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讀後感》雍也---1

《論語讀後感》雍也---1

子曰:“雍也可使南面。”

孔子說:冉雍可以去做官了

使:“使”是“吏”的本義轉註字。“吏”字金文構意源自手持幹叉前往他處征伐(同源分化為“吏”“事”二字)。“吏”的本義為接受派遭前往征伐,此義由轉註後的“使”字所承繼,“吏”則表示引申後的官吏義。此處“使”字用作派遣義,同“仲由可使從政也與”一句中的“使”。

冉雍,字仲弓,孔門弟子,小孔子二十九歲,出身低賤,與冉求,冉耕同族。孔子比喻他為“犁牛之子”。曾隨孔子周遊列國,回國後任季氏宰。任職期間“散小過,舉賢才”,以德行著稱,多次受到孔子的讚揚。參見《公治長篇》:“或日:雍也仁而不佞。”《雍也篇》:子謂仲弓曰:“犁牛之子騂且角,雖欲勿用,山川其舍之者”?

古代官員都是面向南面而坐的,而且官府都是坐北朝南的(坐子向午),所以使南面就是出去做官的意思。

仲弓問子桑伯子,子曰:“可也,簡。”仲弓曰:“居敬而行簡,以臨其民,不亦可乎?居簡而行簡,無乃大簡乎?”子曰:“雍之言然。”

仲弓問子桑伯子這個人怎麼樣。孔子說:“這個人還可以,只是粗疏了點仲弓說:“居處恭敬而行為粗疏,憑此治理民眾,不亦是可以嗎。居處粗疏而行為租疏,不也就太粗疏了嗎。”孔子說:“冉雍的話是對的。”

簡:此處用為粗疏,即有間隙而不周密。

居:會意字,從屍從古古:屍為蹲踞之人,古(古)為頭朝下正在生出的胎兒。“居”的構意源自女性以蹲踞之姿生育孩子。“居”的本義為蹲踞,,此義由轉註後的“踞”字所承繼,“居”則表示引申後的居處義。此處“居”與“行對應,意謂一個人的靜處。

子桑伯子,其人不詳。從文意來看,可能是冉雍的官場同僚。

有些人天生性格就是做起事來大大咧咧,風風火火的,而有的人就是謹小慎微,孔子看來,這都不是關鍵,關鍵就是你的內心,只要內心恭敬,謀定而動,都是不錯的人選。內心粗疏行為也粗疏的人是不可取的。冉雍估計有時候也這樣(敬而簡),孔子是對於這種行為是持有鼓勵態度的。

哀公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未聞好學者也。”

魯哀公問:你弟子中誰最愛學習?孔子回答說:最愛學習的人叫顏回,從不把憤怒發洩的別人身上,同樣錯誤不好犯第二次,可惜短命而亡。現在沒有向他這樣的好學弟子了。

孔子說顏回好學,但是並沒有展開說他是如何好學的,而是展開講的他的兩條優秀的品德,在孔子眼裡,品德是排一位的,而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好學,品德好也是孔子非常喜歡顏回的重要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