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寖种,为什么有的农户,年年寖种水稻秧田期还是发生病害呢?

神农35


水稻浸种之后仍然会有一部分秧苗出现病害。其实这也比较正常,浸种主要是防治恶苗病,而对于苗床上经常发生的立枯病、青枯病、绵腐病来说,和浸种没什么关系。

水稻浸种时添加的药剂主要是杀菌剂,目的是浸种期间对种子进行消毒,减少种子携带的病菌数量。种子携带的病菌比较多,比如恶苗病、稻瘟病、稻曲病等,都可以通过浸种的方式来进行杀菌、消毒。但是,浸种之后能够有效减少病害发生情况的只有恶苗病。


恶苗病的发病主要是通过种子携带的病菌进行侵扰,从而造成育秧田和本田的恶苗病发生。通过药剂浸种的方式可以有效的控制恶苗病的发生情况。


而对于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和立枯病来说,病原菌来源较为复杂,有的是土传病害、有的是通过空气或者水分传播,而且传播能力也比较强。单纯的依靠药剂浸种只能消毒种子携带的病菌。而对于播种、移栽之后出现的病菌侵扰就不是药剂浸种能够解决的了的。

所以,药剂浸种对于防治苗床育秧期间的恶苗病还是比较有效的。其余的病害还是需要从田间管理、病害防治等日常管理方面来进行控制了。

以上是我对这个问题的一些看法,如有不当之处请海涵。


寒地水稻种植技术


水稻年年浸种,秧田期还是年年发生病害,一般多为以下4种情况影响。

1不是药剂浸种防治对象。水稻浸种只能是杀灭种子表面病菌,预防稻瘟病,恶苗病等种传病害好,但是像立枯病,绵腐病等土壤传播病害,浸种预防对其就没有效果,即使药剂浸种了,如果秧苗生长期间,低温冷害频繁发生,棚温或水肥管理不当,使苗床ph值过高,秧苗生长过旺,或营养不良根系不好等,加之长期低温寡照天气影响,秧苗抗病性抗逆性差,立枯病等土传病害就会趁机侵染为害发生。因此除浸种外,还有做好苗床消毒处理,并加强秧田期管理,培育壮苗利于减少防止发病

2药剂使用不当,防效不好。像水稻稻瘟病,恶苗病,线虫病及细条病等都是可经由种子带菌引起,但是不同病害有效浸种防止药剂不同,比如稻瘟病一般稻瘟灵或咪鲜胺较好,而恶苗病一般氰烯菌酯最好。其次浸种灵,而细条病一般氯溴异氰尿酸浸种较好。而线虫病则要杀虫双或杀螟松药剂,杀菌剂无效。所以,种子带菌不同,如果选用浸种药剂不对路,就会防效下降或效果不好,进而浸种后也是会再次发病。

3抗药性增强。据监测,因长期用咪鲜胺浸种预防稻瘟病,兼防恶苗病,使病害抗药性增强,尤其恶苗病像在东北江苏用咪鲜胺浸种已经达到无效境界了,其它多数地区也效果明显下降。同样,如果一个地区长期使用一种药剂进行浸种时,也会导致效果下降,防效不好,如果在管理不当,秧苗素质不好,抗病性抗逆性下降时,就会容易使病害再次侵染发生。

4浸种药剂用量低。比如咪鲜胺一般2500-3000有效,而氰烯菌酯多1500-4000倍液效果较好,如果稀释浓度大,药剂用量过少时,即使浸种,对病菌效果不好,田间温湿度适宜时也会造成再次发病为害。同样浓度过大会造成药害影响生长。

总之,药剂浸种对种传病害可以达到事半功倍效果,但也要根据病虫害发生种类选用好对路药剂,避免抗药性影响效果,并保持适宜药剂浓度,同时加强秧田期管理,提高秧苗素质,增强抗逆性抗病性,才能有效减少预防病害侵染发生。


农业植保管理技术110


侵种不能够永保水稻一季无忧。侵种的作用更多的在于预防地下害虫危害,保证发芽整齐,以及苗期前期的病害预防,而且预防效果还跟预防对象和用量等有关。在水稻中后期或者育秧后插秧类型的种植田,还需要进行一些措施预防该阶段的一些病害,如沾根促进活棵返青预防土传病害,中后期稻瘟病等。推荐大家使用真优稻,既能预防病害还能增产提质,让你收益更多。


衍艳屈


其实水稻寖种跟以后生长生不生病。没太大关系。寖种只预防稻种早期的一种措施。以后栽到大田里。还是要看生长情况。比如稻瘟病。隍虫。死叶子了。蚂蚱。都是水稻生长中。长遇见一种病。在水稻几个月的生长中。还是要经长到田里观察一下。早发现早施药。不然对后期的产量。有直接的影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