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戰柏林:納粹末日,蘇軍用35萬血肉之軀攻克柏林

作為二戰歐洲戰場的“落幕之戰”——柏林戰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最為驚心動魄的城市攻防戰之一,其慘烈和血腥的程度,或許只有斯大林格勒戰役可與之相提並論,蘇軍為此付出了35多萬人傷亡的代價,平均每8個蘇軍官兵中就有一個人倒在攻克柏林的道路上,柏林戰役的勝利標誌著德國法西斯的滅亡,在歐洲大陸終結了一個暴政,開啟了一個新的時代。

血戰柏林:納粹末日,蘇軍用35萬血肉之軀攻克柏林

瓜分德國,斯大林志在必得

1945年春,蘇聯紅軍進抵奧德河畔,英美盟軍突破萊茵河防線,本土作戰的德軍陷入被合圍狀態,首都柏林也像被捕鼠器緊緊夾住的獵物,破城只是個時間問題。

血戰柏林:納粹末日,蘇軍用35萬血肉之軀攻克柏林

3月,“魯爾合圍戰”打響,盟軍最高統帥艾森豪威爾從德軍官兵在戰場上所表現出的拼死和頑強精神意識到,通往柏林的道路將是無比艱難和充滿血腥的,何況從戰線與目標之間的距離看,朱可夫的“白俄羅斯”第1方面軍前鋒已距柏林60公里處,而英美部隊還在120公里開外,顯然,蘇軍拿下德國首都的現實性更大些。再者,根據雅爾塔會議對佔領區的劃分方案,柏林地處蘇佔區內。

在艾森豪威爾的理念裡,為了一個榮譽性的“單純軍事目標”而付出重大生命代價,到頭來只是為了再轉送給別人,從軍事角度看是得不償失,因此不必視柏林為一個“必得的戰略目標”。魯爾戰鬥接近尾聲時,他發佈了變更戰場部署的命令,盟軍主要方向轉往易北河和波羅的海、捷克斯洛伐克邊境地區以及尋找傳說中的納粹首腦最後抵抗據點“民族堡壘”。3月25日,艾森豪威爾將上述方案告知蘇聯方面。

值此關係到東西方戰後政治利益分配的關鍵時刻,事情遠非如此的簡單。差不多就在接到艾森豪威爾電報的同時,斯大林也收到情報,內稱“德國正通過中間人與西方秘密接觸,希望能在西線單獨媾和,開放盟軍通往柏林的道路”。儘管這是一份未經證實的情報,但很久以來,斯大林一直懷疑“他的盟友同他的敵人在自己的背後搞這樣的勾當”,當時在德軍中也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向東死死地頂住蘇聯人,直到西邊來的英國人踢著我們的屁股。

血戰柏林:納粹末日,蘇軍用35萬血肉之軀攻克柏林

儘管蘇聯最高統帥部在1944年11月就基本上確定了柏林戰役的方案,但艾森豪威爾不打算向柏林進軍的“保證”還是增加了斯大林的不安,軍事和政治形勢都不允許再拖延時間,他一定要“在第一時間”拿下柏林。3月底,斯大林令蘇軍總參謀部及擔任主攻作戰的朱可夫的“白俄羅斯”第1方面軍、科涅夫的“烏克蘭”第1方面軍,務必加快計劃制定進程,早日實施柏林戰役!

4月1日,朱可夫和科涅夫奉命前往克里姆林宮,向蘇聯國防委員會和最高統帥部全體成員彙報關於柏林戰役的進攻計劃。經過長時間討論,斯大林最後決定柏林戰役於4月16日發動。朱可夫被授予主攻使命,“白俄羅斯”第1方面軍將以奧德河畔登陸場為起攻線,向柏林和易北河推進;科涅夫分享到部分任務,“烏克蘭”第1方面軍要渡過尼斯河,奪取科特布斯地域和施普倫貝格,隔離外圍德軍和柏林守備部隊,從南翼對朱可夫提供保障。統帥部還決定,仍在但澤東南同德軍激戰的羅科索夫斯基的“白俄羅斯”第2方面軍,在稍後幾天加入柏林戰役。計劃規定,3個方面軍要“在寬闊的前線發動若干強有力的攻擊,分割幷包圍防守柏林的德軍,而後實現各個擊破”,最後完成攻克柏林的任務。

