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韓國、泰國、日本、美國的恐怖片有什麼不同?

丫頭等你哦

一、香港

一提到香港恐怖片首先我想到的就是林正英,他的道士形象深入人心。香港前期恐怖片主要就是以鬼怪和殭屍類為主,代表作有《一眉道人》、《殭屍先生》等。後來依託超級明星,這類依託古典文化外衣將恐怖與武俠結合風靡全球,如《倩女幽魂》。近幾年香港的分段電影不斷壯大,代表片《李碧華鬼魅系列》、《三更》。這類電影內容豐富、以誇張的手法突出社會矛盾,令人深省。以前的恐怖片主要以殭屍類作為主線,以屍怕道、邪不壓正的路線來走,其中不乏正義凌然的師傅,打鬧嘻皮的徒弟,在看似喜鬧中主張正義,不乏大俠與犧牲精神。現在香港恐怖片轉型為商業電影,恐怖指數銳減。

二、韓國

韓國恐怖片有唯美的畫面與舒緩的節奏,韓國恐怖片注重讓觀眾心理上感到恐怖刺激,吸收了日本和美國的恐怖片特點,更注重挖掘人性深處的骯髒與變態。韓國恐怖片中蘊含著強烈的倫理訴求,以激發人們對人性至善的深思,代表作有《昆池巖》、《薔花,紅蓮》等。

三、泰國

泰國恐怖片深受佛教文化的影響在某些方面體現出來的理念就會和其他恐怖片有所不同。例如,降頭,鬼俯身,是怨恨的一種釋放方式,而且一旦開始就不能停下,除非遵從一種出路,但這種出路往往又是常人所不能接受的,由此產生了矛盾,片中人物也會十分痛苦。但泰國人似乎更注重怨恨自身的釋放,即使這種方式看來很不道德,或者說很不正當。

佛教理念為泰國人塑造了道德標準,使之形成了崇尚忍讓、安寧和愛好和平的精神風範,因此,泰國恐怖片在整體風格上還是比較接近亞洲,表現手法並不像歐美那樣直白,而是比較注重懸疑氣氛的營造。在整體構思上,“迴旋”的特點比較突出,常常是一環套一環,銜接十分緊密。代表作有《死神的十字路口》、《惡魔的藝術》。

四、日本

日本恐怖片中鬼怪的形象都是不確定的縹緲幻影,這種若即若離、若有若無的處理手法讓觀眾的期待心理愈加濃厚,恐怖感水漲船高而且有濃郁的東方玄學色彩

這是一種一種相對原始的電影語言,突出表現了對意境的營造、懸念的鋪墊,用影片節奏、光線、化妝和配樂來給觀眾營造一種從內至外的恐怖。代表作《午夜兇鈴》、《伽椰子》。

五、美國

歐美恐怖片太過崇尚視覺衝擊,暴力和血腥,通過特效讓人強烈的感受到死亡帶來的恐懼。起初是從民間傳說或是文學中的妖怪入手,代表作《吸血鬼》,後來就開始表現出一些對生活現實的恐慌,出現了與科幻類元素結合的電影,變異、災難、心理扭曲、肢解類電影。美國恐怖片總能給人一種無奈與絕望的氣息,有很多電影的臨近結尾時原以為撥雲見月,實際上則是另一場絕望的開始《招魂》、《小丑回魂》、《孤兒怨》。

不管是哪個國家的電影風格,恐怖片只是電影的一種表現類型,只顧娛樂,切勿入戲太深,傷了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