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小學化”嚴重:還孩子一個快樂童年,成長比成功更重要

前些天,看到微博上一個調查,80%以上的受訪者都表示,現在的幼兒園“小學化”現象太嚴重了。

幼兒園“小學化”嚴重:還孩子一個快樂童年,成長比成功更重要

這是一個人人著急的社會,人們早就忘記了幼兒園的本質是什麼。

所謂幼兒園,即幼兒的樂園,其目的在於解除家庭在培養兒童時所受時間空間環境的制約,讓幼兒身體智力和心情得以健康發展,幫助孩子健康快樂地度過童年時光,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而如今,我們的幼兒園早就拋棄了原來的初衷。

我侄子家的孩子所在的一所私立幼兒園,五六歲的孩子要學習漢語拼音英語珠心算還有美術圍棋游泳等等。

大班的孩子就必須學會五十以內的加減法,還包括數學啟蒙思維訓練等課程,學完所有的拼音,識字量在一千左右,按筆畫寫要會寫三百多字,還在幼兒園裡我們的孩子的知識水平早就達到了一年級的程度,甚至還要高。

更過分的是,他們幼兒園竟然一直堅持月月考,成績公佈在微信群裡,搞得四五歲的孩子考前如臨大敵。

童年時代的重要性不僅在於學習知識,更在於一種人格和性格的培養。

知識可以速成,成長卻沒有辦法壓縮。

幼兒園“小學化”嚴重:還孩子一個快樂童年,成長比成功更重要

02

兒童教育專家盧勤曾痛心疾首地說:

我們很多家長和老師把仙女和王子趕出孩子童年的社會,讓他們從小就學習算術和語文,這將會摧殘孩子的童年。

好多幼兒園讓孩子學習超出認知水平的認字算術拼音外語等孩子不感興趣的內容,最終會導致孩子失去學習興趣,扼殺孩子上學的積極性。

我一個同事家的孩子,孩子從3歲起就讀我們地區有名的私立幼兒園,小班的時候孩子很願意上學,幼兒園有好多小朋友,有各種各樣的玩具,可是從中班以後就不願意上學了。

媽媽每天到學校接孩子,放學後兒子像出籠的小鳥飛出來,纏著媽媽玩各種各樣的器械,滑滑梯做蹺蹺板等等。

原來,孩子上中班以後,很少在室外做遊戲了,以上課為主,甚至按課程表上語文數學英語等課程,每天六節課,還要佈置作業。晚飯後,小小的孩子就要開始認字,複習學過的內容。

孩子越來越不感興趣,甚至對上學產生了牴觸情緒。

孩子每天早上一睜眼就吵著“不要上學”。

孩子從週日就開始喊著“明天不想上學。

幼兒園本來是孩子的樂園,卻成了孩子最不願意去的地方。

“超前教育”或許某種程度上迎合了部分家長的功利心,卻無形中傷害了孩子,扼殺了孩子對未知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幼兒園“小學化”嚴重:還孩子一個快樂童年,成長比成功更重要

03

有教育家經過多年研究得出結論,六歲前的教育,決定一個人的人生高度。

這一點很多人都有感觸。

成年後不管我們怎麼努力,卻始終無法超越某些人,某種程度上,我們在幼童期接受的教育,已經為我們寫好了結局。

眾所周知,日本是一個非常重視教育的國家。

日本的教育部長曾說:

教育中最重要的是幼兒教育,幼兒教育是一個人乃至一個國家未來發展的關鍵基石。

日本的幼兒園裡,孩子們沒有課本,只有每月一冊的繪本。

學校的教育計劃中,完全沒有數學語文英語這些項目。雖然沒有多少知識性的教育,但是孩子通過綜合教育的方式,往往能在音樂美術閱讀等方面有更大的進步。

他們重視孩子安全感和自信的建立,需要有父母的參與,這是讓孩子成年後遠離犯罪的關鍵。

他們更重視真善美的教育,這可以培養孩子的情商,長大了自然會為他人著想,也自然會維持好的社交。

他們還讓孩子們通過每天的穿衣換衣,穿鞋換鞋,練習獨立生活的能力,從而養成有條不紊的做事習慣。

幼兒園的孩子們一年到頭不知道爬多少山,看多少次湖,觀察多少次動物和植物,除此之外,他們還參加撿橡子、打年糕、開運動會、為社區演出、宿泊了、去拜寺廟等等實踐活動。

這些活動,讓孩子們受益一生。

比起背過多少單詞,會做多少數學題,尊重孩子的天性,讓孩子有一個快樂健康的童年,是不是更有意義呢?

你的一生能走多遠,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童年的天地有多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