血戰柏林:納粹末日,蘇軍用35萬血肉之軀攻克柏林

4月初,蘇軍進行了戰爭史上規模最大、複雜程度最高的戰場再部署。“白俄羅斯”第1方面軍從波羅的海沿岸拔營啟程,迅速向柏林正面地域移動;“烏克蘭”第1方面軍和“白俄羅斯”第2方面軍參戰單位也在規定時間內向奧德河沿岸轉移。短短的十幾天,百萬紅軍士兵自東線戰場各處,日夜兼程地奔向奧德河畔的攻擊集結地和前線野戰機場,數不勝數的滿載物資的車輛,冒著德軍炮火在波美拉尼亞和西里西亞擁擠不堪的公路和蜿蜒曲折的小徑上奔馳穿梭、快速行進。根據蘇聯官方的公佈數字,到進攻發起前夕,這支令人生畏的龐大攻擊集群,總共擁有兵員250萬人,火炮和迫擊炮4.1萬門,坦克和自行火炮6200輛,各式作戰飛機7500架。

外圍突破,德軍末日來臨

血戰柏林:納粹末日,蘇軍用35萬血肉之軀攻克柏林

4月5——7日,朱可夫召開戰役預備會議,通過地圖和柏林城市模型進行“首長軍事圖上作業和沙盤演練”,詳細研究了有關作戰方案和後勤保障工作。隨後更為細緻和接近實戰的圖上作業的各級演練立即展開。參戰單位用一週時間,通過地圖和模型將自身任務進行了一次“行動”。蘇軍還多次對德軍在柏林城、柏林接近地和奧德河西岸的戰術防禦帶進行航空偵察,拍攝的相關圖片資料一直下發至連級指揮員。為了加強打擊力度,朱可夫將主攻部隊正面戰線寬度,從原來的320公里縮減到190公里,4個擔任突擊的集團軍正面最後被壓至僅45公里。4月14日,一切準備工作就緒。

眼看大戰在即,希特勒決定拼死抵抗。德國最高統帥部於1月間便著手製定保衛柏林的計劃,柏林戰略前沿奧德河方向的防禦任務主要由素有“東線防守大師”之稱的戈特哈德·海因裡希大將指揮“維斯瓦”集團軍群和舍爾納的“中央”集團軍群負責,他們在奧德河與柏林之間建立綿延密集的防禦工事,以“三道防線”從北面和東面護衛首都。

血戰柏林:納粹末日,蘇軍用35萬血肉之軀攻克柏林

——“第一道防線”是奧德河西岸,野戰工事基本沿走向而建,防禦主體由一系列相互連接的散兵壕構成,並通過巧妙利用湖泊、河川、運河和溝壑等天然屏障,使防禦體系實現縱深化,同時幾乎所有的居民點都被改造為環形防禦據點或實現了要塞化。

——“第二道防線”的核心是被稱為“柏林之鎖”的澤洛高地,此地歷史上就是柏林的戰略屏障,海因裡希排兵列陣時特別注意了坦克和強擊火炮的集中使用,威力強大的88毫米平射高射兩用火炮掩護著構築在高地斜坡上的堅固防禦工事,號稱“無法攻克的堡壘”,堅不可摧。

