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是如何看待大陸人用英語和他們交流的現象?

黑妹李麗霞


只想分享下自己的經歷

我很喜歡香港一年大概去2次左右 12月去的時候在圓方商場逛化妝品 正好在和閨蜜語音通話(閨蜜是國外出生長大的華裔)所以習慣和她說英文,我進來的時候櫃姐就站著不動,後來我試了一圈口紅準備看n5的限定款香水,然後對著電話跟閨蜜說有一個紅色限定問喜不喜歡準備買給她當聖誕禮物,櫃姐馬上就過來了我還沒開口問她她就跟我用英文說這是限定款可以讓我試一試……(一臉非常那啥的微笑)然後繼續用她還算流利的英文給我介紹香味啥的

然後閨蜜在電話裡告訴了我國外的價格發現比香港便宜很多她覺得沒必要我國內買,然後我就跟櫃姐說我朋友告訴我國外價格便宜多所以我不買了準備走出香奈兒了

重點來了

櫃姐給我鞠躬了!

就那種90度彎腰那種!!!!!

我真的瑟瑟發抖啊我就是個高二學生啊然後當天也挺隨意的打扮啊……

本人是出國黨之前自己也有練習過口音出門說英文不仔細聽可以裝一下native那種哈哈哈哈哈

然後包括問路之類的說英語的確比說普通話得到的態度要好很多啊……無論是莎莎還是大街上還是機場……

就 希望我只是碰到片面的那群人 真的裝個華裔才能獲得好的態度自己並不覺得多好 但是說普通話就的確就是沒有說英文獲得的態度好……


reneya


本人第一次去香港是2003年,那時大學畢業剛一年,算是沒見過什麼世面的小地方孩子。到了香港一開始肯定被國際化都市的繁華所震到。後來漸漸發現說普通話不被搭理,為了偶遇明星去那個據說港星出入的某高端商場轉一圈,當然沒錢買,也就是所謂的window shopping嘛,這個感覺更強烈,櫃姐們看到我一身普通打扮根本不搭理我,後來我故意英文問價格,果然效果大不同,因為本人是英文專業,所以英文還算過關,但當時在國外時間尚短,發音用詞也不是特別高大上,就是很普通吧,加上本人氣質有點像日本人,很多櫃姐甚至用蹩腳的日本跟我很客氣的搭話。後來在國外工作生活時間長了,英文也成了我第二語言,有一次參加一個客戶的工作會議,是香港某大型紡織企業,一群香港經理當著幾個他們自己大陸同事面用英文說,我們還是講英文吧,不用理他們。我就一字一句的把他們的英文用非常標準的普通話翻譯給他們那幾個同事聽,然後再用比他們香港人更加標準的英文回應這群香港人,頓時讓她們有點小尷尬。兩段本人真實經歷,只分享,請勿噴,謝謝!


沒人知道是我


我這裡廣東汕頭,電視都有香港臺可以看,小小就會一口流利的粵語,27.8歲的時候做貨運計貨,碰到一香港客戶,外地搬運工聽不懂他說的話,但是聽他口音他普通話也是會的就偏偏不說,一直在那裡英語加粵語吼,因為跑廣州童裝市場最近的下貨點只有我們這一家,屬於壟斷性的,一直比較霸道,我走過用粵語跟他說,這裡是中國請講普通話,我聽的懂你說的,但不是普通話交待的事,我們是不會做的,你錢多也沒用,結果他牛的很叫司機把貨拉走,兩小時後回來,8000多運費的貨,還是用粵語說,給1萬,卸貨!沒人理他,他就在那裡一直抬價,最後老闆答應1萬5給他運,叫我跟他說,我用普通話說,謝謝香港來的老闆,真容易上當!他當時是氣的臉都變色了!


中洲地產負責人


對於香港人怎麼對待說英語的內地人這個事情,有幾句話比較想說,自身見解,不喜勿噴,謝謝!

