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犯了錯,家長說:“他還只是個孩子,別和他一般見識”,你怎麼看?

教育百花園


不僅僅是學生犯了錯,家長會這樣說,有時候孩子在家庭中。有大的孩子,有小的孩子的時候,大孩子往往也會得到這種類似的答案。

其實這種教育方式是錯誤的,人與人之間,小孩子與大孩子,小孩子與老師之間基本上還是有一個標準的,在道德和法律。以規則允許範圍內。孩子是必須遵守的,而不能因為年齡小去違反一些規則規範。比如說寫作業問題,這是一個不允許討論的問題。作業儘量完成或者必須完成,這是作為一個學生最必須遵守的。

要解決這一個問題,我們就要了解一下,家長為什麼這樣想,他的依據到底是什麼,我們覺得家長這樣想是因為。學習對於社會的認知是一個慢慢的過程,家長當然可以這樣理解。家長這種行為是一種溺愛的現象,是一種對於孩子成長過程中過度。因此作為老師不允許這樣。

要解決這一個問題,唯一的一個方法也就是改變家長的觀念,家長在自己的生活交往中,在自己的家庭教育過程中,如果對於孩子有這樣的一種錯誤觀念,時間長了對於孩子來講可能,也無所謂,但更多的時候會讓孩子感覺到自己是家裡的小霸王,別人都必須讓著她,那麼時間長了,孩子就會形成一種錯誤的思維方式。

總之這個觀念,這個思維方式,在我們中國的教育教學過程中存在的非常的多,在我們的中國家庭教育中也存在著非常嚴重,是一個非常難以改變的現狀,如果真的想徹底改變,只有家長不斷學習,家長明白,才可以改變。


宜城老師


可以啊。

說我任職的一件事。

退休之前接的一個班,開學第一週,學習認寫數字2,有一個笨孩子,放學之後,加上校長,我們四個老師在那教他。回到家,他媽問學會沒?他說會了。他媽問他咋會的?他說老師打會的。下午還沒上班,他媽找學校去了,校長說我們四個人教他,問問誰打的他。

次日一早,她孃家嬸子去送孩子,告訴我,你可給管著點,他寫的不對,他姐姐教他,把她姐的手k掉一塊肉,你可真得給我管。我告訴她:“英子昨天來找我,我沒見著。他說我打小建了。她真能豁出一輩兒,我就能豁出一會兒。”這天中午,那個孩子爸爸去我家。進門就喊,老太太我給你賠禮來了,你可千萬別跟英子一樣,你要真豁出去這一會兒,那我可不是一輩兒的事兒。


庭蔭囀鶯


因為刷某乎裡面“熊孩子”之類的問題刷多了,看到這樣的家長,說出這樣的話,突然就是一股無名火起。😅

俗話說得好:慈母多敗兒。

這句老話兒真的是太有道理了,熊孩子的家長也許通情達理,但是涉及到他們的孩子就變得不明智了,過於溺愛,尤其“隔輩兒親”嚴重的,很大可能培養出來的孩子比較討人嫌。

舉個例子,有一年我給我媽過生日,買了蛋糕在路邊等車,先把蛋糕放到腳邊從口袋掏東西,這時候突然冒出來個小不點兒,過來使勁兒拍了拍蛋糕盒子,嚇我一跳。我趕緊拿到一邊,跟小傢伙說“小朋友,不能拍,拍壞了就不能過生日了”,這小傢伙扭身走了,我打電話的功夫,他又過來了,這回換成拿腳踹盒子!

剩下的就不贅述了,果然是個爺爺輩兒的領著小孫子,也是這句話“跟孩子一般見識幹啥”。

唉,小傢伙拍蛋糕盒子拿腳踹的時候沒看見老頭兒,我大聲說要教育教育小孩兒的時候,老頭兒不知從哪兒冒出來了。


渡雲天


學生犯錯,家長說“他還是個孩子,別和他一般見識”,這種家長,在孩子還不是學生的時候,就一直會這樣說,一直要求別人跟他們一起放縱他們的孩子!

這樣的家長,就是我們常說的聰明過頭的家長,他們太聰明瞭,以為這樣就是保護了孩子,不讓孩子受到責難,哪怕就是一句批評一句不好聽的話也不行。

凡是都有度,適度的都是好的,過度的都是病態的,家長這樣過度的聰明就是一種聰明病,是自以為聰明。這樣過度地保護孩子,以為就是對孩子的好,其實是在害孩子,他們並不知曉!

