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沒有戶籍制度為什麼沒有造成社會混亂?


這裡面有文化和經濟兩個方面的原因。

文化不用多談,美國是移民國家,人口流動性很大,所以初期就沒辦法用戶籍管理。

但美國為了避免混亂就只好用錢來擺平了。

美國人從出生到死,永遠擺脫不掉的就是稅。而且稅直接和你享受到的權利和福利掛鉤。

比如你在哪裡繳稅就在哪裡投票。你在繳稅多的地區才能享受更多福利。所以很多人退休後就搬鄉下去住了,稅少省錢。

而中國建國初期也是不限制人口流動的。但由於太窮,大量人湧入城市,造成很大混亂,所以用戶籍來進行限制。而後來由於戶籍系統太複雜,也就一直在修,卻沒有取消。

所以無論中美,無論是用納稅還是戶籍,本質都是用來計算權利和義務,並無太大差別。


不停如地動


全世界還有3個國家還保留戶籍制度。戶籍制度與資源分配和人的各項福利有關。過於二元制的戶籍制度對一個國家一個社會的長遠發展是非常不利的。因二元戶籍制度的侷限性,不同部門,不同行業,不同工作,城市與農村,發達城市與小鄉鎮的福利和待遇會有天壤之別,比如就業,工資,醫療,教育,退休,保障等差別巨大。在哪些二元制戶籍制度國家,不管你什麼大學畢業,多有才華,你不是這個城市的人,對不起,不會有單位接收你。所以城市人永遠是城市人,農村人永遠是農村人,階層固化,利益層面的固化會導致社會精神層面僵化和矛盾。古民諺:“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崽打地洞”。這句話道盡了人為劃分階層的無奈。在存在嚴格戶籍制度的社會,有的人為了一個一線城市的戶口,花上十幾萬幾十萬都在所不惜。有的有錢有權的人為了進了一個體制內的工作崗位,不惜一切代價,而那些來沒有大城市戶籍的創業人才,技術人才,甚至高學歷專業人才等則進不了這些單位。這樣,戶籍制度就成為了腐敗和特權的附庸,低價值地域性戶籍的普通人想入城難上加難,甚至一些人買了房也不給戶口。這樣戶口就被打上利益的和不公的標籤。



美國對人的管理通過護照、駕照與社會安全號來管理(三證),但只是個身份確認,與工作福利地域限制無關。美國社會是一個人力資源自由流動的國家,不管你原籍在哪,你在哪裡工作就享受哪裡的福利待遇,人人平等。戶籍制度人為把人分為三六九等,人為製造不公。但美國法律不允許這麼做,不因為別的,就是為了公平公正。美國從建立開始就不存在戶籍制度,但美國資源配置從來都沒有受到過不公的置疑。

美國人的醫療保險是僱主購買或個人交費,一家一個人交費全家享受,不管大病小病都報銷。美國人實際上交很少的錢享受高質量的醫療。美國只所以收一點費用的基礎是美國的人均收入很高。那些沒有工作的政府則全包。美國的福利五花八門,甚至有許多懶人全家都不工作,靠吃政府救濟生活,什麼水電奶粉住房全包,連汽油補貼都有。

也許你並不知道,在全世界近200個國家當中,只有3個國家採用嚴格戶籍制度。什麼是嚴格戶籍制度呢?就是本地福利比如入學、醫療保險、購房等只能由本地居民享有。在非嚴格戶籍管理的國家,戶籍所在地只有統計意義,公民不會被國家機關和公共機構區別對待。也就是說,嚴格的戶籍制度限制了公民在生活與就業方面的自由流動。 至今仍然實施這種制度的國家只有東方大國、朝鮮、貝寧(非洲西部小國)。 朝鮮是全世界對公民管制最為嚴格的國家。所以朝鮮實施嚴格戶籍制度並不奇怪。朝鮮人民要離開本地去外地出差、探親、旅遊都必須事先經過政府的批准。 但西非小國貝寧為什麼也實施嚴格的戶籍制度?那是因為在1972-1989年期間此國曾宣佈推行馬L主義,並引入朝鮮顧問,所以也採用了朝鮮模式。然而從1989年12月7日起貝寧放棄了馬L主義並於1990年12月2日通過“建立民主、法治、多元化新國家”的共和國憲法。但時至今日,貝寧政府、議會多次提案要求改革戶籍制度,但因為遭到許多既得利益者的反對,所以一直還是雷聲大雨點小。



