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東麗—楊泊子村

楊泊子村

村情簡介:楊泊子村,清道光十年(1830年)建村,曾用名楊家泊,“文革”時曾更名紅星隊。有1000戶左右,近3000人,耕地面積3700畝。位於街道辦事處南2.2公里,東與濱海新區接壤,西與李莊子為鄰,南至西窯,北至津山鐵路。2007年10月,楊泊子村啟動拆遷工作,現村民們搬到無瑕花園華盛裡、民惠裡等小區居住。

村名的由來

楊泊村最早的村民是從大楊莊遷入此地的。大楊莊過去有一片墳地,因為墳地地勢較低,周圍逐漸形成大片的水窪,不利於安葬先人,所以大楊莊的百姓將祖墳遷到其他地勢較高處,老的楊家墳地逐漸被廢棄,成為荒地。

道光十年(1830年),大楊莊張姓、邢姓兩戶人家由於地少,生活難以為繼,他們看過去的楊家墳土地肥沃,無暇顧忌墳地的晦氣,搬到那裡耕種莊稼,維持生活,第一年就獲得豐收,日子逐漸富裕起來。後來陸續有許多人家到此地安家,隨著住戶的增多,形成村莊。

因為村子是從大楊莊以前的楊家墳地發展起來的,周圍又佈滿水窪,而當地人把水窪叫作“泊”,所以村子被命名為“楊家泊村”,後簡化稱為“楊泊子村”。楊泊子村的村名從字面上看讀音念為“yáng bó(音如楊博)”,但是村裡人一般習慣把村名念為“yáng bái(音如楊白)zi ”。

講述人:董印喜,92歲

王玉生,78歲

整理人:滑 靜

九立軍功的老革命

無瑕街如今還健在的老革命,只有兩位,其中一位是新袁莊村的肖世榮老人,另一位就是楊泊村的董印喜老人。董印喜老人生於1925年,現在已經90多歲。他參加過解放戰爭,曾經在許多個省市輾轉戰鬥,跨越了大半個中國,為解放全中國做出了貢獻。

1948年,遼瀋戰役勝利後,林彪率領第四野戰軍從東北南下來到華北地區,配合華北解放軍開展平津戰役。在平津戰役過程中,解放軍戰士積極動員廣大青年參軍,加入到解放全中國的偉大革命中。董印喜當時是20多歲的小夥子,積極響應號召加入人民解放軍,跟隨第四野戰軍踏上了解放全中國的征程。

董印喜隨部隊離開天津來到北平,因為北平是一座歷史文化古城,打起仗來必然會給這座古城帶來不可挽回的損失。解放軍希望和平解決北平問題,林彪、羅榮桓為此致函傅作義,勸其放下武器接受改編。首長為和平解放北平所進行的斡旋為整訓新兵提供了有利時機,董印喜在此期間接收了軍事、政治整訓。

在軍事上,董印喜學習了射擊、刺殺、投彈、爆破等技術,以及游擊戰戰術和近戰、夜戰訓練。在政治上,他認真學習解放軍的紀律,學習毛主席的軍事思想。在與部隊首長的接觸中,他深刻感受到解放軍是人民的軍隊,共產黨能讓窮苦百姓翻身做主人,因此向黨支部鄭重地遞交了入黨申請書。提出入黨申請後,他更加刻苦努力地參加訓練,每天起床號吹響前就起來跑步,然後拿石頭練習投彈,拿草垛練習刺殺,這些努力為他日後在戰場上殺敵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整訓休息期間,他總會主動找政委探討所學理論中不明白的地方,跟黨組織彙報思想動態。很快,董印喜成長為一名思想過硬、軍事過硬的解放軍戰士。不久以後,傅作義宣佈接受和平改編,北平和平解放。

平津戰役勝利結束後,第四野戰軍繼續南下,董印喜跟著部隊一路往南走。先是到了河南,在途中解放了新鄉。解放新鄉的戰役是董印喜第一次上戰場殺敵,他當時既緊張又害怕,但是想到自己打仗是為了解放全中國,讓更多窮苦百姓過上好日子,便渾身充滿力量,決心多消滅幾個敵人。他仔細回憶著戰術動作,穩穩地端起槍,瞄準,扣動扳機,整個過程連貫流暢。子彈打完,他就扔手榴彈,雖然軍事訓練的時間很短,但是他練習投彈非常勤奮,所扔的每顆手榴彈都給敵人帶來了不小的打擊。這次戰役,第四野戰軍接收了敵人一個軍的部隊,董印喜所在連隊在戰鬥中表現英勇,受到了嘉獎。而董印喜因為殲敵眾多,立了戰功,連長點名表揚了他,他的戰鬥熱情更加激昂。

