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仁傑也不厚道

狄仁傑(630——700)字懷英,唐代幷州太原(今山西省太原南郊區)人;唐(武周)時傑出的政治家,武則天當政時期宰相。舉明經。

狄仁傑也不厚道

歷官幷州都督府法曹、大理丞、侍御史,寧州、豫州刺史,武則天即位,任地官侍郎、同鳳閣鸞臺平章事,後為來俊臣誣害下獄,貶彭澤令,轉魏州刺史,神功初復相,後入為內史,後又封為梁國公。然而,歷史上素以剛正不阿著稱的狄仁傑,也有不厚道的一面。

作為後來名震朝野的一代名相,狄仁傑的家世卻一點也不顯赫。他的父親只是做過夔州長史,而他本人早年似乎也沒什麼出眾之處,僅僅是以“明經”出道。狄仁傑是一個有真才實幹的人,唐高宗儀鳳年間,狄仁傑升任大理承,在任期間,他曾創造了一個不可思議的記錄:一年中判決了大量的積壓案件,雖然狄仁傑判過的案件涉及17000人,但是卻沒有一人喊冤。一時間,狄仁傑成為了世人推崇的神探。

在唐高宗的時候,狄仁傑就是著名的“反對派”,只要看不順眼,他敢於反對一切事,對抗一切人。

最能說明狄仁傑性格的是他對待名相婁師德的態度。

狄仁傑也不厚道

這個婁師德就是歷史上有名的“唾面自乾”的武周時期宰相。《新唐書·婁師德傳》記載:其弟守代州,辭之官,教之耐事。弟曰:“人有唾面,潔之乃已。” 師德日:“未也,潔之是違其怨,正(正確的是)使自幹也。”

婁師德的忍讓在歷史上是非常出名的。他為人深沉有度量,立身處事,視“忍”為高,即便有人觸犯了他,他也謙虛退讓,不慍形於色。然而如此一個“宰相肚裡能撐船”的老好人,狄仁傑卻偏偏看他不順眼。

當時兩個人同做相國,能力卻各有差別。狄仁傑自認為出類拔萃,看不慣婁師德和自己平起平坐,總是擠兌他。

狄仁傑也不厚道

有一天,武則天出示了十幾封已封存的推薦信給狄仁傑看,並告訴他,他之所以受到重用,全是因為婁師德的大力推薦之功。這一下輪到了狄仁傑無地自容了,原來自己能有今天,靠的全是整天被自己打壓的婁師德。自己不領情也就罷了,誰知自己還時時打擊婁師德。這件事對狄仁傑是個不大不小的諷刺,讓他反思自己走過來的歲月。

在狄仁傑為相的幾年中,武則天對他的信任,其他人望塵莫及。而狄仁傑卻巧妙地利用了武則天對他的信任,力薦張柬之,並借張柬之之手,完成了李唐復辟的大業。但不論《唐書》如何高度讚揚狄仁傑的大智大勇,還是無法掩蓋狄仁傑對武則天的不厚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