這樣的家長,就是鼓勵孩子在犯錯的道路上勇往直前,直到成年之後,被社會上教訓到招不到北,或者進了班房。即使是這個時候,家長也並不知道自己錯在哪裡。有的家長,被成年後的孩子謾罵毆打虐待,口口聲聲指責孩子不孝,可是他們從來沒有想到,這不孝就是自己一手培養出來的。

一個草莓攤前,一個孩子胡亂地抓草莓,這裡翻翻那裡翻翻,攤主說,小朋友,草莓不能這樣翻翻,要買,就這樣揀。攤主給孩子做示範,孩子不高興了,在家裡可是沒有人這樣阻止自己的。

站在一旁的爺爺也不高興了,指責攤主說,孩子翻翻又怎麼了,也沒拿你草莓。孩子本來拉著爺爺衣角想離開的,聽了爺爺的話,又走了過來,這次直接把攤子給掀翻了。攤子自然不讓,而爺爺還是強詞奪理,標準的混賬話立馬就到:他還只是個孩子,你這麼大的人怎麼跟孩子一般見識!

但是,攤主不是老師,沒有那麼多條條框框給管著,上來就是一個大嘴巴,你這老東西,我要不教訓你一下,這小孩就被你給毀了。孩子小,你還小嗎,一大把年紀了,一句人話都不會說,白活了這麼多年!

老實說,作為觀眾,我雖然覺得攤主的做法有點不妥,但是話說的還真是真理,那些長大後不像人樣的人,從小就是這樣被培養出來的。有的在外面闖禍生事,進了班房。有的在外面就是慫包,但窩裡橫,對父母非打即罵,只要稍有不如意,就如家常便會一般。

孩子還小,別跟他一般見識,這句話看上去像是孩子的護身符,豈不知就是給孩子下了蠱,讓他們永遠不成人的蠱,醒醒吧,太過聰明的家長!


當代師說


其實這就是為什麼,我們一直要倡導提高全體人民群眾文化素質的,重要之所在。

糊塗的家長,糊塗的教育模式,葬送的,可能就是孩子的美好未來呀。

孩子打人罵人,拿人家的東西,我們當然可以不跟孩子一般見識。

但是孩子是你家的孩子呀,你就一點不擔心,你家的孩子在將來,可能會成為什麼樣的人嗎?

關於一個人的行為和性格的形成,心理學上有這樣一句很簡單,卻有最入木三分的描述,就是:“人的想法決定人的行為,人的行為決定人的習慣人的習慣,決定人的性格”,

這也就是說,如果你家的孩子打人罵人,拿人家東西的行為和想法,在你的縱容和嬌慣的教育模式下,形成了習慣,那麼你覺得,你家的孩子會有一個好的未來嗎?



圖片。

所以,“不要跟孩子一般見識”,雖然是輕飄飄的一句話。

但是在這句話後面,孩子的理解,他完全可以是認為他這樣的行為,是可以繼續做下去的。

可以是鼓勵的,可以是全世界都應該讓著她的,可以是“誰擋了我的道,我就用星星滅了他”的,

至少,這樣的孩子長大了,是不適合拿駕照的,因為這樣的孩子,在這樣的性格培養中長大了,很有可能就是一個典型路怒症患者。

“誰擋了我的道?我就用星星滅了他”!

那些超速行駛,在高速上倒車,以自我為中心,無視交通規則,無視他人生命財產安全,全世界似乎都應該順著他的人,會有一個怎樣好的結局呢?



圖片。

所以我們的教育,並不是我們有些人想象中那樣的,孩子們的教育,那完全是學校的事情。

他們不明白,真正對孩子的將來起決定性教育作用的,其實是自己的家庭教育啊。

其實我們的古人是有一句很中肯,卻又頗有科學規律性總結的話的,叫做:“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

這其實就是從另外一個側面,告訴了我們這樣一個事實,愛打麻將的家長,他的孩子也一定會如數家珍,而喜歡讀書的家庭裡的孩子,常常會被人們尊稱為這是書香門第。

所以,“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這句話,已經是被無數次太多的故事和事實,證明過了的。

窮且益堅老當益壯,如果我們的家長,是尊一位令人敬的,有責任,有擔當,有格局,有視野的人,“天行健,君子以厚德載物”,那麼孩子的將來,所載的那個“物”,不就是事業成功,不就是我們的棟樑嗎?

