235次,其中他引8284次。ESI 高引論文11篇;所編著的《數值傳熱學》及《傳熱學》均已經被國內外文獻引用12000餘次,被清華大學等大多數工科高等學校採用,成為我國本領域經典性教材。

儘管他現在已經年過80歲,依然保持著高強度的工作節奏和出差頻率。每週3天出差參加各種學術會議,其餘3天給學生上課和企業、政府對接推動科研成果落地;每天早上九時開始工作,晚上通常工作到凌晨三時。他依據自己的年齡和體力,每天的睡覺休息和工作是分段休息、分段工作,以求達到最好效果。

這段時間,陶文銓忙於與陝西省發改委和西安市政府溝通、講述而推動數據中心節能項目和氫燃料電池項目在陝西落地。他希望團隊的研究成果能首先在陝西示範推廣,為陝西經濟社會發展作出貢獻。

“西遷大樹上的一片綠葉”桃李滿天下

“我對西遷精神感受或體會最深刻的一點是‘艱苦創業’。”陶文銓表示,“這些年我們的科研水平有了很大的進步,科研條件得到了根本性的改觀特別是近年來西安交通大學領導和師生憋足一股勁,弘揚西遷精神,拼了命的幹,建設西部創新港,實現追趕超越目標!但是原創性的理論突破仍然不夠,我希望能跟大家多分享交流,經過幾代人的學術傳承和積累,取得更多原創性的理論突破。”

“我還算不上交大的西遷人,僅是西遷大樹上的一片綠葉。”陶文銓嚴謹地糾正說,“因我未在上海徐家彙的交通大學上學或工作,僅是去位於上海的交通大學的實習車間實踐了一段時間。實事求是,我的老師是西遷人。”

“聽過陶院士教授過課的學生有12000多!獲得過國家級優秀教學成果特等獎、國家級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和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的創新團隊獎等,作為一個科教戰線的知識分子實在很了不起,讓人敬佩!” 陝西省委書記胡和平在此次陝西科技創新大會上的講話中,在談到建設創新陝西時,極為感慨地舉例闡述讚歎之。

“還是稱呼陶老師好!”陶文銓表示,“作為一名教師,熱愛你教的課,喜愛你的學生,不是負擔,給學生講課是幸福!”

每次上大課前,陶文銓都會提前半小時到西安交大1300教室,讓學生把準備好的20個小馬紮放在教室走廊。1300教室是一個能容納367人的大教室,但是來聽陶文銓講課的學生經常超過400人。於是,他就自己買了20個小馬紮,每次上課前讓學生擺好。坐著小馬紮認真聽講的學生,成為陶文銓課堂獨有的風景。

陶文銓講課很有特色,重點突出且信息量大,深受學生歡迎。在對本科生的教學中,他注意引入新內容,並且常常通過採用撰寫課程論文的方式來培養學生;研究生課程則加大新內容的比例;對博士生的課程,每次都要更新15%到20%的內容,還特意引入一些有分歧的觀點,引導學生進行深入探討與思考。雖然傳熱學、數值傳熱學、計算傳熱學等課程陶文銓已經講了一輩子,但每次課前他仍會重寫講稿或者修改PPT,納入新的體會和內容。

現在已是中國科學院院士的何雅玲還清晰地記得,為了不耽誤學生的課程,有一次正在英國利物浦大學訪問的陶文銓,特意提前歸來,從機場直接趕到教室上課。還有一次,他上午剛做完白內障手術,下午就回去上課。“他上課時間控制得非常好,常常這邊話音落下,那邊下課鈴聲剛好響了。”何雅玲回憶說。

陶文銓的弟子、西安交大青年骨幹教師李增耀告訴記者:“陶老師很喜歡教學。我們都覺得他年紀大了,為了自己的身體不應該投入這麼多精力在教學上了,但根本勸不住,幾百人的大課他照常上。”

“何雅玲院士是我們團隊的骨幹,但不是我的弟子!當年在她讀博士期間,受她的導師之託而教過新研究方法。”陶文銓又一次糾正講,“不可攬功勞!做人做事要誠實!弘揚交大傳統要從自己的言行做起。”

陶文銓帶的學生大部分在國內相關高等院校與企事業單位工作,許多已經成為學術帶頭人;留在本校的青年教師,已經有2名長江學者、1名國家級教學名師、4名教育部新世紀人才。“我的學生中有很多跟我一樣紮根西部,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陶文銓自豪地表示。

“我們搞研究的人,要‘頂天立地’,既要敢於尋求基礎研究前沿理論的突破,又要讓自己的研究成果為社會發展作出實實在在的貢獻。”陶文銓說,“我現在主要想幹些‘立地’的事情!”

陶文銓介紹,團隊成立的西安數據中心節能低碳運行重點實驗室正在抓緊建設,預計今年底建成。“我們將和西安市相關部門開展合作,一起解決數據中心能耗大的社會難題。”他說。

採訪結束時,陶文銓特意向記者在實驗室的樓道兩邊鑲嵌有交大能動學院西遷老師照片的櫥窗前,介紹了他的老師前輩與學術貢獻。

“半個陝西老漢”獲2018陝西最高科學成就獎


上世紀九十年代陶文銓伏案工作

“半個陝西老漢”獲2018陝西最高科學成就獎


2013年上數值傳熱學大課(西安交大宣傳部提供照片)

“半個陝西老漢”獲2018陝西最高科學成就獎


介紹交大西遷教授的貢獻,懷念導師的教育

“半個陝西老漢”獲2018陝西最高科學成就獎


繼往開來的創新團隊 (安交大宣傳部提供照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