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巖文能安天下,可為李自成出生入死,為何最終被其殘忍殺死?

寂滅輪迴-情殤


李巖其人,出現於姚雪垠老先生著的長篇小說《李自成》中,他的事蹟存疑,有的說確實存在有的說不存在,也有很多人說是清朝為了某些目的刻意將李巖的事蹟給掩蓋了!

不過在長篇小說《李自成》中,李巖的形象還有篇幅卻很大很飽滿,不得不說是哪個特殊時代的產物,是引以為戒的角色!

如果說李自成有奪取政權機會的話,那麼李巖就是這個機會的執行者。

因為在李自成起義軍哪個小農主導的隊伍中,李巖毫無疑問是唯一擁有大局觀,天下觀,和政治手腕的人!

而這,是決定成敗的關鍵!

這一切要從崇禎二年說起,那一年,因為節約經費,崇禎皇帝裁撤了很多驛站!悲催的快遞員,李自成就此失業了!

一個無奈的選擇擺在了他的面前,繼續就業,無路可走,那麼該如何做?

最後李自成決定參與革命,加入老闖王高迎祥的隊伍,憑藉這不俗的能力還有勇氣,李自成在義軍中步步高昇成了闖將,後來農民起義軍被圍剿,老闖王也被名將孫傳庭擊敗,起義軍潰不成軍節節敗退,眼看就要不行了!

在大家舉薦之下,李自成成了新闖王!

新人新氣象,做了闖王的李自成藉助女真進攻的空檔期,充分發揮本領,佔領了很多郡縣,勢力也越來越大!

然而好景不長,滿清的消停給了明朝平定內亂的機會,在楊嗣昌主持的四面佈網連番打擊之下,李自成和她的義軍又一次陷入絕地,最後李自成被洪承疇和孫傳庭伏擊,幾乎全軍覆沒!只有十七個人逃入山中,僅以身免的李自成,在深山之中除了打野果,燒烤肉之外,還在不斷反思自己為何失敗!反思完了之後的李自成走出深山,重新拉起一隻隊伍!在這個時候他和李巖相遇了,於歷史的重要性而言!李自成遇李巖,就如劉備見諸葛亮一樣,應該是一出如魚得水的故事!

事實也確實如此,李巖和李自成見面之後,終於從僅剩下17個人的破落戶,成了名副其實的闖王!

而這一切的根源不過是,那高舉的政治綱領終於出現這就是!

“迎闖王,不納糧”。

於革命而言,沒有政治綱領的革命就是一個偽命題,而這六個字恰恰就是李自成起死回生的關鍵!那時候人們的心聲無疑就是賦稅太重,活不下去了,就此闖王李自成被人們當做救世主看待,這就是政治綱領重要性,是不死和隆中對有同樣的作用!

一曲隆中對,臥龍出山,潛龍入海!“迎闖王,不納糧”,李巖出山,闖王崛起!

這樣一個重要的戰略人才,一個改變格局的人為何被殺,就值得思索了!

根據《綏寇紀略》記載:定州失敗後,有人說河南全境都向明朝軍隊投降了。

李自成聞聽後大驚失色,馬上商議對策。

這個時候李巖主動請纓,率兩萬精兵趕到中州,附近郡縣不敢輕舉妄動,有暴亂也能收拾。

牛金星要闖王答應李巖的請求,闖王當時沒有回答。

不久散會後,闖王恐李巖另有所圖,這時牛金星進言,尋機會除李巖,得到闖王首肯。

次日,牛金星以李自成名義召李巖到軍中,安排伏兵就這樣悍然殺掉了李巖和他的弟弟。

這段記載可謂完備,但對李巖被殺的原因卻交待得並不清楚,需要繼續分析。

其中最關鍵的無疑就是:“恐怕李巖另有所圖”

一般說另有所圖,都是指別有用心!

那麼李自成為何會懷疑李巖,這就值得思考了!

如何思考,無非是換位思考!

李自成其實一直不信任李巖,原因不過是因為他們階級不同,不是一路人!

李自成是八輩子貧農出生,快遞員失業下崗成了義軍首領。

而李巖則是明朝兵部尚書李精白之子,參加科舉考試得中舉人,世代官僚家庭子弟。

這階級差別有點大啊,李自成要是大氣無所謂,要是小氣就難免心有想法!

這是李巖被殺的第一個原因,李自成對他始終有戒心!