1、今年的世界小姐大賽剛剛結束,世界小姐前幾十強有幾位是內地姑娘參賽的。其中有一位印象特別深,簡稱A。每位佳麗都要上臺發言,主持人也會問問題。主持人會根據你的情況看是講粵語還是英語,確實很少講普通話。(其實直播是三種語言都會講的),到A用普通話發言完後,主持人就用廣東話問她問題。A聽不懂,就用普通話說了一句,可不可以用英語問,主持人照做了,只是後來問著問著A聽不懂了,回答不上來了,直播場面一度尷尬到死。

其實那倆主持人也是毛病,明明人家講普通話,偏用廣東話問問題。A姑娘也是,也有別的內地人,大家都是直接說普通話,為什麼你不直接要求他們講普通話呢?雖然說去香港講當地的話是尊重,可是尊重也是分人和量力而行的。

2、我有一個姐姐在香港城大讀博。英語程度特別好,她的課程也是全英教學的。

她剛到香港入學的時候,擔心她人生地不熟,就陪著她一起買東西,逛啊什麼的。很讓我驚訝的是,她想買什麼東西,問什麼東西的話,都是自己直接上去問的,沒有讓我去幫她問。說話聲音柔柔的,帶著笑容,真的是會有如沐春風的感覺。那些被問的售貨員,收銀員姐姐們也都很耐心的用普通話回答她,特別和諧。

後來她說,她的朋友們也遇到過那種你講普通話他們講廣東話那種,不用理就好了。

3、我好像跑題了。只不過想說,地域歧視不僅香港對內地,國外也有,內地省與省也都有。做好自己,大大方方的。有些人自身就沒有素質,你身為一個淑女紳士,去跟他們生氣,犯不著,拉低自己檔次。

如果因為這個說英語好大家會更對你好這個方面把英語學好,我覺得倒也是一個很好的學習契機對吧!這種現象不僅在香港,內地也是,你英語好,到哪都是香餑餑。

4、第一次碼這麼多字,不喜歡請退出哈,我不接受挑釁,不喜歡跟人吵架,謝謝!


張家大妹砸


這個問題,其實,無需太在意。

英語在香港的普及率是明顯比大陸高的,他們除了說粵語,英語也是666,普通話都要靠另外學的。

像帶我做研發的老大,就是香港人,每天六七點就從香港過關到深圳這邊,晚上再回香港。

要我說,香港人工作還真是能力蠻強,至於他們時不時就不小心開始飈英語,我們其實可以寬容一些呀。

我們平常最自然放鬆的時候,或思維最活躍的時候,也用的是我們從小到大都不斷在用的普通話和家鄉話。

要是別人因為你不說英語或粵語,而批判你,你心裡也不會好受吧~

而至於他們如何看待我們和他們說英語,我特別不要臉的去問了老大,他說,用英語表達對他們來講,是更方便的。

他們也不會因為我們說英語就帶有什麼歧視。

再說個小趣事吧,香港人說普通話總有點港普的感覺,😄😄。

看張家輝那句笑翻網友的:我是渣渣輝,是兄弟就來kan我,就能略知一二。

不過,說笑是說笑,不能因此上升到人身攻擊或歧視的程度喲。

畢竟,都是一家人嘛!

你覺得呢?我想聽聽大家的意見,歡迎留言討論哦!

我是Mindy, 頭條問答認證英語達人,美音培訓師,每天分享學習資訊,更多精彩,快來關注


Mindy與橋上彩虹


其實也不需要太刻意在乎這個問題,我在香港生活了十多年了,基本上也沒有遇到什麼問題。我覺得無論是哪裡人都會有先入為主的想法。 首先香港人肯定是說粵語的,如果大家都能使用當地人的母語粵語溝通,對他們來說是非常方便的。其次香港在迴歸之前都是使用雙語的,本身粵語和英語就是在香港暢通無阻的語言。另外,對他們來講說普通話相對複雜很多: 1) 發音很難掌握,兒化音太多2)英語本身就是最簡單的一種語言,無論是口語還是書寫都是要比漢語簡單很多。

