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仁傑:忠武帝而心繫唐,不是神探是賢相

狄仁傑:忠武帝而心繫唐,不是神探是賢相

提起狄仁傑,許多人第一反應便是“神探”!梁公手下無冤案的確不假,但真正出色的不是梁公破案的“奇”,而是為相的“賢”。

狄仁傑:忠武帝而心繫唐,不是神探是賢相

1、梁公,你非貴族出身,一路走來,會不會很辛苦?

辛苦?怎樣才算辛苦呢?年輕時參加科舉,以明經及第,被授為汴州判佐,之後得到了河南道黜陟使閻立本的推薦,升任幷州都督府法曹。初入仕途,我的宦海生涯不過剛剛開始,自當談不上辛苦。

儀鳳年間升任了大理寺丞,後人稱我為“神探”恐怕也是源於此,因為在任期間判決了大量積壓案件,涉及一萬七千人,無一冤訴,可這能代表什麼呢?這本就是我分內工作,而孔老夫子有言“聖人無常心,以百姓為心。”我自知非聖人,但也知為官當以民為憂,如果這樣就覺得辛苦,我還是趁早回家吧。

狄仁傑:忠武帝而心繫唐,不是神探是賢相

調露元年我改任度支郎中,並加朝散大夫,後隨唐高宗巡幸汾陽宮充任知頓使。垂拱二年,我被外放為寧州刺史,主要是處理民族關係,雖有難度,但所幸我能處理好,並且深受百姓愛戴,正巧那時,御史郭翰巡察官吏隴右,彈劾了大批州縣,在寧州境內不斷聽到百姓稱頌我,御史便向朝廷舉薦了我,不久後,我便被徵拜為冬官侍郎。

垂拱四年九月任豫州刺史,當時,越王李貞在豫州起兵反抗武帝,宰相張光輔率軍討平叛亂,卻縱容部將大肆勒索。老實說,越王反抗,我甚至能試著理解,但張光輔身為一朝宰相卻縱容部下肆意妄為,這是我不能忍的,所以...我訓斥了宰相張光輔,說他的罪比越王更大,後來?後來咱們宰相大人一回朝就把我給彈劾了,說我出言不遜,侮辱宰相。出言不遜我認,侮辱宰相?我那明明是陳述事實,嗯...復州刺史,也沒什麼不好。好吧我承認,說不受打擊我自己都不信,不過這還真不至於讓我頹廢。

狄仁傑:忠武帝而心繫唐,不是神探是賢相

天授二年九月,我由洛州司馬升任地官侍郎,代理尚書事務,並加授同鳳閣鸞臺平章事,成為宰相。陛下曾問我“你在汝陽為官時政績良好卻有人中傷你,你知道是誰嗎?”是誰真不重要,一直覺得,只要自己心中無愧便好,但,我是有愧的,我愧對婁公婁師德。

婁公曾推我為宰相,這點,之前我是完全不知的,在拜相後多次排擠婁公,使得婁公被放為外任,大抵陛下都看不過去了,有次問我“婁師德賢明嗎?”我說“他擔任將領謹慎守職,但是否賢明,我就不知道了。”陛下又問:“婁師德知人嗎?”我也沒多想直接答:“臣曾與他同朝為官,從沒聽說過他知人。”陛下拿出婁師德舉薦狄仁傑的奏章道:“我用你為宰相,就是婁師德舉薦的,看來他確實知人啊。”我才知道,原來我是這樣狹隘的人,被婁公如此寬待卻不自知,我愧對婁公。

狄仁傑:忠武帝而心繫唐,不是神探是賢相

長壽元年正月,酷吏來俊臣誣告我等大臣謀反,將我等逮捕下獄。那時候,我所想的不過是該怎樣活下來,律法規定,一經審問即承認謀反的人可以減免死罪,於是我當場認罪道:“大周革命,萬物惟新,唐室舊臣,甘從誅戮,反是實!”來俊臣得到口供,將我等收監,只待來日行刑,不再嚴加防備。我向獄吏借來筆墨,從被子上撕下一塊帛,書寫冤情,塞在棉衣裡,請求送回家中。還好,看守的王德壽並未起疑,否則我兒狄光遠只怕也無法持帛書向陛下訴冤了吧。陛下看完帛書招來俊臣前來質問,不用想也知道他不會承認,還讓人假冒我們寫了一份《謝死表》讓人呈給陛下,

陛下自然起疑,最後親自過問此案,免除我等死罪,全部貶為地方官,此後,魏王武承嗣多次請求誅殺我都被陛下拒絕,我知,陛下是信我的。

萬歲通天元年,契丹首領孫萬榮作亂,攻陷冀州,河北震動。陛下為了穩定局勢,起用我為魏州刺史。前任刺史為了抵禦契丹,把百姓全部趕進城中,繕修守城器具。我十分不認同,身為官員如果讓百姓面臨戰亂,這是官員的過失,於是我到任後,讓百姓返田耕作了。孫萬榮聽到我被起復,居然不戰而退,我...好吧,我也省的費力去對付他。魏州百姓爭相立碑頌德。不久我便調任幽州都督,獲賜紫袍、龜帶。武則天還在紫袍上題寫了十二個金字“敷政本,守清勤,升顯位,勵相臣”這是多大的榮幸。