如此,做家長的還能把“不要與孩子一般見識”,這樣的話說出來嗎?



圖片。

所以,做家長的一定要記住這樣一句話,就是我們家長的一言一行,其實每時每刻都在影響著我們孩子的成長。

其實我們對價值觀的判斷,對理想和追求的理解,待人接物的處事方式,以及在對各種困難的堅持與努力,這些,都是孩子們成長過程中的第一任老師啊!

好吧!

親,喜歡這文字,就點個關注讚唄!

鏈接看更多有價值的,

下回分解唄!

.

轉發分享,

點右下角唄!

.

~…~

原創讓飛。寫於2019年4月11日。

end。


一縷晨光劉讓飛


回答劉讓飛教授問答題:學生犯了錯,家長說:他還是個孩子,別和他一般見識”,我覺得這位家長對自己的兒女在學校犯紀律了,非但不及時教育孩子,還縱容掩飾錯誤,還要阻止老師的教導。家長不配合勸導學生做錯要及時改正了,不能再重犯了,學生越積惡越盛成罪過,行為轉化極端。我知道孩子不聽老師的話時,我不會當著教務處的老師大聲呵斥孩子,我會忍著火氣,認真聽取老師的點評,或者我會邀請班主任一同到校園靜處,一一瞭解孩子在校所做的錯事,其中瞭解事因,師、生、同學三者的意見。事分輕重,不排除孩子擔主責,也不排除老師有評估過失,也不排除校園凌霸,自衛反擊,及遭受不公,蓄意報私仇。無論怎麼樣,首先要尊重教師,因為他是孩子的導師,想教好你的孩子,要相信老師。不可以拒絕老師的一番好意。

我孩子從開學始,就教孩子聽老師話,守學校規,團結同學,不打架,不幹壞事,但也不逞強,年紀少,在外忍氣禮讓,迴避惡同學,受欺凌時馬上求助老師,大人,家長。最重要安全,不能被傷害身體,免父母工作時躭心。打架的人互相傷害,賠錢治傷,極之無益…。我兒女聽我的話,學習比較先進,當過科代表,班代表。省了家長不費心。但是我不會當著大眾的面喝斥孩子,在靜中坐在一起談話,只說遇到錯事該怎麼改。絕不會罵你你你個死仔胞!丟老子臉面,害我被那隻四眼狗(老師)罵到我狗血淋頭,我今餐不打死你,我就跟你個死仔姓😇😇😇🐒!我不喜歡有些人,自以為做家長很強勢以侮辱孩子,唱衰小孩而獲得好評,以小孩子為敵,恃強凌弱,比如孩子不懂事,同學之間發生小磨擦,拌嘴,或者不小心碰爛同學一個假水晶杯,於是老師偏倚女同學,停了男生一節課,叫到教務處,讓女同學家長破口大罵,伸手打男生:你個窮鬼的崽,打爛寶貝女兒一百塊的杯子沒錢賠,有意打碎了杯子,不賠錢!執著不放。如果我是男孩家長,怎麼看。我說:孩子不少心無意碰碎杯子,是不對,以後應該小心做人。我可以買新的賠你,打爛東西要賠這是解決的主題。但是我不希望你破口大罵,小孩子未成年人,但人權還是有的,名譽權也是有的,你是長輩要懂禮貌,講道理,不能臭罵汙辱別人,小孩只能教導。去年有一個火爆家長因為小孩的事,出手殺死人。這些都是粗暴的惡行,內含三方面都不會處理這一宗平淡的小事,大人為了顯示權威,反面教育著青少年兒童。

我喜歡與孩子平等相處,靜處善教,保護外皮,療理在心。號診細緻,查找病源,對症下藥分次服用。不喜歡鼓吹張揚別人的錯,公宣病症。讓孩子無地自容。


公民健康為重


學生犯錯,家長輕描淡寫一句:他還只是個孩子,別和他一般見識。

還有可能會這麼說:小孩不懂事,你也不懂事?