東方大國是上世紀五十年代才實施嚴格戶籍管制的。另外,東方大國的戶籍制度還有一個特色,就是區別了農業戶口與城鎮戶口。 對於是否應該實施嚴格的戶籍制度,支持與反對者各執一詞。但戶籍限定製度的既得利益者只是少數人,大多數人非常不同意。

維護戶籍制度者們的理由是,第一,限制人口流動有利於對人口的管理,有利於“和諧穩定”。第二,在人口多,人均資源不足的情況下,用戶籍制度可以解決資源調配問題上的矛盾,優先保證本地人的利益以緩解跟外來人口的衝突。但是,全世界97%的國家都不這樣認為,包括人口大國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國等都不存在戶籍制度,越南2017年也廢除了戶籍制度,這在國際上被評論為是一種民主進步。


美國人有美國人的理由,同時也比較有代表性。第一,人口自由遷徙是公民的基本權利,政府沒有任何理由剝奪這種權利。第二,在人口多,人均資源不足的情況下,更需要通過自由競爭而不是戶籍限制來調整各地的人員組成。也就是說,誰能在“好地方”生活,不是由出身決定,而是由能力和貢獻決定。第三,有利於勞動力人才的流動和資源的流動,促進國家的發展和強大。第四,促進資源公平公正配置,縮小貧富差距,有利於社會的和諧進步。

我朋友在美國工作,但我朋友並沒有美國的國籍。但我朋友除了不享有政治權利(選舉與被選舉)權利外,其他方面我與美國公民完全一樣。比如,我朋友一家人的醫療都是免費的,小孩入學也與美國居民完全相同。美國無戶籍,而社會更和諧,更發達,更先進。


神碼人生


美國沒有戶籍制度的原因就是稅,而中國的戶籍制度根本上是福利。

從歷史淵源上講,美國是一個殖民國家,所有的人,除了可憐的印第安人,在當地沒有超過500年的歷史,而且是血腥的征服開拓史。

美國人的,骨子裡就透著遷移的血液。原本美國的西部可謂寥寥無人,隨著淘金熱潮,18到19世紀的西部大開發,美國西海岸逐漸熱鬧起來,但大多數人也是遷移過去的。

在美國人的腦子裡,只要在哪裡居住,就要為哪裡交稅,這是非常公平的事情。因為我們要享受到當地的教育、衛生、安全等各項保障。

美國人需要交的稅主要是聯邦個人所得稅、地方和州個人所得稅、房產稅、醫保和社保稅、消費稅、失業保險稅、公司所得稅、遺產與贈與稅。除了稅之外,還有一些房屋保險費什麼的。

因此,在美國納稅人的腰板是挺的直直的。只要沒有違法、逃稅的事情,政府部門就拿你沒辦法。

因此,美國人住到哪裡,去給哪裡交稅,到哪兒都是主人,絕對沒有異地他鄉的感覺。

在中國情況就不同了,從炎黃時代的各個部族,發展到夏商周的分封制,儘管秦始皇一統天下,封建勢力逐步成為最主要的統治階級,但是我們每一個地方可以說都有祖先打下的烙印,中國人敬祖先、拜祖先的傳統也是這麼來的。我們的傳統思想也是給子孫後代打下江山,讓他們有更好的生活條件。打江山易,守江山難。在長期的中國歷史中,固守祖宗家業,將祖先的家業發揚光大,是我們中國過去幾千年歷史一直在做的事情。

為了便於管理,政府才對生活在當地的居民以戶籍。即使在明清時代,叫做鄉老自治。甚至現在的新中國,我們都是以群眾基層自治組織、集體財產為主。

在這種基礎之上,延伸出對集體財產的佔有,有集體財產對大家福利進行照顧,進行交稅。所以,中國對企業、集體的稅費是最高的。

其實我們就可以看到很多隻需要當地戶籍就能佔有的福利。農村的集體財產所有、拆遷就不提了。比如我們的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無論你有沒有房子,只允許當地戶籍人員參加。全國最低基礎養老金是88元每月,北京市710元每月,上海市930元每月。這些都是妥妥的福利。錢是從各種徵收的稅費、全民所有制資產的盈利而來。

戶籍制度是一把枷鎖,房子是打開戶籍枷鎖的一把鑰匙。比如我們現在的教育就近入學,首先要考慮戶籍和房子都在所屬片區內的;第二層次要考慮戶籍當地、房子在所屬片區內的;第三層次要考慮無房子的戶籍人員;第四層次才是非戶籍人員,再根據房子有無劃分檔次。因此,我們的房價漲到天上去也是這個原因。

因此,中國和美國還是有很大不同,要想取消戶籍制度和附著在戶籍制度上的各種福利,還得需要非常深入的改革,轉變人們的思想。再說美國的非戶籍制度也不一定是最好的,對不對?