當然我們也不能忽略一個最大的問題就是香港是一個講究階級的地方,幾乎每個人身上都已經標註好自己所屬的階級,初次打交道的人必然會以一下幾點判斷對方的階級:

1)你著裝品味和品牌

2)你所說的語言,因為只有中上階級的是才能送孩子去全英式的教育,能操流利英文的人,在很多大眾香港人的心理必然此人的家庭是中上階級。

3) 行為舉止,能體現一個人的家庭及受教育程度。

內地對階級這個概念還是比較模糊的。這裡不得不說,現在雖然內地人有錢了,到香港血拼大牌,但是很多人的著裝並不能稱之為有品味,很多香港人會有大陸人是暴發戶的看法,但是面對會講英文的內地人,潛意識裡就會覺得此人是受過良好教育的並非爆發戶的想法,自然態度也會不同。

其實這也不只是香港,在其他很多資本主義國家也會是一樣的,只不過香港是我們的地盤,同樣是黃皮膚的中國人會以這樣不同的態度對待自己的同胞,大家在感情上接受不了。

慢慢融入到香港,我其實覺得現在很多的衝突大多還是兩邊的文化背景和制度的不同造成的不理解,真正用心體會了,真的都沒有什麼,我們中華民族最大的優勢就是包容性,我們能接受任何一個膚色,人種,宗教,相信內地和香港人也會互相慢慢理解和尊重。




yuco


英語是現在世界上最通用的語言。而香港因為歷史的因素以及其環境的因素,早早就與國際建立了軌跡。英語在香港更是早早就被訂位必修語言之一,所以大部分年輕一代的香港人都會說英語。

對於香港人而言,他們的普通話往往都帶著一股“港式”的味道,所以對於他們本身來說,跟不會粵語的人溝通,比起普通話他們更喜歡用英文。對於他們的“港式普通話”相信大家也都聽過,最出名的就是張家輝為貪玩藍月所打的廣告詞。

雖然英語早就列入香港人的必修語言之一,但是也並不是所有香港人的英文都是很好的。香港人大部分所於溝通的還是粵語,就好比九年的義務教育中英語也是很重要的,但是學不會英語的人還是佔大多數。很多會用英語交流的香港人是因為他們職業所需,並不是所有香港人的英文都很好,舉個最好的例子就是空姐和空少。香港機場連續幾年的貨運量都高居全球首位,在他們的機場可以看到形形色色的外國人,所以對於相當空姐和空少的人英語必定是很重要的一環。



但是由於接觸得早,香港的英語普及程度還是比大陸來的普遍,雖然不是全民皆會英語,但是還是有一定的影響力。語言是用來交流的工具,大家肯定是希望選擇雙方都會的語言來交流更為方便。倘若兩個人都會普通話,那麼肯定是以普通話來交流;但是鑑於大部分香港人的普通話都不太標準,相信他們更希望用英語作為交流媒介。

香港跟中國本是一家人,沒有必要因為一個語言而上升到互相看不起或者認為被別人看不起的情況。畢竟雙方發展的背景不一樣,導致成長過程的差異。一個人會多一種語言對自己也沒有多大的壞處,也沒有必要覺得自己會英文就高人一等,我們都是同為世界上的人,都是一家人,都在同一個時代下生活。


決勝網


按說雙方互相聽不懂對方的語言的時候,使用共同能懂的第三種語言,以進行無障礙的交流,這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就比如兩個人互相不懂對方語言,然後就都用手勢比劃,也能互相猜度個大概意思。這就是在使用共同都懂的肢體語言。

以此推斷,在香港使用英語,有可能是大陸人不懂粵語;但是還有另外一種情況,那就是互相都未必不懂漢語,本來可以用都懂的普通話甚至粵語交流,但是偏偏要用英語;而使用英語以後,“效果”就會出奇得好,不僅達成了交流目的,而且獲得了使用漢語的時候不會受到的“尊重”。