這場戰役結束後,還沒來得及休整,董印喜又跟隨部隊繼續急速南下,抵達湖南省。因為戰士們基本上都是北方人,對水網稻田地區和山地作戰非常生疏,尤其不習慣南方的水土氣候,部隊又沒有及時配發雨具、蚊帳,病員不斷增加。在惡劣的氣候條件下,有的戰士嚴重中暑,口吐白沫;有的戰士發瘧疾,渾身哆嗦;有的戰士身患痢疾,又燒又拉。

有一天,天氣酷熱難當,董印喜在烈日下趕路,出現中暑症狀,到了中午,飯都吃不下,只喝了碗湯。傍晚時分,風雲突變,天降暴雨,戰士們來不及躲雨,都被澆成落湯雞。雨後氣溫驟降,董印喜本來就身體不適,淋雨後又受了涼,忽覺天旋地轉,一頭栽下,倒在路旁。昏迷當中,他一心惦記著要趕緊趕路,以便儘快奔赴戰場,解放更多的百姓。靠著這樣的信念,沒多久他就清醒過來,剛一睜眼就掙扎著爬起來,繼續努力追趕部隊。董印喜就這樣和戰友們克服了一切困難,積極地投入到解放人民的戰鬥中。在湖南的一個山裡,戰鬥又一次取得勝利,收編敵軍兩千多名,俘虜裡面有好多國民黨軍官,其中軍銜最高的是國民黨兵團副司令。

離開湖南之後,董印喜所在部隊繼續南下,抵達廣西。這次戰役是一場硬仗,是林彪和白崇禧兩個軍事奇才之間的決戰。林彪向“小諸葛”白崇禧下戰書,表示“不投降就消滅”;白崇禧也勢在必得,揚言“打勝這一戰,黨國還能把失去的土地打回來!”白崇禧為了萬無一失,精心佈下幾百裡的嚴密防線,林彪在毛澤東的點撥下,採用遠距離包抄戰術,從白崇禧防線的後邊包抄,把白崇禧的桂軍精銳共四個師全部“包餃子”。當時為了戰鬥需要,戰士們一天要走140多里地,廣西山路狹小而崎嶇,時而升上雲霧繚繞的高山,時而降到河水咆哮的谷底,不少戰士腳走腫了,腿扭傷了,一拐一扭地跋山涉水。

董印喜跟著部隊一路走,鞋磨沒了,就赤著腳繼續趕路,赤腳跑了一路,腳上磨得全是泡,後來把腳掌的皮都磨沒了,就實在跟不上大部隊的速度而掉隊了。為了防止他越拉越遠,部隊領導讓他在部隊晚上休息時繼續趕路。於是,到了黑夜,大部隊停下來休整,他就拿著路條,帶上一壺水一缸飯,揹著武器獨自一人往前趕路,好在白天能追上大部隊。

一天夜裡,他走著走著,遇到兩個巡邏的桂軍,他們一邊巡邏一邊說著長官打算在第二天晚上突襲解放軍的事。董印喜聽到後打算趕緊把這個消息報告給部隊首長,就在草叢中悄悄地溜走,不料敵人還是發現異常,兩個桂軍衝著有響聲的地方喊道“誰?出來!”就在敵人張望的一瞬間,董印喜迅速舉起槍,對著二人連射兩槍,兩個敵人反應過來準備開槍的時候已經中彈倒下了。董印喜趕緊跑回部隊,把消息報告給首長,首長聽後決定,不管消息是否屬實,都要做好戰鬥準備。第二天晚上,果然有敵軍前來突襲,由於解放軍準備充分,痛擊敵人。董印喜在這次戰鬥中功不可沒。

離開廣西后,董印喜又跟隨部隊前往廣東,解放了廣東大陸地區。他們到廣東海陸豐的時候,老百姓慰問部隊官兵,部隊和百姓開了個軍民聯歡會,疲勞作戰數月的部隊得到短暫的放鬆。

離開海陸豐以後,部隊開始海上作戰,要徹底打敗國民黨部隊。董印喜所在部隊的任務是拿下南澳島,南澳島距離陸地大概有45裡地,當時解放軍沒有像樣的戰船,只好划著小木船渡海作戰。由於董印喜在老家的河邊上劃過船,而且他在數次戰鬥中表現英勇,有立功表現,領導讓他負責掌舵,他因此從一名普通的戰士變成班長。