暖心人社


全世界只有三個國家有戶籍制度,如果沒有戶籍制度就會社會混亂的話,那麼這個地球早就亂成一鍋粥了。

在這些有戶籍制度的國家,戶籍由於捆綁了一系列的福利,因此成為稀缺資源。戶籍制度捆綁的最重要的幾項福利,就是醫療、教育、養老。一個城市的戶籍越難得到,說明這個城市的醫療、教育、養老的服務水平越高,居民可以得到的補貼越高。比方說,一線城市的醫療水平很高,而醫保的報銷額度也很比其他城市要高,因此一線城市的戶籍就更值錢,要求和門檻也更高。

美國由於是完全的市場化,居民可以自由遷徙,因此公民搬到某個城市居住,就自動成為那個城市的居民,擁有當地的選舉權和被選舉權。

教育方面,居民只要在當地居住,不管你是租房還是買房,都可以免費上你學區的公立學校,享受13年的免費義務教育,如果要上更好的私立學校,只要出得起錢都能上,私立學校都是市場化的,如果想上的人多,就會提高學費,通過學費來調節。

醫療方面,美國人一般都是繳納商業的醫療保險,不管你在哪裡看病都按一樣的標準報銷,交得多報得多。

養老方面,美國的養老金是按照你退休前的平均工資的一定比例來支付,不管你在哪裡工作,也是你退休前養老保險交得越多,退休後領得越多,跟你在哪裡居住沒有關係。

因此,戶籍制度在美國沒有存在的必要。

戶籍制度產生的主要原因,是由於在一定的歷史條件下,城市的公共服務和居民生活必須品提供能力不足,使得這些公共服務無法覆蓋所有在這個城市裡工作和生活的居民。實際上目前除了北京上海以外,其他城市落戶門檻都不算特別喝高,畢竟現在生育率逐年下降,為了經濟發展,各地“搶人”的現象將越來越趨於白熱化,絕大多數城市面對的將不是人口湧入造成的城市管理問題,而是人口不斷流失減少造成的經濟活力下降問題。所以說未來,隨著生產力的不斷提高和城市化趨於停止,戶籍制度終有一天將徹底成為歷史。


鹹魚學院


說美國沒有戶籍制度的人肯定是戴了有色眼鏡睜眼誰瞎話!美國人要沒有戶籍身份證怎麼去辦護照,駕照?更不用說辦理房產證跟稅務登記證!美國的稅務登記十分嚴格,由於美國的信息技術發達,基本上可以查到每一分錢的花費與收入,並以此作為納稅繳稅的依據。而且美國的法律十分嚴格,只要查到偷稅漏稅的一律重罰到傾家蕩產,而且很難再找到工作。

美國只是沒有暫住證,由於美國地區大,人口少,社會公共設施好,這使得他們不需要管控城市人口,只要你願意你就可以搬到城裡住。但是呢,並不代表你就可以隨意變更戶籍!不代表你什麼證件都不用辦!也不代表沒人來找你!比如變更生活地區那麼就得變更納稅登記地點,否則你將同時繳納兩個地區的個人所得稅,而且還會被以偷稅漏稅起訴。因為你無法證明你今年的所得是在哪個州賺的,美國的州律法不同,財政也各自獨立,不要說美國人高尚,關於到錢的事同樣爭破頭皮。所以呢,在美國生活,租房子不用辦暫住證,但是肯定得變更稅務登記地區。實際上對於屁民來說是一樣的。

因此,不是所有的外國月亮都是圓的!仔細去發覺會發現天下烏鴉一般黑。什麼鳥都是一樣的事。


優己


美國沒有戶籍制度為什麼沒有造成社會混亂?