狄仁傑:忠武帝而心繫唐,不是神探是賢相

神功元年再次拜相,擔任鸞臺侍郎、同鳳閣鸞臺平章事,加授銀青光祿大夫。當時,朝廷徵發百姓戍守安西四鎮,民間怨聲載道。我決定上表勸諫,建議廢除安東都護府,復立高氏為高句麗君主,暫停江南糧草運輸,撫慰河北百姓。可惜,朝廷並未採納。

聖曆元年,突厥南下騷擾河北,劫掠百姓萬餘人。陛下任命我為河北道行軍元帥,征討突厥,並許我便宜行事之權。突厥殺盡俘虜後由五回道退回漠北。而我率十萬大軍追擊,終是沒能追上,只得退回河北。陛下並未責怪,命我安撫河北。可是,該怎麼安撫呢?河北百姓多被突厥脅從,在突厥退軍後害怕受到牽連,紛紛逃匿。這能怪百姓嗎?當然不能,是我們這些為政者沒能保護好他們,以至於讓他們遭受了這一切。百姓所求,無非是有自己的田地,能安定度日,他們求的,其實真的不多,於是我奏明陛下,赦免河北百姓,使他們回鄉生產,不是辛苦,是自責。

狄仁傑:忠武帝而心繫唐,不是神探是賢相

久視元年進拜內史,隨陛下巡幸三陽宮。當時,文武百官多隨駕前往,唯有我獲賜宅第一所,陛下對我的厚恩顯而易見。可我卻已經沒法再回報陛下什麼了,是年九月我病逝,終年七十一歲,陛下廢朝三日,追贈我為文昌右相,賜諡號文惠。

神龍元年,唐中宗復辟,追贈我為司空

景龍四年,唐睿宗繼位,追封我為

梁國公

天寶六載,我與張柬之、魏元忠等八人一同配享太廟,附祭於中宗廟廷。

後晉天福六年,我被後晉朝廷追封為太師

這樣看來,我的一生,雖有沉浮,但也算無愧陛下,無愧於己。

2、那麼梁公,明明你心繫大唐,為何會效忠於武帝?

呵呵,這個問題,真為難我啊...我知道的,我效忠武帝讓當時很多人不齒,甚至我的親人都對我冷嘲熱諷,哪怕我已為相。不過沒關係,立場不同罷了。

狄仁傑:忠武帝而心繫唐,不是神探是賢相

如果一定要有理由,首先,我是庶族地主出身,而陛下本身就是庶族地主階層代表,陛下為政以來就實行提高庶族地主地位,我效忠自己所屬階層是不是也變得理所應當?

其次,陛下知我,用我,提拔我為宰相,後來甚至尊稱我為“國老”,特許我不行跪拜之禮。陛下如此厚待我,所謂“士為知己者死”,我又怎能不盡忠?

其三,陛下雖為一代女主,但並非無能之輩,陛下有治國之才,是值得我盡忠的明君。

狄仁傑:忠武帝而心繫唐,不是神探是賢相

其四,如果要推翻陛下,無疑會天下大亂,我自是不願看到這種景象,並且,我不認為唐朝會就此滅亡,只要運行得當,完全有機會和平的收回李唐政權,想要和平,除了效忠,我想我沒有別的選擇。

最後,正因為陛下是女子,我才能說服陛下立李顯為太子。武三思雖為武氏子孫,但民眾心中他的號召力遠不及李顯,再者,我對陛下說“太帝以二子託陛下,陛下今乃欲移之他族,無乃非天意乎!且姑侄之與母子孰親?陛下立子,則千秋萬歲後,配食太廟,承繼無窮;立侄,則未聞侄為天子而姑於廟者也。”陛下聰明絕頂,怎麼會想不通其中的利弊?

所以,我忠陛下也心繫大唐,為相後,我將張柬之、姚崇、桓彥範、敬暉等等忠於唐朝的大臣安排在重要位置上。在去世之前,還囑咐過張柬之做好政變的準備,以應對陛下改變傳位給兒子的安排。可以說,“神龍政變”,是我生前一手策劃的。

狄仁傑:忠武帝而心繫唐,不是神探是賢相

3、可是,一切如你希望的那樣發展,為何你並不開心?

還記得你一開始問我的問題嗎?“一路走來,會不會很辛苦”我現在能回答了。其實真的算不上辛苦,陛下真的是一位很有才能的君主,她那麼盡心治國,我也努力為國效力,但無論我們怎樣努力都因陛下是女子而被否定。

袁宏道那麼憤慨的說“

梁公身事女主,與淫奴為伍,縱博裸裘,恬不知恥。使諸君子有一毫道理不盡,我根潛伏,惡能含垢包羞,與世委蛇若此?”不過也沒什麼可怪的,因為當初,我也因陛下性別與自己鬥爭過,所幸,陛下值得。

又或許如薛應旗所言“梁公值唐厄運,周旋武后之朝,向使壽春之命不延,虞淵之功不就,其將何辭於天下後世乎,而天下後世抑亦有以諒之乎?”天下後世諒不諒我不知,只是,或許有些疲憊了吧。

狄仁傑:忠武帝而心繫唐,不是神探是賢相

“梁公,你別疲憊,偷偷告訴你,千年後啊,世人諒解了這一切,他們承認了武帝,她是明君,而你,是賢相。”

“真的?”

“真的!”

“如此,便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