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榮臻曾為4位元帥和鄧小平分配工作

1927年初,國民黨中央和國民政府由廣州遷都武漢。這年春天,中共中央機關也從上海遷到武漢,時任中央軍事部長的周恩來也來到武漢。中共中央軍委曾分別在武漢江北江南設立軍委機關和辦事機構。聶榮臻兼任中央軍委的工作。

關於這一細節,聶榮臻在他的回憶錄中寫道:“中央機關到武漢後,為了工作上的方便,(軍委)的工作分成了兩個攤子,一個仍在武昌中和裡,另一個設在漢口友益街,友益街的這個機關多是高級的領導同志。一般的對外接頭,還是在中和裡,我則經常來往武昌、漢口之間。”

據黨史專家、武漢革命博物館原館長趙曉琳介紹,在中央機關遷來武漢前,中和裡也是中央軍委武漢辦事處所在地,中央軍委機關遷至漢口後,辦事處仍然行使職能。

根據聶帥回憶,從1926年10月隨北伐軍進城,到次年7月中下旬離漢去九江準備“八一”南昌起義,中和裡一直是聶榮臻工作和生活之所。這期間,聶榮臻曾有短暫時間去上海,很快回到武漢。

當時的軍委辦事處事務繁忙。聶榮臻回憶:“在機關,來找我們的人絡繹不絕,每天都要工作到夜裡兩三點鐘。好在我們都很年輕,不到30歲,能頂得住”。

那一年,不滿28歲的聶榮臻風華正茂。

經手為4位元帥分配工作

“黃埔第四期學生畢業,林彪也是其中的一個。他們來武漢,就由軍委分配,林彪被我們分到葉挺的獨立團當見習排長。”聶帥晚年回憶,他當時作為周恩來的助手,工作重點是向國民革命軍派遣黨的幹部。

根據聶榮臻的回憶,在武漢的時候,他還經手分配了朱德、陳毅、劉伯承、鄧小平等人的工作。

1926年,朱德從莫斯科回來,黨派他到四川軍閥楊森那裡開展工作。蔣介石反共後,朱德來到武漢,被分配到南昌的朱培德第3軍,任第3軍軍官教育團長。

1927年7月,劉伯承在瀘州起義失敗後,轉道陝南來到武漢,找到軍委報到,與聶榮臻見面,幾天後,他被分配“秘密奔赴南昌”準備起義。

鄧小平則是在蔣介石發動政變後,被馮玉祥“禮送”出境。1927年6月,他來到武漢後,經軍委介紹,在中共中央擔任秘書工作。

1927年4月,陳毅從四川脫險抵武漢。他先找到中共湖北省委組織部,組織部的同志叫他到葉挺部隊當兵。後來,他在街上碰到中共中央軍委幹部顏昌頤,顏聽說派他這個留法學生去當兵,回到軍委辦事處後,給聶榮臻說了這個情況。聶榮臻立即把陳毅請到軍委,分配他到中央軍事政治學校武漢分校做黨的工作。

當年7月中旬,聶榮臻被軍委任命為南昌起義前敵軍委書記,離開武漢赴九江準備南昌起義。

1899年12月29日,聶榮臻出生於四川省江津縣(今重慶江津市)。1919年赴法國勤工儉學,1922年參加旅歐中國少年共產黨,1923年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1937年聶榮臻參與指揮了平型關大戰。解放戰爭期間,擔任華北軍區司令員,領導了華北解放戰爭。1955年被授予元帥軍銜。曾任國務院副總理、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主任、中央軍委副主席等職。1992年5月14日病逝,享年93歲。聶榮臻曾為4位元帥和鄧小平分配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