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7-9700K+ROG Z390裝機秀,附與8700K遊戲性能對比(裝機篇)

前言

好久沒有發過裝機的文章了,趁著開學時期又騙別人裝機了,不過要求真是越來越刁鑽,這位朋友從前是不怎麼玩PC遊戲,自從今年2月份EA半路殺出個Apex英雄,玩了幾個小時又上癮又喊機器卡頓,最後無奈之下就只好問下硬核,本人當然是直接忽悠一頓叫他直接換機器了,另外難得裝一次機,正好也藉此機會測試對比一下9700K和8700K的遊戲性能。

i7-9700K+ROG Z390裝機秀,附與8700K遊戲性能對比(裝機篇)

CPU:Intel i9-9700K盒裝

散熱器:恩傑NZXT Kraken X62 280mm

主板:ROG MAXIMUS XI HERO M11H

內存:美商海盜船復仇者RGB PRO DDR4 3600 8GBx4(兩套)

固態硬盤:暫時缺失,等待PM 981 1TB好價

顯卡:微星GTX 1660 Ti GAMING X/微星RTX 2070 GAMING Z

電源:美商海盜船AX1600i 1600W全模鈦金認證

機箱:酷冷至尊坦克兵加強版白色

風扇:恩傑NZXT Aer RGB 12cm/14cm+HUE控制盒

顯卡支架:九州風神GH01 A-RGB

合照裡面看似是兩套主機的配件,其實不然,顯卡都是借來對比測試的(機主還沒決定好是泰坦XP還是2080Ti),8700K是硬核自己的,內存另外一套是和其他朋友合併購買的(想搭成黑白配),硬盤最近倒是行情挺好,三星PM981 512GB接近500大洋了,再等等就直接入手1TB的。至於這些配件選擇的緣由,有興趣可以慢慢細聽,不然就直接跳過飛到對比部分吧。本文圖文過多,只好分成上下兩篇,上篇是配件開箱、整機和燈光展示,下篇則是重點的開機測試。

常規配件開箱

i7-9700K+ROG Z390裝機秀,附與8700K遊戲性能對比(裝機篇)

CPU部分選擇,硬核考慮的是兩個問題,一個是散裝和盒裝的挑選,另外一個是具體型號的糾結。第一個問題很快就給解決了,因為機主一看說散片沒有包裝就打死都不要,這樣也好畢竟給別人裝機多點保障總是沒有錯的。第二個問題,機主本身只有遊戲這個單向需求,不然肯定選擇9900K為佳,後來硬核又想起9700K沒有超線程技術,但9700K作為是第九代U面世價格和8700K也差不多,正所謂買新不買舊所以才敲定9700K,但測試結果是令本人詫異的。

i7-9700K+ROG Z390裝機秀,附與8700K遊戲性能對比(裝機篇)

這顆9700K產地是馬來西亞的,貌似和越南猴子產的沒有區別,因為哥斯達黎加才是大雕吧,不過這一切都是傳聞,誰又會知道真相呢?況且這裝機也是遊戲用途,超頻幅度遠遠不是機主所關心的。

i7-9700K+ROG Z390裝機秀,附與8700K遊戲性能對比(裝機篇)

CPU沒有其他配件,自第六代酷睿以來就沒有原裝風扇了,換個說法就是這類用戶本身就需要更高階的散熱器,預算比較多,反倒給Intel節約一大筆成本了,不愧是牙膏大廠。

i7-9700K+ROG Z390裝機秀,附與8700K遊戲性能對比(裝機篇)

9700K本體,突然有點擔心一個問題,6月份第三代銳龍處理器就上市,到時候朋友會不會K死我呢,哈哈。

i7-9700K+ROG Z390裝機秀,附與8700K遊戲性能對比(裝機篇)

主板的選擇,直接上的是高階ROG,沒有太多的原因,1000多元的Z390主板,為什麼非要選擇3000元的ROG呢?還不是因為ROG自帶信仰光環(朋友也是受影響的),另外現在的小年輕都喜歡光汙染,AURA神光同步是三劍客之中最好的RGB選擇。

i7-9700K+ROG Z390裝機秀,附與8700K遊戲性能對比(裝機篇)

