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小學化”怎樣治理?

齊齊哈爾新聞網11月12日訊 (李雨桐) 教師贊同禁止幼兒園“小學化”

在第二幼兒園記者看到,孩子們正在跟老師在區角開心地做遊戲。副園長劉豔說:“幼兒園‘小學化’不可取,對孩子是百弊無一利,會扼殺孩子天性,上小學後會養成不專心聽課的壞習慣和厭學的心理,不利於孩子健康成長。她表示,作為公辦省示範園,一直嚴格執行國家教育部的有關規定,不存在有‘小學化’傾向,每學期老師都會召開家長會,向家長普及幼兒園‘小學化’的危害。孩子的學習以遊戲為基本活動,第二幼兒園集體教學、區角活動、戶外活動、小組活動等都以遊戲的方式進行,符合孩子的學習特點,注重學習方式,因材施教。旨在培養孩子運動能力、好的學習習慣、自主學習方法、思考和觀察能力等,為孩子後續學習打下好基礎。”

二幼陳俠老師表示,幼兒園“小學化”不利於孩子的生長髮育,過早用筆會影響手臂小肌肉的發展。她在多年的教學工作中,注重孩子的語言表達、運動、數學邏輯思維、空間想象力及孩子的自我認知能力的訓練,讓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愛學習、願意去學習,讓孩子們從遊戲中學習知識。同時,她表示,過早學習會讓孩子厭學,形成逆反心理,不利於孩子的成長。

針對幼兒園“小學化”,回民小學一年級班主任張妍老師表示,幼兒園“小學化”嚴重影響了孩子們的身心健康,是一種拔苗助長的教育。她發現剛剛入學的孩子們,就有一部分學生將一年級的課程全部學完,面臨著重複性教育,學生的知識基礎不一樣,也擾亂了學校的教學計劃。對於那些基礎為零的學生,要按照教學大綱進行逐一詳細的教學,可對於那些學過的學生來說又太簡單,在他們身上經常會有上課注意力不集中、溜號、搞小動作的現象出現,對所學知識不感興趣,影響了課堂紀律。另外幼兒園老師對小學內容研究的也不夠透徹,方法不統一。拼音教學中名稱說法不一致,漢子書寫筆畫不規範,字跡要求太寬鬆,養成了不良習慣。另外一些學生寫字的姿勢不端正,握筆方法也不正確,每天的課堂教學多次糾正這些不良習慣,卻不見成效。小學階段最主要的就是學習習慣的養成,幼兒園“小學化”讓小學教育工作面臨了很多困難。

家長看法各不相同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作為父母,很多家長都有緊迫感,擔心孩子學習跟不上。有的家長相信笨鳥先飛,於是讓孩子提前學。還有的家長則是盲目跟風,看到別的孩子學習,自己也要跟上。在幼兒教育“小學化”的問題上,近年來,幼兒培訓班呈現一種教學內容越難、越複雜則越“專業”的病態現象。記者發現很多幼兒園均開設了“幼小銜接班、學前班、特長班”等,幼兒教育“小學化”已經成為常態。

在一家幼兒園門前,記者遇見了來接孩子的孫女士,“我贊成禁止幼兒園‘小學化’,孩子的童年應該是快樂的,在幼兒園裡通過做遊戲,學知識和技能,比強行灌輸效果要好。按小學的方法來教數字、拼音、英語,不符合孩子的成長規律,會造成很大的心理壓力,我在選擇幼兒園時不會考慮教太多‘知識’的幼兒園,我孩子的行為習慣特別好,學習能力也很強,我很滿足。”與孫女士想法相同的王先生表示,幼兒園教授太多小學知識,童年一點都不快樂,就現階段來說,過度教授知識孩子既學不好,家長還會對自家孩子的學習能力產生質疑,久而久之,對孩子和家長都不是一件好事情。

採訪中,一些家長對小學零起點教學存在很大的擔憂。楊女士正在考慮要不要給孩子報“幼小銜接班”。“聽同事和朋友說,現在孩子上小學前都提前學一年級的課,如果你不學的話,小孩到了小學可能就會跟不上。本來是不想讓孩子上,可同齡孩子都上,班裡大部分孩子都會,老師的進度就會很快,孩子不上就成墊底了。如果先學了,上小學會輕鬆一些。”在周圍孩子紛紛“搶跑”的壓力下,楊女士不得不放棄一貫秉承的快樂教育。

同樣,也有家長認為禁止幼兒園“小學化”太一刀切,“我家孩子上幼兒園時沒有學習英語、拼音、算數,讀一年級時,與班上的其他學生相比,明顯學習很吃力,成績也不理想。”高女士的兒子今年讀二年級,她告訴記者,給孩子報了兩個補習班,讓他儘快把落下的課程補上,學習新知識。她表示,如果都是零起點,不怕孩子學不會。但現在是大部分都在學,逼得家長也沒辦法。

教育是一個緩慢的過程,過早的增加學習的難度和壓力,會阻礙幼兒的身心發展。為了能夠吸引生源,一些幼兒園忽略了孩子自身成長規律,而是一味地迎合家長的“焦慮心態”。家長的焦慮、幼兒園生源的需求、小學成績的壓力……社會上的種種因素之間相互影響,讓幼兒園“小學化”愈演愈烈,屢禁不止。

孩子的童年應該在遊戲的過程中快樂的學習、成長。“望子成龍”是家長們的心願,父母對孩子的教育越來越重視,“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成為許多家長的座右銘。家長爭相把孩子送進教學味濃的高價幼兒園。一些幼兒園為了吸引生源,也投家長所好,走上幼兒教育“小學化”之路。“搶跑”讓孩子們提前學會了加減乘除,卻也讓他們丟失了童年該有的快樂。

教育部部長陳寶生提出,要綜合治理學前教育“小學化”傾向,幼兒園的基本教學模式是遊戲模式,不是教學模式。現在有一些幼兒園老師是從小學老師轉過去,沒有學過幼兒托育,把小學的教學方法帶過去了,一些家長希望孩子在幼兒園就能學一些小學的課程,所以好多幼兒園有“小學化”傾向。教育部三令五申禁止幼兒園“小學化”,幼兒提前學習小學知識,看似是領先於別人,而實際上,過早學習知識是搶跑,不利於孩子的身心健康發展。在巨大的升學壓力下,很多地方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越來越嚴重。幼兒園“小學化”,簡單地說,就是違背幼兒身心發展規律和學前教育規律,將幼兒置於和小學一樣的教育環境中,運用小學的教學方式,提前教授小學內容,進行“小學化”教學。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分析指出,幼兒園“小學化”的根源跟我國教育評價方式相關:“這個問題的深層次原因是跟我們中小學一直到高考,這個縱向的教育評價是直接相關的。而這個縱向教育評價,它主要還是看學生的考試分數。要依據考試分數來對學生進行排隊再放在不同的學校,這樣的體系是幼兒園‘小學化’的這個深層次的根源。另外一個背景是我們學校之間不均衡,小學之間的校際差距比較大,初中高中大學也同樣是校際差距比較大,這樣的背景下實際上是造成一個是評價過於單一,另一個是學校之間不均衡。很多家長或學生的期望能進到更好的學校。在這種情況下就導致了幼兒園的‘小學化’。”

關於零起點教學,儲朝暉認為首先應抓住問題根源,而不是僅僅單單的就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在儲朝暉看來,治理幼兒園“小學化”的根源就在於完善教育管理評價體系,推進教育資源均衡化。在這個同時要傳播一些科學幼兒教育的觀念,在中小學階段一定要做好均衡工作,縮小學校之間的差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