其次還有一個原因就是來自謀士“牛金星”的嫉妒。

“牛金星”嫉妒李巖,原因也很簡單,文人相輕而已。

如果說李巖是本科生,那麼牛金星就是小學生,因為他們一個舉人出生時代官僚,一個秀才出生,普通讀書人。

這起點不同造成的自卑,最後又因為李巖的才華還有功勳被放大,嫉妒之火在牛金星哪裡不斷升騰,那麼找機會攻擊李巖就成了牛金星必然的選擇。

最後決定李巖生死的還是李自成,他欣賞李巖嗎?

我相信還是欣賞的,但是李自成並不是一個擁有領袖氣質的人,他不如劉邦不如劉備,他有著天生的階級保守性。他的成功不過是時代早就的。

所謂時勢造英雄,可是英雄也要看個人啊!

李自成的見識決定他的高度,氣度決定他的成就,李巖越是顯露才華,他就越是不高興,甚至懷疑有一天李巖會取自己而代之,因而動了殺機。

李自成的動機很簡單就能瞭解,他怕被功高震主。

以上其實也很片面,如果說殺李巖是李自成的階級性還有牛金星的嫉妒,那麼也不公平!

因為還有個群體也是殺掉他的幫兇!

他就是農民起義軍本身,原因不過是李巖將農民起義軍約束的太厲害。

作為士子出生的李巖,天生有著救國救民的夢想!

這點和漢代的蕭何很像,在劉邦義軍燒殺搶掠時候,蕭何說要管束手下約法三章,劉邦聽了!

同樣,李巖也說這些,他要求李自成,安撫官紳,嚴肅軍紀。

李自成聽了可是無法執行,因為義軍沒有軍紀啊!

於是李巖就不受他們歡迎,你想啊,原來大口吃肉,大碗喝酒,現在來個人說,殺人不行,搶劫不行,強姦不行,你讓他們怎麼想?

當然是不聽命令啊!

這其中又以大將劉宗敏為主,他開始不聽指揮,追髒助餉,劫奪百姓,啥事都敢做。

李巖看不下去,就勸誡,可勸誡有用,要規矩幹嘛?

就這樣李巖被殺的群眾基礎也有了。

原本由農民組成的義軍,拋棄農民,離滅亡還遠嗎?

李巖被殺,源自於李自成的私心,他的私心來自根深蒂固的小農思想。

李巖被殺,起始於牛金星的嫉妒,他的嫉妒來自根深蒂固的底層自卑。

李巖被殺,被殺於農民軍的慾望。他的慾望來自為所欲為的燒殺搶掠。

最後,一個本可將農民軍引向正軌的人,成為私心,嫉妒,慾望的犧牲品被殺。

最後,農民軍也在私心,嫉妒和慾望的詛咒之下走向滅亡。

老天公平的給了李自成機會,給了他如諸葛亮,張良,一樣的人物,但李自成不是劉備劉邦,由此可見領導者的個人素質,真的很重要,其實這也是陳勝吳廣起義失敗的原因,那就是沒有拉攏重用有學識的地主階級。


阿斗不傻


在權力利益面前,人性的自私往往曝露無疑。聖明如唐太宗,當聽到“唐三代後,女主武王代有天下”讖言,非常惱怒,在一次與武將飲酒時,發現左武衛將軍武連縣公武安縣人李君羨,小名叫五娘子,很有娘娘腔,而且他的官稱和封邑上都有“武”字,這就犯了太宗忌諱,於是就尋了個不是,先將李君羨貶官,後又殺掉了他。封建社會女人地位都是很低的,怎麼可能會做皇帝?代唐能做皇帝的,必定還是男人,太宗這麼想,也是有道理的,只可憐了李君羨,正撞在太宗的槍口上。唐太宗還要大殺武姓人,被著名易學家李淳風勸止,李淳風說:“這是天命,是殺不掉的,即使殺掉了,還會有新的代替,到那時唐室子孫就會被滅絕了”。這是《新唐書•李淳風傳》裡記載的事,至於其真實性,有專家學者們尚在研考。