ROG MAXIMUS XI HERO M11H辨識度還是很高的,整體就是延續ROG的裝甲風格,相對同價位的主板外觀會更加沉穩一些。ROG的敗家之眼很多不懂得DIY的朋友也會知道,或許這就是信仰的力量吧,加上華碩的出貨量還是擺在眼前的。

i7-9700K+ROG Z390裝機秀,附與8700K遊戲性能對比(裝機篇)

M.2散熱片+PCH散熱片一體化,這種設計在中高端主板上是很常見的,因為這樣可以更充分利用空間,一體統一也美觀一些,另外在M11H這塊PCH散熱片上是有LED燈位的,亮起機來ROG之眼就閃起來的,不過只要裝上長度非公顯卡,很大一部分就會被遮擋住,這一點不知道主板廠商會不會想到如何改善了?

i7-9700K+ROG Z390裝機秀,附與8700K遊戲性能對比(裝機篇)

一般單個M.2插槽即可滿足,M11H主板上端這個M.2_1插槽是支持SATA和PCI-E 3.0 X4兩種模式的,不過長度只兼容2242/2260/2280三種長度,而下端的M.2_2插槽只走PCI-E 3.0 X4,長度在前者基礎上增加22110類型,散熱片設計很挺精緻的,有拉絲處理和黑色條紋分割的一面。

i7-9700K+ROG Z390裝機秀,附與8700K遊戲性能對比(裝機篇)

作為入門級ROG產品,供電方面規模其實沒有落下,10相供電並聯設計(8相CPU使用,2相核顯使用),這數量雖然是和STRIXZ390-E持平,但內部的MOSFET和電容、電感都要更受一籌的。但硬核這位朋友也不懂也不在乎這些,ROG本身才是關鍵所在呀。

i7-9700K+ROG Z390裝機秀,附與8700K遊戲性能對比(裝機篇)

M11H預留的接口和元件非常多,位置佈局也合理,4pin 12V RGB和3pin 5V RGB接口各有兩個,CPU_OPT、CPU_FAN和AIO_PUMP三個散熱器接口並排連在一起了,接線的時候更方便整理,DEBUG燈和Start按鈕也是方便得很,這些都是高端主板擁有的特性。

i7-9700K+ROG Z390裝機秀,附與8700K遊戲性能對比(裝機篇)

內存插槽沒有市面上流行的裝甲加固設計,事實連旗艦的R6E也是如此,最高支持DDR4 4266MHZ雙通道規格(M11G兩條插槽可以上到4700MHz,可能和電路設計有關係)

i7-9700K+ROG Z390裝機秀,附與8700K遊戲性能對比(裝機篇)

音頻部分M11H主板比較跟隨主流華碩大部隊,SurpermeFX音頻芯片,支持第三代聲波雷達,固態電容是尼吉康的,應該是使用最多的方案了。

i7-9700K+ROG Z390裝機秀,附與8700K遊戲性能對比(裝機篇)

I/O接口豐富也是選擇M11H的原因之一,配備一個Clr CMOS和BIOS Flashback,前者相當於拔掉BIOS電池清空信息,後者是USB設備刷BIOS用的,接口方面包含一個PS/2(這類鍵鼠對於遊戲玩家還會使用嗎?)、HDMI、DP接口、兩個USB 2.0接口、兩個USB 3.1 Gen1接口、四個主板芯片自帶的原生USB 3.1 Gen2接口(Type A和Type C)、RJ45網絡接口以及S/PDIF光纖接口和五個音頻接口,一體化I/O面板在高端主板越來越是趨勢,不止M11H這種ROG產品,下階也開始普及了。

i7-9700K+ROG Z390裝機秀,附與8700K遊戲性能對比(裝機篇)

配件方面,個人只看好這塊Intel AC-9560無線千兆網卡,支持802.11ac協議、藍牙5.0、雙頻 2.4/5GHz,天線還類似不規則的圖形,朋友一看就知道很有ROG信仰了。

i7-9700K+ROG Z390裝機秀,附與8700K遊戲性能對比(裝機篇)

內存最近也是利好消息,基本一套DDR4-3200 8GBX2可以在800元內搞定,買這兩套是為了混搭黑白色(另一套跟別人湊著一起的),雖然Z390主板上只能達到雙通道工作模式,但朋友使用習慣是無限量掛著程序在後臺,自然32GB大容量就成為了剛需。

i7-9700K+ROG Z390裝機秀,附與8700K遊戲性能對比(裝機篇)

