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超大和”級戰列艦的航速水平怎樣,為什麼沒有大力建造?

3014房間


超大和(A150方案)的設計指標是要達到30節的航速,也就是要領先美國的南達科他級戰列艦的27節速度。然而從後面大和的時速看這個指標完全是空重樓閣,因為排水量7萬1千噸的大和級也只能達到27節。日本在動力系統方面其實是落後英美不少的,91000噸的超大和想達到30節純屬痴人說夢,真造出來航速能有25節就謝天謝地了。即使真的能達到30節,既跟不上自己的重巡和航母艦隊,也追不上不上美國的航母艦隊和後建造的衣阿華級戰列艦(33節)。

超大和級圖紙

大和級圖紙

超大和完成設計的時候已經是1941年初,雖然此時太平洋戰爭尚未爆發,但日本被美國封鎖了好幾年,已經沒有充足的鋼鐵資源。此時已將造船資源優先傾斜到航母製造上。隨著時間的推移,太平洋戰場日本一敗塗地,鋼鐵資源更加吃緊,大和級也僅僅建造了3艘(其中一艘直接被改造成航母),更不要提動力沒著落,排水量91000噸的怪物了。而且就大和級實際超低的作戰效能,即便日本資源充足,也不會再造大型戰列艦了。超大和級4座雙聯裝510mm的主炮和大和級3座3聯裝460mm的主炮,無非是口徑大一點,射程遠一點,但際作戰能力提升十分有限。這是因為日本的戰列艦直到44年才裝備雷達,而且探測距離比較弱雞,無法有效在戰場捕捉到美方的航母艦隊;航速也追不上美軍的主力航母。而美軍的航母卻可以在幾百公里距離上就對任意戰列艦發起攻擊。所以說戰列艦這種裝備已經嚴重過時,投入大量的資源是非常不合適的。至於說比大和級增加了不少裝甲,也只是比大和級晚沉一會的問題,沒有本質區別。


紙上的宣仔


“超大和”是一級停留於計劃中的戰列艦,並沒能真正建成。

這級軍艦源自日本海軍1942年制定的《第五次追加計劃》(簡稱“五”計劃。“大和”為“三”計劃,“大和”改進型為“四”計劃),設計代號A-150。該級軍艦的主炮,原計劃採用和“大和”相同的460毫米炮(曾出現兩種討論方案,1是裝備3座3聯裝,另一方案是裝備4座雙聯裝),後來則修正為裝備510毫米口徑的巨炮,計劃裝備3座510毫米口徑主炮(代號“甲炮”)。

“超大和”設計時的假想敵是美國海軍新造的“北卡羅來納”級戰列艦(North Carolina),“北卡”的航速為27節,“超級大和”的設計航速則為駕乎其上的30節。

“超大和”原計劃建造2艘,即“第798號艦”“第799號艦”,定於1945年竣工。然而在工程即將開始時,日本海軍遭遇了中途島海戰的巨大損失,主力艦建造的重心轉移到航空母艦上,以圖急速補充中途島海戰中損失巨大的航母兵力,“超大和”的計劃額度改成了建造航母,這級設計排水量9萬餘噸,裝備460毫米厚裝甲、510毫米口徑巨炮的鋼鐵怪獸,最終只停留在了紙上。


海研會


“超大和”的航速也是日本人關注的焦點。在伴隨航母編隊作戰時,“大和”級27節航速顯得低了點。“大和”級的主機汽缸的蒸汽進氣壓力25千克/釐米2,蒸汽溫度為325℃,按當時標準看,這兩項數值一般。美國同類主機分別是40.6千克/釐米2和454℃,因而美國軍艦主機單位功率大、結構緊湊,比日艦用主機節省了25%的佔用空間。由此,日本人決定為“超大和”級研製新主機,使上述兩項數值分別達到40千克/釐米2和400℃,這樣一來,主機功率就可提高到19萬馬力,航速則相應提高到29節。
“超大和”級的建造週期“超大和”級原計劃於1939年開工1943年入役,但由於一系列變故,使得設計方案多次改動。我們假設經過七改八改,日本人鐵了心就是要造這條艦,到底需要多少時間才能把它造出來呢?美國的“依阿華”級用了3年,“大和”號用了4年,日本有人由此推斷“超大和”級要用5年才能造出來。
之所以比美國人慢,日本人認為一是日美兩國的工業水平差距不小,二是開戰後日本沒有及時轉入戰時生產體制,因而拖了“超大和”級的後腿。美國在1940年就轉人戰時生產體制,因而其軍工生產突飛猛進。反觀日本,直到1943年,其造船業仍受和平時期的“工廠法”掣肘,致使日本造艦速度更加不敵美國。
其實這是日本式的邏輯。日本是最早開戰的國家,從1931年侵佔我國東三省開始,歷經1937年爆發的中日全面戰爭、1939年蘇一日諾門坎戰爭(是役日本人被蘇聯打慘了!號稱“皇軍精銳”的關東軍被打得屍橫遍野、清不成軍、顏面盡失!),再到1941年日本為偷襲珍珠港所進行的緊鑼密鼓的備戰,都說明日本是進行戰爭準備時間最長和最充分的國家。所以日本方面關於“超大和”級建造週期的推斷也是不客觀的。
更多內容詳見《兵器》雜誌2000年第05期。