明末李自成起義軍重要將領謀士李巖,也是這樣被慘殺的。李巖原名李信,天啟丁卯年舉人,河南開封杞縣人,官宦子弟,生性慷慨豪爽,愛打抱不平,濟貧扶弱,喜交朋友,名聲很好,被當地百姓親切地稱為“李公子”,《明季北略》稱他“有文武才”。在崇禎十三年,李自成起義軍從巴西魚腹山(今奉節縣東)突圍出來,輕騎由鄖縣、均縣走河南,李巖與李自成一見如故,參加了起義軍。這時起義軍正處低潮,李巖就勸造反起家的李自成“尊賢禮士,除暴恤民”、“假行仁義,禁兵淫殺,收人心以圖大事”。李巖很注重輿論宣傳,他派人扮成商人在民間廣佈“闖王仁義師,不殺不掠”等流言,還編出童謠,讓小兒四處傳唱:“開了大門迎闖王,闖王來了不納糧”,“早早開門拜闖王,管教大家都歡悅”。正是在這種宣傳下,受盡天災人禍的河南饑民如大旱之望雲霓,“唯恐自成不至”,“從自成者數萬”,李自成也從此走出隱伏商雒山中時的低谷危厄,面前出現了柳暗花明的轉機。起義軍能重新東山再起,李巖是立了大功的。在大好的形勢下,起義軍迅速發展壯大,勢如破竹,先後打下了開封、洛陽、長安,在長安建大順政權,兵鋒直指北京。崇禎十七年,起義軍攻佔北京城,崇禎吊死煤山,明王朝被推翻。但是進了京城的李自成,聽不進李巖妥當安撫前明官紳和嚴肅軍紀的建議,軍紀大壞,招致根基動搖。吳三桂衝冠一怒為紅顏,投降滿清入關,京師震動,李自成率軍御駕親征,大戰一片石,大順軍一聽到辮子兵來了,立時大潰。在清兵和吳三桂夾擊下,不得已李自成退出北京城,節節敗退,定州失敗後,有報說河南全境嚮明朝軍隊投降了,李自成大驚,李巖就主動請纓,願帶二萬軍趕赴中州安撫民心,以做根基。本來李巖的遠見卓識已遭李自成手下謀士的嫉恨,李巖的主動請纓,謀士牛金星見有機可乘,就趁機向李自成詆譭李巖,說李巖也姓李,“豈不聞十八童兒主神器的讖語了?”,李巖胸懷大志,在河南頗得民望,此一去必定龍歸大海等等。真是一語點醒夢中人,深受讖語影響的李自成,接受了牛金星找機會除掉李巖的建議,牛金星就以李自成的名義召李巖到軍營飲酒,安排伏兵於大帳,擒殺了李巖和他的弟弟李年,一代文韜武略的李公子,就這樣不明不白地被害死了。殺害了李巖,李自成部眾離心,也失去了河南根據地,又成了沒著落的流寇,東躥西躲,最終在湖北九宮山搶糧時,不幸被當地地主武裝擊殺,轟轟烈烈的明末大起義也就此降下帷幕。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李巖以文武之才,盡心闖王,怎奈李自成先誠後踞,不聽良言,相信謠讖,恃功自驕,大好的功業一敗塗地,宵小之輩妒才嫉能,也趁機落井下石,可憐的李公子,拳拳赤心,竟作冤魂。倘泉下有知,是否有所悔悟呢?


sunjin72976689


影視劇中的李巖

李巖其人是否真的在歷時上存在現在還有爭議,僅就這個問題來說,其為李自成創業立下了汗馬功勞,但後因牛金星從中作祟,導致被殺,其之所以被李自成殺害,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李闖王

1. 李巖與李自成小農意識的矛盾。李自成率領廣大農民起義,聲勢浩大,而且頗有成效,一路下來應者眾多,直至打到北京,這股勢力可見實力不一般,但是農民起義有一個致命的弱點,就是小富即安,後世評價李自成之所以失敗,這個是主要原因。進京後的李自成和進京之前截然相反,進京前李巖的意見和建議他都能聽進去,而進京之後,完全忽視李巖的四條建議,一句知道了後,繼續行樂,他已經完全滿足於目前的狀況,有酒有肉有美女有銀子,其不知關外有清軍,還有明朝餘部,還有一個吳三桂,這些他都拋在腦後,於是在其與李巖之間產生了根本分歧,埋下殺之的種子。