復仇者PRO黑色

i7-9700K+ROG Z390裝機秀,附與8700K遊戲性能對比(裝機篇)

復仇者PRO白色

i7-9700K+ROG Z390裝機秀,附與8700K遊戲性能對比(裝機篇)

復仇者PRO系列的最大購買價值,很大程度來源於其美商海盜船的iCUE軟件,它能夠聯動其他海盜船RGB產品進行同步,可控制的豐富度高,每條內存有10個可獨立控制LED顏色的區域,散熱馬甲方面和其他牌子沒多大區別的,看中的是軟實力聯動。

i7-9700K+ROG Z390裝機秀,附與8700K遊戲性能對比(裝機篇)

具體到參數方面,兩套只有顏色上的區別,時序參數都是CL18-19-19-39,芝奇TRIDENTZ那套是CL17-18-18-38,性能只能說是略為落後一些,因為這款內存推出的年份比較早,大概是幾年以前了,這點差距個人感覺還是能接受,畢竟不太追求超頻性能了。

i7-9700K+ROG Z390裝機秀,附與8700K遊戲性能對比(裝機篇)

仔細看復仇者PRO的LED區域,其實是有劃分成四個等份的,剛好也迎合了10個可獨立控制的LED的說法,發光區域看似統一又不可分離。

i7-9700K+ROG Z390裝機秀,附與8700K遊戲性能對比(裝機篇)

散熱器的選擇同樣有點另類,因為買的是NZXT KARKEN X62,這就意味著又是一套獨立控制的RGB體系,只不過朋友挺喜歡這種鏡子般的水冷頭,而且還帶有漩渦式LED效果,KARKEN型號很多,280MM的敲定是因為散熱強於主流常見的240MM,兼容性又比大塊頭的360mm好太多,總得來說是一個較為平衡的決定。

i7-9700K+ROG Z390裝機秀,附與8700K遊戲性能對比(裝機篇)

冷排風扇是不自帶燈光的,看扇葉數量和形狀應該是偏向風量的定位,畢竟一體式水冷排的厚度和鰭片決定了這樣設計,這裡沒打算更換Aer RGB風扇,因為自帶的冷排扇性能還是不錯的,Aer RGB風扇考慮的是安裝在機箱內部形成風道。

i7-9700K+ROG Z390裝機秀,附與8700K遊戲性能對比(裝機篇)

風扇參數,140mm尺寸,12V DC/0.35A/4.2W

i7-9700K+ROG Z390裝機秀,附與8700K遊戲性能對比(裝機篇)

NZXT KARKEN最大的賣點在於水冷頭的設計,鏡面RGB效果,市面上有不少模仿的友商,另外預裝扣具也是很方便的(Intel的孔位,AMD需要自己更換),只需要裝好底座扣下去就能完事,減少了一個步驟。

i7-9700K+ROG Z390裝機秀,附與8700K遊戲性能對比(裝機篇)

實現強大的RGB功能,現階段要犧牲的是線纜空間,NZXT KARKEN X62需要連接一條燈光電源線和PC連接線,如果你的走線功夫稍有缺失,很容易就把線纏成一團了,但目前也只能通過這樣實現,畢竟不像內存那樣可以走通道實現供電和處理數據。

i7-9700K+ROG Z390裝機秀,附與8700K遊戲性能對比(裝機篇)

冷排長度是標準的280mm,溫馨提醒,目前市面上的一些標稱240mm水冷,其實冷排長度是接近280mm的,所以關鍵是看規格長度來判斷兼容性,硬核已經吃過一次虧了。

i7-9700K+ROG Z390裝機秀,附與8700K遊戲性能對比(裝機篇)

NZXT KARKEN X62同樣擁有AMD扣具,包括最新的AM4到比較舊的FM2+,全平臺覆蓋兼容。

i7-9700K+ROG Z390裝機秀,附與8700K遊戲性能對比(裝機篇)

機箱風扇選擇了兩套,一套是AER RGB 120mmx2,另一套是AER RGB 140mmx2,前者用於底部進風,後者原本想著安裝到冷排上,結果機箱空間衝突了,所以只安裝一個到尾部,另外AER RGB系列均需要HUE+控制器來驅動和調節,所以這裡配件都是花了不少大洋,主要是朋友追求外觀和RGB效果。

i7-9700K+ROG Z390裝機秀,附與8700K遊戲性能對比(裝機篇)