這一般來說就不再是簡單的交流障礙問題了。這已經涉及到了文化上的隔閡,乃至於微妙的地域歧視或者叫做地域嚮往。

地域及代表地域的語言,顯示的是社會身份以及社會身份後面的文化心理上的某種程度上的自傲與自卑。

真正國際化的環境,真正發達而又沒有歷史陰影或者說已經克服掉了被歷史扭曲了的心理的地方,一般不會因為你使用的語言種類而直接對你形成地位優劣的區分,從而影響到對你的態度,至少不會是很明顯。

之所以有些地方有些人還會自覺不自覺地依舊如此,只能說明這個地方這些人還沒有發展得更好更高,還不能以真正文明的眼光與態度對待他人、對待自己、對待這個世界。


東方連話


以前,香港人崇洋媚外崇到極致。如果他們說粵語,你就和他們說英語就行了。被殖民了100年,他們習慣上把會說英語的歸為管理者。有點兒不可思議,但確實是事實。

93年從歐洲回京,在香港停留三天。逛商店時,有一說普通話的售貨員特沒禮貌,在旁邊不斷的推薦,還很大聲。我說,我可以自己看嗎?她還說。我又說,你能閉上嘴嗎?她還在說。我就問她,你們經理是誰?叫她來。結果一個長得像黎明的男的過來了,很帥也很有禮貌,但和我說粵語。我用英語說,我不懂粵語,你能說英語嗎?我要求讓我一個人靜靜地挑東西,有需要時叫他們,不希望有人打擾。後來,他派了一個帥小夥遠遠滴看著我,是說英語的,很有規矩。我離開時,在下毛毛雨,經理跑過來,還雙手捧著送了我一把傘。

當時在香港的朋友說,你到香港,一定說英語,才受尊重。

97年帶老媽,兒子和外甥去香港旅遊,也碰到一個導遊,很沒禮貌。兒子7歲,吃飯有些慢,他就給臉色,說話聲音也不好聽。我說,你再這樣一次,我就打投訴電話,旅遊大巴上就有電話號。當晚,他分給了我一個大套間,還特意過來說,他特意給我們安排的。平時我們都是分開住,老媽和外甥住一間,我和兒子住一間。從那之後,每頓飯都過來問一下孩子吃飽了嗎?那時會說普通話到香港做導遊工作的,有一部分是從珠海游過去的。這個導遊就是其中一個,沒受過什麼教育,說話沒教養。只要讓他知道,他什麼不能做,還是可教的。


孟闌


謝邀!其實具有一定英語水平的香港人在與國內人士溝通時,他們會覺得用英語會比普通話說得更流暢。當然也不排除一些人在扮嘢(演)。

香港以前主要以廣東話及英語(雙語)教學,自內地改革開放後,便開始將普通話列入其教學中。香港從幼兒園開始便實行中、英文教育,中學以後不少學生便會說出一口流利英語。

不同的是,內地一直以來英文教育較之匱乏,英語使用率亦比香港低。這差距主要是區別於兩地不同的社會環境及人員交流。內地還將英語視為是一種專業(科)即是說你要想有更好的英文水平,必須就讀英文學校,這與香港從小就接受中英文並重教育有著明顯差距。

改革開放後,內地與外界聯繫逐漸頻繁,英語(文)教育(學)才得到重視。同樣道理,由於香港一直沿用廣東話及英語教學,所以在不少土生土長的香港人中,要他說普通話還真不容易,有些人甚至還聽不懂普通話。所以我很理解香港人在一些場合用英語與內地人溝通會比說普通話來得更流暢。比如:您好Hello。買嘢(購物)Shopiping。拍當(夥伴)partner。跟進Follow-up…等日常用語時、用英語會比講普通話顯得更加自然。香港不少人已實慣在廣東話夾雜著英語說。香港社會就是這種"時興",也可能是其一種文化吧。因此我們應更多予以尊重和理解。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