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里几把扇子牵涉出来的一条人命,把社会的丛林法则讲透

《红楼梦》里不经意讲出来的故事,都透漏着世间冷暖。

我印象最深的是石呆子的故事。

他在书里并没有出场,只是通过平儿的嘴里讲出来。

这个石呆子家里穷得连饭都吃不了,却收藏着二十把扇子,上面全是古人的书画真迹。

贾赦看上了,便让贾琏去买。

偏偏这石呆子是个痴人,他说“我饿死冻死,一千两银子一把我也不卖!”

《红楼梦》里几把扇子牵涉出来的一条人命,把社会的丛林法则讲透

最后贾琏许诺给他五百两银子,而且还是先给银子再拿扇子。

石呆子还是不卖,声称“要扇子,先要我的命”。

贾琏是个有原则的人,这时候已经无奈了。

但是他们家“走狗——半路途中那里来的饿不死的野杂种”贾雨村知道了,这点小事,怎么能让老爷们为难呢。

于是贾雨村讹诈这石呆子,说他拖欠官府的银子,将他抓了起来,家产充公,作价变卖,这二十把扇子自然就以“公平合理”的价格卖到了贾赦手里。

这个故事可真是讲透了现实的逻辑。

《红楼梦》里几把扇子牵涉出来的一条人命,把社会的丛林法则讲透

对于贾赦这种老爷们来说,他们只要有想法,下面的人无论什么样的下三滥手段都能使得出来。

反正对于贾老爷们来说,你们要的只是结果,过程你们是不操心的。

甚至当贾赦把扇子捧在手里把玩的时候,他连个真话都不想听。

例如贾琏就说了一句:“为这点子小事,弄得人坑家败业,也不算什么能为!”

坏了贾赦把玩扇子的兴致,当即就把他按倒一通毒打。

对于贾琏来说,他是富贵人家的孩子,生活在象牙塔里,这么卑鄙下流的手段他当然是想不到的,即便贾雨村做到了,他也是不屑的。

不过对于他来说,他也理解不了石呆子,二十把扇子,给你五百两银子,你这样的穷光蛋,怎么就不爱银子守着两把破扇子呢?

要知道这是五百两银子。

《红楼梦》里几把扇子牵涉出来的一条人命,把社会的丛林法则讲透

二十九回里刘姥姥进大观园,她吃螃蟹宴,算了算一顿下来有二十两银子,惊得她直叫阿弥陀佛,说这够庄户人家吃一年的了。

五百两银子,那是普通人家二十年的花销。

你石呆子不卖,真的是不可理喻了。

而对于石呆子来说,这扇子可能是祖上败落后最后的荣耀,也可能是他情之所寄,这里是有他的精神和爱意,所以他不卖。

但是他以为自己拒绝金钱,就能守住这一切?

你能挡得住这世界上摆在桌面上的规则,却挡不住潜规则,贾雨村稍微动动手指头,就能玩弄你于股掌之上,到头来什么都是人家的。

第一百零七回里,北静王提到这事,就说“惟有倚势强索石呆子古扇一款是实的, 然系玩物,究非强索良民之物可比,石呆子自尽,亦系疯傻所致……”这石呆子的性命果然随着扇子丢失一起丢了。

《红楼梦》里几把扇子牵涉出来的一条人命,把社会的丛林法则讲透

其实贾雨村这方法叫“巧取”,这又是动官司,又是想罪名的,够给石呆子的面子了,换做薛蟠的做法,直接把你打死,东西拿过不就得了。

薛蟠虽然也是富贵人家的孩子,但他开当铺做生意,却并不生活在象牙塔里,他是丛林社会里带着王者光环长大的,他的行事规则就很简单,想要,拿过来就是了,反抗,打死就行了——自然最后有贾雨村这样的会给他收场。

仔细想想石呆子这个人也大有深意,一个食不果腹的人,却珍藏着古玩字画,他想必祖上也阔过,才有这等才情。他其实就是失去富贵加持的贾宝玉,没有了富贵,宝玉这等生活在精神世界里的人,在社会丛林里是会迅速豺狼虎豹们吞食得干干净净。

这种逻辑,曹雪芹在书里早就过了。

元妃省亲的时候点过四部戏,其中一出就《豪宴》,这出戏出自《一捧雪》说得就是嘉靖年间,严嵩的儿子严世蕃看上了莫怀古的家里祖传玉杯一捧雪,强行索要,莫家将奉上一个假的,但被严世蕃身边的忠实狗腿子汤勤(贾雨村的角色)识破。严世蕃生气,令人前到莫家去搜,莫家弃官逃走,结果走到蓟州被抓。严世蕃命令蓟州总镇是戚继光将莫家人就地正法。莫家仆人愿意代主人而死,戚继光将这个仆人杀了之后,将人头送往进城。但被严世蕃忠犬汤勤再次认出人头有假。于是锦衣卫出马将戚继光也抓了,锦衣卫指挥使陆炳为了营救戚继光,就坚持人头是真的,但汤勤是关键的污点证人,为了说服他,陆炳发现汤勤一直垂涎莫家的小妾雪艳,于是就说服雪艳嫁给汤勤。雪艳就在洞房花烛夜刺杀了汤勤,随后自刎。

《红楼梦》里几把扇子牵涉出来的一条人命,把社会的丛林法则讲透

就这么一个故事,看完,觉得不值,不就是一个杯子,给了就是了,换取现实中的富贵与安稳不好吗?

要知道拥有比你有权有势的人喜欢的东西,这本书就是一种罪名。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左传》上早就把这个道理讲透了。

说得是虞叔有块宝玉,虞公想要得到,虞叔没有给他,然后,虞叔为此而感到后悔,说:“周这个地方有句谚语说:‘匹夫无罪,怀璧其罪。”于是就把宝玉献给了虞公。

只不过他献出去,虞公过两天又来要他的宝剑,虞叔便不再忍让——反抗——胜利。

这当然是理想的结局,现实中反抗,估计最好的结果就是《一捧雪》结局这样的,雪艳拼死相抗,不过杀了一个汤勤——狗腿子而已,鱼死网不破。

但即便这样也要反抗,孔夫子说的“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石呆子这样的人也算秉承了一份精神。

《红楼梦》里几把扇子牵涉出来的一条人命,把社会的丛林法则讲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