140mm AER RGB風扇的一些參數,看數據性能應該還可以,標明有長達6年的壽命。

i7-9700K+ROG Z390裝機秀,附與8700K遊戲性能對比(裝機篇)

120mm AER RGB風扇參數,HUE+控制盒是常見的5V供電。

i7-9700K+ROG Z390裝機秀,附與8700K遊戲性能對比(裝機篇)

AER RGB風扇在外觀方面沒什麼區別,最大的特色是周邊一環是RGB LED設計,因為LED數量足夠多,無論是亮起機還是調節起來,燈光均勻度很完美,並沒有說出現斷層。

i7-9700K+ROG Z390裝機秀,附與8700K遊戲性能對比(裝機篇)

HUE+控制盒,兩面材質不一樣的,也帶有LED效果,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安裝的時候度量好風扇的位置和線纜長度,不然這個盒子真不好擺放的。

i7-9700K+ROG Z390裝機秀,附與8700K遊戲性能對比(裝機篇)

HUE+控制盒上有一些接口,分別是供電的DC 5V、同步PC數據的USB接口以及兩個風扇燈光接口。

i7-9700K+ROG Z390裝機秀,附與8700K遊戲性能對比(裝機篇)

設計是來源洛杉磯和加州,生產是在中國。

i7-9700K+ROG Z390裝機秀,附與8700K遊戲性能對比(裝機篇)

整體連線概況圖,風扇和風扇之間可以通過一條線纜連接,最後一起彙總到HUE+控制盒,所以不用擔心接口不夠的問題了,如果想要走好這坨線,還真是很費時間的。

i7-9700K+ROG Z390裝機秀,附與8700K遊戲性能對比(裝機篇)

顯卡是借來測試用的,而不是機主最終的選擇,一款是微星GTX 1660 Ti GAMING X,另一款是微星RTX 2070 GAMING Z,這樣8700K和9700K對比起來說服力,畢竟是搭配不同級別的顯卡,這兩張顯卡都屬於微星GAMING魔龍系列,取代了以前紅龍的主流地位,GAMING X和GAMING Z(表明是類似閃電的定位)的主要區別在於核心頻率差異,後者其實要高出不少,但它們在RTX 2060產品以上才會有這樣的產品劃分。

i7-9700K+ROG Z390裝機秀,附與8700K遊戲性能對比(裝機篇)

背面就有個重點,如果你熟悉微星的顯卡,一定會知道著名的Twin Frozr散熱器,現在已經發展到第7代了,最早誕生於GTX 260+那款非公顯卡身上。

i7-9700K+ROG Z390裝機秀,附與8700K遊戲性能對比(裝機篇)

微星GTX 1660 Ti GAMING X的附件,安裝說明書從這一代開始變成了漫畫式的,自帶紅龍博士代言,還挺有趣味性的,不過語言居然是英文的,略顯不友好。

i7-9700K+ROG Z390裝機秀,附與8700K遊戲性能對比(裝機篇)

微星RTX 2070 GAMING Z的附件,和前者大同小異,最大的區別是多了一個顯卡稱重支架,可以減輕大型顯卡對自身和主板的壓力,還挺實用的一個配件。

i7-9700K+ROG Z390裝機秀,附與8700K遊戲性能對比(裝機篇)

兩款顯卡均是GAMING系列新的外觀設計,只不過在PCB和散熱規模上有所不同,相比於以前GTX 10系列的紅龍,少了紅色條紋的霸氣點綴,取代而之的是大量不規則分割設計,配色也變得更沉穩,留有一些類似凱夫拉條紋保持時尚感,所以才稱之為魔龍。

i7-9700K+ROG Z390裝機秀,附與8700K遊戲性能對比(裝機篇)

微星GTX 1660 Ti GAMING X側面特寫,靠左面設計有一處信息量極大的LED RGB燈,分別是MSI、Twin Frozr 7以及龍形圖案,旁邊的GEFORCE GTX只是單純印刷上去,正面導流罩也有四處條形式LED燈光,核心頻率方面,標稱BOOST最高達到1875Mhz,稍微瀏覽一下市面上其他顯卡,應該屬於最高梯隊的了。

i7-9700K+ROG Z390裝機秀,附與8700K遊戲性能對比(裝機篇)

