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西海大峡谷全程徒步是一种什么体验?

__满脸阴霾


第一次认识黄山是79年,那一年我九岁,在看一部已经记不起名字的电影时,开头有一段祖国风貌的短片,介绍的就是黄山风光,年幼的我就被宽荧幕里云海中那一座座飘渺的山峰震撼到了,四十年后终于得偿所愿! 今年九月份,我和两位好友自驾徽州,畅游西海大峡谷和黄山天都峰!

西海大峡谷,我和朋友是全程步行上下,难得来一趟黄山,怎么能错过和黄山深度接触的缘份。

下到西海大峡谷底部,我和友没有去排队乘地轨,我们坚持步行向上爬天海,虽然累成狗,但走在曲折的山道,触摸着那些风化了亿万年粗糙无比的花岗岩石壁,俯瞰着西周云雾缭绕的深峡幽谷,让人有种探古访幽的感觉,

西海大峡谷步仙桥到天海的那一段路,石阶陡峭,人迹罕至,坐在松柏掩映的石凳上歇息时,竟突然想起小学语文课本里的一首唐诗,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不知不觉中居然有泪盈眶。

第二天,我和友人一早起来从紫光阁爬天都峰,天气很不好,一开始细雨蒙蒙,山涧雾气也很浓,几十步外就看不清景物了,心里顿时好有些失落,看来这次运气不佳,虽然来之前知道黄山的天气变化无常,好风景可遇不可求,但毕竟来一次不容易。

从紫光阁往上爬,漫长的山道还算平缓,将近一个多小时,来到一个叫半山寺的地方,再往上山道就开始夸张了,长而陡的一线天,七八十度的石梯。说实话,从半山寺上天都峰的山道比上一天爬西海大峡谷的路还要险要,还要累人,但真就是无限乐趣在险峰,如履平地还登什么山。

越上爬,似乎天气有点放晴,已经能看到云层的间隙有些天空的蔚蓝,转过一道山梁,眼前突然豁然开朗,云雾竟然落到了脚下,放眼远望,远处的云层像大海一样无边无际,几座山峰飘渺于云海之上,天际晴空万里,这一幕好熟悉,不就是三十年前电影里风貌里的黄山风光啊!我的心情开始起伏,停下了脚步……!

其实,从这里到天都峰顶端,我和朋友还爬了将近半个小时,一路上,我不再全力攀登,而是和友人走走停停,拍照留影。可以说,天都峰才是黄山风光的精华,还有后面的鲫鱼背…….。

搬砖时抽空在写,肚里墨水有限,实在写不出来了,反正一路走来的心情真的难以言表。

大美黄山!我来过,再无憾!而且一定还会再来!











阳光打在脸上sos


今年8月份去的黄山,上去的第二天走的西海大峡谷,两个人早上8点从排山楼宾馆出发。刚开始一直是下坡到了西海索道战那里一直就是上坡了,因为我去的时候西大门是关闭的,所以有一段路是没什么人的,途中只有我们两个人还有一对老外。

大部分的人都是选择坐索道,因为太难走了,途中想过放弃但是风景实在是太美我们还是选择继续走下去,最后我们下午2点到的白云宾馆。

这一辈子都没法忘记这一段路






WangGk


我是三进山,前两次都是跟团,走马观花,再有就是都是都碰上雨天,雾很大,几乎没看到什么景,第三次是去年十一月五号自由行,早上索道玉屏楼,迎客松,冒雨爬天都(如果没爬十二月封山,得等五年)也是雾大,在天都上几乎看不到什么景色,原路下天都返迎客时天放晴,一阵风吹雾绕,就象置身仙境,无法言喻,下午过鳌鱼峰冲光明顶,累,但还能承受,晚住光明顶,第二天上午也是一直雨,我们冒雨过飞来石到北海,住北海,中午十二点太阳又来了,我们经一环二环下的西海大峡谷,一路到底就轨道上排云楼,上山时以为在一起车前面到拍到美景,结果搞错了方向,上行应该在车后拍的视频才美。出排云楼站后继续光明顶,当时太阳很好,也没雾,天都峰、莲花峰,鳌鱼峰都尽收眼里,傍晚在飞来石看的日落后再回北海,第三天走后山到了猴子观海,始信峰,下山。以后有机会还会去的,还没登过莲花峰。三山五岳几乎走遍,就黄山、华山有多次去的欲望。







淳泽拓


我今天看到这个题目,想网上搜搜看西海大峡谷有什么变化,才发现,居然装了缆车,原来穿越西海大峡谷的路线已经不能走了,那种失望的情绪简直不能形容。

(我把图片全部换成我自己拍的照片了,那时候还不懂构图,相机也是普通卡片机,大家凑合看。)


我徒步时间最长的山景,一个是五台山,花了一天半,其次是黄山,其中西海大峡谷花了我四个多小时。这两个地方的美景带给我的回忆,虽然十几年过去了,但至今不能磨灭,我从那时就知道,真正的风景永远是需要脚步丈量才能欣赏到的,那些开车、缆车看到的,永远是过眼云烟,转眼就被新的覆盖。


我们去西海大峡谷的时候,还在08年奥运会之前,排云亭进、步仙桥出,一共三个人,两个女孩一个男孩,另一个女孩在刚走十几分钟就怕完不成放弃了。那时候的西海大峡谷,厕所在修,整个路程只有一个小卖部,路上人少,几乎没有工作人员,一旦开始就没有后悔的机会,只能自己走完。


过程很痛苦,相机都成为累赘,以至于我们路上根本没拍几张照片,有一个韩国男生一路跟在我们身后,因为人少,虽然我们语言不通一路没有交流,但是,我们一直在关注他,看他走不动了就停下来等他。