兵器


先看數據吧,計劃的紙面數據

  • 基準排水量:80,000噸
  • 滿載排水量:超過 100,000噸
  • 全長:不明
  • 全幅:不明
  • 速度 不明
  • 續航距離:不明
  • 武裝
    • 45口徑510毫米炮:2 連裝3座
    • 副炮:不明
    • 65口徑100毫米高射炮:2 連裝12座
    • 對空機槍:不明
    • 艦載機:不明

這是目前紙面資料中最完全的版本了。

題主的問題中,推斷的航速是31節。在一艘戰艦沒下水試航前所有推斷數據做不了準。

重點說說為什麼沒有建造吧。

第一是沒錢。

日本建造三艘65000噸的大和艦就已經耗盡了海軍的預算了,因此計劃於1942年開始建造的超級大和可以在1946年下水,但日本在二次大戰的時候並沒有從戰場中取得太大的經濟利益,因此超級大和戰列艦就只能停留在設計人員的圖紙上以及日本海軍的夢想中。

第二是過時了。

在建造大和級戰列艦的時候原計劃建造四艘。其中大和與武藏號戰列艦順利下水,然而在太平洋戰爭中航母搭配艦載機的模式已經將戰列艦虐的體無完膚。因此第三艘大和級戰列艦信濃就直接改成航空母艦下水並且第四艘直接停工。

大和和武藏都是作為戰列艦被航空母艦擊毀,而信濃號則被潛艇擊沉。


第三效費比問題。

大和出航一次需要耗盡6500噸燃油,日本本身並不產石油,因此大部分石油被供應給航空武器使用。致使日本的大型戰列艦大部分時間是無法出擊的。

而作為比大和號還要巨大一半的超級大和出航一次所需要的燃油直接超過萬噸,這樣的耗油黑洞以日本在二戰時間的資源是難以支付的。

即便造出超級大和號戰列艦的話,日本也僅僅是再添了一座大和飯店而已,因此完全沒有必要製造這種戰機都用不起的戰艦了。


軍武數據庫


日本“超大和”級戰列艦僅僅是停留在紙面上的一種戰列艦,是“大和號”的下一個戰列艦計劃,但由於二戰日本技術水平及財力限制,這種設計已經超出了日本的建造極限,流產是肯定的。



根據日本海軍設想,“超大和”級戰列艦不但在排水量,艦體裝甲,主炮口徑上有所增加,速度還要比“大和號”更快,這就像要求你必須多吃肉還不能長胖一樣不切合實際。至少在當時的科技水平下,要實現這樣的設想無異於痴人說夢。



直到二戰後期改進型鍋爐出現才使這一設想成為可能,但也僅僅是理論上的可能。甚至可以超過“大和號”的27節航速,達到29節多。但這時日本已經經歷了中途島海戰,嚐到了航空機威力,並且需要更多的資源重新打造航空母艦,一艘大和級戰列艦可以建造12艘航空母艦,因此“超大和”級戰列艦隻能擱淺。



究其原因,1.日本國土狹小資源有限,技術上不足以支撐建造“超大和”級戰列艦。2.當時的戰爭天平已經倒向盟國,沒有太長的時間給日本建造研究“超大和”級戰列艦。3.戰列艦在二戰中已經落伍,依靠艦炮的時代已經結束,對戰爭起不到太大的作用。也基於以上原因日本放棄了對“超大和”級戰列艦建造。


