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盛极必衰,曲词唱做漏洞不少”

清光绪末叶有歌场八杰之称,八杰者,谭鑫培、郭宝臣、侯俊山、杨小楼、王瑶卿、金秀山、黄润甫、俞菊笙是也。自民国纪元以来,伶界人才日形寥落,小达子辈可以立足,盛极必衰,良可慨也。

“京剧盛极必衰,曲词唱做漏洞不少”

德珺如、金秀山、韦久峰之《忠孝全》

皮黄词句,多鄙俚不堪,「为何因」三字几乎无戏无之,较之昆曲之隽雅,直判若云泥。独《监酒令》之「开倦眼望中原河山无恙,只伤心不见我创业高皇」颇有深意,作者非徒咏叹汉事而已。

黄润甫之曹操,实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惟据熟于伶界掌故者言,学黄三之曹操,尚有喜连成科伶之侯喜瑞,及一唱小丑之仲三能采其皮毛,而黄三之窦尔墩直无人能及,只在黄天霸见马如见君时,一声「乡下人」已足压倒余子。吾友贺君,每谈及是,大有小儿得饼乐状,于斯,可见其艺之神化感人深矣。

《泗州城》一剧,本梼杌闲评说部而来,或有指夏禹治水故事,水怪即巫支祈,大谬大谬,盖遣神伏妖者,为观音大士,观音生于周康王时,详见通俗演义,且神将中有木吒等,安得为夏朝事耶?

“京剧盛极必衰,曲词唱做漏洞不少”

德珺如、金秀山、韦久峰之《忠孝全》

戏剧中之斗口,《伐子都》之公孙大人、考大人、子都、颖考叔,《白虎堂》之八千岁杨元帅、赵元美、杨延昭,《南北和》之萧太后、佘太君、萧淫妇、老贱婆,《乌龙院》之阎大姐、宋三爷、阎惜娇、宋公明等,诸如此类,书不胜书,揆之情理,试问有之乎?《乌龙院》剧犹可说也,一为出入公门之吏婿,一为人尽可夫之私娼,或者有此种不伦不类之妙语,若其他角色,均为何等身分,乃有此等论调乎?无智识者犹称其有程序,其实令人作三日呕也。

《白门楼》中,吕布有「一杆枪杀退了」之唱句,可见皮黄之草率,吕布所用之军器为画杆方天戟,虽五尺童子亦尽知之,则唱句中大可云「一杆戟」或「方天戟」,何等浑成,乃徧易其语为「一杆枪」,此种语病,虽无大碍,然究欠精细也。

京剧之做工,亦有极可笑者,譬如《鱼肠剑》伍员出场时,叹一口气,两手一洒,尚在情理中,已足尽懊丧之状,历观演者,大多将足一蹬,试问通乎不通?此时之伍员方骑马上,蹬足为马蹄耶?为人足耶?若云马蹬,则伍员之懊丧,马何由知之?若云人蹬,则在鞍上,足未着地,何从而蹬足?求工反拙,殊堪发噱。

本文《申报》1920年5月29、31日、6月1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