美國是有戶籍制度的。美國是一個外鬆內緊的管理方式。看上去民眾可以自由遷移,並不受所在城市的限制。其實,美國走到哪都有有蹤可查,並不是中國人想象的什麼戶籍管理制度。通常美國的身份證件有四種:護照、身份證、駕照與社會安全號。

首先,護照是出國才用的,通常不要美國國內使用,是由聯邦頒發。身份證,是以一個州為單位來頒發的,如果擁有一個州的身份證,可以享受到州一級的許多福利,比如有的小孩子,考上了外州的大學,他只要將身份證轉到另一個州,就可以享受該州公立大學的低價學費。

另一個在美國最常用的身份證,是駕駛執照。所有駕車的人,無論是什麼身份,都要有有效駕照,甚至一些州也為非法移民頒發駕照,目地就是加強人口管理。另外,所有在美國常住的人口,都可以獲得一個社會安全號。這一號碼終身不變,一查此號,你所有相關的資料都在內了。

雖然美國戶籍沒有將人綁在一個地方,但是,其中一個人任可相關的社會活動都是與這個戶籍相關的。比如你居住一個城市,如果是在這個城市界內,你可以到市政去申請各種幫助,與交涉事情。也可以參加競選,並且享受城市的好學區。如果你沒有居住在相關城市,則就不擁有這個城市的這些權利。人員的流動,在美國種州與各城之間是非常自由的,沒有任何限制,人們可以根據自己的工作與生活情況,到處遷移。但是這處遷移,並沒有造成社會管理混亂,你的駕照與社會安全號就已經將你固定在人口管理系統之內。而且這系統是全國、各執法機關可以共享的,非常容易鎖定一個人的行蹤。


美國生活速遞


戶籍制度並不是社會穩定的必要條件,這是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把人束縛在土地上做法。

美國從殖民地時代就無所謂戶籍。當年地廣人稀,最寶貴的是人,雖然英國王室也封了領主,可是民眾可以用腳投票,領主們只好放權搞自治,否則人全跑光了。美國建國初期沒有所得稅,是靠賣地來支撐財政,等從東岸到西岸的地全賣光了,才開始收所得稅,這樣更是人越多越好,就怕人走,那些過氣的城市比如一度輝煌的汽車城底特律,人口越老越少,問題就越來越多。

社會穩定在於良好的制度,讓民眾能安居樂業,以法治國,有法必依。美國的社會主要靠地方政權來維持,地方財政靠所得稅、營業稅和房產稅,特別是房產稅,因此一定要保證民眾安居,讓民眾買得起房、願意在這裡買房,這樣才能努力工作來供房。所以美國從上到下地控制房價,並且做好治安,讓民眾有一個安全穩定的居住環境。很多人來美國,覺得美國的生活很平靜,甚至和中國相比太平淡了,其實這就是社會穩定的一個表現。

如果社區治安不好,如果工作機會少,人們就會離開,流向工作機會多和社區條件好的地方,現在信息化,搬家後換個駕照就是了,都用不著挨個通知銀行,會根據你駕照信息、選民登記、車輛登記或者稅表上的地址把你的地址改過來。在美國這麼多年,換過不同的州、也在一個州里換過不同的縣,就當搬個家。

社會穩定與混亂,關鍵在於民心。


京虎子


任何一個國家處於快速人口城市化的階段時,都會遇到一定程度的社會問題,當大量人口從農村進入城市,從農業進入工商業,通常都會面臨兩個層面的問題,並帶來不同程度的社會矛盾:

首先是住房問題。美國沒有戶籍制度,人口遷移的自由度很高,1880年到1920年這個40年是美國城市化速度最快的一段時期,也產生非常顯著的住房困難,甚至一定程度的社會混亂,而這個問題最終之所以得到良好的解決,主要是利益於三個方面:其一是美國早期的住房開發與貸款協會,作為一個民間自助組織,為廣大的流動人口進行自住住房的開發提供了早期的資金支持,協會會員以定期儲蓄的形式向協會存款,之後可以獲得低息的貸款用於住房開發,這種形式解決了早期的住房問題。1930年代大蕭條之後,開發與貸款協會發展成為美國的儲蓄與貸款協會,高峰時期,接近40%的貸款由該協會發行;其二是美國的社會公共住房開發以及針對需求端的住房補貼,總體上這一部分比例不大,早期曾經發揮一定作用,後期逐步退出。其三是美國政府在不同階段都曾經推出針對低收入群體的住房貸款融資支持,從而讓他們有條件實現“住房夢”。事實上,不僅美國,處於類似發展階段的英國,以及戰後的日本,都曾經遇到類似的問題,事後來看,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實現流動人口的“住有所居”,住房不僅是一個經濟問題,也是一個社會和民生問題,凡是住房問題解決得好的國家,社會問題就沒有那麼嚴重。