快速軍事一點通


A150方案計劃航速30節,然而其排水量於大和級相差不大,主炮組重量跟大和級基本也相當,而主裝甲帶厚度計劃提升到460毫米(大和級410毫米),我就不知道航速提升到30節所需增加的輪機重量從哪兒砍了,要知道大和級為了達到27節航速在減阻上甚至連風阻都考慮了,A150上哪兒再去挖潛去。



至於大力建造,題主純屬想多了,當時日本能夠建造大和級戰列艦的只有吳海軍工廠,橫須賀海軍工廠和三菱重工造船廠一共三個船塢,A150型頭兩艘建造序列號798和799號,798號計劃使用信濃號的船塢,而799號則計劃用吳海軍工廠建造大和號和大和級四號艦(建造序列號111號)的船塢(也有號稱799號會用新船塢的),而按照建造週期信濃號(1940年中開工)最快也得到1943年底1944年初才能把船塢騰出來(實際上信濃號下水是1944年10月,但是需要考慮到41年底到42年中的延誤和設計變更),而111號要1940年底才開工,騰出船塢可能要到1944年中了,而大和級還有一個五號艦797號(改大和型)要造——我不知道還得怎麼才算大力建造……


DDG的老船塢


超大和級在現實裡是沒有建造出來的,在戰艦世界裡依然也沒有。戰艦世界裡日系最高X級是大和。但是推測一下超大和的性能也不是不可以。

歷史上,軍迷們很喜歡把日本大和和美國衣阿華作對比,各種腦洞雙方如果對戰了會如何?可你看在遊戲裡,大和是十級,衣阿華是九級。

而美系十級戰列艦蒙大拿也是一艘計劃建造的戰列艦,並未實際建成。這麼一看,超大和在遊戲裡,必然是11級戰列艦了,至於性能如呢?

你拿衣阿華打大和是什麼感覺,那麼拿蒙大拿打超大和就應該是什麼感覺。拿大和打衣阿華是什麼感覺,那麼拿超大和打蒙大拿就應該是什麼感覺。


戰艦世界


這種問題其實沒有意思,隨著技術進步,裝備能力會出現跳躍性變化。二戰後期,武器裝備的理念出現了超越性提升,尤其是美軍,不管是軍事理論還是裝備能力都領先同時代,這才是二戰中美軍佔據優勢的根本。當時的德國在戰爭開始初期大力推進步兵裝備,在裝甲戰車的技術上進行全方位的提升,在戰場上快速轉移能力遠遠超過對手,結果就是我們知道的。問題是當時德國國內在理念上已經有了裝備空中力量的苗頭,只不過還沒有達到制空權控制的程度。就這一點,美軍也是在後期在足夠的生產能力支持下才勉強實現的。

退回來說海上力量其實也是同樣的道理。日本人在中期就已經發現了這個問題,這也是後期海戰全都是制空權爭奪的原因。應該說日本人的學習能力超強,只不過戰爭的消耗不是他們能承受的,戰敗不可避免。

在這裡不得不承認,用空間換時間是難以想象的戰略構想。中國戰區在二戰中形勢的變化確實體現了戰略思想家的偉大。

戰爭在很大程度上能夠快速推進科技發展,現階段全世界有能力發展軍事能力的國家都在通過各種方式提升自身的防禦能力。但是就我個人立場來看,應該又是一個新的戰略構想及戰術理念時代了,絕大多數國家應該是沒有走到正道上。


長空雄鷹46


艦政本部在制訂“超大和”的研製方案時對船體,動力系統的改動不大,航速仍然維持在“大和”級水準。需要注意的是,直到日本與美國開戰為止,4艘“大和”級的建造工作仍尚未完成,隨著航空母艦重要性的凸顯和建造資源緊張,“大和”級三號艦“信濃”被改建為裝甲航母,四號艦111號也未能繼續建造,有機會冠絕戰列艦口徑與噸位排行榜的“超大和”,自然也被封存進圖紙櫃,其巨大的身影只存在在後來的軍迷們的無盡遐想之中。


鐵血西風M


戰列艦,在二戰已經是被淘汰的戰艦。如今早已超過用大炮決定勝負的時代。

如果再建裝有巨炮的戰列艦,二戰是飛機的靶子如今是導彈在海上移動的活靶子。

即便戰列艦全部升級為導彈防禦和進攻也不能有效的低於全方位的飽和打擊。

有這些戰列艦的錢還不如多建幾艘巡洋艦,驅逐艦,護衛艦合適。他們可以飛散的形成相互覆蓋的防衛攻擊火力網。比幾艘目標巨大的超級戰列艦合適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