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谋杜断”——房玄龄和杜如晦

“房谋杜断”,指唐太宗时期,名相房玄龄多谋,杜如晦善断。每次在唐太宗面前议事,房玄龄如果见杜如晦不在,定会说:“如晦来了才能做决定。”等杜如晦来了,一一审读房玄龄的方案,选择其中最可行的,再由唐太宗最后定夺。

他们二人作为李世民的左右手,同心协力,共执朝政,合作的十分默契。他们在制定国家的典章制度、任命和考核官吏等各方面都发挥了很大作用,开创了有名的“贞观之治”。

“房谋杜断”——房玄龄和杜如晦

一代名相房玄龄

房玄龄出身官宦之家,18岁举进士,在隋朝官至羽骑尉。这一年,才华出众的他名扬京师,很受当朝权贵推重。21岁时被补为隰城尉,但是没想到他在这个位置一待却是18年。这期间,中原大乱,刀兵四起,他胸有抱负而不得志,只好静观天下之变,等待时机。

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李渊起兵反隋,其次子李世民率兵出征渭北。李世民当时已有威名,房玄龄觉得这是个契机。他上门求见李世民,两人一见如故,被李世民引为谋士。

房玄龄跟随李世民南征北战,负责军中重要文书事务,每攻占一地,他都忙着物色人才,团结众将为李世民效忠尽力,被李世民赏识并视为心腹。

李世民在建唐过程中功劳第一,他手下又人才济济,很让太子李建成(李渊的长子)嫉恨,认为李世民会威胁其地位,便企图害死李世民。而且,他认为李世民手下数房玄龄、杜如晦最有谋略,就向高祖李渊进谗言,意图将房玄龄和杜如晦斥逐走,以孤立李世民。

而在房玄龄和长孙无忌的建议下,李世民决定先发制人。李世民密召房玄龄、杜如晦,让二人化装成道士人府,共商计策。房玄龄建议发动政变,抢下政治主动权。

李世民采纳了房玄龄的计谋,发动玄武门之变,诛杀了李建成、李元吉。不久李世民即位,是为唐太宗。

房玄龄任宰相之职长达21年,曾多次提出辞职,李世民不准。

房玄龄一生辅政,在任期间,为人正直,秉公执法,办事认真,忠君、爱国、爱民,可谓唐朝第一贤相。一生著有《高祖实录》二十卷、《太宗实录》二十卷、与高土廉同撰《文思博要》,曾受诏重撰《晋书》。其言论主要见于《贞观政要》中。

房玄龄70岁而终,临终时皇上亲握其手,与之诀别。为追悼这位生高位重德劭的名臣,太宗下令废朝三日,并册赠太尉,并州都督,谥曰文昭,给东园秘器,陪葬昭陵。

“房谋杜断”——房玄龄和杜如晦

十八学士之首的杜如晦

杜如晦,出身名士之家,祖上世代为官。他自小就聪颖过人,机敏果断,但和房玄龄一样怀才不遇,进入仕途后做了一个小县城的县尉(负责治安)。但见隋朝政局飘摇,觉得没前途,不久就弃官回家了。

李世民进人长安时,杜如晦家距长安很近,就被李世民招入麾下做谋士,后来升为陕州行军总管府长史。

后来,李世民还差点失去这个人才。前面说过,李建成嫉恨李世民手下人才众多,担心对自己日后不利,就奏请调离他身边的人才,以削弱李世民的力量。李世民就和房玄龄商量,房玄龄说:“府中的官员被抽调的虽多,但都不算可惜。只有杜如晦聪明有见识,是王佐之才。您要是安于当秦王,是用不上杜如晦的,但若要经营天下,非此人不可!”李世民大惊,叹自己差点失去这个人才,立即上表奏请留下杜如晦,唐高祖批准,这才把已调离的杜如晦追回。

杜如晦从此和房玄龄一起跟随李世民征战四方,成为李世民智囊团中的核心人物。唐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李世民率军生擒夏王窦建德,逼降王世充,李渊为了表彰李世民的特殊功勋,特设天策上将府,封他为天策上将,位在王公之上。

李世民虽然年轻,却很有远见,他认为国家趋于安定,建设时期将要到来,应该由武略转向文治。于是,他在西宫修建文学馆,广纳英才,一时群贤聚集,知名的共18人,被称“十八学士登瀛洲”,又称“十八学士”。李世民邀杜如晦坐上十八学士的首座,与房玄龄并列。

遗憾的是,贞观三年冬,杜如晦染病辞职,唐太宗经常派人去问候,派名医去医治。其病情加重后,唐太宗还亲自到杜府,难过地流下眼泪。翌年三月,杜如晦病逝,年仅46岁。

杜如晦去世后,唐太宗非常伤心,三天没上朝,特意写手谕给虞世南说:“联与如晦,君臣二人情深义重,如晦不幸早逝,我心里悲痛,你要体察我的心意,好好为如晦写一篇碑文。”

据说,唐太宗有一次吃到一种味道很好的瓜,想起杜如晦,就停下来,留下另外一半派人送到杜如晦灵前,可见杜如晦在唐太宗心目中有多重的分量。

房玄龄生平

房玄龄(公元579年至公元648年),别名房乔,字玄龄(一说名玄龄,字乔松),齐州临淄人(今山东章丘市淄博)人,是中国唐朝初期的著名宰相。

杜如晦先平

杜如晦(公元585年至公元630年),字克明,京兆杜陵(今中国陕西西安市长安区)人,唐朝初期重臣。他是李世民夺取政权、开创“贞观之治”的主要谋臣之一,深受唐太宗李世民的重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