微星RTX 2070 GAMING Z側面特寫,整體來說和前者沒什麼差異,只不過因為規模變大了,條形式的LED顯得更長了,LOGO LED燈的大小也是差不多的。核心頻率方面BOOST為1830Mhz(實際運行還會更高),也是屬於頂尖水平,畢竟Z代表著閃電水平了。

i7-9700K+ROG Z390裝機秀,附與8700K遊戲性能對比(裝機篇)

i7-9700K+ROG Z390裝機秀,附與8700K遊戲性能對比(裝機篇)

GTX 1660 Ti GAMING X和RTX 2070 GAMING Z都是搭載的第7代TWIN FROZR散熱器,扇葉上有交錯的“龍脊”,這是根絕空氣動力學來設計的,前者的風扇實測直徑有80mm,而後者直徑達到了95mm,具體散熱情況可以參考後面的測試。

i7-9700K+ROG Z390裝機秀,附與8700K遊戲性能對比(裝機篇)

GTX 1660 Ti GAMING X的外接供電是單個8pin,可提供225W的電力輸入。

i7-9700K+ROG Z390裝機秀,附與8700K遊戲性能對比(裝機篇)

RTX 2070 GAMING Z的外接供電是8pin+6pin組合,300W的量也不算是太吃電。

i7-9700K+ROG Z390裝機秀,附與8700K遊戲性能對比(裝機篇)

GTX 1660 Ti GAMING X在導熱介質上採用了三根6mm熱管和鰭片群覆蓋PCB,同時在工藝上保留了效率極好的迴流焊技術,配合兩個80mm風扇就能做到不錯的散熱效果。

i7-9700K+ROG Z390裝機秀,附與8700K遊戲性能對比(裝機篇)

而再看RTX 2070 GAMING Z的散熱規模,不但散熱鰭片面積更大,而且貫穿的熱管也更粗,數量更是達到了6根(其中一根是8mm),另外看到熱管下面的小孔就知道是迴流焊工藝。

i7-9700K+ROG Z390裝機秀,附與8700K遊戲性能對比(裝機篇)

對比下兩者的卡槽厚度,兩者都是越肩設計,GTX 1660 Ti GAMING X大概就是標準兩槽,而RTX 2070 GAMING Z目測是達到了2.5槽厚度,這是因為散熱規模更大造成的,配件方面它所以才會多出一個顯卡承重支架。

i7-9700K+ROG Z390裝機秀,附與8700K遊戲性能對比(裝機篇)

視頻輸出接口方面,GTX 1660 Ti GAMING X採用了DisplayPort×3、HDMI×1的組合,沒有保留DVI接口是這級別顯卡明智的設計,而RTX 2070 GAMING Z會比它多一個USB-C接口,其實是為了給下一代VR設備準備的(可以給手機充電)

i7-9700K+ROG Z390裝機秀,附與8700K遊戲性能對比(裝機篇)

最後兩者都是同一種設計的金屬背板,留有佈局規律的條紋式散熱孔,同時採用拉絲工藝摸上去更順滑,只是GTX 1660 Ti GAMING X不知道為什麼沒有MSI的LOGO了?

i7-9700K+ROG Z390裝機秀,附與8700K遊戲性能對比(裝機篇)

因為考慮接下來要購買的是旗艦顯卡,就想去市面上選一個顯卡稱重支架,恰好看到這款九州風神GH-01有A-RGB款就買了,支持華碩、微星、技嘉和華擎四大家主板廠商同步。

i7-9700K+ROG Z390裝機秀,附與8700K遊戲性能對比(裝機篇)

包裝背後是支架的一些參數,注意它是有兩種模式的高度支持,所以不用擔心機箱的大小了。

i7-9700K+ROG Z390裝機秀,附與8700K遊戲性能對比(裝機篇)

GH-01包括三個部分,顯卡支架本體,延長支架本體以及承托架一個。

i7-9700K+ROG Z390裝機秀,附與8700K遊戲性能對比(裝機篇)

可以看到背面的LED佈局情況,右側的燈珠會通過導光層均勻達到一條條格子上,這樣的設計是不會發生漏光。

i7-9700K+ROG Z390裝機秀,附與8700K遊戲性能對比(裝機篇)

加上延長支架最高可達到225mm,購買之前可以根據機箱規模和顯卡位置考慮,一般全塔也是沒有問題的。

i7-9700K+ROG Z390裝機秀,附與8700K遊戲性能對比(裝機篇)

