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历史上只有一位状元林震,那为何还有萧状元的故事流传

漳州府历史上只有一个状元,即明代的长泰人林震
。然而漳州东门外接官亭(今新华东路教子桥附近)萧姓聚居地萧厝社却曾有一座“状元府”。

当地萧姓,及由萧厝社传衍于东乡(今步文镇)、书都(树兜)村的萧姓据说都是萧状元的后裔。在萧厝附近且有一座萧状元墓。

漳州历史上只有一位状元林震,那为何还有萧状元的故事流传

漳州一带有“萧状元”故事流传:

接官亭这地方有一个萧凤自少读书,但一直考不上秀才,与妻子贫困度日。

妻子替人挨土砻,碾谷,舂米,赚点工钱维生。自从生了儿子,为哺育婴儿,工做少了,生活更加困难。

萧凤一心想考出一个秀才,进而中举做官,还不甘心弃书不读,不能赚钱养妻育子。

妻子埋怨他,他一气之下跑到池塘边想投水自杀,被一个好心人发现,劝说挽救,并拿一些钱供他做小本生意。

他拿到钱,不与妻子说一声,便负气出外。他一路打杂工,十多天后,来到广东一处地方,天色已晚,见有一座朱门豪宅,便上前求宿。

主人是一个员外,引他进一间空房休息。他十分疲倦,倒头便睡。

漳州历史上只有一位状元林震,那为何还有萧状元的故事流传

半夜里突然被奇怪的声响惊醒,睁眼一看,有两个人跪在床前,叩首道:“主人啊,我们在这里等候好久了,你的财宝金银六缸,埋在床下,我们为你保管完整,今天你终于来了,现在就交给你掌管了!”

萧凤还没有反应过来,那两人就消失了。

萧凤半信半疑,把床下砖石挖起,果然有金银六缸。天亮后去拜谢员外留宿之恩,要求多住几天,员外豪爽地答应了,并且供给伙食。

原来,那间房一直在闹鬼,家人没有一个敢住,员外见萧凤连宿几夜无恙,知道他是一个贵人,就留他在家做工,后来见他诚实可靠,便将小姐嫁他。

他用那六缸金银开设粟行、布行,家财超过他的丈人。他与员外的小姐相亲相爱,生了一个儿子,俊秀聪明,读书过目成诵。

萧凤富贵之后不忘家乡糟糠妻。一天,雇船载米粟回漳州。先泊船于浦头港,独个儿来到接官亭故居,进去见到一个小伙子,问明是“萧凤的儿子”,便说:“我是你家远房亲戚,十多年没有来了,难怪你不认识我,你父亲近来可好?”

小伙子说:“家父在我小时便离家而去,我们母子自己苦撑到现在,不知他是死是活。”

萧凤问:“难道你不想念父亲?你母亲不想念丈夫?”

小伙子说:“他与我们无关,想他做什么?”

漳州历史上只有一位状元林震,那为何还有萧状元的故事流传

萧凤听这么说,留下一张字条,扫兴而去。小伙子与母亲都不识字,拿去请邻居一位老先生看,才知道萧凤运来白米一百石,叫他们到浦头港搬运。母亲叫儿子去追,萧凤已走,只搬回白米一百石。

几年之后,萧凤在广东的儿子中状元,回漳州竖旗拜祖,任官归休后回漳州,在接官亭父亲故居建状元府定居,死后葬在接官亭附近,称萧状元墓。

这故事是由于接官亭附近有一座萧状元墓而编造出来的,流传至今。

乾隆《龙溪县志》卷十一《古迹》记载:“萧状元国梁墓,在东厢新亭道左。国梁永福人,宋乾道二年进士第一。相传为衣冠之藏。”

漳州历史上只有一位状元林震,那为何还有萧状元的故事流传

原来,萧状元是宋代乾道年间永福(今永泰)人,萧厝人是萧状元在漳州的后裔,萧状元墓是漳州城东门街萧厝人为纪念祖先而造的衣冠冢。

所谓状元府是祀萧状元的祖祠,清同治年间太平军入漳之役,该祖祠被毁,只存萧状元牌位。

民间传说萧凤之子在广东中状元回居漳州,是子虚乌有的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