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团聚焦新疆工作总目标履行“三大功能”:示范带动 文化引领

今年是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兵团五周年。5年来,兵团干部群众牢记总书记嘱托,聚焦使命,奋力向前,扎实推进“三化”建设,推动民族交流、交往、交融,聚力发挥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示范区作用,为维护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作出新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新疆和兵团时强调,要发挥好兵团调节社会结构、推动文化交流、促进区域协调、优化人口资源等特殊作用,使兵团真正成为安边固疆的稳定器、凝聚各族群众的大熔炉、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示范区。

成为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示范区,是兵团更好履行特殊使命的用力方向。5年来,兵团结合自身优势,以科技为引领,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以招商引资为带动,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以铁一般的担当推进兵团深化改革和向南发展,大力弘扬先进文化,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扎实推进“三化”建设,凝聚强大发展动能,加快壮大兵团综合实力,打造先进生产力的示范区

春天,万物勃发。

垦区大地迎来了春耕春播的大忙时节,大家盘点着改革带来的红利,满怀希望地开始了新一年的劳作。

“经过几年的悉心培育,这个品种的草莓对这里的温度、土壤都适应了。现在,棚均收益在8万元到10万元之间。”在二师二十九团园十一连的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育苗大棚里,该连党支部书记王东军对今后的发展充满信心,“我们要把这里打造成集绿色果蔬生产、农业旅游观光、科技研发推广等为一体的现代科技示范园,让大家的收入再上一个台阶。”

在戈壁荒滩建起全国最大的节水灌溉基地、全国重要的商品棉生产基地、全国重要的红枣产区,兵团农业一路向前,成为全国农业现代化的排头兵。近年来,兵团进一步深挖农业潜力,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延伸农业产业链,种植加工高附加值、高品质农产品。

目前,兵团拥有国家级、兵团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30家。其中,国家级14家、兵团级116家,销售收入超100亿元的企业2家、超30亿元的8家、超10亿元的13家;已建成2个全国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创建1个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2个全国农业产业示范强镇、2个全国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先导区、3个国家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团场、41个全国“一村一品”示范团场(连队)。

农业亮眼,工业发展也迈出了新步伐,一家家现代化工业企业昂然屹立。通过加速传统产业升级破解结构瓶颈,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园区为载体,积极发展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2018年,兵团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2017年增长6.2%,增速比自治区高2.1个百分点,与全国持平;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比2017年增长8.2%,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2个百分点。

双河市、铁门关市、昆玉市……兵团设市建镇步伐逐渐加快。党的十八大以来,兵团管理的城镇由5座城市、1个建制镇增加到9座城市、11个建制镇,170多个团场小城镇在天山南北快速发展,初步形成了以中心城市为主导、一般城市为支点、城镇群为重点、团场城镇为节点,和地方城镇功能互补、具有兵团特色的城镇体系。

5年来,兵团扎实推进农业现代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建设,凝聚起强大动能,天山南北农业大增效、工业大发展、城镇大提升。

全力以赴加快南疆师团发展,产业发展带动就业和集聚人口能力明显增强,文化示范引领能力明显提高

每天早晨,迎着明媚的阳光,十四师皮山农场三连群众茹克耶·艾力走出家门,走向离家不远的金泰针纺织有限公司卫星工厂内,开始一天的工作。

“每个月工资差不多3000元,农场有很多群众都来这里工作。”茹克耶·艾力开心地说。

兵团紧紧围绕新疆工作总目标,举全兵团之力,集全兵团之智,坚定不移推进向南发展。

一项项务实的举措、一个个惠及民生的项目在南疆师团落地生根。2018年,南疆师市全年实施招商引资项目672个,到位资金370.28亿元,超额完成全年计划。一批劳动密集型企业落户南疆师团,南疆师团产业支撑力日益强劲;兵团本级财政资金70%以上用于向南发展,通过政策、产业促进人口集聚,安置到第二产业的从业人员比重由2017年的5%提高到20.5%;兵团党委全面落实中央脱贫攻坚重大决策部署,把南疆师团作为脱贫攻坚主战场,七成以上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如今,南疆师团正逐步成为产业、人才和各类优质资源汇聚的“洼地”,成为南疆发展的示范区。

弘扬兵团精神,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满足各族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构筑各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在第十四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上,在以十四师四十七团沙海老兵为原型创作的油画《一群老兵的故事》前,不时有人驻足凝望,大家被兵团老战士扎根新疆、建设边疆的事迹深深感动。

兵团文化是几代兵团人在稳疆兴疆、富民固边、建设新疆中创造的。在60多年的发展历史中,兵团先进文化充分发挥了统一思想、传播文明、凝聚力量、激扬斗志、促进和谐的积极作用,为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作出了突出贡献。

2019年春节,九师一六一团六连护边员栾丽丽把两个女儿托付给丈夫,和其他7名女护边员坚守在距离连队10多公里远的护边执勤点。

“一手拿枪、一手拿镐是我们兵团人的特色,守护边疆是我们的责任,我们年轻一代要把这些优良品质传承下去。”栾丽丽说。

文化是凝聚人心的纽带,是催人奋进的精神力量。对于兵团干部群众来说,以“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为主要内涵的兵团精神已经融入血脉。

兵团着力打造重点产业、重点项目、重点企业和重点产品,运用多种方式,讲好兵团故事,展示兵团先进文化的魅力,为兵团发展壮大注入新的文化内涵。阿拉尔文化产业园重点打造三五九旅红色文化、西域历史文化等特色文化;五家渠文化产业园重点发展红色军垦文化游、绿色生态观光游等产业……

兵团加快构建覆盖兵团、辐射周边、带动地方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大文化惠民力度,不断提高兵团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截至目前,兵团拥有博物馆、纪念馆81座,图书馆6座(其中国家三级图书馆2座);已建成1个兵团级文化中心、14个师市综合文化活动中心、190个团场综合文化活动中心、1230个连队综合文化活动室。

春风化雨,凝心聚力。在新时代,兵团文化已经与改革创新、锐意发展的时代精神紧密结合,被赋予新的内涵,成为维护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强大精神支柱。(兵团日报记者 陈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