承托架蒙上了一層類似硅膠的材質,用於緩衝和顯卡的接觸面,根絕顯卡的不同位置,只需要一顆螺絲就能調節。

i7-9700K+ROG Z390裝機秀,附與8700K遊戲性能對比(裝機篇)

連接的方式也很簡單,主板只要有5V 3PIN接口就滿足了,卡扣式的設計是九州風神的特色,大概是因為想多擴展一個5V 3PIN接口吧。

i7-9700K+ROG Z390裝機秀,附與8700K遊戲性能對比(裝機篇)

機箱方面的選擇,主要由兩個因素影響,第一個肯定是外觀,按F進入坦克是朋友的最愛,自然酷冷至尊這款坦克兵加強版就是最好的選擇,第二這款機箱是因為全塔式結構,兼容性和擴展性會更好,後期可能這位土豪會上雙路RTX 2080 Ti就不用擔心了。

i7-9700K+ROG Z390裝機秀,附與8700K遊戲性能對比(裝機篇)

整個機箱包裝最有價值的信息,包括尺寸、淨重、硬盤、風扇和散熱器支持等,加強過後的坦克兵更適合水冷排安裝了,並且硬盤存儲位更符合主流要求,雖然是一名老將,但這也是硬核仍然會選擇它的原因。

i7-9700K+ROG Z390裝機秀,附與8700K遊戲性能對比(裝機篇)

這款坦克兵加強版與老版本,在外觀上最大的差別是側面板改成了一塊半透明的鋼化玻璃,便於展示目前流行的RGB燈光效果,再說回本身的外觀設計,坦克兵的靈感是來源於粗獷的思維,越是菱角分明、結構越是複雜,歐美玩家都會比較喜歡這種,硬核其實也符合這胃口,但桌面和房間實在容納不下,這也是很多玩家拒絕的原因之一。

i7-9700K+ROG Z390裝機秀,附與8700K遊戲性能對比(裝機篇)

再看I/O面板的豐富度,和老版坦克兵區別是有一點而已,省去了不常用的ESATA(開孔位置封閉起來了),保留兩組USB 3.0和USB 2.0接口、3.5mm耳麥孔、風扇調速和燈光開關,只可惜沒有跟隨主流增設type-C接口,畢竟空間還是足夠的。

i7-9700K+ROG Z390裝機秀,附與8700K遊戲性能對比(裝機篇)

前面預裝了兩把120mm白光LED風扇,最大支持360mm冷排。

i7-9700K+ROG Z390裝機秀,附與8700K遊戲性能對比(裝機篇)

因為頂部設計非常粗獷,加上機箱單單淨重就達到了10幾KG,所以頂部的把手就有必要性,便利性+外觀質感雙贏的設計,尾部則是類似於汽車引擎蓋一樣,具有規則性的散熱開孔,而整個頂部是可以拆卸的,符合酷冷至尊的模塊化思想。

i7-9700K+ROG Z390裝機秀,附與8700K遊戲性能對比(裝機篇)

鋼化玻璃的固定方式稍微有點落後了,現階段很多高端機箱都採用半卡扣的方式了,這種四顆螺釘安裝和移除步驟都會麻煩一些。

i7-9700K+ROG Z390裝機秀,附與8700K遊戲性能對比(裝機篇)

想判斷一個機箱是否為全塔類型,看它屁股就知道了,坦克兵加強版PCIE插槽達到了9個之多,並且旁邊新開孔多了2個,因為這樣可以正面展示顯卡的RGB效果。

i7-9700K+ROG Z390裝機秀,附與8700K遊戲性能對比(裝機篇)

另一側面依然保留散熱孔,這裡一般是安裝機械硬盤的位置,也算是加強散熱了。

i7-9700K+ROG Z390裝機秀,附與8700K遊戲性能對比(裝機篇)

打開側面板,背線空間可是大得嚇人,札帶孔位數量也多,只不過沒有電源遮罩的存在(畢竟一遮百醜),走線工程真的需要花更多實際,這裡硬核裝機也不打算展示了,因為後面還要上模組線的,背面可以安裝兩個3.5英寸機械硬盤,符合主流遊戲玩家需求。

i7-9700K+ROG Z390裝機秀,附與8700K遊戲性能對比(裝機篇)

