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軍侵華,故宮的百萬文物哪去了?神祕商人貢獻絕技,保住了文物

918事變後,中華民國國民政府眼看著東北陷入日軍之手,預感到戰火會很快燃燒到華北。八朝古都北平怎麼辦?紫禁城和皇宮中的上百萬件珍寶怎麼辦?要是能搬動紫禁城,政府可能會將紫禁城整座南遷。當然不可能的,於是國民政府認可了故宮博物院的請求,將館藏文物精品裝箱南運。

日軍侵華,故宮的百萬文物哪去了?神秘商人貢獻絕技,保住了文物

七七事變發生在1937年,故宮博物院精選文物精品的工作在1932年秋天就開始了。有人認為杞人憂天,起碼有些操之過急,但事實上歷史已經證明,這在當時是明智而果斷的決定。既贏得了寶貴的時間,使文物珍品能夠從容南遷,又不至於有什麼意外的閃失,更沒有在匆忙中丟失而損壞。

日軍侵華,故宮的百萬文物哪去了?神秘商人貢獻絕技,保住了文物

九一八事變之後,表面上看,紫禁城裡靜悄悄的,但在這座看上去只有悽悽荒草的空城裡,各個宮室內正在緊張而有序地忙碌著。學富五車的專家學者們臉上蒙上了一層塵土,正在細心地挑選著宮中的古書字畫和古物珍寶,開始一一裝箱,準備南運。故宮三大館緊急行動,古物館、圖書館、文獻館,分別負責本館精品文物的選取裝箱。

日軍侵華,故宮的百萬文物哪去了?神秘商人貢獻絕技,保住了文物

故宮裡上百萬件文物選擇的標準是選取精品中的精品,具體的做法是,三大館各個陳列室的陳列產品都是經過挑選的,可以認定為精品中的珍品,優先裝箱南運。各館再從各自的庫房中選取精華裝箱,文獻檔案字畫的裝箱相對容易一些,困難的是瓷器陶器玉器等雕刻工藝品的處理。

日軍侵華,故宮的百萬文物哪去了?神秘商人貢獻絕技,保住了文物

裝箱責任重大,又不能不裝。有人提議,說琉璃廠的古玩商人對古器的裝運很在行,因為他們常常將瓷器玉器等裝箱運往外地,有的甚至銷往國外,長途運輸和轉運沒有什麼損毀,一定有些秘訣。古玩商人被請到故宮博物院,將珍品文物按類分別包裝裝箱,他們在包裝和使用特殊材料時,博物館的人都在一旁看著,既是監督也是學習。

日軍侵華,故宮的百萬文物哪去了?神秘商人貢獻絕技,保住了文物

因為書籍字畫是不會破碎的,箱子結實就行了,古玩商人辛苦了好幾天,盡心盡力。但他們沒想到的是,第一天的辛苦之後,他們的裝箱秘訣就被人學去了,隨後就被辭退。古玩商人們疑惑不解,但他們再也不可能入宮。古玩商人被辭退後,故宮人如法炮製,熱火朝天地幹了起來,乾的很專業,一點兒也不比古玩商人們遜色。

日軍侵華,故宮的百萬文物哪去了?神秘商人貢獻絕技,保住了文物

高牆大院內,故宮博物院悄悄地將宮廷珍寶古董精品挑選裝箱,一切都是那麼的平靜而悄無聲息地進行著。1933年2月。紫禁城到天安門再到北京火車站西站的道路全部封鎖,由荷槍實彈的軍隊戒備,保衛百餘輛大卡車開進皇宮裝滿了宮廷文物精品的木箱。

文物有序的裝進了卡車,之後卡車悄無聲息地離開紫禁城故宮博物院,離開皇城南大門天安門,緩緩駛向西站。到站以後,文物精品立即被有條不紊地搬上列車,裝了滿滿一火車。2月6日。兩列共掛了39節車廂的特別列車。在軍隊的武裝護衛下。向南方出發離開了北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