——柏林市郊是“第三道防線”,整個築壘地域縱深達30千米至40千米。但因為兵力不足且時間倉促,許多工事尚未完工,一旦蘇軍突破到此,柏林也就在劫難逃了。

鑑於柏林保衛戰的結局實際上是取決於奧德河西岸和澤洛高地的戰鬥,因此德國最高統帥部在儘可能的情況下向據守奧德河防線的“維斯瓦”集團軍群調配人員物資,開戰前夕號稱50個師,但這些大都是勢單力薄的缺員“空殼”師,且裝備嚴重不足,更沒有戰略預備隊,惟一的戰術預備力量是魏丁格的第56裝甲軍。

4月14和15日,“白俄羅斯”第1方面軍開始進行發起柏林戰役總攻前的戰鬥偵察行動。16日凌晨4點整,朱可夫一聲令下,紅色信號彈從奧德河西岸的登陸場指揮所飛向漆黑的夜空,瞬間即逝。緊接著,萬炮齊鳴,火光閃爍,柏林戰役在鋪天蓋地的彈幕射擊中正式展開了。

半小時後,“維斯瓦”集團軍群防區內的一切都為濃煙、火光所籠罩,村莊被夷為平地,森林燃起熊熊大火。據有幸逃過當年奧德河炮火攻勢的德軍士兵多年後回憶,這是“東線戰場上從未經歷過的炮擊,強烈震撼的大地忽然颳起一股怪異的熱風,原野上到處都是灰燼和碎片,就如同世界末日來臨一般”。

血戰柏林:納粹末日,蘇軍用35萬血肉之軀攻克柏林

彈幕射擊仍在持續之時,步兵攻擊已經開始。在140部日後被稱為“朱可夫探照燈”的強光照耀下,戰場如同白晝一般,崔可夫率第8“近衛”集團軍一馬當先衝向德軍陣地。徹夜的炮擊效果顯著,開戰首日,德軍“第一道防線”防禦工事基本已被摧毀,但“第二道防線”還基本完整,蘇軍炮擊一停止,海因裡希便命守軍立即返回澤洛高地的主防禦陣地。這個突出於四周地勢的高地是朱可夫踏進柏林城必須逾越的障礙,否則蘇軍裝甲部隊就無法到達展開柏林接近地交戰的預定區域。

性情急躁的朱可夫不等步兵集團軍突入開闊地帶,便命令卡圖科夫的第1坦克集團軍投入突貫作戰,但迎頭就遇到剛恢復部署的德軍的阻擊,88毫米火炮和反坦克炮居高臨下,對艱難攀爬的進攻者開火,成千上萬發炮彈傾瀉在蘇軍士兵的頭頂上。突擊部隊被成批消滅在防禦陣地的前沿,在澤洛高地斜坡上,到處是蘇軍士兵的屍體和一輛輛起火燃燒的坦克。

血戰柏林:納粹末日,蘇軍用35萬血肉之軀攻克柏林

澤洛高地爭奪戰異常激烈,焦急萬分的朱可夫幾乎要失去理智,他放棄了精心策劃的進攻方案,不間斷地向前沿派出作戰單位,後續部隊踏著死傷戰友的身體竭力前衝;在城裡,德國最高統帥部也把所能找到的一切資源都投進這屏護柏林的關鍵防線,滿載著“人民衝鋒隊”志願人員的公共汽車不斷衝出柏林城駛向東方,最後消逝在澤洛高地血腥和死亡的旋渦中。

朱可夫的推進雖暫時被阻止,但科涅夫在尼斯河上對舍爾納的“中央”集團軍群防線發動的攻勢卻進展順利。科涅夫雖然在支援方面相對少些,但“烏克蘭”第1方面軍行動區域內的地形相對緩和,在小河流遍佈的地區內多為沙地而少見沼澤,即便是茂密的原始森林中也可找到縱橫交錯的通途,因此裝甲部隊的行動並未被過多妨礙。科涅夫選擇與朱可夫完全不同的方式,縮短炮火準備時間,利用飛機和火炮所施放的瀰漫煙霧干擾德軍的觀察,天亮後,在硝煙和戰場的喧囂中,蘇軍坦克部隊藉助架好的浮橋和渡船踏上尼斯河的左岸,18日晚些時候便切斷了德國“中央”與“維斯瓦”集團軍群之間的聯繫。

