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乏AI終端,現在嚐鮮5G並沒意義

據悉,中國電信國內首家5G營業廳已落地北京。由於5G終端還沒有商用上市,故而工作人員只是將5G信號轉成了WiFi信號,用戶可由此接入,體驗到比4G網絡快10餘倍的高速網絡服務。

缺乏AI終端,現在嚐鮮5G並沒意義

就目前而言,5G只是比4G更快了一些,當然,我們都明白,5G網絡並不僅僅是快,而且是為人工智能、虛擬現實等技術、自動駕駛等高新科技落地提供基礎。那麼,在人工智能技術還未更進一步突破並普惠給大眾之前,5G網絡依舊沒有多大的優越性。當然這都是後話,現在5G終端並沒商用,5G網絡也不成熟,以至於一些開始體驗的用戶都覺得信號難找,難用,紛紛吐槽(之前網上的新聞報道)。

缺乏人工智能技術的內置,5G網絡終究沒多大意義。當然很多人會反駁現在嚐鮮5G並非為了意義,而是一種簡單的體驗,只是一種蹚水和試驗。我們為一個這樣沒價值的問題或偽命題爭辯顯得很沒必,本文要談的是,缺乏人工智能技術,5G缺乏它應有的意義和價值。畢竟AI技術也已經成了基礎性的支持技術,而且它和5G的不同,主要就是方向層面上的互補。

5G解決的基礎通訊問題,AI則解決的是計算判斷問題。前者需要全覆蓋、帶寬高、低延遲和低功耗;後者需要高集成、運算快、智能性和普適性。未來的時代中,我們需要更智能的決斷,來取代我們的大量重複勞作,需要更高的效率,來滿足我們日益進步的實時需求。這些都是打通新時代消費場景提供智能生活的基礎。

效率和智能,是我們時代生活的主題。在新一代網絡通訊和人工智能基礎支持的未來現實生活,速度和決斷是兩個分不開的領域。當然這還牽扯到其他問題,比如安全性可控性等,這也意味著需要相應的規範和標準。也正因為如此,我們需要謹慎穩妥發展。5G和AI這兩方面,都還不算成熟,技術和規範標準上不成熟,大眾普及度更在其後,兩者都需要更進一步完善和技術突破,更要看重安全。

5G需要AI,AI需要突破,突破後還需要普惠。人工智能從技術突破,再到普惠大眾,又是一個過程。那麼AI普惠大眾,又要經歷什麼?需要AI芯片和模塊,需要專門的編譯器和開發環境,猶如我們自己的操作系統一樣,需要完善的生態支持。這一點,華為在做,推出了編譯器,其他AI廠商在做,推出了相應的AI模塊。所以一人客個人覺得5G不會很快到來,我們可以為5G和AI而佈局和規劃,但至少這兩年,嚐鮮5G沒什麼意義,也沒必要輕易嘗試那些被推入大眾市場的半生不熟的產品。

下一代5G終端設備,勢必需要加入各種的人工智能芯片和模塊。可以說,缺乏AI的終端,不是合格的5G設備,它體現不了5G的巨大優勢和前景。5G終端尚未商用,人工智能尚未普及大眾,甚至我們的認知也沒有跟著提升,想象力還未得到激發,那麼現在的5G並沒什麼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