劃小木船渡海可不是一件容易事,海上風浪大,很難掌握平衡,董印喜划著船需要隨時觀察木船走向,否則一不留神就可能偏離目標。海水翻滾著浪花,不時地向小木船襲來,董印喜時刻注意躲避浪花,不時調整著航行方向,即使這樣,木船裡還是進了很多水。董印喜一邊掌舵,一邊指揮其他人往外舀水。除了要與大海抗爭,戰士們還要防著敵人的明槍暗箭,敵人不時地往解放軍的小木船上打槍打炮,小木船在海中艱難前行。

由於水性較好,董印喜所在的木船第一個抵達對岸,上岸以後,董印喜吹著號角奔向敵人,迅速拿下一塊高地,把解放軍的旗幟插在上面。海上的戰士們看到以後鬥志昂揚,陸續上岸投入戰鬥。島上的守軍見勢,紛紛舉手投降,就這樣沒過多久,解放軍拿下這個小島,收編一千多名俘虜。董印喜在奪島戰役中再次立功。

董印喜是解放軍解放全中國決戰時期的親歷者,他跟隨部隊從北平打到河南,從河南打到湖南,從湖南打到廣西,又從廣西打到廣東,最後打到海上,歷時一年多,跨越大半個中國。解放南澳島之後,他所在的隊伍承擔起守島任務,他們在島上住了一年,之後又到海邊繼續守島。1955年邊防軍接手守島任務,董印喜因為思念家鄉,選擇退伍。從1948年到1955年,董印喜從軍7年,立下9次軍功,為中國的和平和解放事業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講述人:董印喜,92歲

整理人:滑 靜

楊泊村京劇班

楊泊村的京劇班在無瑕街可謂小有名氣,在無瑕街的各種文藝活動中,總能看到楊泊村京劇班的表演。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前,楊泊村就有不少愛好戲曲的村民自發組織起來唱戲,當年主要是唱河北梆子。“文革”期間,楊泊村來了不少從市裡京劇院下放到農村接受勞動教育的京劇演員。這些演員不少是有名的京劇表演藝術家,村裡一些戲迷在他們下放期間跟他們學過戲,後來票友正式組建京劇班。說起來,楊泊村的京劇班也算是師出名門,京劇班的老人們有不少得到過京劇名角楊榮環、林玉梅、哈寶山的指點,村裡的琴師還跟楊榮環的兒子,也就是著名的京胡演奏家楊健學的拉京胡呢。

楊榮環(1927—1994年),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嗓音清亮,技藝精湛,在臺上文武場兼通,在臺下京胡、二胡、琵琶俱佳。在其子楊健(1954年生)6歲的時候,楊榮環就開始教兒子唱戲拉琴,後來楊健在變聲期嗓子壞了,就開始專心練琴。

1966年,楊榮環不幸遭遇“文革”浩劫,被打成“反動權威”,全家在經歷了8次抄家後被下放到楊泊村進行勞動改造。楊榮環來到農村後,下地幹活,去豬圈餵豬,什麼髒活累活都幹過。雖然承受著身體和精神的雙重摺磨,但他始終沒有放棄對藝術的追求。他堅信京劇是中華民族的國粹,早晚有重見天日的時候。為了能在那一天讓京劇藝術重放異彩,楊榮環白天干活時就在心裡默唸戲詞,不時會忍不住哼出聲來,晚上則關上門在家裡遛嗓練唱,還不忘督促兒子楊健加緊練習拉京胡。

村裡幾個愛拉京胡的人聽到琴聲,循著聲音偷偷地來到楊家,想要拜師學藝。楊榮環本來怕自己的身份會影響這幾個村民,不敢答應,可是這幾人天天來他家求著拜師學藝,還再三保證不會告訴其他人,楊榮環見他們真心愛好京劇,就讓他們跟著兒子楊健一起學京胡。

楊健把自己幾年所學的東西悉數教給了這幾人,然後和他們一起練琴,楊榮環就在一旁看著,不時給他們指點一二。在名師指點之下,幾人進步飛快,幾個月後就能配合著拉出戲了,他們感激楊榮環父子,搶著幫楊榮環幹農活。

不久之後,其他戲迷們也爭搶著來楊家求著學戲,楊榮環竭盡所能教他們唱戲。後來,每天晚上,在楊家簡陋的小院裡,拉琴聲、遛嗓聲此起彼伏,楊家儼然成了一個京劇排練場。其他被下放的藝術家林玉梅、哈寶山等人也被吸過來,他們聚到一起切磋技藝,順便給這些戲迷一些指點。村民們十分尊敬這些藝術家,齊心協力幫助他們對付“造反派”,好讓藝術家們少受些苦。“文革”結束後,這些藝術家們重返舞臺,楊泊村的這些戲迷們每次在電視上看到他們的精彩表演,都會自豪地說,“想當年,我還和他們學過戲呢!”

改革開放後,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特別是有了電視以後,娛樂方式更加多樣,村裡願意唱京劇的人越來越少,京劇班的活動一度中斷。最近幾年,村裡上歲數的京劇愛好者又重新組織起京劇班來,每週定期開展3次左右的活動,特別是在遷入新市鎮以後,楊泊村的京劇班得到街道和社區的大力支持,京劇班不但有了寬敞的活動場地,而且資金上也得到保障。無瑕街社區還把楊泊村的京劇班和另外村的評劇團組合在一起,打造成社區的一個品牌,現在這兩個戲劇團體經常活躍在無瑕街各種文藝演出活動中。

講述人:董印喜,92歲

王玉生,78歲

整理人:滑 靜

借勢發展的楊泊村

楊泊村的村民過去靠種地為生,而現在村幹部帶領村民把土地變成股份,依託周圍的天津鋼鐵集團等國有企業實現了充分就業,完善了社會保障制度,讓村民們得以安居樂業。

隨著濱海新區的成立,東麗區借勢發展,農村工業化、城市化全面提速。與此同時,大量的土地逐漸被徵用。根據天津市整體規劃,2003年天津鋼鐵集團要進行東遷,天鋼東遷項目要佔用大量土地,楊泊村的土地就在徵用範圍之內。得知自己的土地要被徵用後,村民們可慌了神,“我們祖祖輩輩靠種地為生,種了一輩子的地沒有了,以後可怎麼生活?”楊泊村的村幹部聽著村民的抱怨,心裡很是著急,可是為了顧全整個天津的發展大局,必須讓出村裡的土地,解決村民們失地後的生活來源成為擺在他們面前的首要問題。

為了解決這一難題,村幹部們白天開會討論研究,晚上閱讀資料借鑑其他地區的發展經驗。經過學習和研究,他們發現天鋼大項目徵地對於楊泊村既是挑戰,也是一次絕佳的發展機遇。因為土地本身也是一種資本,如果能依託大型國有企業發展經濟,以村裡的土地入股,那麼村民將會得到持續的收益,生活根本不成問題。

2004年,在徵得村民和上級領導同意後,楊泊村幹部主動找到天津鋼鐵集團尋求合作,楊泊村向天津鋼鐵有限公司提供600畝土地,約定每年每畝租金4000元,每5年按10%幅度增加租金,直到8000元為止。入股的第一年,租金收入就達到240萬元,村民們得到不少分紅。截至目前,先後共計有約1600畝土地與天鋼合作。

楊泊村通過土地入股天鋼,使村民獲得了集體土地收益權,基本生活得以保障。村民們不用種地就有錢花,大量勞動力閒置在家,有些人仗著手裡有幾個錢大肆揮霍或者拿去賭博,村裡還不時有喝多鬧事的情況出現,村幹部看到村裡出現的這些不安定因素,覺得這都是這些人在家無所事事造成的,必須給這些勞動力找點事情做。

村幹部們千方百計為村民們創造就業機會,他們進一步加強與天鋼的友好合作,籌集資金建設與天鋼生產配套服務項目,相繼建成一些村集體企業,如天緣物流中心、天津佳信園林綠化工程有限公司、楊泊村礦產倉庫、楊家泊汽車隊、天津宏瑕勞動服務公司等服務型企業。2013年將這些集體企業整合為天津市楊家泊資產管理公司。

目前楊泊村內基本上沒有勞動力在家閒置,村民的生活水平穩步提高,充分就業促進了村內穩定。在大力發展經濟的同時,楊泊村還不斷完善農村社會公共服務體系和農村社會救助體系,養老、合作醫療等社會保障措施齊全,對老年人和殘疾人服務到位。村裡從2003年始,為老年人(男60,女55)發放退休金,使老年人生活有了保障。

為開闊老年人的眼界,提高生活質量,從2004年起先後多次組織退休老年人員赴華東五省、山東半島、河南、北京等地觀光旅遊,讓老年人走出村子,感受祖國山河的壯美。老人們在地裡勞作了大半輩子,沒想到有生之年不但住上新樓房,領到養老金,還能帶個帽子跟著旅行社出去玩兒,個個笑得合不攏嘴。

2008年,楊泊村超前思維,集體投資200多萬,在無瑕花園小區內,建成佔地1352平方米的楊泊村綜合服務中心,不僅豐富了村民業餘文化生活,也為村民“紅白”喜事提供了地點,給村民的生活提供了很大便利。每天,老人們都會來服務中心打牌聊天,孩子們則來這裡嬉戲玩耍,中心充滿了楊泊村人的歡聲笑語,彰顯著他們安居樂業的幸福生活。

講述人:董印喜,92歲

王玉生,78歲

整理人:滑 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