面臨獎盃從自己手中滑落危險,朱可夫發誓不惜一切代價拿下澤洛高地,他下達“絕對命令”,聲稱如攻勢不奏效他本人將“自請處分”,而任何未能渡過奧德河的紅軍士兵也都將被“軍法從事”。

17日,“白俄羅斯”第1方面軍在多個地段對澤洛高地展開猛攻。次日,保格丹諾夫的第2坦克集團軍在一系列地段取得突破點,而這時德軍因彈藥和人員儲備即將告磬被迫後退,“第二道防線”終於被朱可夫沖垮了。

血戰柏林:納粹末日,蘇軍用35萬血肉之軀攻克柏林

19日凌晨,衝過澤洛高地的蘇軍坦克向“第三道防線”發起衝擊,魏丁格指揮第56裝甲軍拼死擋在柏林外圍的道路上。臨近中午時分,崔可夫的第8“近衛”集團軍從正面穿透守軍防禦。下午,魏丁格率部被迫西撤。大批排成長龍的難民湧入柏林城,這是首都外圍防禦戰敗北的標誌。

20日是希特勒的56歲生日,蘇軍在這一天完全突破了“第三道防線”,並佔領了德國國防軍總司令部所在地佐森。第二天,朱可夫的7個集團軍進至柏林城郊,其他作戰單位則繞過柏林,迅速向易北河方向發展。同日,科涅夫的坦克部隊也從城南迅速接近柏林防禦圈。當天色漸暗時,衝在前面的坦克從幾個點越過柏林環城公路防線,蘇軍完成了對柏林的地面合圍。隨後,爭奪柏林市區的戰鬥在遠程炮火的攻勢中展開。

血戰柏林:納粹末日,蘇軍用35萬血肉之軀攻克柏林

人肉巷戰,“第三帝國”落幕

柏林城內河流溝渠縱橫交錯,市中心區為幾條運河所分隔,全城繁雜交織的大小天然和人工河流,再加上城市外圍的環城鐵路,為守衛者提供了便利的內線運動條件。

從3月開始,柏林城防司令部即著手實施“強化防禦”措施,柏林城從內到外分為內防禦城廓、外防禦城廓和外阻截區,分別利用居民點、自然和人工屏障改造為堅固工事;在城市中心地帶採取了特別的“專門措施”,分設了10個防禦區,負責掩護政府機構的辦公大樓、“帝國國會”大廈、總理府以及“蓋世太保”總部等中樞機構所在地。

此時的柏林城區已演變為一個首尾貫通、點面結合的“堡壘”。緊急挖掘的戰壕和搭建的炮臺、臨時構築的街壘和反坦克炮位、匆忙擺放的鹿砦和混凝土障礙物,以及五花八門、臨時建造的防禦工事隨處可見,所有建築物的窗戶幾乎全都經過特別加固,改造為槍炮發射點⋯⋯城防司令魏丁格告誡全城居民:要做好激烈巷戰和逐屋戰鬥的準備,柏林爭奪戰將在地面和地下同時展開,地鐵和城市地下排水系統都將成為保衛“帝國首都”的戰場。

血戰柏林:納粹末日,蘇軍用35萬血肉之軀攻克柏林

雖然“強化防禦”似乎使柏林成了一個“難以打碎的堅果”,但防線人員缺口卻是難以彌合的,由於希特勒將大部分力量都投到奧德河方向的防禦戰,大勢已去時又未能及時撤回,因此號稱40萬守城部隊中,正規軍人才不過6萬人,核心主力是黨衛軍精銳部隊和空軍第1高炮師,另外就是圍城前夕鄧尼茨用飛機運進首都的1個海軍營。

