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房率居然不是越高越好?看完這三個解釋,恍然大悟

得房率可以說是很多購房者買房時最關心的問題之一,俗話說一分錢一分貨,如果花了兩分錢卻還是隻有一分錢的貨,性價比就太低了。那麼,要想買到得房率較高的房子,應該要注意哪些問題呢?

得房率居然不是越高越好?看完這三個解釋,恍然大悟

一、哪些房子的得房率高?

1、樓層低的得房率高

很多情況下,低樓層比高樓層得房率低,樓層越高、樓層結構越複雜,公攤比例也就越高,得房率也就越低;其中,多層比起高層省了電梯、供水設備間等公共部位,得房率更高。

2、戶外使用面積大的得房率高

很多開發商房會通過儘量擴大使用面積的方式來提高得房率,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建造半封閉陽臺和大飄窗,這樣不會額外增加公攤,但是卻增加了得房率。

得房率居然不是越高越好?看完這三個解釋,恍然大悟

3、板樓比塔樓的得房率高

板樓的得房率更高,特別是上海二手房戶型方正的板樓,通常有80%以上的得房率;而塔樓因為一層多戶的設計形式導致得房率低,通常只有70%左右。

4、公攤面積小的房子得房率高

公攤面積小的住宅得房率高,受樓層高度、樓層結構等因素影響,不同建築的得房率存在著差異。樓梯、公共走道、電梯所佔的面積都要算在公攤面積裡,這些配套設施都需要佔面積,也就是意味著公攤面積大,得房率低。

二、得房率多高最合適?

不同樓盤做出的得房率也是不同的,那麼是不是得房率越高越好?高層得房率到底多少最合適?

得房率居然不是越高越好?看完這三個解釋,恍然大悟

其實得房率並不是越高越好,75%-80%得房率最宜居高層得房率一般都得在75%以上,最適宜的是在75%-80%之間,這樣的居住舒適度比較高。

高層的得房率也看類型,現在18層的板樓,得房率能做到82%左右就很不錯了。不同的物業類型得房率各有不同,多層、別墅產品因公共配套少,所以公攤低,得房率較高。高層產品因有電梯、大堂等公共設備佔用空間,得房率要低些。

得房率居然不是越高越好?看完這三個解釋,恍然大悟

得房率太低,不實惠,太高,又不方便,因為得房率越高,公共部分的面積就越少,住戶也會感到壓抑。一般得房率在75%-80%左右比較合適,公共部分即寬敞氣派,分攤的面積也不會太多,比較實惠。

三、得房率計算公式:

得房率是指套內建築面積與套(單元)建築面積之比。

套內建築面積=套內使用面積+套內牆體面積+陽臺建築面積。

套(單元)建築面積=套內建築面積+分攤的公用建築面積。

得房率居然不是越高越好?看完這三個解釋,恍然大悟


分享到:


相關文章: