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名將,威震敵膽,自殺的那一天,全軍都哭成淚人

中國史書寫事件,基本上是裹在個人歷史裡寫,關注的是人,所以叫紀傳體,這是從《史記》開的頭。《史記》以前寫歷史雖是編年體,其實也是以人為主。春秋筆法很省墨,大的戰爭、驚人事件等等,一兩個字就打發了,不像西方史學那麼瑣碎蒼白。

西方史學的研究方向不同,西方歷史關注的是事件。比如奧斯卡最佳影片《英國病人》,這個電影就可以說明西方文化在關注什麼。影片情節是發生在戰爭期間的一場婚外戀,因為在戰爭的背景下發生,男女主人翁的結局相當奇葩。影片並不是在刻畫人物,而意在刻畫戰爭。

如果傳統的中國人來寫這個故事,就會寫人的,道學家會來一番道德批判,情聖們則會描繪出一對超凡的才子佳人。例如《三言二拍》的名篇《賣油郎獨佔花魁》。這個故事的背景同樣是戰亂,寫的是北宋南渡時,國破家亡的兩個年輕人,在異地他鄉相濡以沫的愛情。故事對戰亂一筆帶過,卻把賣油郎對花魁娘子的綿綿情意,寫得婉轉動人。

一代名將,威震敵膽,自殺的那一天,全軍都哭成淚人

龔自珍說,“欲知大道,必先為史”。什麼叫“大道”?大道就是宇宙人生的真相,就是宇宙萬物發展變化的規律。要了解“道”,讀中國歷史是一條捷徑。其實史學又有什麼呢?往大的說,不過是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不過是月滿則虧日中則昃,不過是否極泰來而樂極生悲而已,不過都是些否定之否定,都是些無常罷了。

明白瞭如此道理,再回過頭來讀歷史,就能看出來,中華文明幾千年的史籍,囉囉嗦嗦說了那麼多,說的也就這麼回事。佛曰,“無常”。老子曰,“反者道之動”,黑格爾說“否定之否定”。如此而已。

當然,中國史學不但闡明大道,還講了一些小道,什麼因果律什麼的,什麼“命由心造”,性格決定命運等等。這篇借《史記》中的例子略說明之。


一代名將,威震敵膽,自殺的那一天,全軍都哭成淚人


比如《史記》中的《李將軍列傳》,通過描寫李廣的機智勇敢、廉潔寬厚,以及有功不得封爵,最後被迫自刎的不幸遭遇,塑造了一位悲劇英雄的形象,向來被認為是《史記》中的名篇。可是司馬遷真的這麼想?

李廣這個人的才能世所公認,不但才幹“天下無雙”,為人品德也非常可觀。李廣做二千石的官做了40年,死的時候卻家無餘財,一輩子也不曾考慮添產置業的事情。有了朝廷封賞就分賜麾下,而且打仗時身先士卒。然而李廣的命運卻很蹭蹬,一生鬱郁不得志,結局也很慘。當年連漢文帝都為之可惜,說李廣如果生在漢高祖時代,萬戶侯豈足道哉?


一代名將,威震敵膽,自殺的那一天,全軍都哭成淚人


然而終其一生,李廣也不過是個兩千石的官。他看著一群歪瓜裂棗都能封侯進爵,地位遠在自己之上,李廣發牢騷說:“從和匈奴打仗起我就參與,到現在因為漢匈戰爭封侯的有幾十個人,可老子寸尺之功都撈不到,吾相不當侯邪?且固命也?”這是命中註定的嗎?當時一起喝酒的一個半仙,叫做王朔的,就問李廣:你做過什麼虧心事情沒有?果然,李廣曾經誘降八百羌人,卻違背承諾在羌人歸降的當天就將其全部殺戮。就是這件生兒子沒屁眼的事情一直放不下,耿耿於懷。王朔說:“禍莫大於殺已降,此乃將軍所以不得侯者也”。

而《史記》中,把一件極小的事情與李廣一生的驚濤駭浪並列放在一起,想必有太史公的言外之意。李廣曾經在家賦閒的時候,有次可能犯了宵禁,被抓了。不但被抓,還被一個芝麻綠豆的小官呵斥。李廣說,老子是李廣。那也不行,拘留,關了一晚上。沒過多久,天子又拜李廣為太守。而李廣復出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殺了那個小官。

從這件小事上看,李廣雖然天下無雙,卻是個心胸狹隘,睚眥必報的人。這個事情應該就是《李將軍列傳》的點睛之筆。李廣如此坎坷憤懣不得志,其實也許並不為殺降,也許只因為他沒有那麼大的胸懷而已。

一代名將,威震敵膽,自殺的那一天,全軍都哭成淚人

古語云,世間享千金之產者,定是千金人物。享百金之產者,定是百金人物。應餓死者,定是餓死人物。天不過因材而篤,幾曾加纖毫意思?李廣封不了侯拜不了相,就是因為你不是那般人物。例如《大宅門》中的白景琦,此人對錢就沒什麼概念,揮金如土不知吝嗇為何物,他從來也沒把錢當回事。這就是所謂的千金之人,因為他有那麼大的心胸。世間汲汲於富貴者,大多都是捨本逐末,只向外頭去求財,卻從不考慮向內來修心,爾等且捫心自問,“人皆欲富也,且問萬貫纏腰,如何佈置?”你有那麼大的肚量心胸裝得下這許多的錢嗎?

佛學說“命由心造”,古語說“大德必得其位”、“大德必得其壽”、“大德必得其祿”。李廣就是個反例。可見做個大德有多麼難。李廣雖然心胸狹窄,但是他那些好處卻也難得,沒幾個人比得了。李廣自裁之日,“一軍皆哭”,百姓則“老壯皆為垂涕”。司馬遷說李廣的好處是“其身正,不令而行”,“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李廣帶兵很鬆散,紀律不嚴,但是士兵“鹹樂為之死”。這就是李廣正義凜然的效果,下屬不令而行。否則,雖令不從也。

公眾號作者簡介:王正興,原解放軍某野戰部隊軍官,曾在步兵分隊、司令部、後勤部等單位任職,致力於戰史學和戰術學研究,對軍隊戰術及非戰爭行動有個人獨到的理解。其著作《這才是戰爭》於2014年5月、6月,鳳凰衛視“開卷八分鐘”欄目分兩期推薦。他的公眾號名亦為“這才是戰爭”,歡迎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