4月22日,朱可夫和科涅夫拉開了合圍德國首都的帷幕,羅科索夫斯基也率部從奧德河登陸場衝出。

殘酷的街壘巷戰在柏林市區爆發了。炮彈呼嘯,穿透厚厚的建築物牆壁,坦克履帶碾過築壘的街道,跟隨其後的士兵從建築物的後院、地下室、地鐵通道甚至是下水道,滲透到房屋內部,攻佔每幢建築物、奪取每條街道,逐屋掃蕩抵抗者。

血戰柏林:納粹末日,蘇軍用35萬血肉之軀攻克柏林

蘇軍按事前演練過的方法,進攻部隊每次發起衝鋒前都先進行轟炸和炮擊,步兵的推進得到坦克和配備有火焰噴射器、爆破器材的工兵部隊的支援。德軍城防部隊的抵抗也非常頑強,他們躲藏在一些修建堅固的堡壘裡向外射擊,將高射炮推到廣場、街道進行平射,從地下或身後冒出,擊斃推進的蘇軍士兵,更有些守衛者採取自殺戰術,與進攻者同歸於盡。

經數日血戰,守城部隊不斷被分割、包圍和消滅,柏林市區的防禦漸漸失去體系。25日,城內守軍與外界聯繫被切斷,同日,“烏克蘭”第1方面軍一部在易北河畔的托爾高,與一支隸屬於美國第1集團軍的巡邏隊相遇,德國戰場從中央被一分為二。“第三帝國”處於生命終結前的痛苦掙扎之中。

血戰柏林:納粹末日,蘇軍用35萬血肉之軀攻克柏林

28日,大勢已去的柏林守軍被包圍在一個狹窄的長條走廊區域。次日,朱可夫在切斷走廊的同時也接到了斯大林的命令:必須在“五一國際勞動節”前攻佔納粹德國的重要標誌——“帝國國會”大廈。

4月30日黎明,蘇軍向“第三帝國的最後堡壘”發起攻擊。已“要塞化”的國會大廈早已千瘡百孔、面目全非了,大廈正面用水泥砌死,建築物前的壕溝也放滿了水,數千名喪失了重型武器的狂熱的黨衛軍官兵、“人民衝鋒隊”和“希特勒青年團特遣隊”隊員,憑藉堅固的工事和輕武器負隅頑抗。但一切都是徒勞的。午後,大廈的牆壁被轟開一個缺口,紅軍戰士魚貫而入,在建築物內部展開激戰,不久便結束了戰鬥,“白俄羅斯”第1方面軍士兵在國會大廈頂端升起了勝利的旗幟。是日下午,當地面戰事正酣之際,希特勒在柏林總理府的地下避彈室內任命海軍總司令鄧尼茨為接班人,隨後和愛娃服氰化鉀毒丸自殺。希特勒在吞入第二粒毒丸後,用手槍向自己的太陽穴開了一槍。

血戰柏林:納粹末日,蘇軍用35萬血肉之軀攻克柏林

“第三帝國”的壽命又多延續了數日。5月2日,柏林城防司令魏丁格簽署並通過無線電宣佈守軍投降。5月8日,德國武裝部隊最高統帥部代表在無條件投降書上簽字,希特勒夢想中的“千年帝國”在生存僅12年後,便隨著柏林戰役的結束在歐洲大陸“蒸發”了。

血戰柏林:納粹末日,蘇軍用35萬血肉之軀攻克柏林

空前的血戰鍛練了蘇聯的領袖和軍民,殘酷戰爭和無數鮮血讓蘇軍學會了如何打贏這場戰爭。此役蘇軍共殲滅德軍80萬人,俘虜38餘萬人,繳獲坦克和自行火炮1500餘輛,繳獲飛機4500架。而蘇軍也付出了35多萬人傷亡的代價,平均每8個蘇軍官兵中就有一個人倒在攻克柏林的道路上。柏林戰役的勝利,粉碎了德軍最高統帥部在柏林附近大量消耗蘇軍有生力量將戰爭拖延下去的圖謀,標誌著德國法西斯的滅亡和歐洲戰事的結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