媽咪老師可以肯定地說:這樣的家長,教不出好孩子。

為何?因為這樣的家長思想認知有問題。

1、孩子是會犯錯誤,我們成人也應該包容孩子的錯誤。但是包容的目的是幫助孩子知錯改錯,引導孩子少犯或者不犯錯誤,而不是一味縱容他不斷犯錯。

2、孩子需要在錯誤中成長,如果孩子不能從錯誤中吸取教訓,不會因為錯誤行為付出代價,孩子就不會對錯誤形成正確認知。家長如此撐腰,孩子就可能會無法無天。

3、家長這樣的觀念,無形中會給孩子一種錯覺:我是孩子,我想怎樣就怎樣!

孩子的思想認知畢竟有限,在這種思想下,做出各種出格的事情在所難免。


媽咪老師認為:孩子再小,也是社會中的一員,社會的規則他就必須遵守。他可以犯錯,但不能一而再再而三地犯同樣的錯誤!做父母的有權利、有義務規範孩子的行為。

千萬不要因為一時的縱容換來一輩子的痛。


媽咪老師


家長說的沒錯,學生根本就是孩子,一個優秀的老師,對待每個學生都應該像對自己孩子一樣看待,這是好教師的基本素質和素養,做為教育工作,熱愛自己的事業,首先必須愛自己的學生。但是,不是說,孩子有錯誤就不批評教育了,別忘了教師既要教書,也要育人。

別跟孩子一般見識,這裡就體現了教育工作者教育學生的方法和手段,真對不同個體,要採取相應的教育方法。對一個比較頑皮的學生,在班級違反紀律,就不能和他硬碰硬,甚至動手體罰,那就激化矛盾,可能出現師生關係永不和諧的狀況。

一個有工作經驗的教師,會對學生進行耐心細緻的說服教育,心平氣和的和學生全面的談心,從家庭到學校,瞭解更多的情況,曉之以情,動之以理,對學生多表揚少批評,特別是那種西斯底裡的行為。孩子雖小,但也有自尊,耐心細緻的教育比簡單粗暴效果要好的,要多與家長溝通,讓家長隨時瞭解學生在校情況,以便老師和家長共同對孩子進行培養教育。

人們常說,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對學生的教育培養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教師除了教學生文化知識,也要教學生如何做人,在學生面前,教師的表率做用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孩子,要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道德觀,對學生要因材施教,他們不一定都上大學,但是,在學校期間,要讓他們儘可能多的學習文化知,將來融入社會,成為有用的人才。


北斗LJP


如果我是老師的話,無論哪個孩子,只要他犯了錯,就要依據校規校紀,按錯誤輕重給予相應的批評教育,否則,一是對不起遵守紀律的同學,二是敗壞了班風,以後就沒法管了。往大了講了,犯罪不糾,就是縱容犯罪,就會扭曲了學生們的價值觀取向。

至於家長說這樣的話,首先,要理解家長們的愛子心切,他們也許是在心疼孩子的背景下說的,這就需要老師待家長靜下心來後認真的談談縱容孩子的壞處,畢竟家長都是大人,這個道理我想大部分家長都是能容納了的。

其次,至於個別特殊家長,如果就是不認這個理,沒辦法,只能在班裡讓其它孩子離他遠遠的,惹不起咱還躲不起嗎?肯定,其它老師也會敬而遠之,最終吃虧的還是孩子。所謂嬌子即殺子是也。


臥軒聽雨3


與家長交流,大可不必太敏感。很多麻煩事、煩心事,也就是一句話的事。謹防言者無意,聽者有心;杜絕反覆揣摩,庸人自憂。就事論事,心態陽光灑脫些,也是自我解放!

俗話說聽話聽音,家長這句話的意思,更多的體現在語氣、語境、神態中,甚至更多的與家長的性格和文化水平有關。

有的家長說話隨便,有的家長性格豪放,有的家長態度虔誠,有的家長不大會譴詞造句,有的家長見到孩子的老師心裡就緊張。他們這樣說,分明是認為自己的孩子給老師添麻煩了,是在替孩子給老師道歉呢!

說話時態度輕漫的,多是認為老師小題大做了。

不管怎麼說,關鍵是學生做了什麼事,是小是小非?還是原則性的問題?以事實為依據,以道德、紀律、法律為準繩,該咋處理就咋處理,別在一句話上費思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