除了兩把120mm白光和一把尾部140mm風扇以外,頂部還預裝一把超大尺寸的200mm風扇,不過這種風道很少見,可能只適合被動散熱的方案。

i7-9700K+ROG Z390裝機秀,附與8700K遊戲性能對比(裝機篇)

坦克兵加強版整體結構是有改良,前面板這裡改成了四個2.5英寸固態硬盤位置了,也滿足了某些玩家展示RGB的胃口,不過裡面的空間利用會有所浪費,除非你上分體式水冷,水泵就可以改裝放那裡了。

i7-9700K+ROG Z390裝機秀,附與8700K遊戲性能對比(裝機篇)

電源的選擇,雖然成本極高,但這裡當然直接上最為頂尖沒有之一的美商海盜船AX1600i,80 PLUS鈦金認證+10年質保的屬性讓土豪朋友用得放心了,畢竟後期還有可能再增添一塊RTX 2080 Ti。

i7-9700K+ROG Z390裝機秀,附與8700K遊戲性能對比(裝機篇)

除了以上兩個頂尖屬性,AX1600i作為旗艦級電源,當然是支持CORSAIR LINK,可通過PC監控和調節電源的情況。

i7-9700K+ROG Z390裝機秀,附與8700K遊戲性能對比(裝機篇)

模組線一覽,各種線材豐富得讓人感到哭,帶動雙路RTX 2080 Ti還不是很輕鬆的事情嗎?

i7-9700K+ROG Z390裝機秀,附與8700K遊戲性能對比(裝機篇)

其他配件,三種顏色的LOGO磁貼,只能說是展示身份的手段了。

i7-9700K+ROG Z390裝機秀,附與8700K遊戲性能對比(裝機篇)

模組線便攜袋子,收納起來會比較輕鬆。

i7-9700K+ROG Z390裝機秀,附與8700K遊戲性能對比(裝機篇)

與普通的ATX電源(酷冷至尊V550)長度相比,直接是長出了一截,一般這種電源配套全塔機箱會比較合適。

i7-9700K+ROG Z390裝機秀,附與8700K遊戲性能對比(裝機篇)

銘牌參數一覽,單路12V可以達到133.3A,完全毫無保留輸出全部1600W功率,這就是80 PLUS鈦金認證。

i7-9700K+ROG Z390裝機秀,附與8700K遊戲性能對比(裝機篇)

除了一大堆模組接口以外,還帶有一個自檢按鈕和上面說的CORSAIR LINK數字通信口,另外工作燈可以判斷電源的運行情況。

裝機和整機展示

i7-9700K+ROG Z390裝機秀,附與8700K遊戲性能對比(裝機篇)

裝機沒什麼特別妨礙的地方,就是走線比較繁瑣,難度還是有的,主要是一來沒有電源遮罩,線材肯定會裸露一些出來,二來如果像硬核一樣展示2.5英寸SSD位置的話,又會多出一部分線材,不過這次倒是無所謂,反正後面所有線材都可以定製。

i7-9700K+ROG Z390裝機秀,附與8700K遊戲性能對比(裝機篇)

走線只能說馬馬虎虎的,走直線是最佳的方案可以很多原裝線材長度都不夠。

i7-9700K+ROG Z390裝機秀,附與8700K遊戲性能對比(裝機篇)

i7-9700K+ROG Z390裝機秀,附與8700K遊戲性能對比(裝機篇)

i7-9700K+ROG Z390裝機秀,附與8700K遊戲性能對比(裝機篇)

i7-9700K+ROG Z390裝機秀,附與8700K遊戲性能對比(裝機篇)

i7-9700K+ROG Z390裝機秀,附與8700K遊戲性能對比(裝機篇)

i7-9700K+ROG Z390裝機秀,附與8700K遊戲性能對比(裝機篇)

i7-9700K+ROG Z390裝機秀,附與8700K遊戲性能對比(裝機篇)

i7-9700K+ROG Z390裝機秀,附與8700K遊戲性能對比(裝機篇)

以上就是整機的一些燈光效果,控制和調節稍微有點繁瑣,整個燈光系統是AURA+NZXT CAM+Mystic Light +Corsair iCUE以及機箱本身按鈕,需要一個個軟件分開控制,這就是為什麼主板廠商要推出統一燈光方案的理由,不過既然朋友喜歡這樣折騰,混搭風格也是不錯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