牛金星畫像

2. 以牛金星為首的反對勢力受寵。滿足於目前狀況的李自成自然不喜歡李巖的格格不入,但牛金星、劉宗敏就不一樣了,他們和李自成一樣,小富即滿,以前想都不敢想的東西現在就在眼前,財富、美女,尤其是劉宗敏,將陳圓圓擄到自己的府邸,最終直接導致吳三桂引清兵入關。所以與正直的李巖自然而然就是兩個陣營,所以經常在李自成面前說李巖的壞話,壞話說一次沒什麼,就怕經常說就變成真的了,為李自成殺李巖埋下伏筆。

3. 戰爭的失敗。定州失敗後,李巖主動請纓,去定州附近的縣郡把手,以便鞏固中州附近的實力。牛金星建議李自成同意,於是李巖帶兩萬部隊到中州附近紮營,但此時李自成已遭遇打敗,同時其與李巖之前已經出現間隙,恐其不是為了自己,而是想投靠明朝,而此時牛金星也想利用此時機除掉自己的後患,於是兩人一拍即合殺掉了李巖,自取滅亡。



李自成的部將李巖,是明末李自成起義軍中的重要將領,李巖在李自成團隊裡是個重要人物,明天啟丁卯年中舉人,象這樣一位能人沒能人盡其才施展自己的抱負,可惜了。

李巖最後被其殘忍殺害是以下原因。

一,窩裡鬥,不知道中國人的教育那裡出了毛病,窩裡鬥黨爭是我國曆朝歷代難以根除的病端,就象農民割韭菜一樣割了一茬又一薦,不連根挖掉永無止境的鬥下去,只有改朝換代連根撥起才能除根。

究其窩裡斗的根源,實際就是名利分配問題,為了爭寵鬥利遠的夠不著,勁輒就跟同事,朋友,同學,親戚天天見面的人之間鬥來爭去爭的你死我話,或兩敗具傷,或一方殘慘遭毒死還不肯罷手甚至子孫幾代人仇視不相見的地步,李巖與牛金星同是明末舉人屬同窗同學,牛金星還是李巖推薦給李自成的,牛金星陷害李巖是李巖才高牛金星嫉賢爐能的結果。

二,順毛捋,人人都聽好話,更何況你的上級,李自成進住北京李巖如果順著杆子爬,就不會被李自成猜忌殺害,屬於功高蓋主。

三,樹敵太多,李巖進京後的那些諫言,動了團隊奶酪,人人對他不滿,那有他的好果子吃。

四,自古打江山的團隊,都是口能同甘苦,不能同富貴。

真是應了老話,人活著沒幹了的事,人死了一了百了。


張峰149764346




李巖文能安天下,武能打天下。為李自成出生入死,立下汗馬功勞,就是這樣一個忠心耿耿的將領,死的極其冤枉,他的死也導致了李自成最終的慘敗!

李巖從小就用功讀書,還考取過舉人,並且有著文武全才,是個俠肝義膽的學霸。性格豪爽,廣結好友,當地人都叫他“李公子”。



後來李自成起義至河南,李巖深感百姓疾苦便毅然去投奔起義軍,並與李自成一見如故,大有相見恨晚之感!李巖提議“尊賢禮士,除暴恤民”,以收伏民心。效果顯著,果然深受百姓的擁護。

李巖這個“炒作”的高手,還自編童謠“打開大門迎闖王,闖王來了不納糧”。讓各地兒童傳唱,更是讓連年饑荒的廣大百姓投身起義軍,隊伍逐漸壯大,也算是起義軍最為輝煌的時刻!

經過李巖的操作,李自成的起義軍廣施仁政,收穫民心,但一殺進北京城就漏出本來面目,燒殺搶掠,無惡不作。更是縱容大將劉宗敏壞事做盡,更是霸佔了陳圓圓,以至於吳三桂一怒衝冠為紅顏,導致吳三桂投靠大清。



李自成的謀士牛金星,諳熟兵法,但為人心胸狹窄,見不得李巖的功勞大過自己,就向李自成誣陷李巖有謀反之心,李自成自以為天下大局已定,正所謂兔死狗烹,於是默許牛金星將李巖殺死,李巖冤死導致軍心渙散。



李自成只做了一天皇帝就被吳三桂和清軍趕出了京城!再無反擊之力,最後銷聲匿跡!



李巖之死與韓信頗為相似,忠心無二,但功高蓋主。不竟像張良那樣懂得進退!

再加上李自成目光短淺,失仁失德,殺忠臣,留奸佞,聽信讒言導致李巖被殺!