其次是城市基礎設施與公共服務問題,人口大規模流入城市時,通常都會面臨城市公共服務不足的挑戰,美國同樣如此。這個問題也是發展過程之中逐步解決的,事後評估,最有效的方案,一是給流動人口提供教育、醫療等社會保障,提供基礎的社會安全網;二是通過水、電、道路等基礎設施,把流動人口及其社區納入城市的網絡,分享網絡紅利,讓他們進入城市發展的階梯。

總體上看,美國總體上比較好地解決了這兩大問題,並避免了社會的階段性混亂變成長期問題,從而有效推動了城市化的進程,也相應提升了美國的生產效率。



巴曙松


原因很簡單,不需要。

戶籍制度本身的用處,就一個詞兒:“編戶齊民”。

簡言之,將整個國家所有常住人口、流動人口,以其辦理戶籍的地點(出生地或居住地)進行登記,進而標定每個人的位置,通過定期修訂的戶籍,將帝國的每一個可用之人,變成“大冊”中的一個名字,一個數字。

至此,這些名字和數字,是國家,才是權力可以隨時調用的“資源”。

換句話說,在“編戶齊民”的體制下,本身“人”就不再是“人”,而是抹去人與人在人性、個性上的區別,隨時可用的“點”。

這也是“戶籍管理”這個詞兒中“管理”二字的要義,更是成龍曾經說的“中國人是要管的”的潛臺詞。

也就是說,中國的基層社會,乃至於類似的有“編戶齊民”體制的古典文明的基層組織形態,比如古巴比倫人、古埃及人等等,本身就是由這種基層“管理方式”塑造的,也就是被2000年的朝廷“管出來”的。

而美國社會的基層結構,實際上由“社區自治”為基礎,哪怕是“警政”這種“治安”工作,也不是“治安管理”的概念,而是由社區共同體共同購買的“治安服務”。

而整個社會到政權組織,實際上是由社會底層,由下向上的“堆積”而成的,現在看似複雜的國家形態,則是一級級、一組組的“服務”,公民購買這些服務付出的成本就是他們的稅金。

所以,美國的國家和公民的關係是交易,是買賣,是契約。

而中國,國家和臣民的關係是權力和義務,就是國家有權力操縱臣民的命運,而臣民對於國家,只有義務,任何服務都是國家願意賜予的,不願意給你的你也得不到。

所以,中國人一直盼著有明君降世,就是希望靠著明君“多賜予”一點點。

本身就是兩種權利意識,兩種生活方式,兩種生存狀態罷了。

當然,這是從基礎社會組織談的,在整個現代社會的服務狀態下,美國人也有個人身份證、社會安全號碼、駕照等等作為“人”的“服務標識”,這些是享受社會服務的基礎憑證。

不過,之前美國大選就有報道說有閉塞的美國人一輩子沒有身份證,也就是說,如果你不享受服務,也就可以隨意地自耕自治,自由生存,也不會妨礙到任何人,那麼社會和國家也會由著你。

所以,這種狀態下,中國人和美國人是完全無法互相理解的,而之所以有人會問出沒有戶籍制度為什麼不會造成社會混亂,其實就是“夏蟲不可語冰”,夏天就死的蟲子,哪兒見過冬天的冰雪?


劉三解


美國沒有戶籍制度不等於美國沒有身份證明。美國人一出生就有一個陪伴終生的唯一的社會保險號,工卡,成年後有駕照,不會開車的人有身份證。這些證件登記了姓名、出生年月、頭髮和眼睛顏色、身高、住址等詳細內容,住址變了要及時變更,一點也不比粗線條的中國的戶口簡單。

美國政府可以精準跟蹤每一個人的行蹤。甚至打開你的證件就可以看到你的信用、汙點、犯罪記錄等的詳細信息。美國由於發展平衡,給自由遷徙帶來便利。但你遷徙到另一個州並不能立即享受該州某些福利,需要滿足居住時間要求。

加拿大和美國基本相似。單拿釣魚來說,一個省州居民到另一個省州必須住滿6個月才能享受本省州居民優惠,購買更便宜的釣魚執照。

美國監視監聽本國人民更是無孔不入,電話、郵件那個都跑不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