但是风景也非常美,我这个出生在山区的南方女孩,都忍不住步步惊叹,越往下走,露出来的天就越少,本来是晴空万里,转眼就被云海淹没。雾气里穿过山洞,会有水滴在身上,你从这边栈道走过,觉得没什么,回头,却发现那棵树探出头,成了绝妙的构图。



四个多小时的时间里,从下到谷底喝了一整瓶水,戳那里不想动,到走十个台阶歇几分钟,看到云海过来过去都懒得兴奋。到达步仙桥人逐渐多起来,我们才惊觉,这一段几乎与世隔绝的路程已经结束。


家居达人呱呱


我们是15年暑假去的,有老人有孩子,先是在山下的酒店把旅行箱寄存,轻装双肩包上山,缆车到白鹅岭,然后又爬了两个小时到达山上预定的酒店狮林大酒店,稍作休息,午饭,然后下午一点半出发,进军西海大峡谷,从排云楼方向进,一路下行,天气非常晴朗,大约两个多小时到达谷底,那是已经快四点了,体力消耗也很大,考虑到老人孩子,我们坐地轨缆车上来的,然后下了缆车,需要攀登光明顶,翻过光明顶才等回到我们预定的九点,一路上爬,到达光明顶五点多钟,稍作休息,六点从光明顶下山,回到位于排云楼附近的狮林酒店,下山途中天已经慢慢暗下来了,打到酒店时,天完全黑下来了,大约7.30钟。全成一个来回,大概8公里,很累,以至于转天没有勇气再走一遍光明顶到前山下山了,因为老妈血压上来了,我们只能让他酒店休息到中午退房,沿原路下山了,虽有些遗憾,但很庆幸天气好,我们下山的当天下午,就下起了大雨,转天雨是越下越大,缆车都关闭了,运气啊


橘子54684


刚好今年4月份徒步走过一次,一环二环都是靠右,一直下到了缆车最底端那块,不过当时已经花了不少钱了,没舍得做,就又和同学两个人一起从一环二环的另一条路返回了。

这样说起来很简单,不过是真的累,当时因为没什么人,我们又没买登山杖,我们就直接狗刨式爬山了,爬一段歇两会儿,从下午开始到返回排云宾馆差不多傍晚了,期间的风景自然不必多说,美不胜收。那天上午有雾,中午太阳出来,下午去峡谷雾散了刚好有云海,云海很低,但真的很美,拍了不少照片,但因为逆光效果不是很好,不过拍出来依然和水墨画一般。因为手机不是很高端拍出来的效果不是很好,附上几张图片吧,人丑就不难为大家了,有机会的话还会再去黄山的








咖咪噢


那年5月2日爬的黄山,住在北海宾馆,第二天早上去石猴观海看日出,可惜阴天,只看见很美的云海。回酒店吃过早餐,就开始下雨了,穿好雨衣向西海大峡谷进发。雨越来越大,周围全是雾,能见度非常低,传说中占据黄山美景85%的西海大峡谷,渐渐成了我们的噩梦。

一路向下的石梯似乎没有尽头,路上人很少,越来越累,啥景也看不到。膝盖到鞋子全部湿透了,腿脚冰冷,在行程到一多半的时候,我已经没力气了,哭的心都有,包都在地上就蹲在栈道边不想动了。这时候有一个步履稳健的老人经过我身边,他看我狼狈的样子,问我要不要帮我拎包,我瞬间就不好意思抱怨了,感紧站起来,那个老人满头白发,一脸和气。

后来一路同行到谷底缆车,老爷爷从杭州来的,家人被他落在后面了,而他居然82岁了。精神高昂的老人没有因为没看见美景而遗憾,他说一路走下来很有挑战性,他走的比很多人都快,挺开心的。其实我是觉得付出就该有回报的,费挺大劲啥也没看见,就沮丧了,那个老人让我觉得自己心态真的很差。





大玲子和爸妈去旅行


黄山去了四次,九十年代两次,2000年一次,2014年一次。前三次都是徒步,天都峰,莲花峰都上了,两天在山里。学生时代穷,就在白云宾馆租两件军大衣和同伴一起斗地主等日出。第四次带着孩子坐了缆车上,徒步下,西海大峡谷走马观花,一天就下山了。孩子那时四五岁,全程自己走,问她累不累,她说,我不累,只是腿有点抖😃。

去了四次都没有看到日出,遗憾!


Latte1978


今年二上黄山,第一次3月初去的时候天气不好天都峰关闭,西海大峡谷休山还没营业,非常的遗憾,那次两天全程走下来没有觉得不舒服,第二次8月初去的,第一天负重20公斤从云谷寺索道走到排云亭,然后经一环二环到西海大峡谷谷底,坐缆车到天海站经白云宾馆到光明顶住宿,看日落和日出,这次很幸运日落和日出都看到了。第二天看完日出就出发经白云宾馆,百步云梯,莲花亭,迎客松,到天都峰然后原路返回之玉屏索道,然后下山。这次第一天到了西海大峡谷膝盖和腿已经很疼了,特别是下楼梯时,第二天膝盖和腿没有好转,为了不留遗憾咬着牙上了天都峰。看了黄山的美景觉得付出点疼痛还是值得的。








甲乙丙丁130303552


08年去的,那时没有缆车什么的,所以没有旅行团,我们一共10来个人,中午从白云宾馆出发,排云亭那边开始下去,但谷底再上来步仙桥这边,一个环线,全程大约5小时,膝盖惨了,韧带拉伤,第二天不能弯曲,痛的要死,关键第二天还爬光明顶看日出,接着经过迎客松,爬天都峰,过鲫鱼背,下山,全程徒步,到山脚下天都快黑了。景色是真的美,经常锻炼的人应该不会那么辛苦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