321夢迴歷史


根據目前的歷史資料分析,李巖很可能是李自成用過的化名誤傳產生的人物,李自成殺李巖,這是玩自殺嗎?

李自成曾用過李炎、李延等名

清朝編撰的《明史》裡確實有李巖這麼一個人物,並且說是李自成殺了他。李巖最早出現在文獻中是《剿闖小史》中,《剿闖小史》是一本小說,大約成書於李自成兵敗以後。而在清初吳偉業的《綏寇紀略》中,則寫了李巖又叫李信,是杞縣舉人,他父親是潁州人李精白。計六奇的《明季北略》也引用了這個說法。《綏寇紀略》和《明季北略》流傳較廣,一般認為《明史》就是受了它們的影響。

然而當時一些在農民軍裡呆過的人則表示,從來沒見過這個人,比如曾經在羅汝才軍中呆過的鄭廉所寫的《豫變紀略》一書裡就說李巖“其為烏有先生也”。楊士聰等經歷了李自成進京事件的人也都沒提到過李巖。當時農民軍活動的地區的地方誌裡也沒有記載李巖的事蹟,而李自成、宋獻策、牛金星等人則都可查到。

而且更奇怪的是杞縣縣誌裡還有一篇文章叫《李公子辨》,斷然否認有李巖這麼一個人,《潁州志》也毫不客氣的說李精白從來沒一個兒子叫李巖,李精白的長子叫李麟孫,次子叫李鶴孫,所以關於李巖的記載很可能是小說家言。

而顧炎武所著的《明季實錄》說李自成又名李炎,其他一些資料也把李自成義軍說成是李延所統帥的,所以現在史學界一般認為李巖不過是李炎、李延讀音相同誤傳以後,被當成了另外一個人。而李自成殺李巖可以體現李自成的兇殘,所以清朝撰寫《明史》是就直接寫了進去,僅僅是為了黑化李自成而已。


不沉的經遠


李巖、牛金星、宋獻策是李自成身邊最重要的三位謀士。郭沫若主編的《甲申三百年祭》裡對李巖推崇備至,被認為是李自成手下最有能力的謀士,且能文能武。但是李自成的起義軍驟起驟滅,主要將領的出處歷史文獻留下較少。(底層流民造反,只有奪得天下才會有史書記載你的出處。)對於是否有李巖這個人一直是存疑的,認為他是虛構的人物,因為按照當時的說法很多和歷史文獻是對不上的。

李巖原名李信,杞縣舉人,父李精白,閹黨時期巡撫、兵部尚書。但是李精白是安徽阜陽人,兩個兒子李麟孫、李鶴孫,家族裡沒有李信這個人,而且杞縣的舉人裡也沒有李信這個名字。各種記載來看李巖的經歷堪稱傳奇,更像小說演義,當時李自成兵敗北京,正是用人之際,殺李巖理由不多。

李巖被殺的最大原因,應該是他和李自成同姓。中國古代人們很相信讖言,因讖言殺人的事很多。如隋文帝楊堅因為“楊花落,李花開,花開花落輪轉來”的讖言殺李渾一家;唐太宗李世民因為“唐三世之後,有女主武王代有天下”

的讖言殺了守玄武門的將軍李君羨(小名叫五娘),等等。李自成的另一個謀士宋獻策算命先生出身,來投靠李自成時帶來了一句上古讖言“十八子當主神器”。把李自成樂得屁顛屁顛的,立刻給宋獻策加官晉爵,引為心腹,可見李自成對讖言是非常認可的。

從北京敗退出來,李巖向李自成進言,提到河南對未來戰爭的重要性,願意帶二萬精兵經營河南,為李自成在西安重整旗鼓贏得時間。本來是非常好的建議,照此進行就不會有第二年清軍兵發潼關了,即使清軍西進也要顧忌李巖在河南的兵力。這時牛金星挑撥,認為李巖此時留在河南是想自立山頭,考慮到李巖能力超強,又得民心,“十八子”並不一定是你李自成來主神器。李自成殺死了李巖,也讓他人心盡失,加快敗亡!





愛讀歷史的大胖子


1. 李巖,是起義軍中的重要將領,年少中舉,文武全才,生性慷慨豪爽,常常賙濟窮人;又愛打抱不平,伸張正義,有點像個江湖俠客。 2. 跟隨闖王打天下後,時常規勸李自成,並出謀劃策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轉折點則發生在入京後,李自成開始自滿起來,以至於在與清兵作戰中潰敗,而李巖請兵平定,此時的李自成早已大失方寸,各種陰謀論盤旋在他腦海中,以至於聽信另一謀士牛金星,安排伏兵將李巖及其弟弟擒殺。


這節課上歷史


但在李巖因義軍在很大地域失利的情況下提出願帶兩萬義軍去解救這些地方時卻被闖王懷疑有異心❤異志,加上牛金星的鼓搗,劉宗敏……的對李巖的不滿,李自成終於同意了由牛金星安排人埋伏伏兵捉拿了李巖和李巖的兄弟並把他們哥倆個處死了!李巖的死使義軍大失人心❤!使很多義軍離心❤離德,大大削弱了起義軍的力量!後來李自成敗走九宮山,竟被當地農民用鋤頭鋤死了!劉宗敏也戰敗被俘虜殺死!!!!!!…………起義軍餘部跟隨李定國逃到山區十餘年後才被平滅!!!…………


絢彩年華火熱青春


作為一代梟雄,李自成有著驚人的思維和能力!其口才也堪稱一流。自身文化素質條件有限,但特能講故事。能吹善言是其重要特徵之一。常常能將身邊的人,無視殘酷的現實,跨越至完美未來世界,死心塌地跟著他。這點頗有無產階級革命家的風範。

與能說者貪財如命不同的是,李自成還是一個非常講義氣的人,也是一個吃苦耐勞之人!有時候打仗還能衝鋒陷陣,並且對戰局頭腦冷靜!

李巖,傳說中是一個時有時無的人。明史紀事列傳中沒入名錄,但地方誌事(《綏寇紀略》《明季北略》以及《杞縣誌》)卻有其身影。無論其存不存在,但有一點可以肯定,李自成自身也有其巨大缺陷。從性格上來說,李自成無論做到何種地位,其自始至終都擺脫不了出身卑微,混跡偏隅山溝,帶來的副作用,心地境界並不高尚。再者,其志向雖遠,但並不能解決所有人的困惑,也就是說理論支撐是其最薄弱環節,畢竟識字不多是其一生的憾事。這就導致了他形成錯誤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對讀書人有一定的偏頗成見!殺李巖,其內心深處是最掙扎的。一方面李巖的確為自己的隊伍建設提供有力的思想支撐。另一方面,李巖也對自己戰略方針政策給出完美答案。可以說,革命雖然已經到了成熟摘果的季節,但統治體系的的確確需要像李巖這樣的跟在自己身邊十幾年的忠誠可靠的讀書人,半路上道的基本都是機會主義者,難堪大用!

李自成雖然推翻了明朝政權,但其錯誤的世界觀及其狹隘的性格,仍然擺脫不了土匪習氣,這點和我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相比差了不止幾條街。是什麼事件或者什麼人促使李自成在其最危難的時候,殘殺自己的理論者和最有政治頭腦的跟隨者?殺李巖是在逃離北京途中,這時候隊伍最需要提氣的時候,為毛李自成要幹出蛇螫斷腕之事?這個說明,雙李的矛盾已經到了不可調合的地步。李巖在河南地區威望大於李自成,作戰方案上難免有不同的意見,但在身邊全是阿諛奉承之流的李自成眼裡被視作反水的表現。尤其是北京戰役的戰前會議,李自成狹隘的佔山為王的土匪格局,與李岩心事天下的壯麗雄心完全格格不入(這也是死罪之一)。因此李巖率領的部隊應該沒有入城,只是作為防守警戒的作用部署在京城外圍。入城後李巖冷靜地分析和對農民軍土匪式狂歡的阻勸,被李自成視為沒有分得大量財富的嫉妒心理。逃離北京時,隊伍編制最完整的仍然是李巖的河南兵。此時身邊諸如牛金星等準備逃路之人,又開始將“李”字讖語的謠傳重新散發。這意味著此“李”而非彼“李”的謠傳在農民軍內部又開始四處流傳,革命隊伍對立情緒明顯上升。再加上河南兵在北京戰役並沒有落到利益,對一拍而散狼狽不堪的主力部隊甚至有幸災樂禍的感覺,這進一步加強了雙李之間的矛盾!

李巖雖有雄才大略,但千年的儒家思想,讓其有著捨命赴宴成“大義”的壯麗輝煌的虛幻。此後大順政權非常不順,提前消失在時代風雲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